第446章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8-15 23:45      字數:1547
  但是話有說回過來,以古代人那種身體素質,就算吃上少許生肉,估計問題也是不大,因為在這個物資不算充裕的時代,古人的飲食可謂生冷不忌,喝生水是基本操作,山澗水、池塘水、河水、江水都是隨手舀上來就喝的。

  ??所以古人的腸胃功能估計比後世現代人那種嬌嫩的腸胃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就拿三國時代一個相當出名的文臣陳登來說,他性好食魚膾(也就是刺身)等物,也因此腹中生了寄生蟲。

  ??雖然幸得當世名醫華佗治療,但由於沒有根治,最後還是死於寄生蟲病,雖則如此,陳登還是活到了三十九歲,而起期間並沒有戒掉吃魚膾的習慣。

  ??注意了,陳登可是文臣出身,並不是那種身材魁梧的猛將,但就是這樣的身板,按照他的履曆分析,起碼陳登患病後一直吃魚膾吃了十數年到二十年,才終於逝世。

  ??但是就算如此,陳登在患上寄生蟲病後,依然沒有受多大影響,還是做下了支持劉備成為徐州牧、密謀對付呂布致使呂布被圍下邳、頂住小霸王孫策的進攻,屢破東吳大軍等功績。

  ??由此可見,古人的身體素質絕對是優於後世之人的(普遍來說,特例不在考慮範圍),陳登這種情況,如果落在後世之人身上,估計一年就形銷骨立、奄奄一息,兩三年就GG思密達,去見炎黃始祖了。

  ??所以按此分析的話,就算在座的眾人真的吃下了不太熟的肉,很大概率也是屁事沒有,最多就是腹瀉幾次而已,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是盡力避免意外,提醒一下他們。

  ??他們四個人在我的友情提醒下,都點頭應是,不過手上也沒有停下來,開始熟練地鋪上肉,但總算是接受了我的說法,花更多的時間等待肉熟,而在此期間,張苞和夏侯楙就先後向我敬酒了。

  ??今晚難得高興,況且下次再聚估計也是我大婚之前了,於是我自是來者不拒,一一跟張苞和夏侯楙喝上一爵,然後董允和向寵就一起向我敬酒,我也豪爽喝下。

  ??諸位賓客敬酒完畢,我就本著地主之誼,拿起酒爵斟滿酒,邀他們四人一起幹上一爵,連喝數爵酒,開始有點醺醺然起來,宴廳內的氣氛頓時高漲起來。

  ??於是眾人慢慢有點放浪形骸,不斷勾肩搭背,你來我往地敬起酒來,吃吃喝喝、杯來杯往之間大家都漸漸喝高了,甚至後麵都分不清哪塊石板是哪個的,都是就近夾起肉,大嚼起來。

  ??不過還好,由於我身為主人,而且也頗懂苟就是命的精粹,沒有被人圍攻,略略還有兩三分清醒,還能吩咐侍女更換石板、鋪上肉塊等事務。

  ??這頓酒,一通好喝,喝了足足一個多時辰,直至喝到各個人都有八九分醉意,方才罷酒離去,我一一攙扶著他們出去府門,坐上自己的馬車,然後揮手道別。

  ??好不容易將張苞、夏侯楙、董允、向寵四個人送走,我這時候卻沒多少睡意,便吩咐侍女送些茶水到書房中,我喝點茶水散散酒氣順便閉目休息一下。

  ??想了一下剛才宴會的場景,還真的是熱烈喜慶,果然後世那句話是十分正確的,“吃飯是否開心,不在於吃什麽東西,而是在於跟什麽人一起吃。”,也正如宋代歐陽修在《醉翁亭記》裏麵說的一樣,“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一場宴會是否盡興,不在於排場,關鍵之處還是人。

  ??今晚宴會的一眾人等,年齡相若,利益一致,加上如今北伐功成之後,誌趣也是相同,所以飲宴才如此盡興,就剛才我所見,每人都吃了兩塊豬扒,足足是一斤肉了,張苞更是吃了三塊,整整一斤半肉,果然是有桓侯遺傳。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