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羅馬起源的猜測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7-11 00:00      字數:1562
  周朝是這樣,後來的秦國也是這樣,後世在《羋月傳》和《大秦帝國》裏麵相當出名的義渠國,也隻是被創作者從一些故紙堆的隻言片語中挖出來而已,在真實的曆史上,可沒有對這個義渠國有什麽相關的記載,義渠一國,還是因為秦宣太後才會出現在史書上,《後漢書》是這樣記錄的“及昭王立,義渠王朝秦,遂與昭王母宣太後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後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史書所載,俱是以秦國和宣太後為主角的,義渠隻是作為配角順帶提了一下而已。

  ??後世的研究者,對義渠的確實位置也隻是猜測,而製度方麵,隻是由於其為西戎其中一族,故此認為其是遊牧民族,實際是否如此也很是難說,畢竟此時秦國已是基本平定西戎各族,才有東出與列國爭鋒的實力,如何又突然冒出一個義渠來,使得秦國甚為顧忌。

  ??而義渠連王族姓氏及名字都沒有任何記載,後世《大秦帝國》裏麵以野性美及顏值吸粉無數的義渠王義渠駭,也隻是《大秦帝國》的創作者杜撰出來的,曆史上根本沒有這個名字的任何記載,是不是帥哥一枚更是無從談起了。

  ??秦國自從周朝東遷之後,受命平定西戎,收複周朝發源之地,就是關中地方,尤其是岐山附近一帶,因為這是周文王“鳳鳴岐山”傳說的發生地,是周朝得天命的佐證,萬萬不能落於外族之手。

  ??秦國自秦襄公從周平王手上接受關中封地後,曆代君主都是以平定西戎為己任,立誌定要達成王命,大出天下,最終曆經八代君主,在秦穆公時代終於完成了這個使命,國力大增,遂有力量東出與晉國爭霸,經過多次與晉國的糾纏較量,雖然未能從晉國手上奪得任何土地,為秦國取得一條順暢的東進之路,但也是大大增強了秦國的名聲,成為了天下有數的強國,曆代也承認秦穆公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國曆經八代君主,滅掉西戎二十餘國,征服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個部落,開疆擴土一千裏,控製了如今甘肅、寧夏等大片土地,但是曆史上隻留下了“並國十二,開地千裏,遂霸西戎”一句話,對於滅掉了哪些國、征服了哪些部落,並無明確記載。

  ??所以說華夏炎黃子孫,曆來就是心中存有“夷狄非人”的想法,隻是不宣之於口而已,就連被後世稱為“謙謙君子”的孔子,也曾經說過“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這種話,雖然沒有言明

  ??夷狄非人,但也是充滿了鄙視之意,也成為了後世“華夷之防”的有力論據。

  ??而周朝的國野體係,就是將統治內的人分為國人和野人兩類,統治外的人盡是蠻夷不論,盡可攻伐,無獨有偶,西方有一個強國,也誕生過類似的製度。

  ??那就是羅馬了,羅馬將國中統治的人分為公民和平民,公民乃是從政參軍、具有選舉權、參加公民大會對國家政治提出意見的人,也就是國家的統治階級。

  ??平民則是從事商業、農業、漁業、手工業等各行各業的人,就是為國家納稅,受國家保護的人,也就是被統治階級。

  ??羅馬國中,除了公民和平民,就是奴隸了,而周朝也是奴隸製國家(起碼也是半封建半奴隸製國家),肯定也存在大量奴隸的。

  ??羅馬與周朝一樣,對國外蠻夷也是大肆攻伐,隻不過羅馬可能由於是城邦體係立國,所以曆史上記載了大量當年與之戰鬥過的敵國和敵國英雄,最著名的當然是迦太基的漢尼拔了。

  ??由此可見,除了對敵國蠻夷的是否有記載外,羅馬和周朝的體製竟然出奇地一致,難怪後世有人根據羅馬人初期是存在大量黑眼睛、黑頭發的統治階級,猜測羅馬可能是殷商遺民受不了周朝的統治後,慢慢往歐洲那邊遷移過去,最後建立了羅馬城邦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