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出車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5-06 23:59      字數:1315
  而且《無衣》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之句,更引出了一個詞語叫“同袍之義”,說的就是兩人之情誼,好得能共穿同一件衣服,自古以來就是形容軍中兄弟之情的。

  至於《小雅·出車》,其詞曰:“我出我車,於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仆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我出我車,於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仆夫況瘁。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於襄。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執訊獲醜,薄言還歸。赫赫南仲,玁狁於夷。”。

  說的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周厲王,被國人驅逐,將周朝政權交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史稱“周召共和”,然後周厲王死後,其子周宣王即位,繼續重用周公、召公等賢臣,並命南仲、方叔等一幹良將討伐獫狁、西戎、淮夷、徐國和楚國等地,使得西周疆土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國力也比周厲王時期恢複了不少,史稱“宣王中興”。

  而《出車》中“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和“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兩句中的王及天子,說的就是這個“宣王中興”的周宣王。

  整首詩說的是西周大將南仲,受周宣王之命出征,去征討玁狁(後來的匈奴)和西戎(就是後來攻破西周都城鎬京的犬戎,也就是戎狄)兩個外族敵人。

  南仲本是率軍於牧地待命,由於戰事緊急,南仲一接到王命就立刻召集軍隊,於郊外樹起幹旄大纛誓師,然後領軍出發,先是到了朔方之地建城。

  待朔方城建立後,就先是出兵北伐玁狁,再轉道往西征討西戎,一路經曆軍隊苦戰、將士思鄉、後方擔憂等情況,最終在南仲的英明領導下,大軍終於“執訊獲醜”,成功擊破了玁狁和西戎兩個大敵,全軍在南仲的率領下凱旋而歸。

  《出車》此詩,說的是將士用命、統帥英明,最終全軍曆經苦戰得勝而歸,全詩貼近現實,好似將一副戰爭畫卷慢慢在眼前展開一樣,故此曆來都得到軍中喜愛,傳誦不斷。

  大漢軍隊傳誦此詩篇,一是此詩甚為符合軍中將士期望,試問誰不想得勝凱旋,故此為了討個好彩頭,士卒大多喜歡傳唱此詩。

  二是此詩乃是舊時西周都城鎬京之人所作,一向都在鎬京四周傳唱,而鎬京,就是大漢當年創立之時定都之地長安了,故此大漢之軍,曆來亦是喜歡此詩篇。

  所以《無衣》和《出車》,雖然一個是《秦風》,一個是《小雅》,但其實都是長安關中之地廣為流傳的詩篇,如今大漢既然重返關中,傳唱此兩個詩篇,絕對是政治正確之事,亦能喚起大漢之軍對大漢往昔榮耀的回憶。

  隻是如今聽軍中之人唱著《無衣》和《出車》,《出車》暫且不說,因為我在後世也沒有聽過哪個比較好聽的《出車》版本。

  但是《無衣》,我卻是十分喜歡《大秦帝國之崛起》裏麵,白起和魏冉抱頭攬頸一邊喝酒,一邊唱著的那個《無衣》版本,那個音樂實在是大讚。

  而這個《無衣》的版本,在慶功宴上能唱出百戰餘生、得功受賞的軍中兄弟喜悅之情,也能在出征之時唱出那種厚重蒼涼之感,實在是用心之作啊,由此我對這個版本的《無衣》可謂是印象深刻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