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兵法就是“以多勝少”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4-21 23:44      字數:1370
  此次洛陽虎牢戰役,玄甲軍可謂是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李世民雖然多次率領玄甲重騎摧敵鋒於正銳,但是其使用玄甲重騎也不是盲目衝鋒的,畢竟李世民也算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軍事家,並不是北方巨熊國的那些名將,隻會一招“烏拉衝鋒”的。

  李世民數次使用玄甲重騎,不是在敵人衝擊己方營地之時,看準敵人沒有防禦陣型阻擋己方的玄甲重騎衝鋒的機會,讓玄甲重騎的衝擊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就是先行與敵軍拉鋸相持,待敵軍疲累不堪、軍心不穩之時,一舉用玄甲重騎衝鋒,利用重騎衝鋒的威力,殺散敵軍前部,造成敵軍士卒恐慌後撤,最終使得敵軍陣型崩潰,從而整支部隊都淪為了騎兵衝鋒下的狩獵物,充分體現了騎兵“追散擊亂”的好處。

  故此後世有些人總結了李世民這個軍事家的戰法,基本思路就是先利用大唐的國力,組織大軍與敵軍作戰,使敵軍不能輕易獲勝,然後拖垮敵軍,使得敵軍疲累不堪,然後再調集重騎兵衝擊敵軍陣型,一舉擊潰敵軍。

  縱觀李世民一生的戰鬥,基本上就是這個套路,最多就是疲勞敵軍的手段不同,有時候是正麵拉鋸戰,有時候是防守險要關隘或堅城,待敵軍糧草不足導致人心浮動或士卒疲累戰力下降嚴重之時,再使用玄甲重騎作為鋒頭衝擊敵軍,往往就一戰而潰敵軍,然後騎兵追殺,基本就廢了敵方。

  所以李世民這個軍事家,一生奉行的都是這個“以力壓人”的套路,故此其並沒有什麽值得後世傳頌的戰例,因為其征戰一生,盡是如此不弄險、無詭奇的戰法,以勢壓人的正麵作戰。

  不過曆史總是謳歌勝利者的,李世民一生用這種戰法,幾無敗績,正是應了那句“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說話,畢竟能夠充分利用自己手上的牌麵贏得勝利,如此一生都這樣贏也是一種才能來的。

  中國曆史上,自己手上一把好牌,最後輸得一塌糊塗的也大有人在,就像曹操赤壁之戰、苻堅淝水之戰就是很好的例子了,因此說李世民是一個著名的軍事家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而就如孫子在《孫子兵法》裏麵說的“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以及《銀河英雄傳說》裏麵“魔術師”楊威利說的“以少勝多並非用兵之道,它並非戰術,隻能說是一種奇術。”一樣,優秀的兵法家,其實都是推崇“以多勝少”的戰法的,“以少勝多”隻是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勉力為之而已,並不是兵法家的本心。

  不過由於“以少勝多”的戰例,大多絢麗燦爛,容易引起人們的議論和稱讚,亦容易成為後人評論一名兵法家是否優秀的條件。

  但是正如後世那句“人咬狗才是新聞,狗咬人隻是平常”一樣,其實曆史上,“以多勝少”才是常事,“以少勝多”反而是難得之事,所以“以少勝多”引人注意,“以多勝少”變成無人問津了。

  而李世民的這種使用騎兵的思路,就被後世那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繼承發揚得更加厲害了,按照後世一些人對蒙古騎兵征戰世界史料的分析,成吉思汗所統領的用以南征北討蒙古騎兵集團,裏麵約三到四成為重騎兵,而六至七成乃是輕騎兵。

  蒙古騎兵集團賴以常勝不敗的戰術就是,利用輕騎兵出色的機動力和騎射能力,不斷騷擾敵軍,待敵軍不堪其擾,陣型鬆動或體力不支之時,再以精銳重騎兵直衝敵陣,一擊破敵,最後輕騎兵負責追擊俘虜敵軍,如此一來,敵軍往往都不是被蒙古騎兵殲滅就是被俘虜,都是整支部隊消失的,不會再給蒙古騎兵往後的征戰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