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年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1-07 23:26      字數:1269
  “弟子試言之,若有不妥之處,請老師指正。‘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之策,乃是用於一方國力增長,一方國力由於種種原因無法增長,如此方能得建大功。

  如若雙方國力同時增長,則此策便是空話。就以今日吾大漢和曹魏為例,若北伐前吾大漢國力為三,曹魏國力為十,此次北伐得勝,吾大漢國力應為五,曹魏國力當為八。

  假設雙方國力同時增長,為方便計算,吾以雙方國力每年增長十分有一為計,則十年後,吾大漢國力應為十,曹魏國力便是十六。

  再過十年,則二十年後,吾大漢國力計為二十,曹魏國力便是三十二,由此可見,開始吾大漢和曹魏相比,國力隻是相差三,十年後則相差六,二十年後更是相差十二。

  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雙方國力之差距隻會越來越大,逐漸由開始的尚有戰而勝之之力,變為僅有一戰之力,最後甚至變為戰無可戰,因實是毫無戰勝之可能。

  故以弟子愚見,吾大漢當於鞏固雍涼之地後,盡快組建一支精銳騎兵,於三年內再次北伐中原,給予曹魏沉重一擊,至不濟亦要拖慢曹魏國力之增長。”

  “幼常所見,與為師心中所想不謀而合,組建騎兵之事,為師已收到孟起心腹親兵送來之信,既然孟起已經想通,並甘願化名為馬鐵,那麽憑借孟起當年在涼州的威望和人脈,相信從涼州羌族中征調三萬騎兵並非難事。

  隻是羌族之騎兵,單人作戰或許勝於曹魏之騎兵,然集團作戰,與曹魏騎兵至多相持,或許還有點不如,恐難以在北伐中得建其功。”

  “老師所言之事,弟子於得知孟起將軍還健在之後,已經思考多時,如今已有點眉目,隻待向老師稟明,征用軍中工匠保密製造,待驗證其效用後再行推廣即可。”

  “哦,還要保密製造?幼常又想到什麽了,不妨先向為師簡述。”

  諸葛老大既然如此說,我也不藏著掖著,就將馬鞍、馬鐙、馬掌、馬刀等騎兵終極裝備一股腦向諸葛老大說了一通,著重描述了一下這些裝備各自的構造和作用。

  諸葛老大對這些東西表露出巨大的興趣,果然是發明木牛流馬的大發明家,聽完我的描述後,諸葛老大應該對這些裝備都有了大概的印象。

  而其對馬鐙和馬掌尤其重視,因為這兩個裝備,耗費極少,功效卻是極大,一個是大大輔助騎兵發力,使騎兵能夠在馬上更容易取得平衡,大幅增強騎兵的作戰能力。

  另一個則是保護戰馬的蹄子,減少戰馬的損傷,那麽騎兵的建製就能夠更容易保存,不致一戰就損失了一批優秀的戰馬,畢竟這個年代來說,戰馬真的是比騎馬的人更金貴的。

  諸葛老大與我探討完這些騎兵裝備後,向我說道:“幼常所言這些物事,俱是騎兵利器,隻是若要全部裝備三萬騎兵的話,恐非三年時間能夠做到。”

  啊,隻顧考慮如何增強騎兵的作戰能力,居然忽略了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問題,大意了,於是我便向諸葛老大問道:“以老師隻見,三年內可裝備多少騎兵?”

  “嗯,算上此次北伐數場大戰繳獲之各種裝備和在長安城內的庫存物資,再加上之前遣散了不少曹魏士卒所回收之各種裝備,以為師估計,應該可以勻出一萬五千名騎兵的裝備。

  隻是若隻有一萬五千騎兵的話,北伐中恐難當大任,畢竟曹魏自曹孟德以來,一直有組建騎兵之舉,國內騎兵實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