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1-01 23:28      字數:1270
  在聯想起我自己說的那名山中老丈的情況,孤身一人、無妻無子、隱居山中,果是甚為符合黃巾餘黨的人設,再加上最後似乎因為躲避追殺而焚燒房屋逃離,就更是與這個黃巾餘黨身份契合了。

  隻是諸葛老大將我口中所言的山中老丈聯想為黃巾餘黨,甚至是黃巾軍首領張角的傳人,那麽我豈不是會被劃為黃巾一黨,這可是作死的大事啊。

  於是我連忙向諸葛老大說道:“弟子實在不知老丈乃是黃巾一黨,隻是年幼好奇,於老丈處盤桓一二,翻書閱覽,斷無黃巾軍所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之念。”

  “幼常無須如此,為師與汝相識廿載,自是知道汝之品性,況且盡管是黃巾一黨,為師其實也不會鄙視之,當年黃巾之亂,凡漢朝有識之士,盡皆知道禍根其實並非大賢良師張角,實是朝廷日衰,百姓無法果腹,方有如此大亂。

  為師對大賢良師張角此人,並無多少惡感,當時恰逢連年天災,百姓流離失所,朝廷無力救災撫民,致使有地方出現‘民相食’之慘況。

  張角此時而起,亦或是有救世之念,惜乎為師不能生在彼時,與張角此人詳談一番,探清其欲度世乎?欲度己乎?”

  “老師雅量高致,大異於常人,弟子拜服。”

  “為師非是雅量,隻是幼年長居鄉間,對百姓生活之艱難甚為了解,如今思之,仍曆曆在目,故對當年黃巾之事,有了不同見解而已。

  是了,為師尚有一事,需要與汝相商一番。”

  “老師還有何事,盡管明言,弟子自當盡力思考。”

  “近一個月來,為師與諸多朝中重臣通信,亦與軍中多名將吏商議,談論應否於近年繼續二次北伐中原,討平曹魏,複我大漢河山。

  而相當多的人都言說,如今曹魏勢大,大漢勢弱,當效當年越國伐吳之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尋一良機,大軍伐魏。

  不知幼常對此議,有何見解?”

  原來卻是此事,按照曆史上諸葛老大的秉性,所謂“漢賊不兩立”,他肯定是想鞏固現時地盤後,就揮軍北上討伐魏國的。

  而且諸葛老大估計撐不到二十年後了,沒了諸葛老大的話,就算蜀漢現時握有不少籌碼,但畢竟還是處於弱勢,光靠魏延、蔣琬、薑維、董允、費禕、王平等一幹人,能否順利完成討滅曹魏,光複大漢的任務,我是不抱太大希望的。

  如此想來,還是趁著諸葛老大這個超級大腿存在之時,向辦法速推曹魏基地,直搞黃龍方是正理,而現在就要想出一套合理的說辭,讓諸葛老大能夠用我的口堵住其他不同意見之人的口,好顯得諸葛老大不是獨斷之人了。

  於是我當即沉默下來,思考良久,才開口向諸葛老大說道:“老師,弟子細思,如今吾大漢與曹魏之形勢,與當年吳越相爭之時大相迥異,沿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之策甚為不妥。”

  “哦,卻是有何不同,幼常試言之。”

  “當年吳越相爭,固然是勾踐、範蠡、文仲君臣相得,然後民心可用方成大功,但毋庸置喙,亦有吳國大王夫差欲爭霸中原,大出天下,顯吳國威名,使得吳國國力大損的原因。

  而如今曹魏坐擁中原膏腴之地,外無強敵消耗其國力,盡管吾大漢施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之策,弟子相信,對大漢收複河山亦無幫助。”

  “幼常之見解,果是不凡,然幼常此論,有何根據,還需詳述,讓為師參詳參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