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謀主變諍臣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0-17 23:50      字數:1317
  魏征這樣做,雖然有與皇帝爭名的事實,但是李世民並不能將這個理由宣之於口,故隻能借其涉及太子謀反之事以作懲戒。

  魏征與李世民合作演了這麽多年戲,緣何還要這樣做?這可是差不多等於把李世民架在火上烤了,要知道李世民本來就因為“玄武門之變”這個汙點怎麽洗也下不掉,故此才立誌做一個英明神武的絕代皇帝以洗刷“弑兄迫父”這個汙名。

  為了完成這個心願,李世民可謂極端自製,能忍人所不能忍,就算魏征當麵頂撞他,他也會笑嗬嗬地全盤接收,然後表示自己會依照諫言改過。

  如今被魏征這樣一搞,李世民不爆炸就有鬼了,甚至如果換成隋煬帝楊廣那種人,估計誅了魏征十族亦不為奇。

  魏征冒著這種隨時觸怒李世民的危險,還要如此這般做法,歸根究底,就是魏征對李世民給予的“諍臣”這個角色,心裏並不是很滿意的,因此才暗地裏將自己如何勸諫李世民的事,向史官透露,期望自己將來能名留青史,成為一個名臣。

  要知道魏征原是瓦崗寨李密手下的謀士,跟隨李密歸唐後,便毛遂自薦,勸降了當時還占據著李密原來管轄的領土的徐世績(後來因功被賜姓李,改名為李績),憑著這個功勞,引起了李淵和李建成的重視。

  然後李建成召魏征為太子洗馬,魏征成為了李建成的謀主,差不多就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在李世民那邊的角色。

  而這個時候,李建成遇到了一個大難關,就是李建成雖為太子,但建立唐朝時立下的功績不如李世民,世人都言李世民才具勝過李建成。

  因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並不安穩,而恰逢此時,劉黑闥勾結突厥,借兵進犯山東,欲收複舊主竇建德的故土,與唐朝分庭抗禮。

  魏征看準時機,說動李建成主動請命,領兵出征,建立軍功以固太子之位,而李建成聽從魏征的建議,向唐皇李淵請命,李淵這時亦深感秦王李世民尾大不掉,恐有隋煬帝之禍,於是亦爽快下令,並讓李建成率精兵猛將往山東拒敵。

  李建成在魏征和一眾猛將的輔助下,順利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一時聲威顯赫,頓時風頭蓋過了秦王李世民,太子之位得以重新穩固。

  而此事之後三年,李世民就冒險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可見李建成在魏征的輔助下,已經鞏固了自己太子的地位,並不斷蠶食李世民的勢力。

  這才把堂堂天策上將、總領唐朝兵馬的秦王李世民逼上絕路,不得不背水一戰,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發動了史上罕見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被李淵立為皇太子,並將軍國事務盡數委予李世民,李世民成為了無名有實的一國之主。

  而此時的魏征,為了生存和發展,估計早已心有定計,知道自己這種身份,一定不能成為替李世民出謀劃策的謀臣,便退而求其次,扮演了李世民朝廷中“諍臣”的角色。

  由李建成的謀主這一高光角色,變成了李世民的“諍臣”這種不討喜的角色,估計魏征心底裏也是充滿不甘的,故此才會有將自己所奏諫言交予史官觀看,望其記錄於史書上的的舉動。

  如此與皇帝爭名的舉動,隻是被推倒墓碑,而沒有遭到滅族之禍,總算是李世民顧忌自己的名聲,或是顧念魏征這麽多年配合自己的舊情。

  不過被堂堂皇帝悔婚,而先人的墓碑也被破壞,估計魏征家族也是度過了一斷十分黑暗的時日的了。

  所以說,曆來與皇帝爭名於世者,多半沒有什麽好下場,這是臣下應當謹記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