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進坑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0-17 23:49      字數:1416
  司馬懿父子三人商議既畢,司馬師與司馬昭便下去安排營內諸事,獨留司馬懿在帳內稍歇。

  待大軍安營已畢,已是酉時過半了,司馬懿便即下令全軍埋鍋做飯,飯後各自回帳休息。

  正當司馬懿三父子在中軍大帳內對案吃飯之時,忽然有親兵掀帳而入,向司馬懿報告說:“稟告都督,方才有哨馬回報,於營外約十裏處,截獲數批人馬,約莫共三十餘人,經詢問,言是前番街亭之戰時,我軍走散之士卒(其實應是街亭大敗後之降兵,不過親兵為了避諱司馬懿,隻能這樣說了)。

  現哨馬已將這些士兵押送回營中,之後如何處理,還請都督示下。”

  司馬懿沉吟了一會,便道:“汝先退下,傳令申耽,嚴加看管這些士卒,勿使走漏一人,隨後吾自會命人去處置這些士卒。”

  待親兵走後,司馬懿便對司馬師、司馬昭二人道:“子元、子尚,汝二人對此有何看法?”

  司馬師與司馬昭對望了一下,司馬昭微退半步,司馬師立刻會意,便上前一步向司馬懿道:“回父親的話,孩兒以為,當此大戰臨近之時,這些士卒來得甚為蹊蹺,或為敵軍之細作亦未可知,還需細細審查一番為宜。”

  “然這些士卒被為父棄於街亭,現這些士卒自行回返吾方,若為父對其再三盤問,恐惹物議,有損為父之聲譽也。”

  “父親勿憂,孩兒已思得一法,定使這些士卒欣然接受審查,不生怨念。”

  “哦,汝有何法?且說來讓為父聽聽。”

  “父親,這些士卒若果為吾軍逃回之兵士,應是分批結伴而逃。

  故孩兒提議,以確定軍籍為由,讓這些士卒說出各自的籍貫及姓名,然後命軍中諸將於各自所部中尋得這些士卒之同鄉,不用全部尋到,隻需尋到十數左右便是,待尋得這些士卒的同鄉後,便帶其前往與這些士卒相認,若能當場認出自是最佳,即便不能當場認出,亦可以鄉音交談,以確定是否同鄉之人。

  若最後能確定此十數人所報之鄉籍屬實,則這些士卒當為吾魏國之兵無疑。

  屆時,父親或可於這些士卒口中問得街亭此時之敵情也。”

  “甚好,子元有心了,此事便交由汝去辦。子尚,汝日後還需多向子元請教,好早日能獨當一麵,為為父分憂。”

  “諾。”“諾。”司馬師和司馬昭各自應道,然後司馬師便去辦事了。

  約過了一個時辰,司馬師便有回報了:“父親,經孩兒核實,這些士卒確為前番戰後吾軍丟失之人,孩兒還從這些士卒口中,問詢到街亭現時之情形,或對明日之戰有所裨益。”

  “如此,汝快快道來。”

  “父親,經孩兒分次詢問十人,雖言語稍有不同,然街亭情勢大體如下:據這些逃回士卒所言,他們是被偽漢之軍押往隴右天水郡途中逃離的,都是三五人私下串連,乘偽漢之軍疏於防範時逃入山林之中,方才脫身,本欲往長安城而去,隻是去到吾軍大營附近,被吾軍偵騎所獲,致有如今之事。

  在這些士卒被押往天水之前,隻有一彪約萬餘兩萬人之軍馬進入街亭當道之寨,而看守之軍士並沒有任何異色,亦無察覺街亭之寨內敵軍有何異常之舉,一切俱如往日。

  及後這批士卒合共約一萬餘人,便被偽漢之軍遣五千餘兵馬押送出寨了。

  故孩兒大膽推測,諸葛亮或料吾大軍已返回郿城、長安之地布防,因此隻派了一萬到兩萬援軍到達街亭,大軍或隨後而到,或往隴右意圖攻下廣魏和隴西二郡,街亭之地應依舊由馬謖主事。

  無論如何,諸葛亮大軍到來街亭皆需時日,父親之前所言之吾軍勝機,應已現矣。”

  “哈哈哈,甚好甚好,子元果真細心,此事汝辦得妥當,如此,吾軍今晚好好歇息,明日即往街亭進發。”司馬懿聽了司馬師這番說話,忍不住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