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盤活資產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0-03-13 15:22      字數:2423
  趙構正有此意,對她道,“好啊,那你快說。”

  吳芍藥說,“陛下我從哪裏開始講呢?先說宜興與眾不同的地方,奴家不去宜興不知道,城牆高不足兩丈,叛軍搬架梯子就能扳到垛口,這樣的一座彈丸之地,百姓們卻紛紛跑過去投奔,陛下一定很奇怪吧?”

  “這個朕可不奇怪,嶽飛很能打嘛,百姓又不是傻子。”

  “嶽統製提兵去建康以後,宜興隻留了兩百宋軍,城上連個滾木雷石都不預備,麵對三千叛軍,恐怕連守官都要跑了,陛下猜這兩百宋軍是如何做的?”

  趙構故意道,“那也得跑,敵進我退。”

  吳芍藥笑道,“陛下,這次你可猜錯了,兩百宋軍不在城頭防禦,也不是扔下城池跑了,他們是衝到城外去和叛軍廝殺,陛下很奇怪吧?”

  趙構偏不說奇怪,逗她道,“張伯英領著援兵到了唄。”

  吳芍藥說,“陛下,兩百人擊潰叛軍的時候張伯英還未趕到呢!”

  這回趙構真奇怪了,“這麽大膽子!”

  吳芍藥說,“隻是膽子大還不稀奇,稀奇的是這兩百人衝入三千人的陣營中,竟然左右衝突無人能擋,一眨眼的功夫便將賊首斬殺了,若不然叛軍怎會潰散!”

  “朕不信,嶽飛在建康呢,他可沒在宜興。”

  “陛下,嶽統製不在,你以為嶽家就沒人領這兩百人了嗎?這可是奴家親眼所見呀,你認為奴家會騙陛下?”

  “朕哪有你說的這麽健忘!多久以前朕就知道還有個嶽雲呢,使著兩柄金錘,是一員猛將。”

  “哈!這回隻算陛下說對了一半,他使的可不是什麽金錘,是鐵杵!”

  吳芍藥占了上風,隻是高興了一下,便蹙起娥眉,狐疑著道,“我還未同陛下說到他和嶽雷,陛下怎麽知道呢?還‘多久以前’,別忘了他們才十多歲。”

  連環畫和評書都不可信!明明是雙錘的,怎麽又是鐵杵。

  趙構道,“對對對,娘子說的對,朕想起來了,是鐵杵。”

  吳娘子,“一隻兩隻?”

  趙構張口結舌,“這……這個……娘子你說幾隻就幾隻!”

  “陛下,你哄我高興呢,陛下明明認為奴家在騙你。”

  “天下人都可能騙朕,但娘子你絕計不會,這次娘子爭著替朕去宜興接回嶽飛家眷,你是擔心朕的安危,因為宜興並不太平。”

  吳娘子想到在宜興剛剛經曆的凶險,此時依然心有餘悸,聽皇帝這樣說,看來她這片心意陛下是知道的。

  她發覺不知在什麽時候,自己的一雙手又被皇帝不輕不重的握住了,吳娘子心頭一片溫暖,神色中也湧出一股愛幕之態來。

  皇帝察覺了她的變化,柔聲說,“娘子平安歸來便是朕的一件大喜事,你一離開臨安朕就後悔了,以後絕不會再讓娘子去做這種冒險的差事了!”

  吳娘子輕聲道,“奴家謝過陛下,靖康年天不佑我大宋,汴梁百年名城,一片繁華毀於戰火,百姓流離皇室零散,隻剩了我與陛下,那便是天意了,奴家怎能不盡心盡意。”

  趙構看著她認真動情的樣子,想說朕此生必不負你,話到嘴邊兒又覺著幹巴巴的不真誠,對她道,“此處無外人,娘子別總陛下陛下的叫。”

  這回輪到吳芍藥奇怪了,“不讓叫官家,又不讓叫陛下,那奴家叫你什麽?”

  趙構撫著她的手道,“叫九哥。”

  吳芍藥聽說她不在臨安的日子裏,趙構將八百個女侍衛全都配齊了,菜刀也都配齊了,很高興,隨之操心起她們的訓練來:

  “九哥,得給這些人找個好教頭了,奴家可不想被呂元直說中了!奴家不想在他麵前沒麵子。”

  她向趙構舉薦了嶽雲,“都是使的雙手家夥,九哥你看呢?”

  趙構鄭重其事的思索,微微點著頭道,“呃,這就跟請個師傅差不多了,朕打算在大內先築個拜師的台子,我們搞隆重一些,由嶽雲做這個‘八百禁軍教頭’,娘子你看呢?”

  吳芍藥歡欣的道,“九哥太好了!我們什麽時候築台子呢?”

  皇帝道,“朕馬上吩咐高質來做。”

  朕沒搞酒池肉林,也沒烽火戲諸侯,隻是築個土台子、請個教頭便可哄吳芍藥高興——還有正當名義,禦史們挑不出毛病。

  再不請個硬師傅,這八百個女侍衛恐怕真讓呂元直說中了。

  工部員外郎幹活利索,在桑林邊築個土台子、鋪上紅毯插兩杆旗而已,趙構不便宣旨,派馮閣長去嶽府請嶽雲。

  馮益回報說嶽雲不願意來。

  嶽雲正吵著要去建康,即使娘娘①不讓他去建康,他也該回宜興,“爹爹走的時候明令我協助兩百人守宜興,因為不放心娘娘,才護送著這些人到臨安來。”

  趙構一樂,這些人,連嶽雲都瞧出這些人不頂用了。

  嶽雷比較聽話,不挑事兒,說大哥去哪兒他也去哪兒,把姚老夫人都愁壞了。

  “怎麽辦九哥,我們總不能硬逼他來吧?無品無階一教頭,太嚴厲了不好。”

  趙構很淡定,對她道,“娘子所言很見道理……這樣吧,還得請高質出麵,他知道軍械庫的底細,領嶽公子去看看裏麵有沒有喜歡的家夥,隻要他能來教朕的女侍衛,看上哪件拿哪件!”

  吳芍藥附著耳朵聽罷,立刻就說,“是個好辦法!”

  為了吳芍藥高興,趙構沒什麽不舍得。

  高質回來報告:軍械庫中有一對鎮庫的金錘,讓嶽雲看上了。

  皇帝道,給!

  高質道,“實不相瞞陛下,陛下你真是太英明了!這對錘,每次要搬一搬地方,兩個人搬一隻有點重,三個人搬一隻又有人插不上手,總算找著正主兒了。”

  趙構道,“朕早有預感,這對金錘就是他的,還能省下來幾個搬錘的人,有什麽不好?”

  吳芍藥道,“九哥,嶽雲已將金錘提到土台子上去了,好像稍稍有點兒吃力。”

  趙構哈哈大笑,嶽雲才這點年紀,已經很夠意思了。

  吳娘子去了一趟宜興之後,嶽飛又多了一位支持者,“九哥,以奴家看,嶽飛一定是曆朝曆代很少見的善攻之人,因而才從不置備守城的器械!”

  皇帝擺著深以為然的樣子,心說這是逼出來的,戶部一直按一千人給他撥錢。

  拆牆禦敵注定不常用,這是主軍不在時的權宜之法。

  畢竟扔些磚頭下去,總比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糧被人劫走來的劃算。

  隻是讓一個善攻、善跑的人領著五千人去建康,死守十萬金軍的入江之路,嶽飛又該如何應對這一役呢?

  十萬金兵被困江南一個月,口袋裏揣滿金子歸心似箭,碰見敢攔路的,還不得窮凶極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