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交權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8      字數:2225
  餘麗燕動用了權力,“再敢違令者斬!”

  她精心挑選了五百騎兵,打開涇州東門連夜跑出來,城外火光閃動,廝殺聲遠遠可聞,尤其以城北為最。

  涇州外圍共有兩城、九堡、十八寨,多數分布於城北,金軍打涇州必然從肅清城北開始,城東方向偶爾也能遇到金軍的小股遊騎,餘麗燕急著找人,領著人能躲則躲,直奔長武寨。

  長武寨建在涇州東邊的山上,涇河在山下西麵、北麵、東麵環繞著流過去,人馬若要經長武寨山下的大道南下,同樣也得繞寨而行,必然承受寨子上居高臨下的打擊,因而說長武寨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這是城內那些下級官員們向餘麗燕介紹的。

  涇州建在河穀大道,不但可以拒止夏國入侵,以前吐蕃勢盛,進逼長安的時候,往往在西線大散關、陳倉山和五丈原節節遭遇強阻,因而他們也會繞道涇州,迂回著逼近長安。

  長武寨則是涇州防線的最後一關,隻要敵軍過了長武寨,後邊的攔截之事就不歸涇州,而是歸邠州管轄了。

  天黑,餘麗燕有早先作戰的經驗,遠遠的聽著前邊有小股人馬行軍,聽動靜再聽對方的言語便知是不是金軍。

  她領著手下或是潛伏暫避,或是繞路,多次與金軍隔著一道小山梁錯路而過,倒沒遇上什麽太大麻煩,她就是想盡快趕到長武寨去。

  對麵又有一支人馬突然撞了出來,好像趕的很急,連個前哨也沒部署。

  餘麗燕再躲已經來不及,但聽出來這一支疾行的宋軍,一問,領軍者原來是曲正甫,剛剛從坊州馳援過來的。

  曲端沒想到在這裏遇到了餘麗燕,一聽她隻帶著這麽點人趕去長武寨,他坐在馬上咧了咧嘴,說道,“燕妃娘子!你放著涇州城不守,卻隻身出來找個孩子,真是不知道哪頭輕哪頭重了麽!”

  餘麗燕說,“金軍正在城北攻寨,還未打到城下呢,此時我不去找何時去找?”

  曲正甫道,“嚴格講是那些軍寨守著涇河穀道,涇州隻是這些軍寨的後援和根基!彼此唇齒相依,寨丟則城不保,城丟則寨不存,餘娘子你都領軍了,難道還不知道這個道理嗎?”

  見麵之後短短的功夫裏,餘麗燕已遭受了曲正甫的兩番當眾搶白,就算她心裏邊服氣,可話真難聽。

  她忍了兩下沒計較,隻是說,“我當然知道!”

  曲正甫語直,能晝夜兼程從坊州趕過來馳援,心情急躁一些也可以理解,而且看到曲正甫,她多多少少的也放心一點了。

  餘麗燕說,“總之我得先去長武寨找到嶽雷,然後再回涇州。”

  曲端道,“餘娘子!你領的是渭河先遣軍,此時你是涇州軍民唯一的主心骨,卻帶著這麽點人連夜出城,知道的說你是找孩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棄城而逃了呢!”

  餘麗燕急了,“你胡說!我那五十個女侍衛還留在城裏呢,從夏國帶回來的人馬大半也都在城裏,隻有你懷疑我會逃。”

  曲端說,“不是曲某胡說,餘娘子此時的行為真不如嶽公子,連他都知道長武寨重要,你卻不知涇州城重要!”

  餘麗燕拿不出話來反駁曲端,涇州是很緊要,但已經走出來很遠了,她更不能丟了嶽雷。

  曲端說,“萬一因餘娘子出城而動搖了軍心,那可就不攻自亂了,我看將來你怎麽向康王殿下交待!”

  餘麗燕無言以對,低頭在身上解了一隻錦囊,隔空拋給了曲端。

  曲端不知道裏麵是什麽,隻覺著沉甸甸的,“什麽玩藝兒這是?”

  餘麗燕說,“在陝西地麵上誰人不知曲端將軍的大名?曲將軍抗金擊夏,戰績卓著,多次都使敵人聞風喪膽。”

  曲正甫聽著這話非常之順耳,覺著自己是不是對餘娘子說話太不客氣了。

  餘麗燕又道,“別看你在張德遠的手下淪落到養馬的地步,但你曲將軍的名字在金軍眼裏仍值五千人馬!”

  曲正甫在手裏掂量了掂量這隻錦囊道,“那是當然!五千人你說少了,餘娘子能這樣看待曲某,眼界還真不是一無是處!但餘娘子你給我的什麽東西?”

  遠處,隔著一道土崗,又有一支幾百人的馬隊呼叫著往涇州方向飛馳過去了,一聽就是金軍。

  餘麗燕說,“這是我的燕妃金印,我也沒有什麽別的帥印,你拿著它去涇州城吧,我回來以前,曲將軍便是渭河大軍的代理軍帥,全權指揮涇州戰事!”

  望著餘麗燕飛馳而去的背影,曲正甫對手下道,“都看到了沒有?在陝西地麵打仗還得靠曲某,靠我們爺們!女子就是應該在家裏看孩子!”

  說罷率著兩千人馬往涇州馳去。

  涇州北麵、西麵已經遍地開花,金軍的攻勢看上去全然沒有重點,各座堡寨均有敵情,遠遠望去火光成片。

  長武寨三麵繞著水路,隻有南邊一條山坡可達,但須翻過眼前這道山脊才成,山路越來越陡,餘麗燕和手下這些人隻能下了馬,拽著馬匹徒步登上去。

  在最高處的一座烽山台上,火已經熄滅了,冒著嫋嫋的白煙。

  烽火台與旁邊一道依著懸崖而建的殘存城牆,組成了一道防線,上邊有宋軍冒出半個頭喝問,“是哪個?”

  餘麗燕報了名,上邊還將信將疑,她又報了渭河先遣軍“親軍統製”嶽雷的名字,這才讓他們上了烽火台。

  掩體後邊有數百步軍把守著,弓弩齊備。

  餘麗燕站在這裏,往山脊對麵看,可以看到建在半山腰的長武寨全貌,寨下臨著玉帶一般三麵圍繞的河穀。

  烽火台下拴著一匹馬,餘麗燕一看就是嶽雷的坐騎,慌忙問道,“嶽雷去哪兒了?他在長武寨裏嗎?”

  有個老軍說,“不在寨子裏,帶著他三百人早就往涇州城北去支援了!”

  餘麗燕問,“怎麽沒騎馬?”

  “嶽公子手下都是步軍,隻有他一人有馬,怕跑不到一塊兒去。”

  另一人解釋說,“往城北都是山道,徒步翻越山梁比騎馬還方便,餘娘子你不知道吧,小人敢說在整個兒涇州,第一個點起烽火的便是我們這裏,是嶽公子最先發現的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