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人才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7      字數:2197
  田春羅和唐古慧兒領著兩個侍衛急匆匆的跑來,田春羅說,“大哥五哥快別說話了!吳乞買跑了!”

  充容沒病,假花工和王柒之間更是一錘子的買賣,石橋上拴的那頭馱藥箱的驢子還在。

  但從看病“先生”騎著它走出大門,到此時已經一個半時辰過去了。

  禦營司已經分著兩路人馬去追,馬統領親自領著其中一路出城,明知吳乞買多半已經不在城內了,臨安水陸諸門也都加緊了盤察,城裏展開逐街逐巷的搜找。

  趙桓有點急火攻心,主意卻一個也沒有,九哥把吳乞買從韓州不遠千裏捉回來,這麽快吳乞買便在他手上跑掉了,如果不親手把吳乞買捉回來,趙桓非死不足以謝九哥。

  韋舅爺和邢秉懿負責城內,馬統領在城外,趙桓覺得他也得出城去追,隻是漫無目的往哪兒追啊。

  正在此時,剛剛和紅米去了織廠的門房張二哥和紅米跑了過來,趙桓剛剛認得他,知道他是從西嶽來的,而且還去過韓州,連忙問他的主意。

  張二哥看著驢子說,“吳乞買坐船跑的,橋下這條河可以通向哪裏?”

  這一句話就確定了大方向,這條河往南往北都可出城,往南可穿過康王府也就是原來的大內,再從康王府流出去,然後經城南的水門去錢塘灣,但這座水門是大內專用,不開。

  往北到通江橋有個河岔,右拐還是往南,出候潮門旁邊的另一座水門去錢塘灣,但這座水門不對普通百姓開放,隻供城中官宦出城到城南靶場射箭、遊曆、野宴、去碼頭時才開。

  從通江橋一直向北的話就隻能去餘杭門方向了,張二哥說如果沒有哪個有官員身份的做內應,吳乞買多半他隻能從餘杭門跑出去。

  另外,從前兩座水門出去都是錢灣,王柒雖說雇了大船,但門他不好出,王柒有官員的身份卻是從錢塘門孤身走的,隻要去城南水門上問一問便能確定。

  吳乞買出了餘杭門就不一樣了,廣闊天地往哪兒都能藏一藏,很從容。

  重昏侯的思路這會兒就十分清楚了,前兩道水門由韋淵派人去仔細過問一下,他的重點是餘杭門方向。

  趙桓匆匆而感激的對張二哥說,“你是個人才!隻要助本侯捉回吳乞買,我不能再叫你看織場大門,你就跟著本侯做事!”

  張二哥說想看看地圖,重昏侯大聲吩咐,“快拿地圖來!”

  看了圖,張二哥片刻後得出了大概結論:有大船接應,吳乞買要走運河,隻有運河可以貫通南北直抵長江口,而且能躲過岸上的盤問,路程也是最短。

  再說吳乞買回金國從陸上根本行不通,他有大船何必還上岸?到最後他得走海道,要上岸也是在楚州以北上岸。

  走海道便躲不過韓世忠的水師,可韓世忠還不知道呢。

  張二哥建議立刻派人騎快馬去建康,讓韓大帥在水路上布置攔截。

  此時追逃雙方應該已有近兩個時辰的差距,不過馬總比船快,哪怕吳乞買坐船到了海上,韓世忠的大艦依舊能接著追他。

  送信的人也飛馳著往建康走了。

  趙桓從韋淵手裏叫了一百禦營司侍衛,拿了把刀上馬,要帶著張二哥親自去追,老五趙樞對他說,“大哥你得在這裏坐鎮,我和六哥七哥去追你看能成?”

  趙桓道,“鄉下也不能掉以輕心,此時的上京八成是完顏宗翰拿主張,萬一吳乞買沒敢回金國而是鑽了鄉下呢?你們分頭去城找一下。”

  因為一個吳乞買,所有人都動起來了……

  可是趙九哥此時卻悠閑的很,陪著吳芍藥逛到了城外,他說,劉彥遊此時此刻不是被楊忻中一槍捅死,也是在逃。

  吳芍藥的心情很不錯,今天連王妟也沒跟著九哥出來。

  王妟和餘麗燕正和斡勒妹、兀顏彤抓住最後的功夫,給那些即將要放走的俘虜們上課,分批到汴梁城中議苦思甜,指著廢墟告訴他們,凡再敢拿著弓箭到宋地來的,抓住後可就說不好了,因為康王針對他們的好心情百年不遇。

  吳芍藥問道,“劉豫手下人也不少,楊忻中壓力也不小。”

  趙構說,“給李成的信是劉彥遊親筆寫的,李成的投順說明了他的正確,李成帶去的人馬也是劉彥遊所急需,我說這樣的日子他多半要在手下麵前顯擺一下,隻要他敢出城去迎接李成,不管他帶多少人,楊忻中都夠他喝一壺!”

  他和吳芍藥說了一件往事,過江以前他曾在大名府駐留過,遭遇了數千金兵的圍追,身邊護衛他的正是楊忻中,帶著幾百人殺入敵陣中鏖戰了整整半天,金軍最後潰退了,楊忻中身上的甲都染紅了,卻無一點傷。

  “這是個和高寵相似的人物,你看看他們身形兵器哪裏不像?楊忻中論本事可能沒高寵大,對別人卻少有敵手,本王北上的護衛人馬精銳盡出,有趙密和陳思恭同行,如果再加上嶽雲相助呢?”

  “而且還有西嶽的酈瓊率部,假扮設野馬過河呼應,楊忻中側後的威脅也就不大了。”吳芍藥猜測,即便劉豫不出去迎李成,他的登基大典也好過不到哪兒去。

  兩人帶著些侍衛,在城外玩的高高興興,九月的汴梁陽光明媚氣候幹爽,連雲彩都比夏天高了,晴空瓦藍如洗。

  除了等著尹維到汴梁之外,好像沒什麽大事。

  小路上,有幾個結夥兒砍柴的人,挑著擔子回歸,康王心情很好,在馬上揮著手和他們打招呼,別的人都行,一聽是康王和吳娘子,紛紛放下擔子問候。

  隻有一個老者站著不動,擔子也不放,招呼也不打,冷冷的望著康王說,“你們趙官家誌向向來不小,爹也救回來了,老婆也救回來了,兄弟也救回來了,汴梁也拿回來了,小日子又過起來了,伏牛山三萬金人再一放掉,金國念著你們的情,是不是又要掏給我們大宋點錢議和了?”

  康王臉上變了顏色,吳芍藥聽著老者的話滿滿的都是刺兒,說趙官家誌向不小那是反話,這樣的挖苦不知道九哥受不受的了。

  身邊的侍衛喝道,“別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