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善惡
作者:害死個仁      更新:2020-10-16 22:57      字數:3213
  唐柏聞言,不由一愣,張了張嘴,一時之間,竟無話可說,他也懶得為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與對方爭辯。

  秦有道見此,輕笑道“名字不過是個稱呼,何況此秦非彼勤,字雖同音,但其意不同,一字之差,天壤之別,讓小友見笑了。”

  唐柏歎了口氣,道了聲謝謝!如果沒有對方出手,自己隻怕如野獸般吸食了人血,此時回想,似乎空氣中還彌漫著一股血腥的味道,隻覺胃裏一陣收縮,喉頭泛酸,一時難受之極。

  秦有道道“小友無需客氣,此次魔頭入村,若非小友及時出手,不畏生死,讓許多村民保住了性命,當真是功德無量。”說完,又沉吟了些許時間,道“如果小友真想謝我,我倒是有一件小事需小友幫忙,不知小友願意否?”

  唐柏聞言,不由一愣,沉思了片刻,猜不出對方有何事需要自己幫忙,一時不敢糊亂答應,於是有些自嘲的說道“在下修為淺薄,隻怕會讓秦道友失望了。”

  秦有道搖了搖頭道“鷹擊長空,卻不能入水,魚遊大海,卻不能上岸,一把鎖,需要的是與之相合的鑰匙而已,有些事情,並不需要修為高深,隻需要合適的人。”

  唐柏沉吟了少許時間,試探的問道“究竟何事讓道友如此鄭重,你且說來聽聽,如若不違返宗門法規,不是傷天害理的事兒,隻要力所能及,在下絕不推遲。”

  秦有道笑了笑道“說起來也是小事,我欲煉一顆聚魂丹,但虧少一味藥材,需小友幫忙找來。”

  唐柏鬆了口氣,接著又疑惑道“究竟是何藥材,難道坊市也沒有嗎?”

  秦有道道“不知小友聽說過招魂花沒有?”

  唐柏搖了搖頭,將丹經與毒經上的藥草回想一遍,發現這兩本書籍上都沒有招魂花的記載,想來自己修行時日尚短,不知道也是正常,但忍不住心中好奇,不由問道“不知此花有何作用?”

  秦有道道“小友未曾聽過也不奇怪,此花生長在陰靈山脈深處,花開三瓣,又分三色,對立天、地、人三魂,功效極其神奇,是聚魂丹的藥引。”

  聽到陰靈山脈時,唐柏不由倒吸了口涼氣,據《修行詳解》記載,陰靈山脈位於大陸西南之地,連綿十幾萬裏,常年被一片陰雲籠罩,不見天日,如一個巨大的黑洞一般,其外圍尚有生機,但深處卻是死絕之地,哪怕是聖胎老怪,也不敢闖入其中。

  相傳,陰靈是一片古老的戰場,那裏被一個仙陣封印,所以裏麵戰死的陰靈得不到輪回,年深日久,那裏偏成了人間冥土,裏麵住著無與倫比的鬼王僵屍,凶險之高,九死一生亦不為過。

  秦有道見唐柏臉色難看,沉默不語,笑了笑道“我觀道友血煞濃鬱,因果交織,陰怨極重,惡念熾盛,不能自持,不知為何如此?若繼續如此,以後修行,更易走火入魔,需小心謹慎才是,不然成就真魔,後悔莫及。”

  聊到此事,唐柏心中實在無奈,一時有些心煩意燥,道“此事一言難盡,再說世事如棋,變化無常,俗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哪裏管得了這麽多。”

  秦有道道“俗話還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按小友宗門法規,一旦發現小友身上血煞之氣,怕會送入功德殿誦經百年;我觀小友年紀尚輕,其性重情重義,想來也不願囚於一隅,誦經化煞吧!”

  唐柏聞言,雙眼死死的盯著對方,似要看望對方心中的想法一般,但人心是看不穿的。

  秦有道表情不變,又緩緩道“人自出生時,就有善惡兩念,而隨著年齡的變化,兩種念頭也如春天的嫩芽兒,被心神滋養,逐漸壯大;心有所惡,念頭皆壞;心有善意,念頭純淨。我有佛經一卷,可指引人心向善,化解血煞,可做為報酬,如何?”

  唐柏聞言搖了搖頭,語氣堅決的道“我與佛無緣,佛經就算了,何況你說的也不是小事,陰靈山脈凶險絕倫,我怕有命進去,沒命出來。”說完從床上一躍而起,又道“我兵器是否被你拿了?”

  他的兵器自然是菜刀,他已經習慣用菜刀的尺寸,重量,刀鋒的銳利。

  秦有通手中光華一閃,菜刀已在他手中,他看了看,道“此刀雖是海底寒鐵所製,也不過比凡鐵鋒利少許,不想小友如此念念不忘。”說完,心思一轉,道“若小友願幫忙尋找招魂花,我再加靈寶一件,如何?”

  唐柏知道靈寶,《修真詳解》有記載,修者所用的法器可以分為法器,法寶,靈寶,天寶四級,但不管是靈寶還是天寶,都不是唐柏這個境界能夠擁有的。

  唐柏走了過去,將菜刀抓在手中,舞了個刀花,道“不是不想幫忙,是我沒有能力幫助道友。”說完深深一揖,道“再次多謝道友出手相助,免在下吸食人血之禍。”

  秦有道毫不在意,還是保持著淡淡的笑意,揮了揮手中的假佛塵,道“小友無需如此,如果有一天改變主意了,可以前來找我。”說完,站了起身來,走出了房中。

  唐柏也走了出去,這眨眼的功夫,殘院中已不見了秦有道的身影,他整個人仿佛憑空消失了一般。

  這是一個古怪的人,但唐柏知道,這是一個境界高深的修者。

  唐柏歎了口氣,抬頭看了看高掛於空的太陽,灼熱的陽光刺得雙眼帳痛,眼角似有無數白點在飛舞,一瞬間,他感覺自己變得十分的高大,心情也變得舒暢起來,這一會兒陽光,似乎曬去了身上的血煞之氣,似乎化去了無數陰怨,了結了許多因果。他突然想起了《修行祥解》上的一句話“心有善意,天地大善”。想起前世的諸多神話傳說,心中突然一動,除魔救人,多行善事,是否可以化解血煞之氣?他越想越覺可能,秦有道說人的念頭有善惡之分,做惡既然會壯大惡念,那麽行善豈不是壯大善念;正如四九峰廟前刻字,‘功在天地,德在人間’;對天地有功,對人間有德,不就可得功德。

  唐柏在殘院中走來走去,心思沉浸在如何化解血煞之氣上,回過神來,方覺肚餓。

  餓了就要吃飯;拋開煩惱,進入了灶房之中,裏麵有柴米油鹽,鍋碗瓢盆,還有一些蔬菜臘肉;他點燃了柴火,洗幹淨了大鍋,煮了一大鍋米飯,又做了好幾個小菜,端入房中時,才發現許小三也在。

  唐柏給她加了碗筷,兩人一句話也沒說,默默的吃著飯菜。兩人都很喜歡這種沉默的氛圍,這讓他們感覺安靜,還有點點淡淡的溫暖。

  飯後,唐柏與許小三講了化解血煞的方法,許小三也覺得唐柏的想法有些道理,兩人正相互討論著自己的見解,白貞貞來了,還有她媽,還有白小明,還有許多的村民;他們有的手中提著瓜果,有的捉著雞鴨,有的拿著臘肉,還有的臉上帶著悲傷。

  白家村此次死了二十六人,有老人,有青年,有女子,還有小孩,那些人死得很安詳,有的臉上還帶著詭異的笑意,似還在做著高興的夢兒。

  死人是不知道高興的,他們也不會悲傷的,悲傷的隻有活著的人,而且是他們的親人。

  被唐柏殺死的那個陰柔男子,被擺放在一塊巨大平石之上,爆曬在陽光之下,這是所有村民做出的決定,而支撐這個決定的因素來就是仇恨。

  唐柏不以為然,人死為大,萬惡皆消。

  看著村民解恨的眼光,那咬牙切齒的模樣,還有那惡毒的咒罵,唐柏突然明白有些明白了惡的含義。

  仇恨是一種負麵的情緒,唐柏突然想起秦有道說過的話,‘人有善惡兩念,’那仇恨是不是不是一種惡念呢。

  等村民走了之後,唐柏特意問了許小三,她沒有回答,但唐柏在她的眼中看到了仇恨,他不明白對方的仇與恨從何而來,他也沒問,每個人都應刻有自己的秘密,正如自己。

  日升日落,幾日時間眨眼就過,許小三繼續打坐療傷,唐柏卻沒有再修習巫體,他像白小明一般,坐在台階上,看著整齊得像軍隊一般的螞蟻,不斷往一個小洞中搬運著食物,他感覺心靈十分的寧靜,安逸。

  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四周的空氣變得十分難聞,唐柏與許小三決定離開,他們受不了空氣中彌漫的屍臭,也看不得那腐爛生蛐的屍體。

  他們走的時候,村民們都不舍,不斷的挽留,白貞貞更是哭成了一個淚人,其實他們相處並沒有多少時間,很多人到現在還不知道兩人的姓名,但從村民的臉上,看到了真誠,純樸,這一瞬間,唐柏又明白了善的含義。

  一個人是不存在善惡的,但兩個人一定會存在矛盾,隻有一群人的時候,才有善與惡共存;人無善惡,人也並不矛盾,矛盾來自利益的分配,而善惡卻是力量差距,說到底,不過是成王敗寇。

  那麽,自己除魔行善,又是否能化用身上的血煞之氣呢?他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