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崢嶸歲月 第238章:問話【上】
作者:孟婆湯有點甜      更新:2020-12-26 23:23      字數:5285
  有同門告訴小俊,像他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但其實也好辦。平日向哪位尊長請教的最多、尊長看他也順眼,便可提出要求拜其為師,應該也不會遭到拒絕。可是以小俊的身份,又受國君密托,當然要拜劍煞本人為師,可是到現在連劍煞的麵都沒見著。

  寶玉聽完後,亦無奈道“這裏既然有你要學的東西,而你能留在武夫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那就好好珍惜吧。……我昨天得知火伯原來就是三長老,我們在武夫丘上的行止恐早已看在各尊長眼中。”

  少務沉吟道“很顯然,三長老已打算收瀚雄為弟子,這我們都能看出來。而小路先生如此出色,恐怕武夫丘上的每一位尊長都會中意的。我估計,你會在我之前見到劍煞先生。”

  寶玉“師兄的意思難道是說——劍煞宗主想收我為徒?”

  小俊笑了,此刻說話的語氣、看待事情的眼界,就是將來的一國之君少務“我若是武夫丘宗主,絕不會錯過你這樣的出色的傳人,以劍煞先生的眼光,又怎麽會看不到?我估計山中各位長老,都對你感興趣。

  但你另有修煉傳承,小小年紀已有如此修為手段,師尊必是當世高人。武夫丘上眾尊長,應是不好意思厚著臉皮主動來占這個現成的便宜,但你若提出想拜誰為師,且原先的師尊並不反對,我想武夫丘的任何一位尊長都不會拒絕的。

  所以我估計,你應在之前見到宗主。屆時隻要你開口提出欲拜他為師,劍煞先生也定會欣然答應,而我想,你也是願意這麽做的。如果是這樣,你能否找一個私下的機會,為我向劍煞前輩傳幾句話?告訴他我的身份和來意,這樣此事就不會泄露出去了。”

  寶玉眨了眨眼睛。點頭道“好吧,若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為你傳話。假如等到你必須下山之前,還是沒有辦法私下見到劍煞宗主,那就亮明身份求見吧。”

  據小俊判斷,寶玉一定早會在他之前見到劍煞。這還真沒猜錯,寶玉早就見過劍煞了。在紅錦城的集市上,寶玉連續三天都去了劍煞賣劍胚的攤位,每次都仔細研究一番那柄劍胚,還跟劍煞聊幾句。

  後來得到劍胚的並非寶玉。卻是寶玉指點瀚雄將劍胚買下,從那時起,劍煞就開始關注他了。而小俊本人其實也早就見過劍煞,便是南荒之行所遇到的那位砍柴老頭。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寶玉便在洞府中煉器,不緊不慢地每天煉化兩枚天材地寶。先將那沉入池底的特異劍葉取出、物性提煉精純,再與石頭蛋融煉一體。起初用時較久,到後來已經漸漸較為輕鬆,但他仍是每天煉化兩枚。總計用了一個月出頭的時間。

  身為一名五境修士,原本就擅長煉器,在將物性感應清晰之後,能融煉兩種不同的天材地寶。並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可是寶玉連續做了六十九次同樣的事情,而且一次都沒有失手,這就令人難以想象了。

  成功祭煉了這麽多石頭蛋,寶玉也感覺自己的神氣法力有所增長。煉器亦是煉人。人的形神便是這世間最玄妙的器用。

  剛開始的十幾天,寶玉每日煉器幾乎抽不出空來,間歇時要抓緊時間涵養恢複神氣法力。到後來則感覺越來越嫻熟輕鬆。煉器之餘便跑到山中去研究摩崖石刻。

  這些摩崖石刻,有半數的禦神之念中是在講解禦劍之術。通常情況下,二境或相當的修為,能有朦朧恍惚的感應與領悟,三境修為便可以接受更多的神念信息,四境修為方能在元神中將之解讀清晰。

  但山中有一麵最大的石刻,對觀看者的要求很高,它在後山一片較為偏僻荒涼的地方,其中上圖案刻畫得密密麻麻極為精細,細看居然是一幅巴原地圖。寶玉的足跡雖從巴原北荒一直來到了南荒,但他還有太多的地方未曾涉足,也沒見過如此完整的巴原地圖。

  在那樣的年代,想繪製這樣一幅疆域廣闊的精確地圖,其難度是超乎想象的。寶玉也了解巴原上很多地方的地形地貌,是當初山神以神念介紹,可是遠遠比不上這幅地圖完備。

  這幅摩崖石刻圖有兩丈方圓,當然很大,可就算圖案本身刻畫得再精細,也隻是一種示意,不可能展現巴原上真正的景物。但它帶著禦神之念,信息異常的龐雜,比如在圖上的一條線,可在元神定境中展開成宏偉的山脈。不僅有有山川地貌,還有人煙村落、飛禽走獸、各種物產的介紹。

  寶玉曾所走過的地方,圖上神念中也有展現,但與他曾見過的情形卻有些差別,最主要的是人煙城廓景象不同。這幅巨圖當然是武夫大將軍留下的,上麵介紹的情況,都是五百年前的。

  武夫大將軍助開國之君鹽兆平定巴原,經曆南征北戰,也親眼見證了一條條道路的開辟、一座座城廓的出現。鹽兆建國,是巴原上的一場劇變,各部族從此走出蠻荒時代進入了農耕文明。這幅巨圖便是武夫丘大將軍將各地所見整合而成,留下了如此龐然的神念信息。

  有些地方的景物展現與介紹得非常詳細,元神定境中令人如身臨其地,但也有些地方的情形卻很簡略。比如寶玉所出身的那片北荒,在這幅巨圖中隻有從高空俯視的山川地貌,應是武夫大將軍當年禦劍飛行時所見的場景,但特意提了一句——傳說中的太昊天帝修煉遺跡所在。

  看來武夫大將軍也不知道太昊遺跡究竟哪裏,隻是聽過這個傳說,在這幅地圖上以禦神之念告訴了後人。

  這幅地圖上的神念展示,是巴原上建立巴國之後的情形。在那樣的年代,生產和交通仍極為不發達,隻要沒有大的變故發生,很多地方再過五百年也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至於山川地貌更是如此。

  如果說這幅圖與如今的情況最大的區別,除了很多新出現的道路、河道、橋梁、村落、城廓沒有標注,便是巴原已分裂為五國。

  寶玉感到有些納悶,因為山中的摩崖石刻有曆代高人維護、其禦神之念才不會消失,其他的很多幅摩崖石刻中,又增添了武夫丘曆代尊長新的感悟。而這一幅巨圖,其蘊含的神念信息完全就是五百年前的原貌,後人沒有做任何修改與添加。

  這幅巨圖所含的龐然神念,以寶玉的修為,也不可能在元神中一次完全清晰展開,他需要沿著地圖一片片地去解讀,依次將那些神念信息印入元神。就算是他,也用了三天三夜才把這幅圖看完。

  看完了,也不等於在元神世界中能完全展開,解讀時每次隻能展現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一個大概的輪廓。這世上恐沒有人的元神世界中能清晰如實的展現整座巴原,就算當年的武夫大將軍,煉製這幅圖恐怕也用了多年時間、一步步凝刻禦神之念。

  所以寶玉看完之後便多少明白了,為何這幅巨圖還是五百年前的樣子?因為它完成之時,其禦神之念便呈整體,曆代尊長可以繼續凝聚法力使其不消散,後人也可慢慢解讀。但再想修改它卻不可能,沒人能有這等大神通法力,武夫大將軍本人恐怕都不能。

  改一處便等於同時改全部,別的那些石刻或許可做到,這幅石刻卻不行,所以五百年來後人看見的一直就是這幅圖。

  這幅巨圖,三境修為根本觸動不了那禦神之念,擁有四境修為方可勉強去“看”,五境修為才能解讀清晰。其中的信息隻是介紹巴原五百年前的情形,並不涉及任何神通秘傳,“觀看”的要求這麽高、想把它看全又這麽困難,所以平日極少有人來。

  但是寶玉看完了這幅圖,立刻就把小俊給叫來了,並將自己解讀地圖的一些心得與發現都告訴了他。小俊如獲至寶,就在這幅巨圖前凝神定坐,平生第一地辟穀了,且進入了不眠不休的狀態,忘記了其他的任何事情,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才勉強將這幅巨圖看完。

  以小俊的修為,就算把圖看完了,也不可能如寶玉元神中所印入的信息那般清晰詳盡,但也是極重要的收獲。他對此圖的興趣,超過了武夫丘上的任何其他弟子。幸虧在登上主峰時已突破了四境修為,否則他連看都看不了。

  小俊在這幅巨圖前凝神定坐了半個多月,當他看完這幅圖起身時,忽感一陣暈眩當場倒地昏迷。其神氣法力已完全耗盡,體力與精神上的消耗也超出了極限,也不知他是怎麽堅持下來的?

  小俊連續這麽多天都在看那幅巨圖,寶玉等人當然不放心。小俊與瀚雄好幾次都想勸小俊,回頭有時間再慢慢來看,卻被寶玉攔住、讓他們不要去打斷小俊。因為隻有寶玉清楚,小俊留在武夫丘上的時日已不多,他隻能如此。

  寶玉等人每天都會特意跑來看一眼情況,及時發現了昏迷不醒的小俊,他是被瀚雄扛回去的。

  小俊剛被結拜兄弟們扛走不久,飄蕩的晨霧中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赫然就是砍柴老頭劍煞。這位武夫丘的當代宗主,望著幾名弟子的背影眉頭微皺,似是自言自語道“小路這孩子,足跡穿過相室國、巴室國、鄭室國來到武夫丘,在這裏突破了五境修為,應是奉師尊之命來此學劍。

  其師尊也一定曾命他行遍巴原列國、感悟天地間萬事萬物,以求證修煉境界,他對這幅地圖感興趣,倒不令人意外。但他隻用三天三夜就將圖看完了嗎?看他的樣子什麽事都沒有,修煉根基太紮實了、功力精純也超出了我的預計。

  這孩子誰教出來的?十有就是倉頡先生那等高人。……嘿嘿,不管他是不是倉煞的傳人,既然來到這裏,也就是我劍煞的弟子。

  至於小俊,真的令人很意外。他來到武夫丘時已是一名三境修士,看上去其出身可能很尊貴,跑到這裏來做什麽雜役弟子?居然還能登上主峰!他這段時日鑽研的石刻,皆不是其他弟子最關注的。這幅地圖他一連看了半個多月,就是要堅持一次全部看完,以他的修為實在不容易!

  我還沒見過這樣的弟子,登上主峰首先研究的不是秘傳神通,卻日夜盡全力修習祖師留下的兵法與巴原圖勢。山中其他弟子。都將這些石刻當成修煉之餘增長見知用的。祖師爺當年留下這些,難道就是要等小俊這樣的弟子上山嗎?”

  小俊不知道。他一直想見到的劍煞先生,就在那幅石刻旁親眼看著他暈過去,見他最終沒什麽事,這才沒有現身相見。假如寶玉等人沒有趕來,劍煞便會親自將他救起,並問他一些事情。如此說來。兄弟們倒是壞了小俊的一場好事。

  小俊倒也沒有什麽大礙。服用了一些補益的靈藥,休養了幾天遍漸漸恢複過來。合適的靈藥也不必去找尊長求取,寶玉當初從彭山禁地帶出來不少呢,此刻恰好就給了小俊兩瓶。這些原本是後廩答謝寶玉的,卻給他兒子少務用上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寶玉也研究了主峰上的三十六幅摩崖石刻。他每天就繞著那條蜿蜒的環山道路行走,在行走中感悟天地間的氣息與自行形神的交融共鳴,這也是五境中的修煉,見到哪麵石刻前沒人。他便過去坐下感悟那禦神之念。

  主峰上的眾多摩崖石刻,有一半傳授的都是禦劍之術,難易深淺不一,修為境界與資質悟性不同的弟子。能解讀的禦神之念亦各不相同,各人的感悟與收獲差異當然就更大了。

  寶玉印證了自己的一個想法,武夫丘上的劍術,果然要在突破三境後結合武丁功的勁力施展,每層修為境界都有更玄妙的演化,比如北刀氏大將軍曾展示的刀法。在他登上主峰之前,於砍柴峰閉關修煉時就已經悟出了這門劍術。如今又有這麽多詳盡的講授,能掌握得更加精深。

  除了禦劍之術,主峰上還有十來幅石刻是講授煉器的,最主要的是煉劍。弟子想感應到那些禦神之念,有三幅石刻須有三境修為、另外七幅須有四境修為。用那冷劍杉的葉子煉製寶器或法器飛劍、甚至成套的劍陣法寶,石刻中都有傳授。

  在寶玉看到這些石壁之前,他已經將那特異劍葉與石頭蛋合煉為全新的天材地寶了。而武夫丘上曆代高人專研的煉劍之術,又給了寶玉更多的啟發。

  隻有一麵石刻提到了劍陣,但禦神之念講授的並不是一名修士如何祭出法器演化劍陣,而是多名弟子各持寶劍布陣。

  這一天,寶玉在祖師殿前的那片廣場上恰好看見眾師兄演練劍陣,站在一旁指點的就是金榕師叔。而這九名正傳弟子並非修士,他們登上主峰後尚未邁入初境得以修煉秘法。

  武夫丘上連雜役弟子在內共有三百餘人,而有資格行走於主峰者,除了諸位尊長之外,有六十餘名正傳弟子。能登上主峰者,其中可成功邁入初境的人往往會超過半數,但也並非所有人都一定能成為修士。

  但這樣的弟子仍可學習別的技藝,比如適合強悍武士所施展的劍法。寶玉在廣場便觀察,這九位師兄雖未掌握三境以上的神通法術,但武丁功的勁力驚人,各持寶器長劍可隔空斬出驚鴻般的劍芒。九人結陣進退,攻防一體幾乎毫無破綻。

  寶玉也在心中默默掂量,這九人雖都不是修士,但修士與之鬥陣也會很麻煩,除非是施展強大的神通同時將他們整體擊潰。假如這樣的九人劍陣左右各有一支,相互配合展開夾攻,就連寶玉都沒有太好的辦法將其擊退。

  “如果將這套劍陣融入到戰陣配合中,那麽訓練出來的軍陣幾乎無往不利啊!”他身邊突然響起一個聲音,不知何時小俊已來到廣場邊觀看劍陣操演,瀚雄和小天也來了。

  寶玉搖了搖頭道“這劍陣本身看似並無破綻,但最大的破綻就在於布陣之人。這九位師兄功力相當,配合已極為默契。但這隻是在演練陣法,若是在作戰會受到諸多牽製,人的反應跟不上陣法變化便會露出破綻。

  你現在看見的劍陣威力當然不小,可是普通的軍陣之中,哪能找到九位師兄這樣的軍士?就算專門挑選煉成武丁功的精銳,要想配合到這個程度,又要花多大的氣力去操練?花同樣的工夫,恐怕好幾支軍陣都訓練出來了。”

  他說的一點不錯,巴原各國習練開山勁的人很多,但又有幾人能與武夫丘正傳弟子相比,還能夠將這種劍陣演練純熟?假如在軍營中找九名精銳軍士也可布成這樣的劍陣,但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就算勉強練出個樣子,威力相差很遠。

  小俊卻說道“眼前的劍陣是對付高手的,但作戰的需求不同。此地的石刻神念中也講過軍陣操演,戰陣展開時每小隊七人如何配合作戰,其實就是從劍陣中演化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