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崢嶸歲月 第168章:論道【二】
作者:孟婆湯有點甜      更新:2020-11-16 23:29      字數:5197
  中年人搖了搖頭道“你已有四境修為,元神清明,能無礙解讀這些神念,所以我們可以這樣交流。但我畫完之後,此符文就留在這裏,它僅僅是一場祭禮嗎?”

  寶玉眼神一亮道“它就是‘禮’,是象征‘禮’的符文。”

  中年人一彈指,祭壇右邊那人形的紋路被抹去,他又左在邊畫了一個方才那樣酒壇子,這回卻未用禦神之念,然後問道“孩子,你又想到了什麽?”

  寶玉眨了眨眼睛道“還是‘禮’,方才您在祭壇邊畫了行祭禮之人,現在您在另一側畫了祭禮所用之酒。”

  中年人微微點了點頭,彈指抹掉地上所的有紋路,又重新開畫。這次他又畫了一個垂手而立之人,其含義已經不用再解釋了,然後在此“人”身前,很輕巧地用樹枝畫了一道從上至下又向旁邊挑出的弧線。

  這一道弧線又帶上了禦神之念,寶玉仿佛看見了一個在舉行祭禮儀式的人,將酒澆向地麵,酒在空中的軌跡形成了那一道紋路。寶玉笑著點頭道“你畫的還是‘禮’,同樣的場麵,你用不同的符文來象征,但傳達的都是同一種含義。”

  中年人解釋道“禮為理之文,我方才向你演示的,便是這世上圖騰符文的各種變化,最後這個倒是最簡單的,幾下就能畫出來。……孩子,再來一杯,我們接著玩。”

  兩人各從宮媛手中拿過一杯酒飲盡,中年人又在地上畫出了橫豎交錯的紋路,卻組成一種奇異的圖騰。寶玉看見這些紋路的時候,腦海中出現的便是被中年人剛才剖開的那塊石頭。因為樹枝畫在地上的禦神之念很簡單,就是這塊石頭被剖開後內部露出的紋理。

  中年人停下樹枝又問道“孩子,這是什麽字?”

  這是中年人第一次用了“字”這個稱呼,在寶玉以前的概念裏,“字”就是語言中的一個音節,中年人卻用符文將“字”給畫了出來,並且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畫法。寶玉點頭答道“這應是‘理’字,卻非方才的祭禮之‘禮’字。”

  中年人剛才說“禮為理之文”,那麽看他在地上畫的這些似圖騰般的符文,難道也能意味著“字為言之文”?寶玉從來沒有玩過這麽好玩的遊戲,越玩越覺得有意思了。

  中年人以隔空法力又將地上的紋路抹平,樹枝再落下時線條很簡單,隻勾勒了左右兩道,帶著禦神之念。寶玉還沒等他問呢,便看向旁邊的田地搶答道“這是‘人’,您畫的是於田間勞作之人。如果您想問它是什麽字,若為言之文,那便是一個‘人’字。”

  中年人不說話,抹掉地上的紋路接著畫,這回他畫了一個張開雙直立之人,又在此人腳下畫了一條直線,表示大地。宮媛突然開口道“我知道了,先生畫的是君王、是大地上的王者,這是一個‘王’字,我父王的王。”

  要想清晰無礙地解讀禦神之念,至少要有四境修為,三境以下修為就比較勉強了。但中年人方才所賦予那些圖文的禦神之念很簡單,且不傷人,就算普通人的腦海中也能隱約有所感應,隻是沒寶玉那麽清晰而已。

  中年人瞅了宮源一眼道“這個字你倒是沒看錯,但你不應該稱呼你的父親為父王,而應稱作父君,他隻是相室國之君,還沒有王達巴原。假如你無意中總是用這種稱呼,巴原其餘四國中人聽聞,便知你父那小小野心了。”

  王達巴原,居然隻是小小野心,這中年人好大的口氣,宮媛當不敢亂接話。然後中年人又一指寶玉道“你手裏也有一根樹枝,你來畫吧。”

  寶玉撓了撓後腦勺,很為難的說道“先生,我可沒有您這等本事。……要想像您這樣在地上畫出字,為言之文,至少要有七境修為啊。”

  中年人卻瞪眼道“誰說的?這未必須用禦神之念。你既然是巴原修士,難道沒有見過巴國的圖騰嗎?那就畫出來讓我看看!”

  巴國的圖騰標記,寶玉當然熟悉,他那塊國工信物的正麵就刻著呢,在這巴原上幾乎人人都認識。象征巴國的圖騰看著像是一條大蛇,但它的形象已經有標準的樣子,如今巴原五國都以此圖騰為標誌,雖略有差異卻基本相同,寶玉順手就在地上畫了出來。

  看著象征巴國的圖騰標誌,中年人問道“如果它也代表一個字,應是什麽字?”

  寶玉答道“巴國先君自稱是太昊天帝的後人,據說太昊天帝的部族以蛇為圖騰。巴國的標誌也是由一條大蛇演變而來,已有了固定的畫法。如果您說這是什麽字,那麽它就是一個‘巴’字,不僅代表相室國,也代表巴原五國和當年的巴國,還代表整片巴原。”

  中年人又問道“你畫出的這個‘巴’字,它有禦神之念嗎?”

  寶玉又答道“沒有,但人人都認識,知道它是什麽意思。”說到這裏就似混沌中開了一竅,他也忽然明白了中年人是什麽意思,又點頭道,“原來如此!”

  中年人很滿意的微笑道“好不好玩?”

  寶玉“好玩!”

  中年人“那你接著玩吧,我邊喝酒邊看著。”

  寶玉拿起了自己的樹枝,把串在上麵的肉吃了,一邊吃一邊在想自己要畫個什麽字?等肉吃完了,伸手淩空一拂、將地麵抹平,他先畫了一豎,又斜著交叉畫了兩道紋。這種圖案他在路村的寨牆上見過,是狩獵場景的點綴,表示山上長的樹木。

  宮媛喃喃道“這是什麽東西呀?”

  猴子接話道“這是一株樹木,我跟隨先生行遊天下,在很多先人的岩畫中、曆代的符文刻痕上,包括很多器物的圖案上都見過。”

  寶玉點頭道“對,我畫的就是一株樹木。其實按先生所說,這已不僅是畫,而是一種文。”接著又在樹木下畫了一個圈,在圈下麵勾了幾筆。那圈就成了一個小腦袋,下麵有個張開雙臂的小身子,有點像繈褓中的嬰兒。

  宮媛納悶道“這是什麽,山野中的孩子?”

  那中年人喝著酒,指向不遠處的一株正含苞待放的樹木道“這是一個‘李’字。李樹之李,對嗎?”他也許是怕這些晚輩們聽不懂,聲音中又帶上了神念。

  當時的人們說的李樹,不僅專指一種樹,用‘李’來表示樹木,指的是春天開花、結果可食。這樣的果樹在廣義上都被稱為李。後來人們的語言豐富了,李有時也專指一種果樹,它能結出深紅色的圓果。

  在巴原各國的語言中,禮、理、李都是同一個讀音,在不同的語言組合中表達不同的意思。但也經常會被混淆。人們提到“李”的時候,有時也表示樹木開花結果的過程、象征事物發展的規律以及最終的結果,其含義近似於“理”,總之需要好好體會。

  寶玉由衷讚道“先生猜得真準,我想畫的就是一個‘李’字。先生方才畫了‘禮’與‘理’,我便順著先生的思路便畫出了這個字,先生一眼就認出來了。”

  中年人以一種很認真的眼神看著寶玉。不自覺的坐正了身體,追問道“你以前見過這種符文嗎?”

  寶玉很老實地答道“把樹木畫成那樣的岩畫見過,但這個‘李’字,是我剛剛畫出來的,我自己也是第一次看見。”

  中年人又忍不住連連點頭道“此字能傳言之神,可為言之文。我行遍天下研曆代符文圖騰、觀世上鳥獸之跡,也是第一次看見有人畫出了這個‘李’字。小先生,多謝了,我敬你一杯!”

  正在發愣的宮媛趕緊給兩人斟酒,中年人長跪於地雙手端杯過眉。很正式隆重的敬酒。寶玉慌忙還禮道“先生,您不必謝我,這不是您方才教我玩的嗎?”

  中年人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道“當謝,當謝!……小先生,你還能畫出什麽字?”

  寶玉苦笑道“您這麽問。我也有點發懵了,不知還能畫什麽。”

  中年人的眼神變了,竟流露出熱切的光芒,以誘導的語氣前傾身體道“你修煉所求是什麽,來到此地見此情此景,又有何種心境?想到什麽就畫什麽嘛!”

  寶玉扭頭往旁邊看了看,發現小天伸著狗腦袋正盯著地上的符文在思考呢,順手又將方才的符文抹去,在地上畫了個小腦袋的樣子,象征腦袋或思考,想了想又在上麵添了一撮毛以示發髻,表示這是個人的腦袋而不是狗腦袋。

  然後他又在腦袋周圍畫了幾道折紋,像是一個交叉路口。那中年人點頭沉吟道“嗯,這是一個人站在路口思考——應走向何方?”

  寶玉接著在符文下麵又畫了個腳丫子,了了幾劃勾成。中年人皺眉問道“你這畫的是什麽字?”

  寶玉笑著答道“回答先生方才所問,這是一個‘道’字。”

  中年人手中的酒杯停住了,張著嘴看了半天,這才似突然回過神來,說道“恐怕這世上,今天是第一次有人畫出這個‘道’字。我方才說的是‘禮’與‘理’,你卻畫出了‘道’,禮與理、思與求、行與證皆含其中。小先生高明,我再敬你一杯!”

  他又將酒杯高舉過眉俯身敬了一杯酒。寶玉還禮一同飲盡,看著地上畫的這個符文,想了想又在最上方添了幾下,畫的像是一隻手。

  中年人笑道“你在下麵畫個腳丫子也就行了,我便能明白是什麽意思,為什麽還要在上麵添隻手呢?”

  寶玉答道“畫中是走在路上的人,我在前麵添一隻手,表示引領、指點,也象征可傳承之意。……感謝先生今天的教誨,來來來,我敬先生一杯!”寶玉喝興奮了、也玩開心了,不等中年人找他,他開始主動找對方喝酒了。

  中年人左手端杯飲酒,又朝著地麵一彈指,並沒有把地上的符文全部抹去,隻是抹掉了最上方的那隻手和路口中間的那個腦袋,然後又用自己的樹枝在上麵添了幾筆。

  寶玉眼中仿佛看見了一支長杆上綁著鬃毛,便是使者插在車上的節。沒等中年人問,他便搶答道“您這是表示有人在趕路,那麽這個字嘛,既可以是‘趕’,也可以是‘追’。”

  中年人哈哈大笑道“不錯不錯,的確如此,我們所說的同一個字可為不同之文,那麽同一種文,也可表諸多之意。……來來來,我們繼續喝酒。你們也別愣著,繼續吃肉啊!”

  寶玉也哈哈大笑,像他這個年紀的孩子畢竟還是好玩的,更何況遇到今天這麽好玩的事情。猴子一邊看著一邊吃肉,神情十分專注;小天一邊吃肉一邊看著,神情非常好奇。隻有宮媛覺得無聊了,此刻夜已深,她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中年人扭頭道“宮媛,這麽有意思的事情,你怎麽覺得不耐煩了?”

  宮媛趕緊抖擻精神答道“沒有,隻是覺得有些困倦了。”接著又解釋道,“方才先生在談禮法,怎麽談著談著,就在地上畫起符文了?”

  中年人“你父君一心想讓你拜在我的門下,而我的符文神通獨步天下,你有這麽好的機會,為何不認真看呢?”

  宮媛不敢頂嘴,隻得又解釋道“方才先生所畫之符,我的確是認真在看,可是後來小先生所畫之符,並沒有什麽神通手段啊,就與山野中的岩畫差不多,隻是別有含義、能指代言中之文,我就有點犯困了。”

  中年人“你父君讓你跟隨我求學,你卻不知道自己真正該學什麽,若隻想求神通修為,又何必來找我呢!”

  寶玉插話道“先生之神通修為也的確驚人,乃當世難尋之良師!”

  中年人卻一指猴子道“他是我的族人、我的家人,也是我的傳人。你一定很奇怪,他為何沒有修為在身,我又為何偏偏將他帶在身邊?”

  寶玉“我剛才確實覺得有些奇怪,請先生賜教。”

  中年人卻問道“孩子,你師尊教過你神通秘法吧?”

  寶玉搖頭道“沒有,隻是對我講述層層修為境界的玄妙。”

  這個回答把中年人搞愣住了,愣了半天才說道“我方才想說,你師尊教你修煉,所傳授也不可能僅僅是秘法神通。既然你這麽答,那我就直接問了吧。為何有六境修為,才能被稱作真正的當世高人?真要是鬥法的話,就一定能鬥得過一名五境修士嗎?”

  寶玉答道“大多數情況下,應該能鬥得過吧,畢竟修為境界更高。但這也不一定,還要看其他情況呢。”

  中年人“你這是廢話!就這一線之隔,可能神通法力也沒差多少,其區別在哪裏呢?”

  寶玉答道“傳承!六境修為有神念之功,可以將其對萬事萬物的見知、種種神通妙法,皆以心念留於傳人。一生之所見所悟所學,凝煉成精華,能留下真正完整的傳承。修煉中有很多秘法,不用神念心印是很難傳下去的,還得後人從頭摸索。”

  中年人端杯道“我有大願,讓世間萬民皆能擁有六境之功。”

  寶玉的酒意差點都被這句話給嚇醒了,驚駭道“這怎麽可能!”

  中年人沉吟道“我所指,可不是你所認為的六境修為。猴子年紀尚小,在我的子侄當中,是唯一尚未邁入初境得以修煉者,我行遊天下時卻隻將他帶在身邊。世間凡人沒有神通法力,更難以神念傳承平生所學,卻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傳承萬事萬物之理、開無盡之民智。”

  聽見這番話,寶玉的酒在瞬間就全醒了,而且驚出了一身冷汗。他望著身前那二尺方圓的地麵,明白了這位中年人想做的事情是什麽?此人要整理借鑒世間自古以來的圖騰符文,總結創造出真正的為言之文,那便是——造字!

  一位七境以上的高手畫出的符文,可以賦予它禦神之念。擁有四境修為者便可清晰無礙地解讀,普通人可能領會得很朦朧,但也可以去聯想體會。

  但這位先生卻想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符文,既可用禦神之念畫出、解釋其含義;也可不用禦神之念,它本身就代表某種含義、對應人們所使用的語言。它象物之形、會事之義,世人可以學習、掌握並將之傳承下去。

  這樣的“字”,其實有的已經出現,比如“巴”,隻是人們還沒有自覺意識到它的這種意義。有的正在被創造出來,比如中年人方才所畫的“禮”與“理”。而寶玉明白了中年人的用意,便又畫出了“李”與“道”。

  它可以記錄世上萬事萬物,一代代傳承下去,並在傳承中變得越來越豐富。這不就相當於世人皆能擁有六境之功?這並不是修煉中的神通境界,卻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