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該想的人去想 第126章:危機
作者:孟婆湯有點甜      更新:2020-10-16 20:12      字數:6369
  中央穀地寶玉還是第一次親身走入。十幾年來,這片蠻荒的變化確實很大,人們從巴原上得到了新的作物種子,學會了製作更新的農具,開墾了更多的田地,修建了前所未的灌溉設施。

  人們種植的作物不僅是火麻與菽豆,寶玉還經過了大片的麥田。這裏種植的“麥”分為兩種。以中央穀地為界線,穀地中以及地勢更低的地方,種植的小麥,一叢叢細長的葉子,抽穗結穀,穗長而芒短。

  從中央穀地往更高處走,漸漸便不再適合小麥的生長,人們種植的是另一種看著很像但又有明顯區別的作物,穗短而芒長,叫做青稞。小麥和青稞的種子及其種植方法,都是從巴原上傳來的。巴原上其實也不種植青稞,但其周邊還有很多高原地帶,那裏有青稞,種子是商隊帶過來的。

  寶玉看見了各個部族的民眾、繁華的集市,還有不少頭生雙角的角榮族人來來往往,而大家都早已見怪不怪。最吸引人們目光的,反倒是寶玉身邊那隻邁開兩條腿、像人一樣直立行走的狗。

  想當初在中央穀地的軍陣對峙中,小天就亮過相,但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條傳說中的狗。有不少人和山爺與仲壯他們打招呼,語氣很是尊敬與熱情,有人也問起了隊伍中的孩子是誰。仲壯則回答——他是我們路村的寶玉。

  就有人驚訝的說道:“寶玉!他就是那個用石頭蛋打下很多鳥人的寶玉嗎?”

  雖然山爺曾下令,不得將寶玉懂修煉的事情說出去,但他的名字畢竟還是傳到了中央穀各部族人的耳中。據說這個孩子從小就特喜歡玩石頭蛋,石頭砸得特別準,那天花海族長率領戰士們與羽民族人作戰時。他也衝出了屋子,用石頭蛋砸下了不少鳥人。

  蠻荒中的各種故事在流傳的過程中,總是會經過誇張的加工、帶上某種神異色彩,寶玉的故事也是如此。如今也有不少路村人常住中央穀地,孩子們經常聚在一起玩丟石頭的遊戲。有的孩子就會說:“你們丟的石頭蛋再準,也比寶玉差遠了!”

  這些當然是無心之語,也不算泄露寶玉修煉的秘密。但別的孩子便會追問,寶玉的石頭蛋到底打得有多準?路村的孩子也會越吹越起勁。

  這些都是蠻荒野聞,暫時也沒引起人們的關注,甚至連辛束都沒有特意去調查。寶玉的年紀還小。辛束沒意識到這樣的孩子會有什麽特別的神通法力,認為他不過是石頭打得準、在那次的戰鬥中恰好砸中了幾個鳥人而已。

  但今天山爺將寶玉帶到了中央穀地,人們見到了這個孩子,便提起當初的傳聞並紛紛好奇的議論。看見這個情形,山爺心裏也清楚,寶玉修煉的秘密遲早是瞞不住的。他已經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公然顯露了神通手段。他當初的年紀越小,將來就會越引人注意。

  又在中央穀地休息一夜,終於到了該離開的時候,山爺次日親自將這支隊伍一直送到了山水關,叮囑仲壯一定要盡最快的速度趕路。前麵那支隊伍已經出發了半個月,在辛束大人到達國都之前,仲壯要帶著第二批東西追上並與他們匯合。

  眾人在山水關休息了一會兒。山爺單獨將寶玉叫到了一邊,悄然以神念道:“孩子,你還有什麽話想說嗎?”

  寶玉亦攏住聲息道:“我這兩天一直在想一些問題,山神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他是怎麽成為這裏的山神的?所謂山神,又是怎麽回事?”

  青山族長答道:“等你突破六境之後,也許就會有所了解,山神應該把很多秘密都留在了神念心印中。……所謂的山神,並不是真正的神明,也不僅是一種身份,應該還是一種修煉、一種象征。”

  寶玉卻說道:“山神已徹底隱寂。其實在我看來,對於如今的各部族人而言,山爺您才是這裏真正的山神。”

  當寶玉跟隨仲壯等人離開山水關之後,青山族長還在琢磨這孩子最後說的那句話。對於蠻荒各部族人而言,這十幾年來。他們的生存狀態以及生活環境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各部祭司已經漸漸習慣了山神的隱寂,盡管他們還在率領族人向山神獻祭。

  如今指引與保護各部族人,行山神曾行之事、亦行山神未行之事者,就是山水城的城主山爺。

  沒有山神會怎樣,人們已經不必去多想,但沒有青山族長的話,卻是這個新成立的部盟無法想象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今的山爺才是他們真正的山神,雖然青山族長就生活在他們之中、並不擁有神明的身份。

  假如數百年後,山水城與山水氏一族還在,那麽青山族長也會被後人敬仰與祭奉,賦予他某些神靈才有的色彩。

  青山族長在山水關內沉思的時候,寶玉在山水關外蜿蜒的山道上,正回望那險峻的雄關。山水關的城門正上方鑲嵌的一塊巨石上,鏤刻著山水城的圖騰,以幾道簡單的線條構成。每一座城廓都有自己的圖騰,山水城的標誌是青山族長請教山神後親手所畫,也與太昊天帝有關。

  太昊天帝為人皇時,曾以最簡單的陰陽線條組合,畫符文八種,不僅可用來計數,而且象征著天、地、水、火、風、雷、山、澤以及世間萬事萬物,含義無所不包,被稱為八卦。青山族長便借用了八卦的組合,以山和水兩個符文做為山水城的象征,上山下水,就鏤刻在山水關之前。

  這種個圖騰究竟有什麽含義?它很難言述卻可以去體會,包含著山水城從無到有、出現在世間的一切信息,既是人們從蒙昧蠻荒時代走來的象征,也象征著一個人從年幼懵懂走向成熟、漸漸開始學習世間一切事物的過程。

  當寶玉收回視線,轉過身來走向前路的時候,又從懷中取出一個牌子,便是相室國國工的信物,正反兩麵都有圖騰標記。

  正麵是相室國的圖騰,線條像一條蜿蜒的蛇,好似有著如人般的前臂與上身,這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才能看出來。故巴國的圖騰就是這樣一種奇異的蛇紋或者說龍紋,巴原分裂為五國之後,各國都自稱是巴國正統,他們的圖騰也都是這樣一種蛇紋,卻各有細微的區別。

  再看牌子的反麵,也鏤刻著幾道簡單的條紋,組合出的形狀像一朵正在跳動與燃燒的火焰。它的含義需以意會,代表著人們加工各種器物時所用的火,進而象征著能為人們煉製各種器物的共工。這樣一塊特殊的牌子,其正反兩麵的圖騰組合,便代表了相室國國工大人的身份。

  寶玉身邊的小天,此刻已不再直立行走,四腳著地卻又不是狂奔,樣子好像有點不太適應。

  這也是山神的吩咐,離開這片蠻荒後,小天也要注意行止,狗就要有狗的樣子,不要能過於引人驚詫。它若將自己當成一個人,那就下苦功好好修煉,等將來修為突破四境成為真正能化形的狗妖,那時便可以用人的麵目行走世間。

  山神也曾鄭重的叮囑寶玉,無論如何都要保護好小天,絕不能讓它出意外、要幫助與指引它的修煉,並讓寶玉立下了誓言。

  仲壯率領的這支隊伍裏一律都是練成開山勁的精銳戰士,因為山爺的命令,他們行進的速度非常快,普通的商隊需要十來天才能到達巴原,而他們僅僅用了四天。

  途中他們也經過了幾處驛站,並在裏麵過夜休息,就算練成開山勁的精銳戰士,也是不適合在黑夜裏趕路的。他們在驛站裏遇到了前往山水城的商隊,攜帶著貨物牛馬。寶玉還拍著牛的角、摸著馬的鬃毛,和那些牲畜說了不少話。

  牛哞哞叫、馬打著響鼻,應該是沒聽懂,但寶玉的神情卻很自然,自然中又帶著孩子特有的好奇。寶玉從小就和小天在一起玩,那時小天還是一條不懂事的狗,而寶玉便和它說話交談,反正是狗叫狗的、人說人的,他已經習慣了。

  那些商人都覺得這寶玉挺可愛的,畢竟是小孩子嘛,對什麽都好奇。其實寶玉的身高體格,看上去已經不小了,就算是仲壯這樣的高大魁梧的壯漢,他的個頭也到其肩膀了。但他看上去就是個孩子,主要是因為他的神情氣質,特別眼神仍像嬰兒那麽明澈。

  這支隊伍在途中遇到了大雨,大家在雨中艱難的跋涉前行。其實以寶玉的本事,滿可以祭出一支蓮葉,手持莖杆一晃,那蓮葉就可舒展而開遮蔽整支隊伍。

  但是山神有叮囑,絕不能輕易將這等神器示人,所以寶玉也隻得冒風雨隨這著隊伍在泥濘中跋涉。等到了下一處驛站休息時,就連那些精壯的戰士們都已經筋疲力盡,遠行跋涉確實充滿未知的艱險。

  待蜿蜒崎嶇的山路終於走到了盡頭,迎麵是起伏的丘陵地帶,道路變得寬闊而平緩,他們又見到了村寨人煙。寶玉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了巴原。這支隊伍在一座村寨外暫做休整的時候,卻發生了意外的狀況——孩子和狗跑丟了!

  戰士們正在生火做吃的,營地旁突然有一隻兔子跑過,小天叫了一聲便去追兔子去了。寶玉叫了一聲:“小天,你不要亂跑!”然後也起身去追小天,很快就消失在遠處的叢林中。眾人一開始沒當回事,以為他們很快就會回來,結果東西做熟了也不見孩子和狗,一直等到天黑,都沒有他們的身影。

  仲壯派出戰士四下尋找,將周圍一帶都搜遍了,可是仍無所獲。他們本是帶著寶玉去國都見世麵的,怎麽一到巴原就把孩子給弄丟了呢!這支隊伍又在原地停留了一整天,可是仍沒找到寶玉與小天。

  但他們有命令在身,不能繼續耽誤下去了,要盡最快的速度追上辛束率領的那支朝貢隊伍,於是隻得繼續趕路。

  仲壯率領的這些戰士,原本也都出自路村和花海村的狩獵隊伍,他們知道小天本事。那條狗應該不會有事,不論打獵還是打架都是好手,山中幾乎沒有猛獸能奈何得了它。至於寶玉嘛,那手石頭蛋絕技令人印象深刻,更有小天在身邊保護。他們就算在蠻荒深處也能生存,更能自己找回家,應該不會有太大危險,眾人隻能等回來之後再尋找吧。

  ……

  寶玉離開山水城沒幾天,這片蠻荒又變得熱鬧起來。首先是有一位國工大人來訪,此人名叫勾皓,來自相室國中的另一座城廓鬆崗城,他既有國之共工的身份,當然也是一位修為高超的修士。勾皓並不在城廓中任職。平日隻是清修秘法,素好行遊交友。曾在國都中與辛束結識、相談甚歡。

  勾皓在鬆崗城先是聽說了國君封建山水城之事,緊接著又聽說了山水城與高城的衝突始末,他感到很好奇也很佩服,此番是慕名來拜訪傳說中的青山族長城主。

  當修為到達一定的境界、修煉成為日常中最重要的事情,修士們之間也會形成自己的一個世界,屬於尋常人無法介入的圈子。他們皆擁有神通法力,往往也擁有共同的追求,在一起交流修煉心得、談論逸聞軼事。對彼此都有助益,也更能找到“不凡”的感覺。

  修士之間這種交往,也是建立個人關係的手段,假如將來有事也方便找人幫忙。青山族長原本生活在深山中,並沒有介入巴原上這個隻屬於修士們的圈子;但勾皓的情況恰恰相反,他幾乎走遍了相室國的各個城廓,與各地的高人皆有交流印證。

  勾皓的修為雖未突破六境。目前尚在五境七轉,但論對各派修煉的見聞之廣博,交遊之廣闊,在相室國中恐怕是數一數二的。青山族長當然熱情地接待了勾皓,與他交流修煉心得、談論蠻荒趣聞,並陪同這位勾皓先生玩賞四處的風景。

  來者不僅有勾皓。緊接著又有好幾位修士慕名前來拜訪,按他們的說法這叫做“拜山”,而這個說法用在青山族長身上倒是很貼切。

  熱鬧還不僅如此,又有好幾支商隊來到山水城,他們在中央穀地與各部族人貿易之餘。也對這片蠻荒很感興趣,想到各個村寨中參觀。純樸的山民們當然是很高興地表示歡迎。

  有商隊來到山水城,做完生意感覺很好,便想到遠處的村寨裏看看,不僅能觀賞風光而且可以見識此地各種不同的風土人情、品嚐新鮮野味,順便考察還有什麽其他的特產。但這種事情在以往都是偶爾發生的,可是這一次情況卻不同,幾乎各個部族的村寨都有人到訪。

  青山族長暗暗心驚,這些人恰恰在這個時候走遍了蠻荒中的各個村寨,不可能隻是巧合。不能說他們全部都與屠滅清水氏一族的凶手有關,但其中必定混有暗查情況者。青山族長按照山神的叮囑,就當什麽事都沒發生過,陪同勾皓以及慕名來拜山的諸位修士每日在蠻荒中閑遊。

  青山族長當然也應這些貴客的要求,將他們帶到了路村以及花海村一帶玩賞。幾天之後,有人便很客氣的說,每日煩勞城主大人親自陪同很不好意思,他們自行在附近一帶逛逛便是。這些人都是有修為在身的高手,青山族長隻是叮囑了幾句小心,也就隨他們去了,他本人隻是一直陪著勾皓先生。

  青山族長已突破到六境修為,但他的神氣收斂地很好很自然,暫時並沒有對外宣布這一消息,仍在鞏固與體悟境界的過程中。世間修士,誰的腦門上也不會刻畫著自己有幾境幾轉修為的標誌,若不說出來或者顯露手段時被人看出了底細,他人也不會太清楚。

  可青山族長元神感應之精微遠勝從前,他在陪同勾皓遊山玩水的時候,有時也隱約感應到某些異狀。

  天上似乎有人隱遁身形飛過,好似在山野中搜索感應著什麽,也曾特意觀察過他與勾皓的行跡。若突破八境修為,便有飛天之能;而有六境修為者,若借助有飛天妙用的傳承神器,亦可禦器飛天,看來另有高手也趕到了此處。

  默默關注著這一切卻不動聲色者還有水姑,據水姑所知,有人進了路村的後山,在蒼茫叢林間搜索了很久。水姑當然沒有去跟蹤或阻止他們,她也裝做若無其事,卻暗暗擔心這些人會不會找到太昊遺跡。

  但情況就如山神所說,若無確切的線索,想找到偏遠的太昊遺跡實在太難了,若僅僅是飛在天上大麵積搜尋,是不可能發現的,除非就在近處搜山。可是在這麽大的範圍內,誰也不可能仔細搜遍每一處地方。

  確實有人進了路村的後山,他們搜尋了很遠,一直走到那常年積雪的峰巔,甚至將附近山崖上的洞穴都搜查了一遍,卻沒有翻過雪山繼續前行,更沒有到達太昊遺跡附近。

  心中有數的青山族長,此刻反倒希望來的人越多越好;如果對方的注意力隻集中在山水城一帶,那麽已離開蠻荒的寶玉便更能從容而去。山水城很是熱鬧了一陣子,各部族人在村寨裏熱情迎接各地來的客人,這是平日很少見的事情,感覺都就像過節一般,大家都很高興。

  這些遊玩作客者,當然不可能全是來自赤望丘的密探。他們回去之後,也將這裏的各種見聞帶回了各地。後來再有人來到山水城,也經常跑到各村寨中玩賞,花海村是他們去得最多的地方,因為那裏的風光最美。間或也有修士來到,皆以雲遊拜山之名。

  勾皓告辭離去後,又過了兩個多月,辛束大人率領朝貢的隊伍回來了,帶回了國君的嘉獎以及豐厚的賞賜,這又是山水城更熱鬧的大事。各部族人覺得這段時間每天都很開心,他們並不清楚這一帶經曆了怎樣的危機。

  但是隨辛束一同回到山水城的仲壯卻顯得很沮喪,他在山爺麵前請罪,因為在路上弄丟了寶玉與小天。

  在隊伍回來的時候,辛束大人聽說了此事,也在寶玉失蹤的地方停留了一天,不僅派出眾人四下尋找,他還親自搜尋了周圍的山林,並且向附近的村寨打聽,有沒有人見到一個孩子和一條狗?但仍毫無消息。

  仲壯希望寶玉和小天已經自行回到山水城了,抱著僥幸之心回來一問,結果還是令人失望。山爺問明情況後,很是責備了仲壯一番,但是並沒有處罰他。當時的情形是小天去追兔子,寶玉則跟著小天跑不見了,而仲壯等人已盡力搜尋。

  蠻荒部族中沒了一個孩子,雖不算小事,但也不是很罕見。各村寨地處偏遠深山,孩子如果亂跑而大人們沒注意,也確實容易出事,這樣的意外在每個村寨中幾乎每年都有。而且在那樣的年代,孩子的夭折率也非常高,如果不是寶玉比較特別,又深受山爺和水婆婆的喜愛,可能還不會引起更多的關注。

  無論怎麽傷心遺憾,可事情已經發生了,隻希望寶玉並沒有遭遇危險,有朝一日在小天的保護下還能再回到家鄉。

  朱明最後一次運轉太昊遺跡中的白玉祭壇,立即就驚動了赤望丘。星耀利用赤望丘的力量和影響,明裏暗裏組織了一批人進入了山水城,前往各個村寨查探異狀,並搜索蠻荒中各片可疑之處,他本人也及時趕到了。

  可是這次仍然一無所獲,星耀隻能確定朱明又和外界聯係了,並施展了某種玄妙的神通,卻確定不了與朱明聯係之人是誰、當時處在什麽方位。

  星耀悄然進入了樹得丘,登上峰頂來到了朱明麵前,卻發現朱明已進入對一切外緣渾然不覺的死寂定境,端坐在那裏真的就像一座雕塑,但人仍然活著。

  星耀當然清楚,這是兩位高人之間另一場無聲的鬥法。星耀並沒有問朱明什麽,因為他知道問了也沒用。如今的朱明,根本聽不見任何聲音。

  星耀莫名有一種感覺,今天的朱明,仿佛他想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這種感覺令星耀很不安,立刻趕回赤望丘去見白煞,稟報他所見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