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該想的人去想 第104章:地盤之爭
作者:孟婆湯有點甜      更新:2020-10-16 20:12      字數:6242
  魚在這裏算好東西,就算是各族的族長,也很少吃到這種東西,也不是每個部族都能打魚,也隻有靠海的一些地方才有魚吃,靠山的地方都是吃野獸,這邊就是所謂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一旦吃起來,一刻都沒閑著,拚命的往嘴裏塞,不過這裏麵青山族長明顯吃得斯文一些,等別人吃完了,它裏麵的魚才吃了一半。

  西嶺笑著問道:“山爺,您身穿的葛布與大殼族長身上的衣料是一樣的,看似是尋常,可是仔細觀察卻精致非凡。絕非尋常織工所能織就,巴原上也難得一見。我看在座的有些族長亦身著同樣的布料,應是這一帶的特產,請問出自何人之手?”

  水姑親手製成的水布,是這一帶最精致的布料,也是最受各族歡迎的物產。魚大殼身上的衣料就是水布。青山族長穿的也是水布衣裳,在座的好幾位族長同樣如此,被細心的西嶺發現了。

  它是水姑的以神通法力、在元神定境中織就,質地輕柔舒順簡直接近於絲綢,感覺卻比絲綢更為清爽。如此布料不僅精致已極且相當名貴,至少巴原上的織工們是織不出來的。

  以巴原之大、人口之多,當然也有不弱於水姑的高手。但別說水姑這等五境高手。就算普通的邁入初境得以修行者,不是各國的重要人物便是各氏族的重點培養對象,怎麽可能去親自紡布呢?

  凡是能用普通人工解決的事情,在巴原五國之中,通常情況下都不會煩勞修士動用神通法力。當然巴原上也有些衣物是以神通法力煉製的,但那絕非一般人的穿著,比如赤望丘上那些高人的衣飾,或者各國國君的袍服。則是精美異常甚至水火不侵、能防刀槍。

  但水布就是水布,它就是普通人的衣料,也是西嶺所見過的最精美的葛布。想當初魚大殼派魚與遊去找悅耕大人,所攜帶的禮物除了有魚村傳承的珍貴器物以及山中的物產,還有一批水布,是他們用很多鹽從路村換來的。

  悅耕大人沒收這些東西,甚至都沒有仔細看。而是建議魚與遊,以代表蠻荒各部朝貢者的身份,帶著禮物去覲見國君。他們送的禮物當然也不會被國君放在眼中,但此事的意義重大。所以國君大悅。可是魚與遊等人走後,國君出於好奇翻看這些亂七八糟的禮物時,才發現這些葛布實在太精致了,國中的織工們根本就沒這種手藝!

  看來偏遠的蠻荒中的原始部族也不可小看啊,竟有這等能工巧匠!國君既有此感慨,才會更願意派人幫助蠻荒各部,同時更想建立部落聯盟為其臣屬。這種精美的葛布是有魚村的人攜帶的禮物,有魚村還自稱是蠻荒各部的領袖,那麽想都不用想,此物就是他們部族特有的物產了。

  可是今天西嶺卻看見青山族長等人也身穿同樣的布料,所以就忍不住問了一句。這也算是沒話找話吧,否則就這麽幹坐著看大家吃,氣氛略有點尷尬。青山族長剛要答話,離得最近的另一位族長也聽見了,扯著大嗓門嚷道:“君使大人,您是說水布嗎?它是路村的水姑親手織成,在這裏很受歡迎啊,大家的水布都是從路村換來的!”

  這位族長吃得最快,第三盤魚已經空了,所以他才有功夫插嘴。西嶺聞言微微一怔,原來此等精美的葛布並非有魚村所產,反而是來自路村。而編織水布者,應該就是魚大殼所說的另一位難對付的高人若水。今天大家給這位水姑留了座位,她本人卻沒有到場。

  原來是一位境界高深的修士,竟在蠻荒中織布,難怪可織成此等布料了。就這麽一個微小的細節,已令西嶺對青山族長以及路村的感觀大為改變,心中甚至隱約感覺,他支持有魚村勸說與震懾各部族結盟的計劃好像有點不對勁。

  眾族長都放開食量毫不客氣,仿佛端多少盤來就能吃多少盤下去,有人甚至在想吃完這麽好吃的一頓,明天或者後天都不用再吃東西了。魚大殼看著這場麵有點發暈啊,這些都是淩晨時分組織族人特意打的新鮮魚,趕緊運到中央穀地中做好,本以為已經足夠了,但看樣子好像還是有點少啊,必須控製一下了。

  當第三盤魚吃空了之後,那些族長們一抹嘴,發現沒有魚再端上來,於是問道:“大殼,已經吃完了嗎?”他們倒也知足,並沒有催著再要。

  魚大殼笑著站起身道:“還有還有,正在做呢,諸位不要著急!……趁此功夫,我有些話要對大家講。今天之所以請諸位族長來到這裏吃魚,主要是為了歡迎來到這裏的貴客,巴國國君派來的使者西嶺大人!”

  青山族長率先起身再度對西嶺大人表示問候與歡迎,其餘各族長也跟隨青山族長起身問好,算是都打過招呼了。蠻荒中的很多族人可能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什麽巴國,但在座的畢竟都是各部族長,近年來都在中央穀地建立了定居點,也常見到巴原來的商販,倒是都了解情況,他們也對國君使者的到來非常好奇。

  這裏的魚雖好吃,但是沒有酒,西嶺大人起身致意,就以竹筒杯中的山泉敬各位族長。眾族長都覺得挺有意思,吃飯的時候怎麽還有這種講究,紛紛嘻嘻哈哈的學著樣子把竹筒裏的水都喝了,也恰好都吃魚吃渴了。

  然後西嶺高聲道:“我奉國君之命而來。如今巴原上紛爭已延續多年,國君亦有平定巴原之誌,將招撫各族部屬。數年之前,悅耕大人奉國君之命,來到這裏探看清水氏一族,獲知清水氏一族已不在。

  而後有使者代表此地各部族向國君朝貢,有魚村族長魚大殼告知悅耕大人,有魚一族已繼承清水氏之地,將率蠻荒各部結成聯盟,重歸巴國臣屬之位。國君派我來協助完成定盟之事,並向各族表達敬意與謝意。”

  各部族長紛紛驚訝道:“有這回事嗎,我們怎麽不知道?……山爺,這件事你清楚嗎?”

  魚大殼趕緊說道:“就算諸位中有人先前不清楚,今天不就清楚了嗎?之所以請大家來吃魚,就是為了商議此事。恰好君使大人在場,今日就可以商定了。”

  青山族長問道:“大殼,你召集各部族長,商議結盟之事,究竟是怎樣的打算呢?”

  魚大殼咳嗽一聲道:“聯合各部結成統一聯盟,在中央穀地中築城,受封於巴國。而後開鑿擴建通往巴原的道路,迎接國君的賞賜、打通與山外的往來,這是對各部都是有利的。山爺,您說呢?”

  青山族長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扭頭問道:“大家以為呢?”

  不少人皆答道:“聽上去倒是不錯啊,但我們還是不太明白。……山爺,我們聽您的!”

  青山族長又問魚大殼道:“你剛才說的話倒是不錯,可是在這片穀地上築城,可不是簡單的功夫,需要調集各部族之力經營多年。請問這座城建成之後又屬於誰、何人領巴國之封、築城開路又由誰來指揮調配各部族之人力、物力?”

  在青山族長的逼問下,魚大殼偷偷瞄了西嶺一眼,盡量挺胸答道:“我有魚一族人口最多,地處與山外往來要道、離這片穀地又最近,兼有魚鹽之利,是此地最繁盛強大的部族,理應擔當此任。各部族結為聯盟之後,調集各部人力物力築城開路,便等於是自家的事情了。”

  魚大殼的想法很美,憑借相室國的撐腰,想將原清水氏一族占據的中央穀地變成他的封地,並在這片封地上築城自稱城主。有魚村當然不能獨力建造城郭,便以部落聯盟的名義,號令各部族來做這件事,他也能趁機控製各部族的資源和物產。

  青山族長笑了:“大殼,我聽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想讓國君這將片中央穀地賜予你為封地,並在這片封地上讓各部族為你築城,然後由你這個城主號令各部開鑿山路。……你最近是不是總在白天做夢?”

  立刻就有人嚷道:“大殼,這片中央穀地是大家的地方,成了你的封地,那我們怎麽辦?……還要大家幫你築城開路、以後都聽你的號令?”

  魚大殼趕緊解釋道:“大家不要誤會,我的目的隻是為了得到巴國的支持與協助,平原外有太多我們沒有卻需要的東西。至於築城,也是為了保護此地各部居民的安全,不能再遭遇當年清水氏一族的命運。屆時大家皆是同盟之人,當然也都可以住在城中了,隻是聽從統一的分派調配而已。”

  西嶺也開口道:“有魚村數年前曾派使者攜禮物向國君朝貢,國君為答謝各部族之美意,特派農師與匠師來到這裏,攜帶器具種子,並幫助族人學習耕作、掌握技藝,這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的事情。國君無意直接統轄此地,隻是欲封賞部落聯盟之主,今後此地有事。也知應與誰聯絡。”

  又有人叫道:“哦?原來魚大殼已經在巴國那裏拿了那麽多好處,現在居然連整片中央穀地都要占據,還讓我們大家為他築城開路!可是我們也沒有得到好處啊,憑什麽要聽你的呢?”也有人喊道:“難怪大殼今天這麽大方,請我們來吃魚,原來是撈著好處了,還想繼續撈。真不愧是打漁的,想把我們都當成魚嗎?”

  西嶺也瞄了魚大殼一眼,麵不改色的朗聲說道:“諸位族長不要誤會,國君的賞賜並不是隻給有魚村的,而是賜予蠻荒各部之民。有魚村占據地利,首先得到了這一切。但我今日代表國君而來,就是要讓山中各部皆得其利。”

  魚大殼趕緊又插話了,他大聲喊道:“諸位,有魚一族確實得到了巴國的幫助,但國君欲封賞的是蠻荒各部族人,所以才有結為聯盟的必要。當今日定盟之後,有魚村所享受的好處便屬於整個聯盟了。這也是君使大人的意思。”

  青山族長看著西嶺道:“君使大人,您是這個意思嗎?”

  西嶺答道:“國君命我來協助各部族定盟,賜予氏號於部盟之主,並封以原清水氏之地,助其築城開路。……山爺,難道您反對這件事嗎?”

  青山族長搖頭道:“我當然不反對各部族結盟之事,築城開路也是長遠之舉,對各部族都有利。但這片中央穀地是原清水氏的封地。如今已被各部族所占據,怎能為有魚村族長魚大殼一人所有,而令各部族為其臣屬?”

  有人立刻附和道:“山爺說的對呀,假如能夠結盟,大家經常坐在一起吃魚也挺好。但是要推選聯盟首領,當然應該是山爺,國君要封城主的話。也應該封山爺!像大殼說的那樣辦,我們是不幹的。”

  青山族長又問西嶺道:“國君之命,是要將原理清水的封地給魚大殼,便命他為各部聯盟之主嗎?……假如是這樣的話。與情理不符,此地各部族恐難聽從。”

  西嶺趕緊搖頭道:“並非如此!國君並沒有指定誰,誰能成為部落聯盟之主,誰就將受國君的封賞。這片封地,原屬巴國理正理清水,國事自有禮法,封賞亦要有緣由,否則君威難立、國人不服。……魚大殼,就說說你的理由吧!”

  這位君使大人此刻的心情,簡直想罵娘!他可不是笨蛋,在這樣的年代中能受到國君的任命和重用,必然有某方麵過人的才能,平庸之輩幾乎是不會出人頭地的。他能成為君使,當然比普通人有見識得多。

  西嶺已經看出來了,此地不是不能建立部落聯盟,但是很顯然,有威望能得到各部族支持的人是青山族長,而真正的“搗亂者”恰恰就是有魚村的族長魚大殼,因為魚大殼有自己的野心。悅耕大人第一次來這裏時也不知是怎麽查探的情況,偏偏選擇了支持魚大殼?

  悅耕大人通過有魚村,那國君那裏得了好處,已立功受封為城主。而有魚村通過悅耕大人,這幾年在相室國又得了不少幫助,這更加助長了魚大殼的野心。卻將最棘手的難題,都留給了西嶺這位君使。

  西嶺清楚有魚村在穀地邊準備了一支百人軍陣,應該就是用來鎮壓反對者的,此刻就算想勸說魚大殼,恐怕也不太可能了。他了解人的野心,魚大殼借助相室國的幫助,已經準備了好幾年,又操練了強大的軍陣,絕不會甘心放棄的。

  假如待會兒翻了臉,魚大殼的選擇應該是攻伐路村、震懾各部。隻要在這裏打敗了路村,順勢占據中央穀地、封鎖周邊道路,各部族恐怕就不得不聽命了。

  如此一來,西嶺表麵上好像也完成了使命,但這真是國君想要的結果嗎?他是為了促成各部結盟而來,而不是來挑起蠻荒內亂的,這樣可能會引起除了有魚村之外的各部族仇視,卻僅僅隻為了實現魚大殼的個人野心。所以在這種形勢下,西嶺要盡量避免衝突,隻能站在君使的角度去談國中的禮法。

  魚大殼顯然是早有準備,清了清嗓子高聲道:“諸位,數年前巴國的使者悅耕大人,就是我有魚村接待的,覲見國君的隊伍,也是我有魚村派出的。自從清水氏一族覆滅之後,各部之間無人主事,山中生存格外艱難,也是我有魚村重新打通商道、率先墾植穀地、開鑿鹽井。

  這些就不說了,君使大人要談禮法,那麽我就談禮法。清水氏一族原是蠻荒各部領袖,這中央穀地也是其祖先理清水大人的受封之地。而我們有魚村的祖先當年便是跟隨理清水大人來到這此地,有魚村是清水氏一族的部屬。清水氏不存,但有魚一族仍在,繼承其封地亦是理所當然。”

  西嶺問青山族長道:“山爺,您怎麽看呢,大殼族長這番話是否是實情?”

  青山族長答道:“君使大人,請您移步,我想給您看另一件事情。”說完話他率先起身走出了棚子,西嶺也跟了出去。

  西嶺一動,站在棚外邊緣的幾個人也隨即跟了過去,他們是西嶺的貼身護衛,要保護君使大人以防出任何意外。青山族長走出棚子的時候,順手在另一位族長的桌上抄起了一把刀,也搞不清他想幹什麽?護衛們擋在西嶺大人身前,不讓他太靠近青山族長。

  青山族長來到空地上,左手持骨杖向遠處一挑,在周圍看熱鬧的各部族人皆發出一聲驚呼。隻見一塊足有五尺方圓的巨石竟淩空飛了過來,穩穩地飛過眾人的頭頂,輕飄飄落在了青山族長的腳前。這麽大的石頭,最強壯的漢子也搬不動啊!山爺居然用骨杖虛挑,它便淩空飛到了身前,落地時一絲塵土都沒有濺起。

  青山族長突然施法,西嶺身邊的護衛包括棚中的魚大殼等人都很緊張,又見他並無攻擊誰的意思,這才鬆了一口氣。有一名護衛在西嶺耳邊低聲道:“此非禦物之功,而是禦器之妙,他手中的骨杖是一件法器,此人至少有四境修為。”

  西嶺這次帶了四名四境高手隨行,有三人此刻都已經加入有魚村的軍陣中,還有一人留在身邊貼身護衛,正是此人在說話。西嶺本人並非修士,但他也是有見識的,知道這是神通手段。可是巨石這麽飛過來,施法者究竟是何種境界他卻難以分辨,隻有真正的修士才能感應清楚。

  巨石落地,青山族長隨即上前揮起手中的刀斬落。那把刀是黑曜石所磨製,很鋒利也很堅硬,拿來切肉、殺人都毫無問題,但是用力砍在這麽大一塊石頭上,肯定會被崩斷的。可出乎眾人的預料,隻聽哢嚓一聲,五尺方圓的巨石被一剖兩半,斷麵非常整齊,就像被一把巨刃裁開。

  眾人發出轟然喝彩聲,青山族長轉身道:“君使大人,您可認識這是什麽功夫?”

  又是那名護衛耳語了幾句,目瞪口呆的西嶺回過神來道:“開山勁、武丁功!您竟能以石刀施展,內勁穿透外物。這是當年巴國國君訓練親衛所教習的神功,您怎麽會呢?而且練到了這等境界!”

  其實不用那名護衛提醒,西嶺大人也能認出這是什麽功夫。他這次帶來的隨從中,除了特意邀請的四名修士,還有六位修成開山勁的戰士,其中有三人練到了武丁功的境界。他們都是相室國君的親衛,但功力皆遠沒有青山族長這般驚人!

  石刀隻有不到一尺長,卻能整齊的切開五尺巨石,不僅是因為石頭順著刃口裂開,更重要的是有一股勁力沿刀刃透石而過。那隻是普通的石刀並非法器,若山也並未施展其他的神通手段,這就是開山勁中的武丁功!

  據西嶺所知,若山至少是一名四境修士,他從未見過這樣的修士還去下苦功修煉開山勁的。一位練成了開山勁的戰士,當然很強大也很受重視,但其地位卻遠不能與那些真正的修士相比。

  這倒是其次,說不定蠻荒部族中有就修士自己願意修煉開山勁,還有若水那等修士親手編織葛布呢,但開山勁在民間並不流傳。想修煉這門功夫,必須是健康強壯的男子,才能受得了那樣日複一日艱苦磨礪,不僅脫離了勞作且需要比平時多得多的供養,普通人誰能練得起?

  因為練這種功法,你就沒有辦法從事勞動生產,那些不能大規模的推廣,因為一旦大規模的修煉功法沒人生產了,沒人勞作了,在這荒城的大山裏麵,這是非常危險的。而且練了這種功法,也不意味著就一定很舒服,相反這種工法修煉起來特別辛苦,一件既辛苦又沒有什麽收益的事情,也有幾個人願意去做呢。所以這些一般是國家培養,從軍事裏麵挑選進行訓練,練成特別的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