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該想的人去想 第103章:勝利後的大餐
作者:孟婆湯有點甜      更新:2020-10-16 20:12      字數:6220
  寶玉做了那麽多事情,以前別人從沒有想到,將功勞歸到他身上,畢竟沒人想過一個不大的小孩子沒有多厲害。然而這一次,他用石頭打下那麽多鳥人,這是很多人都看到的事情,特別是花海村的族長,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偏偏他又答應了朱明,他在這塊修煉寶地中發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對別人說起,盡量隱藏自己朱明要寶玉轉告若山的那番話,寶玉當然一直牢記在心,但他正在定坐涵養,若山也不在族中,他想轉述也得等山爺回來後再說。花海族長在等山爺那邊傳回的消息,樹得丘上的朱明也同樣在關注著族群以及中央穀地中所發生的一切,枯坐中難免又想到了很多。

  寶玉今天本可以不像現在這麽累的,他在點燃火海灑向空中的鳥人時,其實神氣法力尚未耗盡。假如那個時候他跳下祭壇,撿起幾個石頭蛋跳上南邊的寨牆,不再用禦物之法,而是直接奮力朝天空砸出去,就像當初打倒那隻犀渠獸一樣,也可以再打下好幾個鳥人。

  當時他的筋骨之力並無耗損,且神通法力亦未用盡,隻要保持清晰的感知用力扔出石頭蛋便可。雖然那樣砸出的石頭蛋不會拐彎,但以寶玉那麽準、那麽有力的手法,羽民族人在天空又是那麽大的目標,怎麽可能打不中呢?就算一枚打不中,再來一枚也能補中啊!

  而寶玉一直站在祭壇上閉目入定,操控一枚石頭蛋直至神氣耗盡,他本人的處境就有些危險了。假如後來從近處突然射出一箭,他甚至沒有餘力擋住或躲開,這讓朱明多少感到有些後怕。不過最終的結果總算有驚無險、寶玉也安然無恙,這樣也好,免得別人再追問什麽。

  朱明轉念間想到了這麽多,然後又暗自笑了,覺得自己太想當然了。他是以旁觀者總覽戰場全局的角度、事後去分析這些的。而當時在戰場中有且隻有一個人在總覽全局,就是祭壇上閉著眼睛的寶玉。

  若寶玉真像朱明所設想的那樣做,當然是事後看來最佳的選擇。但寶玉當時想的隻是不能讓一個鳥人逃走,而非自己的神氣法力是否耗盡。況且祭壇周圍落下的羽民族人,已被潮水般衝出屋子的族群人淹沒了,還有誰能傷得了他?

  寶玉今天巧妙的運用了水與火,已經超出朱明的預計並令他驚歎不止了,怎可再要求更高?假如寶玉真像朱明想的那麽做了,反倒不正常了,他還隻是一個孩子。寶玉既無恙,朱明又將注意力集中到中央穀地裏若山與盤瓠那邊。

  ……

  族群人吃飯是在正午之前,今天村中少了很多人,分發食物也省了不少時間,所以大家吃完比平時更早。花海族長發覺羽民族人來襲,就在正午左右,這番激戰持續的時間並不長。緊接著花海族長就派砂岩率二十名精銳戰士,帶著一批東西火速下山趕往中央穀地。

  從花海村前往中央穀地的路,假如是天亮後出發,在路上小心各種險況,中午短暫休息吃頓飯,能在黃昏前到達,大約要走整整一個白天。而這幾年花海村也在中央穀地中建造了定居點,經常有族人往返其間,走的人多了,路也就更容易通行了。

  花海族長給砂岩命令,是不要有任何耽誤地全速趕路。砂岩率領的是清一色精銳戰士,他們也走慣了崎嶇的山路,連續飛奔的腳程當然比平時趕路要快得多,在下午就會到達中央穀地。而這天的中央穀地很熱鬧,各部族的首腦人物齊聚,氣氛卻顯得異常凝重。

  ……

  早在一個月前,有魚村的族長魚大殼就向在中央穀地中建立據點的各部族傳了話,請他們族中的首腦人物今日來“吃魚”。魚大殼的話說得很講究,這幾年來各部族打的交道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相處的也越來越好,就更應團結協作結成聯盟。有魚村這是為了答謝大家並共商要事。

  至於商量的要事,與各個部族將來的命運都有關係,如果商量成功,則大家今後都能過得更好,甚至經常會有魚吃,也能得到山外強大的巴國支持,此地將變得更加富庶繁華。但假如有誰不來的話,那麽各部商量的好事恐怕就沒有他們的份了。

  這些話,有的是巴國使者授意魚大殼說的,還有一些是魚大殼自己想說的。魚大殼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請各族首腦來吃魚,一方麵是經過了幾年的準備,他自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所操練的百人戰陣足以對付族群和花海村的烏合之眾;另一方麵更重要的原因,是相室國的國君又派了一名使者來到此地。

  相室國,隻是如今巴原五國中以示彼此間區別的一個稱呼,而五國皆自稱巴國,相室國君當然也自稱巴國國君。由於交通往來和信息傳遞不便,在這樣的年代做成一件事情可能時間比較漫長,但若無意外,隻要決定了就會持續的做下去。

  這幾年中相室國派人給這一帶的蠻荒部族提供了很多幫助,雖然得到好處的隻是有魚村,但在國君看來就是給各部族的,因為幾年前曾來朝貢的那批“野人”聲稱代表了各部族。現在國君終於又專門派了一位使者,正式召集各部族議事,讓其結為聯盟成為相室國的臣屬。

  雖然這種臣屬關係可能隻有象征作用,但意義也非常重大。這一帶蠻荒的部落,隻有一條路可以出入巴原,他們若想與外界發生聯係,也必須通過相室國。假他們整合為統一的部聯盟,相室國也可以得到深山中特有的物產,並征召各部能人勇士,等於打通了一條潛在的後援道路。

  這位使者並非上次來過的悅耕大人。悅耕大人因為立了功令並國君大悅,同時他的氏族在相室國境內也頗有勢力,如今已升任城主。那座城建在“高地”,因此也被稱為“高城”,悅耕大人因此又得了一個新的氏號

  “高城氏”,他的子孫也能以高為姓。

  養尊處優的悅耕大人高城氏,上次奉命出使蠻荒便吃盡了路途艱難、山野險惡的苦頭,當上城主之後更不會親自再來了,所以相室國君又從都城派了一位名叫西嶺的使者。西嶺大人率領一支十幾人的扈從隊伍,並按魚大殼的要求帶了幾名高手隨行,蠻荒路途雖有些艱險,但也沒遇到太多的麻煩,還算順利地到達了有魚村。

  西嶺的任務不再是調查試探,而是要完成國君給他的使命,所以不可能在有魚村住幾天就走,而是要召集各部族首腦宣布國君的慰問和招撫命令。按照魚大殼的說法,有魚一族就是蠻荒中各部族的領袖,不僅擁有最強大的實力,且能號令其他各部,唯一有點麻煩的就是深山中有兩個不開化原始部族一直在搗亂。

  深山野民,遠離教化,不知山外有巴原、巴原有國、國中有君,行事無知野蠻也可以理解。但憑借有魚一族絕對的實力,自可召集各部協商勸說與震懾那些搗亂者,屆時再由西嶺大人出麵安撫即可。西嶺來此地之前,悅耕就是這麽對他說的,所以在他看來,這本是一個比較輕鬆的任務。

  西嶺在有魚村中見到了那支百人戰陣,也覺得很滿意,在這種蠻荒部族中能訓練出這樣一支精銳軍陣,有魚村確實有過人之處,絕不是化外野民那些烏合之眾能夠抵抗的。然後他就跟隨魚大殼,帶著這支軍陣去了中央穀地,召集各部族首腦“吃魚”。

  魚大殼所說的搗亂者,就是族群與花海村,這兩個部族勾結在一起專門阻撓有魚村建立部族聯盟的計劃。說起來這兩個村子也沒什麽大不了,就是人口多點,有魚村本能輕鬆對付。但是族群卻擁有兩位高手,若山與若水,他們憑借強大的修為境界經常欺負各部,對付起來可能還有點棘手。

  所以魚大殼請求西嶺大人帶高手來,並將這些高手編入有魚村的戰陣。西嶺做事很認真,為了一舉完成國君的願望,盡了能請在來了四名四境高手,這在巴國中也是不容小看的力量,另外十幾名扈從也都是強大的戰士。

  有魚村這天請客並不是在房子裏,中央穀地也沒有什麽房屋能容納那麽多人。他們在一片平坦的空地上擺開木桌,桌旁放著獸皮墊子,用竹竿支起縫成整片的獸皮遮陽,搭起四麵透風的大棚子,在蠻荒中這樣的場麵已經顯得極為奢華了。

  坐在獸皮棚中的包括有魚村長老會的全體成員,還有各部族來的首腦。有魚村的村民當然也來了不少,普通族人沒資格坐在桌邊,他們都在外麵忙著做魚呢。由於請的人多,準備的食物也很精細,所以這頓飯是在正午後才開始的。的實力,如果一旦暴露了的話,也要找一個好一點的說辭。

  各部族長前後到場,大家紛紛找座位坐下。他們各自也帶了不少族人隨行,但普通族人沒資格進入棚中,便紛紛好奇的在遠處圍觀,蠻荒中哪見過這種大場麵。西嶺大人當然坐在獸皮棚最中央的位置,他一直在注意觀察走進來的人,他們形形色色奇形怪狀。

  這些人和魚大殼打過招呼便自找座位,有很多人在大聲的問:“大殼,魚呢?”

  魚大殼則笑著解釋道:“一會兒就好,今天管飽,等人到齊了就開始。”

  並沒有人和西嶺打招呼,大家隻是好奇的看了看他便自顧自坐下了,甚至連問都沒人問。看西嶺的打扮應該來自山外,可能是有魚村招待的商販吧。魚大殼又低聲向西嶺解釋道:“大人,深山野民未經教化,不懂禮數,請您不要介意。”

  西嶺笑著搖頭道:“我怎會介意,否則國君何必派我來呢?……你特意對我提到的族群族長青山,究竟是哪一位啊?”

  魚大殼答道:“此人一向狂傲,各族長都到了,他卻還未來。”

  西嶺微微皺了皺眉頭,他也注意到一件事。各部族長雖然隨意而坐,卻把最靠近自己的三個位置給空了出來。魚大殼就坐在他的左手邊,然後依次是有魚村的長老會諸位成員。有魚村長老會共有七人,包括三名年紀最大的長者以及已突破初境得以修行者,此刻在座的有四位,另外三人是軍陣指揮者,所以並未出現。

  魚大殼的對麵、西嶺的右手邊,依次排開三個位置始終是空的,各部族長誰也沒坐,顯然是留給什麽人的,而且大家都認為那三人理所應當要坐在最前麵。

  西嶺大人猜對了,這三個位置是留給青山、水姑、花海族長的。各部族長用不著商量,他們畢竟是每個部族中的首腦人物,當然也懂不成文的規矩,最受尊敬的、最重要的人,應該在吃飯的時候坐在最早分發到食物的位置。水婆婆雖然不族長,但昨日也來到了中央穀地中,有魚村請人吃魚哪能不請她呢!

  西嶺也在暗中觀察各部族長,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也能看出各部族目前處於什麽狀況,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以及隨身攜帶的飾物中,則可以大致判斷部族的生活環境以及物產,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細心的比較之下,有魚一族確實是這片蠻荒中最富足、最繁盛、最開化的部族。

  正在西嶺這麽想的時候,已入座的各部族長突然全部站起來了,紛紛向一位剛剛走來的人問好,還用亂七八糟的各種方式行禮表達敬意——原來是山爺終於到了。

  山爺並不是一個愛擺架子的人,他不像其他各部族長就是來吃魚的,早就清楚這頓飯意味著什麽,也清楚有魚村的軍陣正在穀地邊緣的樹林裏待命。他來得稍微遲了點,是因為水姑不肯同行,怎麽勸也不行。

  水姑說道:“這頓魚有什麽好吃的,你就那麽饞嗎?明知道他們不懷好意,你還得陪著笑臉去!反正今天就是要翻臉的,等他們擺開軍陣過來,我們也亮出軍陣不就行了?”

  青山勸道:“事情不是這麽辦的,就算要打架,也得先吃飯。各部族長都在呢,聽說還有相室國的使者來,魚大殼必然要說出他的想法,而我有些話也要對國君使者以及各部族長說清楚。等到擺開軍陣的時候,已無需交戰則最好。”

  水姑:“你說的話總有道理,想去就去吧,反正我不去,難道還想我陪那些臭男人一起吃魚嗎?……你也別一個人去,帶著伯壯,或者把盤瓠也帶上。”

  青山忍不住笑了:“有魚村請的是各部族長,至於特意請你那是為了表示尊敬。伯壯待會兒還要指揮軍陣呢,帶一條狗去也不像話。……你放心好了,我不會有危險的,在那種場合誰也傷不了我。”

  就因為在水婆婆這裏耽誤了一會兒,青山才到的比較晚,然後受到眾人的歡迎。這場麵讓西嶺吃了一驚,這些蠻荒族人並非不懂禮數,雖然他們的禮節很混亂,但都向青山表達了禮貌與尊敬,而自稱蠻荒各部領袖的魚大殼卻沒有這種待遇。

  西嶺本以為青山是一位桀驁不馴的彪形大漢,頭發上抹著泥漿插著鳥毛,身上亂糟糟的裹著獸皮,脖子上掛著各種獸骨獸牙串,身上還畫著亂七八糟的圖案,結果完全不是這麽回事。青山大約三十多歲的樣子,穿著幹淨整潔的葛布衣衫,手持一根骨杖,相貌很英俊舉止也很謙和。

  青山自然的走到了最前方魚大殼對麵的位置,一路和眾族長打著招呼,接受大家的行禮與問候。西嶺不由自主的就站起身來,魚大殼也趕緊站了起來在一旁介紹道:“西嶺大人,這位就是族群的族長山爺。……山爺,這位是巴國國君派來的使者西嶺大人!”

  青山聞言向西嶺行了一禮道:“西嶺大人好,我代表這一帶蠻荒各部歡迎您的到來,路途艱險崎嶇,您辛苦了!”

  西嶺又吃了一驚,沒想到青山竟然懂得巴原上巴國的禮數,迄今為止除了有魚村眾長老特意學過,在場的蠻荒各部族長還沒人會這樣行禮呢。他下意識的還禮道:“山爺客氣了,快請坐下!我是帶著國君的使命而來,也是為了造福此地各部族。……請問您怎麽會熟悉巴國的禮儀呢?”

  魚大殼在西嶺麵前一直稱呼青山之名,但是當青山來到麵前時,他還是忍不住叫了山爺。雖然今天已有大獲全勝的絕對把握,但是見到山爺本人,魚大殼還是莫名趕到心虛。而青山走進棚中時,所有人也一律稱呼他為山爺。所以連西嶺自己都沒意識到,他無意之間也這麽叫了。

  山爺答道:“君使大人不必驚訝。六十年前,我曾遠離蠻荒,在巴原上遊曆了三年,也曾想建功立業,隻惜亂世紛紛,最終一事無成!”

  西嶺驚訝得差點得說不出話來,六十年前!那麽這位青山今年該多大歲數啊?可他看上去還這麽年輕,要麽是胡說,要麽就是一位修為深厚、懂得駐顏秘法的高人!魚大殼說他是一位境界高深的修士,看來是沒錯的。

  剛才他們幾人的談話,眾族長也都聽見了。當聽說西嶺的身份是君使大人時,大家都紛紛看了過來,目光中帶著驚訝與好奇。但青山自稱六十年前去過巴原時,眾族長的反應都很淡定,看來此言非虛,而這裏的人早就知道。難怪大家都叫他山爺,也確實該叫一聲爺!

  西嶺再仔細打量山爺時,發現此人雖形容年輕,但感覺給人的感覺絕不止三十多歲,有些東西是形容不出來的呃,那是屬於歲月的沉澱、無形中所賦予氣質。如此看來,魚大殼先前介紹的情況恐不盡屬實,這位青山族長絕非什麽化外野民,反而可能是這一帶蠻荒中最有見識的長者。他受到各部族長的尊敬,就連有魚村的兩位長老剛才都向青山致意了,隻有魚大殼與另一位長老是例外。

  眾人又重新坐下,魚大殼皺起眉頭問道:“山爺,水婆婆和花海族長怎麽和沒和您一起來?”

  青山不緊不慢的解釋道:“有魚村今天邀請的是各部族長,水姑說她不是族長就不來湊這個熱鬧了。……至於花海族長,是因為族中有事,今天來不了。”

  魚大殼微微一驚,麵現不悅之色道:“我一個月前就把話說清楚了,今天要商議與各族將來有關的大事,花海村的族長怎可以不到?”

  其實魚大殼擔心的是另一件事,他已勾結羽民族族長大毛,今日去襲擊族群與花海村。沒想到那邊還留下了花海族長這樣一位高手,大毛可能會碰到點麻煩。但轉念一想,根據已掌握的情況,族群與花海村的精壯男子幾乎都來到了中央穀地,就算還留了一個花海族長,也不可能是會飛的羽民族的對手,便又放下心來。

  而青山答道:“大殼,你不是請大家吃魚嗎?花海族長沒來也沒關係,我可以給他帶幾條回去。如果你有什麽事要說的話,對我說也是一樣的,花海村與族群已經結盟,我也可以代表花海村。……時間不早了,大家也都餓了,快把魚端上來吧。”

  有人早就等得不耐煩了,既然山爺開口了,就有族長嚷道:“快點把魚端上來吧,我們都聞到香味了!”

  這人早就知道大家的脾氣,要是再不上魚的話,估計這些人都要掀桌子打架了,二話不說,魚好了拿出來堵住大家的嘴。別說他做魚的功夫,還真有一手,這是世代打魚的族群,吃魚也是講究。這魚是在陶罐裏麵做好的,然後分到盤子裏麵配了一些也交也算,還有一些其他的野菜輔料,非常的好吃。這個大山中的族群來說,這可以說是大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