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撇山攻城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4:00      字數:3141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荊襄各部高級軍政官員在宜城經過三日的學習後,領命與派遣的督導團官員同歸駐地。趙昺對各部當前的作戰方向進行了調整,第六軍的作戰方向依然是襄陽南部、第七軍的作戰方向是襄陽西部,第八軍的作戰方向是光化軍對岸的穀城。

  與此同時趙昺命令炮二師一團前往樊城,協助護軍一旅守城;令騎二師向南陽方向發起襲擾作戰,做出奪取南陽的姿態,使南陽之敵不敢妄動向襄陽派出援軍。並以行營的名義頒布了攻取襄陽的總動員令,總管府下發了戰役預備令,命荊襄所有駐軍展開戰前訓練和對襄偵察作戰計劃。

  命令下達後,各部在督導團的指導下,針對襄陽周邊多山的地形和高深的城池展開訓練,要求強化團營級別指揮員的山地作戰和步炮協同作戰指揮能力;都、分隊指揮員的攻擊戰術和迫擊炮運用的指揮能力;強化士兵的刺殺、投彈、登城、越壕、泅渡及分隊攻擊戰術等訓練,提高近戰技戰術水平。

  對於高級軍官缺乏大局觀,指揮能力偏弱,對作戰進程缺乏前瞻性等問題。則通過對整個戰局的分析,對荊襄地理形勢的勘察,強化他們的大局觀;而在製定作戰計劃時,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製定不同的預案,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指揮水平。

  在經過十餘日的強化訓練後,各軍向各自目標展開攻擊,第六軍和第七軍開始向漢江外緣的敵軍堡寨展開拔點作戰,掃清進入襄陽腹地的障礙;第八軍則在禦前水軍的協助下強渡漢江向穀城展開進攻;第二騎兵師則以樊城為基地,向北部的蒙元占領區展開襲擾作戰。

  而這段日子,趙昺也沒有閑著,隨著行營駐蹕宜城,與京師間的通信渠道重新得以建立,公文又開始不斷的送到他的案前。盡管有太後監國,陸秀夫等人協助處理,但是有些事情還是需要他這個皇帝處置,或是告之處理的情況。

  所以,兩個月的時間又已經積攢起來了諸多的公文、奏表,不要說一一作出批示,就是通讀一遍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而趙昺顯然沒有那麽多的精力,好在禦前辦已經按照輕重緩急進行了分類。對於急報和需陛下決斷才能處置的公文每日清晨一定要送到禦案之上。

  而對於已經由太後和宰執們經過廷議,做出預處理的公文,隻需陛下花押用璽的,也要及時告知陛下,盡快做出回複;至於那些已經經由廷議和太後批準的公文,僅是告知性質的文件及無關痛癢的賀表一類的東西隻是製作了簡報,要陛下了解即刻。

  即使是這些幾經過濾的公文,每日送到趙昺跟前的也是厚達幾尺。畢竟國家大了,每天不知道要發生多少事情。而這些都要經過層層匯總後皆要由他從中協調,做出處理意見。可見日常的工作量之大,但誰讓他是帝王,這個國家的集權者呢?

  經過幾天的廢寢忘食,趙昺終於將積壓的緊急公文處理完畢,還抽空給太後和幾位老婆分別寫了書信,好生安撫了一番。雖然尚不斷有新的公文送到,但畢竟已經少了很多,恢複到了日常水平,讓他可以從容應付,可以分心關注當前的戰事。

  “你們做的不錯,在十幾天的時間內完成了對襄陽地區外圍的偵察,並取得了詳細的資料!”趙昺看著內堂大廳中擺放的襄陽地區沙盤和四壁掛滿的地圖,看看徐無難十分欣慰地道。

  “陛下,屬下未能深入漢江北岸,進入襄陽腹地進行偵察,還請陛下允許屬下再探!”徐無難並不居功,施禮道。

  “你是不是有什麽想法?”趙昺略感驚訝地問道。

  “屬下知道當前形勢十分緊迫,陛下欲盡快攻克襄陽,在偵察時突然有個想法。”徐無難答道。

  “嗯,雖然朕有此想,但是用兵乃是大事,不能因此而急於求成!”趙昺點點頭道。

  當前的形勢總體來說並不樂觀,這不僅僅是因為諸軍的戰鬥力和指揮水平問題。他們從應天府長途跋涉而來,為了追求速度,並沒有攜帶大量的輜重,沿途雖有補給,但也僅夠本部所需一個月。盡管禦前水師後來運到一批輜重,但對於二十萬大軍而言也是杯水車薪,不足以支撐整個戰役的消耗。

  而荊襄戰區儲備的彈藥並不充足,加之保存不善損耗較大,因而彈藥缺乏,再從臨安調運尚需時日。且襄陽城易守難攻,城池厚重,要想破城必須依靠火力支援,消耗的火藥和炮彈無法估算,但肯定是一個超出想象的數字。加之城內又有敵重兵扼守,更增加了攻堅難度,後又有敵援兵來擊的顧慮。

  盡管當前敵我雙方兵力相當,但也有悖於攻城部隊倍之的用兵原則。而若組織強攻即使取勝,也必然付出重大的傷亡,這對以後的轉入防禦作戰十分不利,也不符合趙昺的用兵原則。可若貿然攻城失敗,兵力和物資的損耗嚴重的情況下,再組織進攻就需要更長的準備時間,反而是欲速不達。

  “陛下,請容屬下稟明,看此想是否妥當!”徐無難並沒有因為陛下的態度而放棄,再次言道。

  “好,說來朕聽!”趙昺定睛看看其,時盡半個月的野外偵察日子,讓徐無難麵容消瘦了許多,脖頸處還有被刮傷的痕跡,但是其的目光依然堅定,瞅著其執拗的樣子便答應了。

  “陛下,屬下以為我軍可以從城西發起進攻。”徐無難指著沙盤言道。

  “徐主事不要標新立異,曆朝攻襄陽因城西山路難行,不利於大軍運動,因而攻城皆取道城南,你難道比之曆朝名將還要高明嗎?”王應麟聽了皺皺眉道。

  “王相此言不虛。但下官以為正是因曆朝攻襄陽皆取道城南,所以集重兵於城南,依托峴山設置堡寨阻斷進攻通路。而我軍要從城南至城下就要先攻山後攻城,導致進攻速度遲緩,且一地受阻,就會影響整個作戰計劃!”徐無難指著沙盤上襄陽南部遍布的堡寨道。

  “在襄陽城西,敵軍同樣在萬山上構建了不少堡寨,扼守進軍襄陽的通路,要想至城下同樣要逐一拔除。且此地山勢險峻,樹木繁盛,攻山會更加困難。”趙昺反問道。

  “陛下看,在襄陽城西南五裏有虎頭山,此山正扼住白河口,可以斷絕襄陽糧道!”徐無難道。

  “嗯,阿術當年圍困襄陽城,在此修築了鹿門、新城諸堡,屏蔽了通路,這裏必然會布有重兵守衛。”趙昺點頭道。

  “陛下在向西看,此處有一山曰琵琶山,東與龜山相連,西望萬山,北見漢水,屬虎頭山餘脈,敵軍在此設有堡寨。但是我們隻要拔出此寨,就能避開其餘堡寨,打開向西的通路。且可以少量兵力據守,就能阻斷敵軍,保持道路暢通。”徐無難道。

  “正是,接著說!”趙昺從沙盤上看,卻是如此,隻要占據這一座小小的山頭就能夠退守有據,而誰占有它就能控製這一段通往襄陽城的通路。

  “陛下再看,此山名龜山,距城池西門四裏,不甚高大,而位置絕佳,檀溪界其西北,城池臨其東南,眾山環繞於右,漢水為之縈帶。”得到了陛下認可,徐無難更為有信心,接著道。

  “不錯,此山橫亙於城池西南,宛如一道屏障保護著城池。隻要我們占據此山,則可以遮蔽其背後的五嶺,虎頭、華山、鳳凰等山峰。不僅避開了他們設置於諸山上的敵軍堡寨,還斷絕了他們與城池的聯係。在失去城中的供給後,他們不戰自潰。”趙昺聽了連連點頭道。

  “正是,隻要我們控製了這兩座山頭,便打開了通往襄陽城西的通路,隻要在攻克其設在城西的大寨,就可以直逼城下。”徐無難興奮地道。

  “是這裏嗎?”趙昺點點沙盤道。

  “對,此寨設置在入城的大路上,屏護著西城門。”徐無難道,“前秦苻堅攻取襄陽後,俘獲高僧釋道安帶回長安,後釋道安又受僧人習鑿齒邀請來襄陽,在襄陽西門外鑄有露天鐵佛像一尊,後唐貞觀中僧懷嚐建寺,名為鐵佛寺,後寺屢毀屢修,便稱此寨為鐵佛寨。”

  “你的提議甚佳。隻要我軍拔除琵琶山和龜山兩個據點,就打開了一條走廊通道,再以少數兵力、火力扼製山上的敵人,主力逼近城垣,“猛虎掏心”,撇山直接攻城。”趙昺聽罷讚道,以手指在沙盤上畫了一道線。

  “你這一著,實在高明,做到了出敵不意,攻敵不備,徹底粉碎了敵人憑借外圍高地消耗我軍,拖延時間固守待援的企圖。其次我將攻城重點放在西麵,即可避開設防堅固的城南高地,直接擊中敵人的薄弱要害,同時也贏得了時間,變不利為有利。若能實施,你當居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