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好壞之別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4:00      字數:3161
  這次會議持續的時間很長,趙昺再三強調了此戰的意義,也講明了當前的形勢,並言明自己要對荊襄戰區‘動刀’,原則就是‘能者上,庸者下’。對於無能怯戰者絕不會手軟,他不會吝嗇送他一顆子彈;而對於在作戰中表現突出著,自己也不會小氣,提拔重用皆不在話下。

  午膳後,趙昺沒有再回到會場,改由王應麟主持,倪亮壓場。這也是一種策略,他們倆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在自己一番雷霆之後,由其降下雨露,安撫眾人的情緒,以免引發不必要的誤會。畢竟戰前換將乃是兵家大忌,他沒必要,現下也沒有能力將三個軍的高級將領盡數撤換。

  而王應麟隨扈陛下出征已然習慣了替小皇帝擦屁股,替他處理善後事宜。他在再次向眾人重複了皇帝的態度後,話鋒一轉就變成了恨鐵不成鋼,陛下正是因為對荊襄眾將帥一直深為信任,並給予厚望,才會做出反應如此激烈,而這正是因為陛下‘愛之深,才會責之切’。

  在穩定了眾人的情緒後,王應麟又向大家傳達了陛下對征蜀軍的褒獎和賞賜。而最讓眾人吃驚的是陛下居然決定對於堅守淩霄城的軍民盡數封爵的旨意,他們雖然清楚這種爵位隻能恩及個人,不能讓子孫襲爵,但同樣會蔭蔽子孫。

  普通平民在封爵後,除了獲得金錢這些實惠外,還會在民間獲得極大的聲譽,有缺優先補錄,地方官員皆會以禮相待,不敢輕視之。而有職務的官員在獲得爵位後,獲得的好處將更多,金錢反而顯得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此後的升遷之路將是一片坦途。

  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王應麟宣讀了兩道諭令。一是詔令對荊襄戰區所有禁軍進行為期二十日的整頓和戰前訓練。期間將對不稱職的官員進行懲處,乃是撤職查辦,同時對表現優異的官員進行提拔和重用。二是在整訓完畢後,力爭在一個月內攻克襄陽,結束北伐。

  王應麟隨後對整訓進行部署。此次整訓將由皇帝親自主持,以自己和禦前護軍都統倪亮為輔,分別負責軍政兩個係統的整頓。具體方式從行營隨扈的尚書省及六部官員中抽點,會同荊襄行軍總管府和禦前都統司官員,組成督導團,分赴三個軍進行監察和督促。

  督導團的主要工作是指導各軍的整頓工作,參與軍事指揮和決策,組織訓練和指導作戰。有權處置和任命指揮使以下官員,統領以上官員提請陛下決斷;可以對各軍的工作提出指導,雙方若有分歧不能決斷,可提請行營處分;采取重大行動和決策必須征求督導團的意見才可做出決定等等。

  會議結束後,王應麟和倪亮再次麵聖,匯報了下午會議的情況,並請示還有什麽需要補充。趙昺又提出了兩條原則:一是上嚴下寬,對待中高級軍政官員審查要嚴格,懲處要嚴厲;而對於基層軍官和兵卒則要從寬,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二是要慎殺少殺,非十惡不赦、罪大惡極、民憤極大者不必立即處決,要給他們立功贖罪,以觀後效的機會。

  “這些人都該殺,聽到封爵就眼放光,說到封賞就滔滔不絕,皆是些隻想著升官發財的家夥!”聽罷皇帝的要求,倪亮有些不滿地低聲道。

  “嗬嗬,你家夥啊!”趙昺聽了和王應麟相視而笑道,“想當官並不是什麽壞事,想發財也是好事!”

  “屬下想不明白,一心想著當官發財怎麽是好事呢?”倪亮皺皺眉不解地看向皇帝道。

  “王相想當官嗎?”趙昺又笑了,扭臉看向王應麟問道。

  “這……”王應麟沒想到皇帝會問自己,愣登間竟不知該如何作答。

  “嗬嗬,世人想當官的人很多,卻很少有人敢公開申明自己想當官,卻又把自己的這一想法嚴嚴實實地藏起來,並以鄙視的姿態對待想升官的人,朕以為就是虛偽了!”趙昺笑著道,“其實想當官並不是壞事,就像有人喜歡著書以傳後人,有人想激情山水想成為一個閑散人一樣,並沒有什麽見不得人的。”

  “再說官總是要有人當的,讓想當官的人去做官總好過命令那些不願做官的人去做要妥當的多,總好過強人所難的命令不想當官的人去做官要好的多!”

  “陛下,屬下以為那些想當官的沒幾個好人,一個個苦心鑽營,惡意奉承,無不用之極,一旦讓他們當上官就想著發財,貪汙受賄、魚肉百姓成了髒官。”倪亮搖搖頭並不苟同道。

  “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但也過於偏勃。”趙昺點點頭道,他知道倪亮出身底層社會,對於官天生有種惡感,而彼時也正是大宋官場的至暗之時,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抓兵征夫,惡吏橫行,其由此看法並不奇怪。

  “人人想當官,但當官的目的大是不同。如文相、王相這等心懷大誌,憂國憂民者想當官,自然是為了抵禦外辱,富國強兵,造福百姓;可也有如陳宜中之流當官是為了謀取私利,斂取錢財,這等人當官任用私人,為當官不擇手段,結果就是誤國誤民。”

  “嗯,屬下明白那就是要好人當官,將壞人繩之於法。我們此次整軍就是將壞官罷職,讓好人當官。”倪亮想了想言道。

  “那你以為什麽是好人,又什麽人是壞人呢?”趙昺點點頭又問道。

  “好人自然是眾人擁戴,上官滿意的;而壞人則是膽小怯戰,為眾人唾棄者了。”倪亮回答道。

  “嗬嗬,你的想法倒是簡單明了,可事情卻要看到另一麵。”趙昺苦笑著道,這憨貨行事簡單,而若其懷著這種心思去整軍,自己還真不大放心。

  “有的官行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行事四平八穩,稍有風險的事情就不做。在上官看來,也沒有什麽大的錯處,在下屬眼中也非是壞人。因而春風得意,平步青雲;而有的官秉公執法,行事不畏權貴,因此必然要得罪很多人,讓上官和下屬都不滿意。那你以為哪個是好官呢?”

  “當然做事的官員是好官了。而不做事的官……就像寺廟裏的泥菩薩,好人、壞人都給它燒香,求它保佑。而菩薩確是什麽也不做,所以誰也不得罪。要是菩薩真能提拔某人當官,或幫某人發財,那些沒有升官發財的人,沒準就會向佛祖告它。所以菩薩才能得萬人景仰,眾生朝拜,而玄妙在於他從不辦事,其實就是庸官。”倪亮琢磨了一會兒,認真地說道。

  “嗯,那你說朕是個好皇帝嗎?”趙昺又問道。

  “陛下當然是好皇帝!”倪亮毫不猶豫地道,“陛下愛民如子,減免租稅,讓耕者有田,受萬民愛戴。且陛下行軍作戰,必奮勇在前,運籌帷幄戰無不勝,眾軍誰不敬服!”

  “卻也不一定。前時朕實施官民一體納稅,向官宦士紳征稅,那些人士紳們就對朕恨之入骨,數次向太後上表,要廢黜朕。而這次來襄陽,朕處決了十多名將領,肯定也有人要說朕殘暴不仁,擅殺大將,定也對朕十分不滿。”趙昺笑笑道。

  “那陛下也是好皇帝。陛下實施新的稅法,可減輕百姓的負擔,國庫充盈,而那些人正是為了私利才認為陛下不好的。而此次陛下處決、罷免十數名軍將,也是為了盡快攻克襄陽,防止敵軍自此再下江南,做的也沒有錯。”倪亮連連搖頭道。

  “那你此次參與整軍,是當過好官,還是當過壞官呢?”趙昺再問道。

  “這……”倪亮被難住了,想了好大一回兒才道,“我要當一個讓好人眼中的好官,壞人眼中的壞官!”

  “哈哈……”趙昺和王應麟都被他逗笑了。

  “倪都帥說的雖然粗俗些,卻也在理,我們就是要當一個讓壞人說壞的好官。”笑了一陣,王應麟才收了笑,正色地道,“同理,願意當官的人中也有公正廉明,敢於為民請命的好官,所以絕不能一言蔽之,隻要其心懷正義,忠君愛民,我們讓他當官又有什麽不好呢?而那些當官之為私利,損公肥私之徒,他想當官,我們也不能讓他們當官。”

  “嗯,王相說的對!”倪亮重重點頭受教道。

  “另外當官的首先也是個人,他們也想吃的好一些,讓家人生活的舒適一些,而這些錢來自朝廷的俸祿和陛下的賞賜,想發財也沒有什麽不對。”王應麟又道,“對於陛下而言,官員想升官發財不是壞事,否則陛下拿什麽來激勵臣子做事,軍兵奮勇殺敵。隻做些口惠而無利的事情,臣子們也會不滿,而他們生活窮苦也無法為國做事,所以陛下對有能力、成績顯著的官員升職並給予賞賜也正是如此!”

  “嗯,確實如此!不過……不過屬下絕非是為了賞賜才忠心侍奉陛下的啊!”倪亮點頭應是,可又想到什麽,連忙解釋,卻又惹得陛下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