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放開手腳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4:00      字數:3123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該殺還得殺,該撫還得撫!”趙伸手拿過一根魚幹兒放到嘴裏咀嚼著,又喝了口茶有些無奈地道。他清楚有關戰俘處理的問題,即使在大幾百年後簽署了《日內瓦條約》後,乃至二十一世紀虐待戰俘的問題還會時不時的出現在新聞中,就更不必說在人權意識更加稀薄的古代,作為一個戰俘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所麵臨的危險其實都不會低多少。而自己糾結其中也沒有任何意義,無外乎是順者生逆者亡,這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陛下,王知事已候了多時!”王德見到小皇帝又活泛起來,知道其已經收功回神,有了計較,湊到跟前換了杯熱茶道。

  “哦,開來談判有了最後的結果,讓他進來吧!”趙聽了點點頭道。

  “是了,請王知事入帳!”王德立刻衝帳外高聲道。

  “陛下,臣與蒙元使臣馬紹再次就投降一事會晤,其斷然拒絕!”王應麟進帳後,沒有寒暄,向上施禮道。

  “汝沒有告知其此乃最後通牒,如若拒絕,我軍將大舉攻城嗎?”趙皺皺眉頭道。

  “臣已經再三告之,再無回旋餘地,要麽開城投降,要麽與城池玉石俱焚。並苦口婆心相勸,要其勿要執迷不悟,為揚州城陪葬,但其執迷不悟。對其是留、是放,還請陛下定奪。”王應麟拱手回稟道。

  “即如此,放其回城吧!”趙聽了沉默片刻道。

  “陛下,臣以為馬紹雖為敵臣,但確有才能,將其放歸,實在有些可惜。”王應麟聞聽一怔道。他與馬紹會談多次,起了惜才之心,想勸其歸宋,但被嚴詞拒絕。他也知攻城在即,以宋軍當下的形勢,城破已成定局,而刀槍無眼,其回城後,隻怕性命不保。便想讓陛下將其扣留在營中,城破之後木已成舟,其也隻能順從了。

  “放其走吧!”趙知道王應麟有招納之心,卻沒有挽留,見其張口想說話,擺手道,“其既然已有與揚州城共亡之心,再勸已無意義,就順其意,成全他忠烈之名吧!”說罷拿過紙張筆如有龍快速連寫幾道詔書,並讓王德蓋上印璽,著令立刻發出。

  “唉,可惜了!”見小皇帝完全沒有挽留之意,王應麟有些失望地道。

  “怎麽?心中尚有不忍!”趙聽到其歎息聲,抬眼問道。

  “陛下,且不論馬紹其才,在此次談判中其也算恭順,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基本是全部滿足。而現下談判破裂,我軍開始攻城,其必然受到重處。臣確有些不忍,動了惻隱之心!”王應麟並沒有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如實地回稟道。

  “王知事,若論其忠,朕也甚是欽佩,可惜的是其忠於的是蒙元,而非我朝!”趙放下筆正視著其道,“在談判中,馬紹對我朝的要求無不滿足,乃是大軍兵臨城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而非是傾向於我朝;再者其如此也是為了牽製我軍,為玉昔帖木兒部南侵爭取時間;另外其借和談之機,刺探我軍虛實,並將軍情傳遞給玉昔帖木兒,這點到算是助朕完成了計劃。此外,蒙元鎮南王脫歡早已掌控了軍政大權,其怎麽可能調動的了如此多的財物送到我軍,不過是個受人操控的傀儡罷了!”

  “陛下……也好,臣這便去告之其!”王應麟還想再做下努力,可看小皇帝心意已決,歎口氣甚為惋惜地向上施禮道。可他心裏還是有些不落忍,馬紹在談判期間奔走於城內外,給他們送來了戰馬兩萬餘匹,金銀財物合計不下三、四百萬貫。且答應了割讓泰州、真州、揚州三州之地,歲貢戰馬、毛皮等物的條件,雖然這非是其能做主的,可也需要其勸服,無論怎麽說態度是不錯的。即便如皇帝所言,他以為此也是‘各為其主’,並不有損其名,可當下就這麽將其拋棄,使他覺得有卸磨殺驢的意思。

  “擊鼓,聚將!”王應麟剛剛出帳,趙起身大聲喝道,隨之‘咚咚、咚咚咚……’響起,其它各軍聞聽鼓聲響起,也紛紛擊鼓集中待命。

  三通鼓後,圍城的統領以上軍將紛紛趕到禦營,趙已經換上戎裝在帳中坐定,其餘眾將分列兩邊,他掃視了一眼與初到揚州之時顯得稀落了不少。當下城下隻剩禁軍第二軍及禦前護軍親衛團、輜重旅和陸戰一旅,就連倪亮也潛回江南,統領禦前護軍各部參加圍殲玉昔帖木兒,兵力已經大大的削弱。

  “現下,玉昔帖木兒率大軍十餘萬已經從通州渡江進入江南,當下一軍及禦前護軍各部業已布置到位,第一水軍亦受命從外海回返,進入長江口切斷敵軍退路,南侵敵軍已然落入我軍的伏擊圈。而揚州派出的使臣拒絕開城投降,還做著玉昔帖木兒領兵解圍的美夢!”趙沒有寒暄,而是直接向眾將簡單的通報了當前的形勢。大家聽了無不精神一振,如此一來陛下誘敵成功,兩淮地區敵軍兵力一空,那麽收複揚州的時機便已成熟。

  “陛下英明,算無遺策。揚州既然不肯迎降,請陛下下旨,屬下兩日之內必攻下城池!”陳鳳林出列請命道。

  “朕已經在揚州城下待了月餘,兩日太多!”趙擺手道。

  “陛下,屬下一日攻下揚州城,後日天明迎陛下入城歇馬!”陳鳳林聽罷,咬咬牙再次道。

  “好,今日全軍拔營,在城外一裏下寨,明日寅時開飯,卯時開始攻城,務必一戰破城,聚殲揚州守敵!”趙下令道。

  “陛下之意是將敵軍聚殲於城中?”陳鳳林聽了卻是皺皺眉向上問道,“陛下也知城中之敵,兵力不遜於我軍,若是四麵圍城攻打,敵知已無退路必會死戰,如此將導致戰事拖延。不如圍三缺一,迫敵出城,而我軍可在城外設伏殲之,以求速下揚州城。”

  眾將聞聽也是竊竊私語,大家皆知孫子有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當下兩軍兵力相當,但己方勝在裝備了火器,占據了一定優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兵力上的短處,但並不足以完全填補雙方兵力上的差距。而陛下也定知其中道理,卻仍要殲敵於城中,讓大家不免奇怪不已。

  “正是因為敵我兵力相當,朕沒有多餘的兵力去設伏,而兩條腿想追上逃命的四條腿恐也非易事吧?”趙摸摸下巴冷著道,“另外揚州城中聚集了江北行省諸多高官武將,一旦堵截不及,讓他們脫逃,甚至領兵突出重圍,則會給我們北進造成極大的障礙。因此隻要將他們聚殲於城中,才能使兩淮短時間內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無法對我軍形成有組織的抵抗!”

  “陛下,如此將是番苦戰,揚州城隻怕毀於一戰啊!”一師統領李磊麵帶憂色接言道。

  “嗯。”趙聽了一怔點點頭道。他立刻意識到李磊話中的潛台詞,宋軍軍紀嚴明,有不準濫殺,且戰時盡量傷及無辜百姓。而其話中之意是要想在敵我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攻克城池,並要全殲敵軍就必須要依仗己方火器,尤其是火炮,在狂轟濫炸之下難免傷及無辜,毀壞城中的房屋。可限於軍紀及保全城池完整的需要,他們又不敢肆意動用火炮,隻能依靠士兵進行爭奪,那麽重大的傷亡也就不可避免。但若是在攻城中遭到嚴重損失,將導致後續計劃的執行。

  “朕準你們依據戰況發展自行決斷,一切以攻取城池、全殲敵守軍為要,要擅於發揚我軍的長處,打破以往的慣例,運用新戰法、戰術,爭取以最小的損失換得最大的勝利!”趙沉吟片刻道,他清楚要讓馬兒快跑,卻又緊勒著韁繩,馬累死也做不到。

  “末將等遵命,必一戰奪取城池,全殲守敵!”眾將聽罷相互對視一眼,無不欣喜,陛下的金口一開,等於給他們撤去了束手束腳的繩索,可以放手一戰了,大家齊齊向上施禮道。

  “免禮!”趙抬手讓眾人起身,又一揮手,一隊侍衛抬著十幾隻箱子進入帳中,擺放在桌前。他站起身將兩隻箱子掀開,裏邊滿滿當當的盛放的皆是金錠。

  “陛下……”眼前一片黃燦燦,陳鳳林估算了一下,若這些箱子皆是裝滿金錠,即便沒有百萬貫,也至少價值幾十萬貫,他不禁咽了口唾沫兩眼冒光,帶著疑惑,又不敢相信地道。

  “將士用命,朕也自不會吝嗇,當先登城者賞金百兩,晉三級;本隊賞金千兩,晉兩級;本部皆有恩賞,指揮使以上將官皆封爵。立有戰功者,朕也各有重賞,朕怕的隻是這些金子沒有人有本事來拿!”趙指點著金箱言道。

  “屬下必效死命,明日若不能奪取城池,提頭來見!”陳鳳林上前一步,轉身施禮肅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