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西進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9      字數:4182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支援船隊晝夜不停溯江而行,兩班水手輪流操船,沿途的水寨交替遣船引航,另有巡查的哨船提供情報。而支援船隊也是刀出鞘、弓上弦,全麵戒備,以防止有敵船趁夜偷襲。如此之下每日的行程可達二百餘裏,如果一路順利的話,趙覺得能夠在十日內趕到鄂州。

  長江上雖然也有風浪,但是比之大海上的驚濤駭浪還是小兒科,而海船行駛其上要平穩的多,趙的社稷號船身大吃水深更是如陸上般的平穩,唯一讓他感到不適反而是氣候,江上濕冷的空氣使人極為難受,而瓊州此時卻是最舒服的時候。

  “官家,喝些薑茶!”蘇嵐送上剛煮好的茶水道。

  “嗯,江上冷,少在艙外走動,要多添件衣服。”趙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看蘇嵐臉色發白關心地道。

  “還好,在瓊州待久了身子都不耐寒,過些日子也許就好了。”蘇嵐笑笑道。

  “讓他們在艙中點個火盆吧,朕也冷的伸不出手。”趙雙手捧著茶玩暖著手道。

  “也好,奴婢這就去。”蘇嵐點點頭,走了兩步又回頭道,“陛下要不要給李姑娘也備上一個?”

  “好,還是姐姐想的周到,她還是頭一次離開瓊州,定愈加不適應這裏的天氣,連朕的那件大氅一並給她送去吧!”趙點點頭道,通過這些日子的相處,他發現李三娘並非那麽討厭。也許是其在寨中統領寨兵,參與寨中的事務,做起事情來井井有條。且又有俚人骨子中的悍勇,不僅作戰勇猛,行事也極為果斷,另外讓他發現陳淑那個小魔頭都十分怵她,隻要有李三娘在場,其都不敢放肆。

  “嗬嗬,官家的大氅李姑娘如何穿的,且顏色也不配,奴婢再縫製一件一並送過去吧!”蘇嵐聽了掩口笑道。

  “那……那太辛苦姐姐了。”趙想想也是,不好意思地道

  “官家以為什麽顏色好呢?”蘇嵐又問道。

  “這個我也不清楚,單用紅色是不是太過耀眼,用黑色又太過沉悶,白色是不是好些……還是姐姐看著辦吧!”趙想了想也數不出個所以然來,幹脆交給蘇嵐道。

  “好,那就交給奴婢吧!”蘇嵐看趙一副冥思苦想,猶豫不決的樣子笑笑道。

  隨後趙又下令各船都要供應熱薑湯,熱飯菜,禁食冷食,同時要多供應肉食以增加熱量。同時要各軍軍官督促士兵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凍傷發生;隨軍醫士調製預防風寒的藥劑,發放給每個士兵,發現染病的軍士要及時送到醫療船上隔離治療,防止大麵積傳染。否則自己帶著一群病號前去,那不是打仗,而是添麻煩去了。

  座艙中點起火盆,很快暖和起來,趙重新拿起禦前辦送來的文卷開始批閱,其中既有杭州行朝方麵的公文、各地州府的急報、各軍的戰報,還有事務局的情報。而他之所以能夠及時的獲得各處消息,說起來他能夠隨時接受到各處的文卷,還要感謝蒙古人。

  古時不必現代,沒有電話、電報,傳遞消息緩慢,主要還是靠人、馬傳遞。而元朝疆域遼闊,要做到及時獲得各地的消息,就必須要有完備的驛傳係統。而他們在鐵木真時期,察合台汗已修好由山丹州起,經過河西走廊、畏兀兒境直到他的駐幕地阿力麻裏附近之虎牙思的驛道。

  但大規模的郵驛設置則開始於忽必烈時期。他遷都燕京,建國號的同時,在耶律楚材的主政下,頒布《站赤條劃》,並以此為依據,統一蒙古站赤及漢地郵驛製度;適應統治中心的轉移,規劃以大都為中心的郵驛係統;建立以驛站為主體的馬遞網路和以急遞鋪為主體的步遞網路,驛傳站點星羅棋布,朝令夕至。從而形成規模龐大、稱雄一時的元代郵驛,溝通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間的聯係。

  在世祖忽必烈之前,元代驛站除了迎送使臣、提供食宿與交通工具外,平時也兼於運送貢品、行李等少量貨物,戰時還承擔軍需給養的運輸任務。驛站係統於交通樞紐處還設有車站,專門運輸金銀、寶物、貢品等貴重急需的物資。驛傳運輸參照宋製,除以馬匹遞送為主體的驛站網外,還有一套以步遞為主體的急遞鋪網,專門傳送官方文書。

  驛站負責給使臣配備交通工具,陸行有馬、驢、牛,水行有舟,山行有轎,東北邊遠地區更有特殊用於冰上的驛狗。據統計,元朝全國千餘處驛站共約有驛馬四萬五千匹。在東北的哈兒賓地區則有狗站十五處,供應驛狗三千隻。南方一些水運發達地區,主要是水驛運輸,有水驛四百多處,備驛船近六千艘。這些交通設施,構成了元朝在全國的一個很大的驛路交通網。

  宋軍在收複江南後,不僅接收了各地政權和倉廩,還繼承了他們的整個驛傳係統。趙當然知道交通的重要性,前世就有‘要想富,先修路’的說法嗎?而他更清楚當下的道路還有著更重要的意義,這就如同人體的神經和血管,把信息和營養輸送到每一個角落。也使得趙即便在船上也能夠接收到各處送來的信息,了解到各個地區的情況……

  船隊日夜兼行在第六日的傍晚到達江州,這就是《水滸傳》中宋江被發配之地,也就是現代的九江市,在往西去便是荊州之地了。而江州號稱途通五嶺、勢拒三江,具有七省通衢的戰略地位。由於得舟楫之便,加上物產豐富,此處自古就是通都大邑,是人員流和物流中心城市,是長江中遊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乃是中國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

  這裏是東路軍攻克的最後一座城市,由於前方連番失地,駐紮於此的元軍人心惶惶,他們未做抵抗便渡江北去,因此這裏經濟為遭受嚴重的破壞,而還有六百裏便到鄂州,趙決定在這裏靠岸,補充淡水和物資,此後便不再停船,直到鄂州。江州鎮守使孫愷率文武前來迎候,他覺得下船入城太過麻煩,又耽誤時間,便命孫愷上船覲見。

  “不要拘謹,喝些熱茶!”孫愷也是甲子鎮建軍時的老人,但當初其隻是個都頭,可以算是老人中的年輕人,不過其憑著自己的勇猛善戰和擅於學習,從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年輕的統製,很快又會成為最年輕的都統。可是在戰場上悍不畏死的勇將在自己麵前表現的十分拘謹,見禮後便手足無措地站在一邊,趙讓其坐下道。

  “謝陛下……”孫愷以標準的軍姿坐在墩子上,張張嘴卻又不知說些什麽了。

  “孫將軍家鄉是哪裏的?”趙見其緊張的額頭冒汗,知道其緊張,也沒法說話,便先問道。

  “稟陛下,末將祖籍洛陽,南渡後落籍彭澤縣。”孫愷回答道。

  “哦,彭澤隸屬江州,據此不遠,可還有親人?”趙聽了道。

  “對,彭澤據此百餘裏,末將家中尚有父母在堂,有一妹尚未嫁,下有兩個幼弟在屋。”孫愷回答道。

  “可曾回鄉探望?”趙又問道。

  “末將年及十七便應詔勤王,此後轉戰各地,後入帥府軍中,隨陛下輾轉赴瓊。此次反攻回鄉,卻軍務繁忙,尚為及回鄉,不知家中情形。”孫愷麵色黯然地道。

  “近在咫尺,當回鄉探望父母,堂前盡孝,至少也要看下家中情形!”趙聽了也覺傷感,寬慰他道。

  “是,陛下。待戰事稍緩,末將定回鄉探望。”孫愷答道。

  “王德,備下綢緞兩匹,金二十兩給孫統製帶回家中,算是朕的一點心意。”趙言道。

  “末將謝陛下厚賜!”孫愷聽罷急忙起身施大禮道。

  “如今汝也是一軍之首,國之重臣,如今也算是衣錦還鄉了,怎能太過寒酸呢!”趙抬手讓其免禮道。

  “陛下厚愛,讓末將汗顏。”孫愷再度施禮後才重新坐下道。

  “朕乘船溯流而上,各處江防都開始動工,可你們這裏收複的最遲,建設卻是最快,德化城牆已經修葺完工,各個水寨業已投入使用。可見你是用了心的!”見孫愷已經不似剛才那麽緊張,便轉向正題。

  “陛下,末將不敢居功,這皆是眾軍之力。此外當地百姓見王師到來,也積極響應,紛紛自帶糧食出役,日夜不歇,才得以有些模樣了。”孫愷答道。

  “嗯,看來江南百姓還是心念我朝的。”趙點點頭又道,“當下鄂州和江陵兩座重鎮尚未收複,江州便成為扼製長江下遊的節點,因而要萬分小心,切勿疏忽。”

  “末將明白,如今是日日橫戈待旦,不敢有絲毫鬆懈!”孫愷恭敬地答道。

  “如此最好。要積極備戰,囤積糧草物資,一旦鄂州之戰失利,你們要做好阻敵的準備,同時也要準備出兵增援,可以說任務最重,看你如此用心,朕十分高興。”趙誇讚道。

  “陛下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望。”孫愷答道,“現今城內以囤積糧食二十萬石,可供一月隻用;另儲存的彈藥可供一場戰役所循。此外末將還請陛下能再調撥些火槍,征募的新兵已經陸續入營,年後就需持械訓練,但如今軍中儲備的槍械不足兩千支,與所需懸殊太大。”

  “如今各軍皆在擴編,而匠作坊剛剛恢複生產,缺口甚大。朕先從儲備中有限調撥五千支給你,不足之數待匠作坊正常生產後,再如數調撥。”趙略一思索道。現在大規模擴建,各軍都缺少火器,而匠作坊即便全力生產也難以滿足需要,隻能先行分配給最需要的。

  “多謝陛下!”孫愷聽了驚喜地道,仿佛比剛才得到賞賜還要興奮地起身施禮道。他當然清楚十個師擴編成十個軍,兵力增加三十萬,武器自然奇缺,陛下優先分配給自己五千支火槍,這可謂是厚愛了。

  接下來,趙又詳細詢問了布防情況,及應敵的方案和計劃,萬勿因為進軍順利而輕敵。同時要求孫愷一定要注意民情,約束好部隊,且不可出現擾民之事。另外便是要配合地方州府做好清剿殘敵,鎮壓反叛,清除奸細,征繳稅賦,押送物資,安撫百姓等諸項工作。

  兩個時辰後,各船物資補充完畢,孫愷才下船拜別。而此時董義成艦隊已經遣船來迎,船隊繼續出發西進,由此進入了江南西路的地域。而趙這才用了晚膳,禦前辦送上剛剛收到的公文,他們已經照慣例分類整理完畢,按輕重緩急放好。

  “好消息啊!”趙邊吃邊拿過最上方的文卷,翻閱了兩頁後,將箸子拍在幾上驚喜地道。

  “陛下,怎麽啦?”在旁侍奉的蘇嵐被嚇了一跳,驚問道。

  “這真是雪中送炭!”趙點點文卷道。

  這卷文書皆是有關元廷方麵的,由於宋軍突然出兵奪取江南,以致今年的秋稅尚未能征收,而屯於各州府的糧食也未能按時起運。使得元廷獲得的糧賦不及往年的三成,導致江北糧食緊缺,南必太後以監國的身份下旨江北的秋稅增加四成以解決財政困難;與此同時卻減少對西北的糧食配給,以緩解江北缺糧之虞。

  不過要知道江南的稅賦如今已經占據了元廷整個財政收入的七成,這對元廷來說絕對是沉重的打擊。而這些年來由於忽必烈濫加賞賜,對外頻繁用兵,軍費浩蕩,以致國庫空虛。如今財源被斷,立刻就捉襟見肘,導致江北經濟趨於崩潰,中統鈔大幅貶值,糧價飛漲,一錠中統鈔隻能買到兩石米。

  另一方麵,西北的察合台汗國大汗篤哇再度出兵,其過去與海都關係一向很好,經常聯合侵掠元朝邊界。此次趁忽必烈新喪,各宗王爭奪汗位之計,親率十二萬大軍侵入畏兀兒,包圍哈剌火州與海都相呼應,西北戰事有再起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