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風暴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8      字數:4202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在鄧光薦與馬廷鸞和王應麟一夜長談後,兩人也心領神會開始轉變思路,他們都是官場上廝混過的,自然清楚如何挽回局麵。趙也沒有打算讓他們離開,而是留在行宮中陪自己一起度假,與他們煮酒言歡,烹茶論道,甚至一起出海暢遊。

  在此段時間中,府城的小報們也在輪番報道征北軍的事跡,當然其中有許多是《瓊台資訊》獨家爆料,而各軍也響應皇帝陛下的號召,積極投入到愛民運動中,幫助遭受水災的百姓整固堤壩,修理房屋、道路,搶種農作物。同時派出醫療隊深入各個居民點巡診,義務診病。

  這些事件結合起來,加上各家報紙的造勢,一時間朝野間對軍隊的態度大為改觀,從過去的敵視趨向緩和,不再視軍隊如洪水猛獸。在軍民關係好轉的情形下,一些士人也開始發聲,盛讚王師的轉變,朝廷理應善待這些舍命衛國的軍人,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待遇。

  與此同時,《瓊台資訊》也大篇幅的發表對瓊州幾位名士的專訪文章,其中既有支持提高軍人待遇的,也不乏反對的。而接著報紙又轉發了大量的‘百姓來信’,他們皆是以平實的語言,講述了自己樸素的看法,認為軍人流血犧牲,肩負保家複國的重任,理應提高他們的待遇,而非處處受到挾製。

  輿論洶洶之下,一些士人坐不住了,他們意識到再這樣下去,陛下就能以順應民意的方式推行軍改。因此便以祖宗之法不能變為題在《瓊台資訊》上發表文章,反對軍改。而他們的言論立刻引發了一些支持軍改士人的反對,也在報紙上發表文章進行駁斥。

  《瓊州資訊》對兩方的文章都是照登不誤,還給他們發放稿費,於是乎雙方士人便將它作為戰場,以筆為刀槍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論戰。而《瓊州資訊》也為此開辟專欄,還‘隨機’采訪街頭百姓將他們的看法予以刊發,他們如此攪渾水,讓雙方都鬥誌昂揚,欲擊敗對方。

  而參與進來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一些名士大儒,甚至朝中的一些官員也都按耐不住紛紛匿名提筆加入論戰。不過作為朝廷喉舌的《帝國日報》卻一直沒有發聲,一直置身於室外,但是下發的內參中卻將一些文章和民間輿情錄入,讓相應級別的官員對這場論戰有所了解。

  “陛下,報紙上的論戰已有越演越烈之事,是不是幹預一下?”馬廷鸞言道。這些天他們和小皇帝相處的很愉快,前日陛下邀他們出海獵鯨,幾個人從未由此經曆,便欣然受邀上了社稷號,而他們也養成了每日讀報的習慣,借以了解外邊的事情。

  “理越辨越明,讓他們爭論一下也無妨!”趙笑笑道。他作為事件的始作俑者,自然把握著尺度,不能超出自己的可控範圍,而現在還沒有到一錘定音的時候,吵吵也正好能蕩濁留清,看清每個人的觀點。

  “陛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此事已經是沸沸揚揚,且不可輕忽大意,以免引發朝野動蕩!”王應麟也勸道。

  “朕明白,但是此事朕大家公開討論並沒有什麽不好,若是遮遮掩掩反而會引發各方猜忌,如今大家公開爭論,將各自觀點攤開到桌麵上說清楚、辯明白,豈不更好!”趙笑笑言道。

  “嗯,陛下言之有理。但在下以為若是因此導致士人的結黨分裂豈不失策!”馬廷鸞有些擔憂地說道。

  “群而不黨,若隻是因為觀點和看法的不同就相互攻訐,進而結黨對立,豈不失去君子之風!”趙擺手道。

  “陛下,伯厚所憂不錯,以在下看朝中臣僚也已有分流之勢,隻怕鬥的火氣便忘了君子之道,士子之風了!”王應麟說道。

  “嗬嗬,咱們這船上集中了當朝名士和諸多年輕才俊,大家盡可也在報紙上發表看法,對他們的過激行為進行批評和裁定,以免引發黨爭!”趙笑道。

  “陛下,我們也能寫嗎?”舒嶽祥插話問道。

  “有何不可?報紙就是為大家發表言論的平台,當然誰都可以寫文闡述,當然若是為敵張目,意圖顛覆朝廷是不行的。且一經發表,還是有錢可拿的!”趙笑嘻嘻地道。

  “真的嗎?”舒嶽祥有些驚訝地道。

  “當然了!”不等陛下說話,一邊的王德接話道,“這報上連載的《三國新說》便是陛下寫的,每月都能收到二十貫的稿費,足夠陛下的膳食錢了。”

  “這……這是陛下寫的?可報上卻用的是署名黃六啊!”鄧文原驚詫地道。

  “不得無禮,陛下的名姓也是你能直呼的!”馬廷鸞冷哼一聲道。

  “在下失言了,還請陛下贖罪!”鄧文原急忙施禮道。

  “無妨,朕若是用真名在報上發表,他們豈敢刊登,不過朕的文筆生澀,不知被多少人指著罵,何在乎多你一人。”趙擺擺手道。

  “陛下過謙了,在下看寫的十分精彩,引人入勝,隻是每日隻刊登千字,吊人胃口,讓人心焦啊!”鄧文原搖頭道。

  “嗬嗬,素履先生過譽了,那隻是當年朕在崖山閑時無聊之作!”趙笑笑道,其實這就是他在崖山給侍衛們講的故事之一,被林之武整理出來,此次又被這幫小子翻出來登載在報紙上,果然吸引了不少觀眾。當然他們知道陛下貪財,因此稿費一文不少的按月送上。

  “此文不僅故事精彩,且設計到謀略、戰策及用兵治國之道。初時吾還以為是出自一位大儒之手,卻沒想到出自於陛下筆下!”王應麟言道,不過他也對小皇帝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心中也更加奇怪,這麽個孩子怎麽會對世事有如此深的領悟。

  “各位不要取笑朕的了,不被人罵已經很高興了。若是諸君不想透露身份,也自可匿名發表,隻需交給往來的信使就可!”趙知道自己的水平,若不是幾位手下幫忙潤色,肯定是慘不忍睹,趕緊抱拳岔開話題。

  “哈哈,看來咱們來瓊州是來對了,若是無以謀生,大可輿文為生!”馬廷鸞聽了大笑道。

  “誒,諸君都是高才,朕怎能如此啊!”趙笑笑道。

  “陛下,哨船已經搜遍了周圍二十裏海域未見鯨魚出沒!”這時鄭永過來稟告道。

  “哦,真是邪門,怎麽會一隻也遇不到!”趙皺皺眉道。

  “陛下,何必為此煩憂,咱們就在海上停留一夜,明日再尋找便罷了!”馬廷鸞看陛下有些不高興便安慰道。

  “是啊,社稷號船體巨大,行駛平穩,就是有些風浪也無懼。且這海上月色令人迷醉,吾甚是留戀啊!”王應麟附和道。

  “不對,立刻召集所有出海船隻,並即刻通知沿途所遇漁船和商船入港!”趙卻仿佛沒有聽到其他人的嗦,突然抬手打斷他們的話道。

  “是,陛下。屬下立刻著令所有船隻返航!”鄭永聽了毫不猶豫地說道。

  “陛下,是有什麽事情發生嗎?”鄧光薦急問道。

  “朕也不大清楚,風暴瓶也顯示近日並無暴風。不過我們人雖是百靈之首,但這些畜生居於大海之中對於此間細微的變化比人要敏感的多。而此時應也是他們最為活躍的時刻,卻消失的無影無蹤,其中定有緣由以致連這些海中的巨獸都避之不及!”趙言道。

  “陛下是不是多慮了,此時天上無雲,海上無浪,又有什麽事情會發生!”鄧文原等人同樣愛上了陛下的禦舟,難得有機會在海上過夜,也不舍得就此離開,他看看風平浪靜的海麵道。

  “嗬嗬,常在海上走的人都知道小心駛得萬年船的道理,別看此刻一片美景,但其中可能就孕育著一場風暴,可待風暴來襲之時一切便都晚了!”趙笑笑道。

  “看來陛下能掌控軍政,絕非偶然啊!”馬廷鸞扭臉輕聲對王應麟和舒嶽祥道。

  “嗯,陛下不僅心思縝密,且能細微之處窺破天機!”王應麟點點頭道。

  “看來我們對於朝爭也要做些什麽了。”舒嶽祥意味深長地笑笑道……

  …………

  “陛下,如何處置?”鄭虎臣再次問道。

  “不作死就不會死!”回航的次日淩晨一場風暴再次席卷了瓊州,小小的博鼇島就如同一葉扁舟在汪洋中掙紮,行宮的門窗緊閉,讓趙感到無比的煩悶,但是又無法敞開門窗通風,更讓他焦躁不安,在房間中踱了半天步,他才悶聲說道。

  “陛下,那麽屬下即刻下令采取行動,將其製裁!”鄭虎臣聽了施禮道。

  “先等等,讓朕好好想想!”趙沉思片刻搖搖頭,坐下道。

  事情還要從征北之役開始說起,由於元軍接連戰敗,兵力折損甚重難以抵擋,而沿海各地豪傑紛紛起兵反抗蒙元。其中有較大的三支有福建政和黃華領導的頭陀軍,福建雲霄陳吊眼領導的佘族軍及閩北許夫人領導的佘漢聯軍,他們擁兵數萬攻州掠府,聲震閩廣,而其中又以陳吊眼的實力最強。

  對於陳吊眼,行朝舊臣都不陌生。其是福建雲霄南山人,原名陳大舉,從小喜歡習武,與父文桂、叔桂龍、滿安耕作於杜塘紅溪阪。景炎元年,元兵攻福建、江西、廣東,行朝南逃,陳吊眼聚眾在紅竹尖起義。次年元兵入閩,文天祥奔走汀州、漳州組織抵抗,號召天下俊傑起兵勤王,共抗元兵。其正要率義師應援,而文天祥已由廣東梅州往江西。

  景炎三年,泉州招撫使蒲壽庚獻城降元,陳吊眼大怒,他隨父陳文桂及叔父陳貴龍等率義師聯合許夫人支援張世傑討伐蒲壽庚,占據建寧、政和、邵武等地,後因元兵增援撤圍。祥興二年二月,崖山之戰後,其率義軍五萬攻破漳州,殺元招討使傅全、萬戶府闕文興,進占高安寨,開倉散穀,救濟百姓。

  元廷遣大將唆都反撲,陳吊眼退出漳州,回返家鄉進入山中建寨據守。漳屬各縣和閩粵邊境佘漢雜居,為了增強團結,壯大力量,吊眼提出了“窮人同命苦,佘漢一家親”的口號。其妹陳吊花也發出“女流殺敵賽男子”的豪言壯語,召喚廣大群眾踴躍參加起義軍。一時間,佘漢農民不分男女紛紛響應,起義軍勢力迅速發展。

  元將阿達哈奏請調兵進剿,忽必烈以動用的人力物力太大未同意。義軍得以迅速壯大,陳吊眼派人聯絡許夫人領導的閩西佘漢農民起義軍。兩軍會合,軍威大震,勢力遍及漳、汀、潮一帶,號十萬眾,連營數百裏。義軍所到之處,嚴懲貪官,誅殺殘暴,開倉分穀,深得百姓擁護。

  對於這樣一支與朝廷頗有淵源的義軍,趙當然想收為己用,但是行朝遷瓊後,他忙於整頓朝政、編練軍隊,同時又率軍攻打泉州,緊接著又積極備戰,擊退了阿裏海牙的攻瓊大軍,隨後又發起征北之役,一直沒有能騰出手來招安陳吊眼部義軍。

  但是陳吊眼卻沒閑著,借閩廣敵軍紛紛調離之際,他卻打著‘複宋’的旗號聯絡各地義軍,使得隊伍得以壯大,控製了閩西、閩南。閩北黃華也舉義反元,彼此呼應,動搖元廷在福建的統治。也不知道隨著實力的壯大,還是自覺羽翼亦豐,其居然封王自立,號稱鎮閩開國大王,改元昌泰,自己建國了。

  對於活躍於自己身邊的義軍,事務局自然不會放鬆警惕,早在年前便以滲透其中,在得到陳吊眼自立為王的消息後立刻傳回瓊州。而此事體大,鄭虎臣不敢怠慢,立刻親自前來向皇帝稟報。趙獲知後也十分苦惱,自己是大宋正統,其想稱王也必須要得到自己的封敕,賜予印信,否則他就是大宋的叛逆。但是他也知道若是自己派兵征剿等於削弱抗元力量,若不理不問又將難以禦下,讓人以為大宋真的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