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取舍皆難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10-31 16:54      字數:3130
  大明殿的宮城中最大的宮殿,呈工字形布局,殿基高於地麵十尺,分三層。前殿通過長長的柱廊與北端的後寢宮——香閣相連通,如今真金就住在了這裏。現在已經入夏,殿中掛著的貂皮換上了波斯產的冰絲帷幔。

  昨晚,皇後闊闊真向真金哭訴鐵穆耳已經滯留南朝數月,她甚是憂心,恐其被南朝所害,以致夜不能寐,希望大汗設法早日讓其北歸。他好一番安慰才讓闊闊真安靜下來,答應會設法讓南朝放人。而後,其又說起伯顏跋扈,自己想讓自家入衛的子侄前往徐州前線效力,立些軍功,卻被他拒絕。

  真金對此倒是不大在意,蒙古人最重軍功,他們有這個想法並不為過,滿口答應下來。而讓他不爽的是闊闊真稱現在伯顏府前車水馬龍,給其送禮的人將路都堵了,自己的事兒沒辦成,多半是因為其嫌棄送的禮少了。可見伯顏眼裏已經沒有了上下之別。

  對於伯顏,真金現在是無條件的信任,朝中大小事務皆決於其手,而如今竟大肆收受賄賂,讓他很吃驚,也難以相信。當下訓斥了闊闊真,讓其不要幹涉前朝事務,但是心中還是有些不大痛快。而今早又受到也速帶的奏疏,稱汪惟孝違抗大汗旨意,遲遲不肯退出西川,導致兩軍衝突不斷,其難以禁止,讓他又是一陣鬱悶。

  早晨接見了幾位入衛的宗王,說的也是對伯顏分配的封地表示不滿,希望能做出調整。與他們說了會兒話,真金覺得甚是疲乏。屏退他們之後,他連連打了幾個哈欠,眼淚也流了下來,心裏愈發煩躁,下朝之後直奔後殿的靜室,聞到其中散發的清香,頓覺精神一振。

  “大汗,福壽膏已經準備好了!”在此候著的賀惟賢立刻施禮請安,然後扶著真金側臥在軟榻之上。

  ‘呼……’真金接過煙槍,連吸了兩口,閉著眼回味了片刻才吐出煙氣道,“愛卿尋來這福壽膏算是救了我的命,否則也挨不到今天。”

  “這乃是臣的本分,隻要大汗長命百歲,臣就是傾家蕩產也心甘情願!”賀惟賢恭敬地道。

  真金又抽了口歎道,“我感覺近時愈發離不了這福壽膏,愛卿能否可以多呈上一些。”

  “大汗,非是臣不盡力,隻是這福壽膏太難得。”賀惟賢言道,“這藥株種植本就不易,且又十分嬌貴,離了島上那塊地便不能成活,每年也隻能收取原藥幾十斤。而煉製也是費時費力,往往十斤原藥也隻能成藥一兩。那老道士每月至多也隻能煉成二兩,留作自用,不肯贈與人,臣是遣人攜重金常駐彼處,才能盡數收購。”

  “哦,原來如此,也難怪市麵上不曾見過!”真金有些失望地道。想著自己年前已然是臥床不起,可有了這個,抽上幾口身上竟感到舒服了,病痛皆無,更重要的是精神好了很多,現在已經能夠上朝理事了。

  “臣定會竭盡全力,保大汗延年益壽!”賀惟賢又點了個煙泡給其續上道。

  “我大元的官員若是皆如愛卿這般,我也不必如此勞心!”真金欣慰地道。

  “大汗,朝中有伯顏、李謙、桑哥幾位重臣主持,定不會出現什麽紕漏,還是要保重龍體要緊!”賀惟賢言道。

  “嗬嗬,我聽外邊風傳,伯顏府上日日車水馬龍,送到金銀多的都無處存放,就擺在廊下。可是真的!”真金冷笑聲問道。

  “這……”賀惟賢聽了麵露難色,沉吟片刻道,“臣不知道伯顏府是否金銀滿倉,但是前去府上拜訪的人卻是很多,車馬將府前的道路都堵塞了,臣上下朝也需繞行。可能是伯顏事務太重,日夜操勞,衙上難以處理完公務,他們隻能尋上府去吧!”

  “看來傳聞是真的了!”賀惟賢雖然說的隱晦,但真金聽著卻是心裏不舒服,皺皺眉道。

  “大汗勿要多心,伯顏乃是我朝棟梁,對大汗更是忠心不二!”賀惟賢給真金搭上條薄毯笑笑道。

  “若說前時,我倒是相信他的忠心。但是我這陣子身體有佯,有些人就不免起了歪心,想著擁立新君,執掌權柄啊!”真金哼聲道。

  “有人對大汗不利,臣願領兵討之!”賀惟賢立刻請命道。

  “現在尚不到用兵的時候!”真金擺手道,“南朝與我們的和議落定已經半載,其業已依約退出了南陽和開封,但我朝遲遲未能交付西川。南朝為此扣押了鐵穆耳,又幾次遣使聲稱若我朝不遵守協定,將再起兵北伐!”

  “是汪家不遵大汗旨意?”賀惟賢略一思索問道。

  “正是!”真金放下煙槍坐起身道。

  “汪家竟然不顧三殿下的安危,一意孤行,也太過放肆了,定要嚴懲。”賀惟賢怒道。

  “唉,難啊!”真金道,“汪家世居平涼,根基已深。而我朝為抵禦南朝,將陝西行省宗王軍調到中原,這是趁朝廷無力顧及,這才有恃無恐。現下外患未消,不能再起內亂,隻能忍讓。”

  “大汗說的是,當年忽必烈汗削奪世侯之權,惟其不遵諭令,現在已經是尾大不掉!”賀惟賢道。

  “若是當年的諸家世侯尚在,其也不敢如此囂張,現在其獨大才敢與朝廷對抗!”真金又歎氣道。

  賀惟賢聽了心中一動,他知道所謂世侯,為成吉思汗在斡難河源頭大會上建立一種新型的的軍政組織,既有統轄軍隊帶兵打仗的權力,又有向地方征集賦稅管理戶籍的權力,這種權力世襲罔替,代代不更,即“萬戶製度”。運用在漢人身上,便是“萬戶世侯”。

  蒙古南征滅亡金朝的同時,黃河以北的河朔地區存在著眾多強大的地方武裝勢力。金宣宗南遷導致亂軍四起,河朔地方豪強世家借著這一機會提高自己的軍事力量,觀望金廷和蒙廷對己方的態度和政策。金廷和蒙廷雙方都對當地漢人武裝勢力進行招攬拉攏,想著他們幫自己打仗。金人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大部分人都跟著蒙古人幹了,接受他們的條件和義務,形成“世侯階層”。

  世侯的權力很大,擁有所轄之地軍政財大權,可以由己的任命自己地盤上的官吏官員,更能隨意打殺懲罰,還有世襲罔替的權力,蒙古朝廷不得幹涉。地位如春秋時的諸侯,漢代的異姓王,唐代的藩鎮,名正言順地割據。直觀地說:漢人世侯和蒙古帝國的關係類似周王朝分封的諸侯,蒙古人用強而有力的騎兵部隊降服他們,讓他們乖乖承擔起應盡的義務,為自己提供大量的軍隊和錢糧。

  漢人世侯主要是分為河朔世侯、契丹世侯和隴右世侯,地域上呈現出一個以河朔、山東、山西、河北、河南、隴右、河西、陝西、四川、雲南半包圍的彎月形。而賀家也是諸多的小世侯之一,賀惟賢清楚彼時蒙古如此縱容,也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當時世侯所在的封地全是難啃的骨頭和曆史悠久的漢人祖地。蒙古國和元朝在建立伊始,將統治中心放在漠南和漠北的草原上,對於南方廣闊的中原漢地,蒙古統治者不願花費太多功夫去進行統治,因而采取降附蒙古的漢人世侯進行間接統治。

  賀惟賢清楚世侯與蒙元間其實就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漢人世侯作為大蒙古國的臣下,對蒙古統治者承擔兩項基本義務:出兵從征和繳納貢賦。蒙古統治者為了控製和籠絡他們,還要求他們送子弟入質為親衛軍,後來並派達魯花赤對他們進行監督。在他們效忠可汗、履行義務的條件下,蒙古統治者承認他們稱霸一方的權力,他們一旦遇到軍事威脅,大蒙古國也給以武力保障。

  世侯的獻納也是大蒙古國重要的財政來源。由於蒙古統治者需求很多,賦役又無定的製度,世侯“擅其賦役”,因而征求苛繁。世侯又往往提倡“且耕且戰”,兵士要屯種,農民也要“備禦盜賊”。一旦戰事需要,世侯為了響應蒙古統治者的征召,還把大批農民送去出征。

  當然世侯們也獲得了響應的好處,漢人世侯的官職是世襲的。父死子繼,兄終第及,其至父兄尚存也可以將官職傳給子弟。不少世侯一門幾人都任要職。在他們管轄的範國內,他們集軍民財權以一身。他們既是軍事長官,又是行政長官。他們可以自辟衙署,任命屬官。

  任用的常都是他們的宗親、部屬或幕僚,對他們唯命是從。這些依附人口是不能隨意遷離的,世侯甚至對他們有生殺予奪之權。他們可以自定賦稅進行征收,“寬急豐約,各唯其意”。司法權也掌在他們手裏,他們的話就是法律,以致可以“自專生殺,少有忤意,則刀鋸隨之。”因此,每個世候都形成了一個自治的割據性很強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