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登陸火星計劃
作者:顧屈      更新:2021-07-02 21:26      字數:2959
  就在杜順強順利進行了冬眠狀態下的器官再生手術,被從死亡的懸崖邊緣拉回來的時候。

  ??遠在京城的華夏宇航局內,也正在召開一場與人工冬眠倉有關的會議。

  ??今年是2033年。

  ??在過去的十年裏,華夏宇航局在航空航天探測領域,做出了卓越的成績。

  ??天上的地球近地軌道上,由六個艙段組建起來的天宮空間站正在穩定運行著。

  ??華夏與俄羅斯以及歐盟聯合建設的月球國際科研站,也已經成功投入使用三年了。

  ??華夏火星探測工程,也在經過了三次大型發射任務後,在火星地表留下了一個可以供宇航員長期駐留的小型科考站,目前馬上就要發射第一批前往火星執行科考任務的華夏宇航員了。

  ??而此次的華夏宇航局召開的緊急會議,議題便是,是否要在接下來的載人登火的任務中,攜帶瑞康集團新研發的人工冬眠倉?

  ??下半年,華夏的第一批火星宇航員,就要乘坐華夏最頂尖,同時也是國際上最先進的重型火箭,長征9號施行登陸火星的任務了。

  ??所有的準備工作,其實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宇航員們也都經過了各類航空航天的訓練,現在都整裝待發。

  ??在這個箭在弦上的緊要關頭,突然說要在登陸艙裏增加一些設備,這想法確實有些太大膽了。

  ??雖然說長征9號運載火箭的奔火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44噸,可以一次運載44噸的物品抵達火星。

  ??而且本次奔火計劃荷載隻有38噸,確實是還有空間往裏頭再塞兩三個人工冬眠倉的。

  ??但是這也太突然了吧!

  ??一位負責本次登火計劃艙內維生係統設計的工程師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滿的說道:“那個什麽人工冬眠倉,到底靠不靠譜都還不知道呢,就往運載火箭上裝,萬一出個什麽情況,那會很危險的。”

  ??在航空航天領域,任何一個被安裝在運載火箭上,要發往太空的設備,第一需要重視的就是安全性!

  ??兩款相同的設備,一個性能好一些,一個性能差一點,但是性能好的安全性沒性能差的高,那麽肯定是選擇性能差一點的,也不會選擇性能好的,因為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性能這東西,能用,夠用就行。

  ??這位工程師非常的不滿,什麽時候華夏的航天航空計劃,居然也開始追求所謂的高科技,而不在乎安全性了?

  ??老美就是因為步子邁的大,在上世紀冷戰時期為了搶奪航空霸權,經常都是今年論證的技術,明年就上太空,導致出過非常多的太空事故,甚至載人運載火箭還曾經爆炸過。

  ??瑞康的人工冬眠倉裝到載人艙中,萬一在航行中發生故障,爆炸,那豈不是整個飛船所有人都要完蛋?

  ??“稍安勿躁”登火計劃的總工程師笑了笑,伸手按了按,壓下了會議室中的議論之聲後,才解釋道:“衛生部那邊,已經給我提供了一份詳細的臨床測試證據。”

  ??“瑞康集團的人造冬眠倉,在地球環境下,安全性還是非常高的,耐高溫,耐低溫,並且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設備,在不接外部電源的情況下自主運行,穩定性極強。”

  ??“而且這款人工冬眠倉的性能真的非常出色,宇航員在躺入冬眠倉後,最多可以冬眠三十年。”

  ??“不過如果一次冬眠三十年的話,肌肉會大幅度萎縮,需要進行數個月的複健訓練才可以正常活動。”

  ??“但是,隻用於登火計劃的話,短暫的冬眠幾個月,宇航員的身體素質是不會發生太大變化的,冬眠蘇醒後就可以直接參與探索火星的計劃。”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在載人飛船上增加三個人工冬眠倉的話,宇航員們在火星上的駐留時間,可以增加一倍!”

  ??“而且如果再增加一個冬眠倉,可以在不改變物資負載的情況下,再額外多帶兩位宇航員前往火星!”

  ??“並且,在火星的科考工作,也可以延長數個月!”

  ??“這對於我們的火星探測計劃,將會有質的提高,不但可以節省一次往火星發射貨運飛船補充物資的支出經費,而且還可以增加宇航員駐留時間,宇航員將會有更充裕的時間在火星上科考。”

  ??“還可以多帶一位植物學家和地質學家登陸火星,增加一台冬眠倉,完全可以讓一次火星科考計劃,完成原定的兩次科考計劃的任務!”

  ??在有人工冬眠倉的情況下,宇航員在從地球前往火星的這一百多將近兩百天的飛行中,都可以采取冬眠措施,節省食物的消耗,減少排泄物的產生,減少熱量的散發。

  ??水和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三大要素,為了確保航天員的安全,載人航天器必須供氧、供水和供食。

  ??每位航天員在太空中平均每天要消耗0.9公斤的氧氣,同時要排出大約1公斤的二氧化碳。

  ??在正常的軌道飛行中,每位航天員每天需要飲用大約2.5公斤的水。

  ??在航天飛行中,航天員膳食熱能供給量一般為每天2800千卡左右,,我國航天員每人每天的食品重量為0.6公斤。

  ??而且,在長期失重環境的太空中,航天員一般會出現渴感消失、飲水減少、食欲不振和大量剩食,導致體重下降和營養不良的情況。

  ??長期的太空失重飛行,也對會宇航員造成一些身體的傷害。

  ??如果在登火計劃中,宇航員可以用冬眠,來取代長期在失重環境下的生理活動,那麽不但可以減少宇航員身體上的傷害,還可以大量的減少物資的消耗,以及艙內生理循環係統的壓力。

  ??目前所有載人航天器的水和食物,都需要發射時從地球攜帶。

  ??華夏航天局在航天航空水的回收和再生技術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才稍微減輕了一點點後勤的負擔。

  ??如果換上人工冬眠倉,後勤的負擔一下子就輕鬆了,一位宇航員,冬眠一年,也隻不過需要大概2千克的營養液補充而已!

  ??氧氣的消耗也極低,一年航行,不過消耗不到十公斤的氧氣,相當於正常航線的情況下,一個宇航員十天消耗的氧氣量而已!

  ??這樣航天器上攜帶的大量物資,都隻需要消耗極低的程度,就可以把宇航員送到火星。

  ??而如此一來,這些省下來的物資,可以讓宇航員在火星多待一兩百天!

  ??而且如果在火星上也進行一些定期的冬眠,這個駐留時間還可以再增加很多!

  ??付出的代價僅僅隻是多攜帶幾台人工冬眠倉,不需要額外的任何發射計劃!

  ??這簡直太完美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