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換鐵
作者:牧馬江南n      更新:2020-03-13 12:14      字數:2139
  人在閑的蛋疼的時候,總是需要一些興趣愛好來打發時間,王仲西生前(權且叫做生前吧,發生了什麽事,王仲西自己也說不清楚!)喜歡野外生存,徒手野外生存,他甚至學會了燒陶!曾經和愛好者,赤手空拳在一片密林度過了一個暑假四十幾天!

  沒想到,閑的蛋疼搞出來的事情,在這個世界,成了重要的生存技藝!

  燒陶簡單一點,分為揉泥、拉坯、利坯、曬坯、施釉。用羊角揉的方法可以讓泥巴幹濕不勻的地方充分揉均勻。當泥料裏麵有空氣的時候用菊花揉可以將氣泡擠破。拉坯,將泥團摔擲在轆軲車上的轉盤中心,隨手法的屈伸收放拉製出坯體的大致模樣。利坯,將坯覆放在轆轤車的利桶上,轉動車盤,用刀旋削,使坯體厚度適當,表裏光潔。利坯也稱修坯或旋坯,是最後確定器物形狀的關鍵環節,並使器物表麵光潔、形體連貫、規整一致。曬坯,將加工成型後的坯擺放在木架上晾曬。施釉,大部分陶瓷製品均需施釉後才能進窯燒造,施釉工藝看似簡單卻是極為重要和較難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體各部分的釉層均勻一致,厚度適當,還要關注到各種釉的不同流動性。

  王仲西的法子,在現在這個條件下,拉坯、利坯、施釉這些環節隻好省去了!一切全靠雙手捏!好在粘土處理的十分精細幹淨,所以,用盤泥法,沾水抹光,也算製作了一批陶坯!

  當然,王仲西學的野外生存製陶法,也隻能做到這個地步!

  第一批試燒,製作的陶丕不多,當然窯也就那麽大,裝不了多少,要是第一批燒製成功,那就可以擴大規模了!

  經過一個中午的晾曬,逐漸變硬的陶丕歸到一起,周圍燒起火來,小心翼翼烘幹了陶丕!這個過程不能用高溫,需要有耐心,需要溫火慢烘,不然容易開裂!

  然後,入窯燒製!

  窯火燒八個小時,然後用石頭泥沙封了窯門和煙囪,開始悶,等到溫度完全冷卻下來,挖開泥封,成與不成,就可見分曉了!

  一幹女弟子原來都是舞刀弄槍的女英雄,殺人不眨眼,現在落入凡塵,甚至落入如此困境,看著自己親手捏出來的作品,現在放進窯中去了,心情很忐忑,甚至一夜都沒睡。

  一直到了第三日清晨,窯完全冷卻了,王仲西也很期待,挖開了泥封……

  首先取出來一個陶壺,壺把掉了!

  再取出來一個陶瓶,瓶耳掉了!

  再取出來鍋、碗、瓢、盆……謝天謝地!這些東西都還好,連一點裂紋都沒有!

  女弟子們高興得大呼小叫!沒想到她們捏的泥巴,經過燒製,變成了白色堅硬,敲擊有金石之音的容器!

  女弟子的尖叫,引來其他弟子和山民駐足觀看!

  大家驚訝地地瞅著排列起來,大大小小四十幾件陶器,尤其是山民,簡直兩眼放光!要知道,離這裏不遠的黑戶山民中,有一個燒陶的,需要獵一隻健壯的成年雄鹿才能換取一個陶鍋!

  所以,這東西在赤貧的黑戶山民麵前,絕對是一等一的寶貝,現在擺在他們麵前,極具誘惑力!

  他們甚至躍躍欲試,眼中散發著貪婪的光,想要動手搶!

  但看著這群人人人抱著一把劍,一看就不是好惹的,思量再三,覺得還是小命要緊,要不是為了這條小命,誰也不想來這山裏吃苦!

  “後生!了不起!想不到你一個白白淨淨的小後生,竟然燒出了陶器!真不錯!念在你們一來,我們就熱情接待、主動幫助的份上!念在大家都是被官家逼得活不下去的人的份上,講個價吧!拿什麽換?”話事老者提著他的寶貝斧頭,來到現場,於是事情進入了商議模式。

  “老伯說得對,走過千山萬水,來到這塊寶地,遇到老伯和諸位這麽好的人,主動幫助我們蓋房、墾荒,眼看我們就能在這裏安頓下來了,一切都與大家的幫助分不開!所以說,我們已經算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講價就見外了!東西可以給大家,隻是我們需要通力合作,換取其他的人的東西,跟其他人講價!老伯你看可好?”王仲西一副見到親人的模樣,十分熱情懇切,讓山民覺得這個人良心大大滴好!

  “好後生!夠義氣,夠爺們!”

  “雖說是一見人不說兩家話,但我們合作歸合作,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合作總要有個合作的章程!所以,現在大家都去幹活吧!接下來的事情,由老伯跟我兩個人商議決定即可!”王仲西話鋒一轉,有眼色弟子孫隼等人,立刻帶人圍起剛剛燒製好的陶器!

  希望給看了眾人,大家雖然沒有立馬拿到陶器,但還是滿懷憧憬地去幹活了!

  山裏獵物多,弟子們武藝好,打獵收獲頗豐,這幾日連續吃葷,再加上剛剛有了得到陶器的希望,山民幹活更加賣力了,家裏的幹木頭也貢獻出來了,省去了砍樹、晾幹木頭的步驟,蓋房子的進度明顯加快了好多……

  “後生,你說得對,稀裏糊塗的恩惠,不是好事,親兄弟明算賬,話說在明處,事做在亮處,才是長久的相處之道!你說吧,到底是怎麽一個章程?”

  “老伯,您應該知道,吃鹽的問題,有鹽樹,算是有著落了,除此之外,我們最缺什麽嗎?”

  “自然是缺鐵啊!一切困頓,可不正是因為缺鐵造成的嗎?有了鐵,我們才能打造各種工具,開荒種地也就沒那麽吃力了,製造精致的織布機,用麻線就能織出布匹,也不至於這樣衣不蔽體沒羞沒臊了……”

  “所以,我們接下來將燒大量的陶器,換鐵!聯絡、運輸、講價的事宜,就交給老伯和您的人了!”

  “不可能!不可能!在這裏生活的每一個黑戶村落,都沒有什麽多餘的鐵器,哪像你們這樣富裕,人手一把劍……而在這林中,離開了鐵器,活下去將更加艱難,沒人願意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