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大戰將啟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2-04-02 09:21      字數:3784
  第六百零一章:大戰將啟

  天統三年四月起,鄧國定下了攻打秦國的計劃,朝野內外也在有條不紊的運轉著,大批的精銳兵馬和糧草輜重送往邊境,而秦國也是意識到了鄧國的意圖,急忙的做出反應,國內大部分精銳前去邊境布防,同時派出使臣前往趙都晉陽,請求趙國派兵援助,不過趙國唯恐鄧國虛張聲勢,聲東擊西。明麵上是要攻打秦國,實則卻是把目標放在趙國身上,故而按兵不動。

  天統三年,六月,鄧國宛城,大將軍都督府官署,大將軍都督府大將軍薛仁貴、車騎大將軍慕容恪、驃騎大將軍李嗣業、軍機處軍師將軍姚廣孝四人圍在一副輿圖前。

  “各為兵馬都到了邊境了嗎?”薛仁貴盯著漢中、武關、中原陽城等地說道,雖然鄧軍中原一路的兵馬主攻的目標是虎牢關,但是從鄧秦邊境到虎牢關還是有一段距離的,途中城池較多,而其中還有重鎮滎陽等地,不過秦國實力有限,很大可能會放棄這些地方,死守虎牢關。

  “回大將軍,各衛兵馬大部分已經到達了邊境, 除卻南中的無當衛由於距離較遠, 現在還在路上,可是各種物資還在準備當中, 特別是吳縣、壽春等地,因為這一次出兵六十萬,需要的糧草輜重甚多,需要押送民夫也多, 所以一時之間很難準備好的, 不過大將軍放心,各地已經給出答複的了,十月之前,定會將所有物資送到邊境。”李嗣業說道。

  薛仁貴點了點頭, 他也知道這麽短時間內想要將所有東西準備好是不可能的, 想當初鄧國和趙國決戰中原,那一戰兩國可是準備了一年多兩年的時間,現在短短兩個月, 能夠做到如此程度,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於是說道:“好,傳令下去,讓各地庫房一定要認真的檢查各種物資,不可疏忽,至於時間,隻要在十月前送到邊境便可。”

  “喏!”李嗣業應道。

  “慕容將軍, 不知秦國和趙國方麵有沒有什麽異動, 按理說,這個時候, 他們已經是受到我軍調兵遣將的消息了, 不可能沒有任何動作的。”了解完己方的情況之後,薛仁貴又向慕容恪問到秦趙兩國的情況。

  慕容恪說道:“回大將軍, 據關中明鏡反饋回來的情況可知, 秦國在接到消息之後, 便將駐紮在關中的二十萬精銳分別派往秦川、藍田穀、虎牢關和滎陽城。”

  “藍田穀、虎牢關、滎陽城?”聞言, 薛仁貴喃喃道:“藍田穀乃是武關至長安一線最有利的地形,看來秦國已經是放棄了上雒和商縣, 而虎牢關是通往中原重鎮洛陽,滎陽城是中原重鎮, 這兩個地方隻要不失,我軍就難以從中原進軍關中,而以秦軍的實力,想要守住這兩地,那河南郡各城想必已經是放棄了的,對了,還有趙國,秦趙乃是盟友,如今我大鄧數十萬精銳動起來, 以秦國的實力肯定擋不住的,所以秦國一定會向趙國求援, 趙國現在有何異動?趙軍是否有南下的跡象?”

  慕容恪搖了搖頭,說道:“趙軍沒有任何南下的跡象,而且連調動的跡象也沒有, 隻是中原一帶的兵馬加強了防備,收縮了防線罷了。”

  “趙軍沒有任何動作?那不應該啊,難道秦國並沒有向趙國求援?”薛仁貴聞言, 瞬間眉頭緊鎖,誰都知道,單憑一個秦國,很難擋得住如狼似虎的鄧軍的,如果趙國不出兵,一旦秦國被鄧國所滅,趙國的末日也不遠了,所以對於趙軍居然沒有任何動作,薛仁貴感到非常的奇怪,難道秦國並沒有派人去找過求援嗎?

  慕容恪說道:“秦國的確是派人去了晉陽,不過不知為何不但趙軍沒有動作,就連秦國使臣也留在晉陽, 沒有返回長安的打算。”

  “難道是趙國不願意出兵, 秦國使臣不甘心為秦國赴死,所以留在晉陽, 不回長安?”李嗣業疑惑的說道, 雖然有些不可思議, 但是這個解釋似乎是最合適的解釋了。

  這時,姚廣孝笑了笑,說道:“不然!”

  “哦,難道姚軍師猜到了趙國人的打算?”薛仁貴見姚廣孝笑了起來,便得知姚廣孝定是猜到了趙國人的心思了。

  姚廣孝向薛仁貴問道:“敢問大將軍,不知如今我軍在中原一地集結了多少兵馬?”

  薛仁貴雖然不知道姚廣孝為什麽會問這樣的問題,不過還是如實相告,說道:“這一次隨本將攻打河南郡的七衛兵馬已經大部分集結中原了,再加上日後坐鎮中原,防備趙軍的神行衛、安國衛、千牛衛,一共十衛,五十萬大軍。”

  “那不知大將軍以為,以這些兵馬能夠攻打趙國嗎?”姚廣孝又問道。

  “那是自然的,哦,本將明白了,趙國之所以按兵不動,就是擔心我軍攻打趙國。”薛仁貴恍然大悟的說道,現在他總算是明白趙國人的心思了。

  “沒錯!”姚廣孝點了點頭,說道:“如今我大鄧坐擁百萬精銳,就算同時與秦趙開戰也能做到不落下風,而出動幾十萬精銳,肯定是奔著滅國去的,而雖然我軍在武關、漢中集結幾十萬精銳,但是在中原也同樣集結了幾十萬精銳,趙國肯定會擔心我朝真正的目的並不是秦國,而是趙國,之所以會大張旗鼓的在邊境集結兵馬,為的就是轉移注意力,趁其不備,所以趙國才會按兵不動,隻要趙國沒有摸清我軍的意圖,就絕對不會動兵。”

  “應該是這樣了!”薛仁貴點了點頭說道,認同了姚廣孝的看法。

  “那大將軍,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呢?”李嗣業問道,趙軍一動不動的,那己方該如何去應對?

  薛仁貴笑了笑,說道:“該怎麽辦就怎麽辦,趙軍不動,對我軍來說並不是什麽壞事,反而會有利於我軍的行動,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傳令中原各衛,讓他們密切的監視住趙軍的一舉一動,及時回報。”

  “喏!”李嗣業應道。

  最後,薛仁貴眼中流露出了堅毅的眼神,對著幾人說道:“好了,諸位好生準備,萬裏江山就在腳下,嶽飛大將軍等前輩用一生為大鄧打下了一統天下的基礎,而我們這一輩人要做的是,將這個錦繡江山收入囊中,任何阻攔大鄧一統天下的障礙,我們都要一一清除。”

  “喏!”眾人齊聲應道。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轉眼間,隆冬已至,鄧昇再一次將薛仁貴宣召入宮。

  “薛卿,隆冬已至,不知明年一戰都準備得怎麽樣了?”乾陽宮中,鄧昇對薛仁貴問道。

  薛仁貴回道:“回陛下,六十萬大軍已經從各地抵達漢中、武關、陽城等地,而六十萬大軍所需的糧草輜重等一切物資也早已準備好,足夠大軍三年之用,而此戰我大鄧除了動用了六十萬大軍之外,還有五十萬民夫,用以運送糧草輜重。”

  “百萬之眾出征關中,此戰乃是我大鄧一統天下的第一步,朕與諸卿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剪除諸侯,壯大大鄧,為的就是今日,拿下關中,天下唾手可得,朕已經等了三十年了,不想再等了,薛卿,朕希望能夠在十年之內看到萬裏江山盡入大鄧版圖。”鄧昇說道。

  以鄧王安十六年繼位,至天統三年,鄧昇已經在位三十三年,馬上就要步入知天命的年紀了,十年之後,鄧昇就是花甲之年了,鄧昇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活到那一天。

  “請陛下放心,十年之內,臣定將這萬裏江山送到陛下手中。”薛仁貴點了點頭,說道,不說鄧昇等不及了,就連薛仁貴都等不及了,薛仁貴比鄧昇還要大上幾歲,十年之後他就是年過花甲之人了,如果十年之內不能滅掉秦趙,一統天下,薛仁貴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這一天,薛仁貴還記得,當初嶽飛將大將軍都督府交給他的時候,就曾說過,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萬裏江山盡入鄧國版圖,而今嶽飛已經六十多歲了,再等下去,嶽飛就等不了了。

  天統三年,十二月,三十日,除夕,鄧昇在結束了家宴之後,帶著鄧灝來到了乾陽宮的一處密室內。

  鄧灝看到乾陽宮中,居然還有一處密室,很是吃驚,不過很快也就釋然了,畢竟在鄧灝眼裏,鄧昇很多地方都很神秘,別的不說,就鄧國現在這麽多的能臣名將,就不是能夠用常理來解釋的,就鄧國現在的陣容,如果放在往常,幾百年都可能積累不到,更不用說很多人都是在鄧國最弱小的時候投奔鄧國的,鄧灝直到現在都不清楚,這麽多的大才,為什麽會放棄強大的漢國、魏國、齊國、趙國、楚國等國,前來投奔當時瀕臨亡國的鄧國。

  如果鄧昇知道鄧灝心中所想,肯定會嗬嗬一笑,畢竟這是他最大的秘密,係統的存在,是鄧昇成功最大的因素,就算這些年隨著鄧國的強大,鄧昇已經漸漸擺脫了對係統的依賴,但是係統仍然是鄧昇最大的倚仗。

  鄧昇帶著鄧灝來到一副輿圖前,鄧灝抬頭一看,發現這是當今天下的輿圖,不過除了鄧趙秦三國之外,趙國以北、鄧國以南、秦國以西都還有大片的土地,其中很多地方都標注著名字。

  “父皇,這是?”鄧灝問道。

  鄧昇笑了笑,說道:“這才是真正的天下輿圖,很多人的眼裏,天下隻有當年秦朝的版圖那麽大,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天下之大,在我大鄧南邊,秦國以西、趙國以北,還有大片的土地,這是朕留給你的。”

  “父皇的意思是讓兒臣有朝一日能夠征服這些土地?”鄧灝忽然明白了什麽,問道。

  鄧昇點了點頭,說道:“這副輿圖,是朕秘密讓商務司和明鏡收集的,本來朕打算能夠在有生之年完成這一夙願,但是朕知道,朕等不到這一天,所以隻能交給你了,朕能夠做的就是為你把這個江山打下來,而更大的江山,還需要你來實現。”

  說罷,鄧昇眼中流露出期盼的眼神。

  感受到鄧昇的期許,鄧灝內心感到無比的激動,這麽多年來,鄧昇還是第一次對自己這麽大的期盼,狠狠地點了點頭,說道:“父皇放心,兒臣定不會辜負父皇的期盼,有朝一日,定會將這些地方,納入我大鄧版圖!”

  鄧昇不知道的是,當他拿出這一副版圖的時候,會造就鄧國的另一個輝煌,但是也為鄧國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天統四年,三月,宛城上下為鄧昇慶祝了五十歲大壽之後,以薛仁貴、李嗣業、慕容恪為首的一眾大將相繼的離開了宛城,奔赴漢中、武關、陽城等前線,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最後的準備。

  宮城之上,鄧昇目送著一眾大將的離開,鄧灝就站在他的身旁,對鄧灝說道:“灝兒,這些都是我大鄧的功勳之臣,他日你繼承了父皇的位置,切記,善待功臣。”

  “喏!”鄧灝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