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登極在即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2-03-05 10:14      字數:3173
  第五百四十九章:登極在即

  乾元二十八年,正月初一,秦王嬴莊於長安太阿殿稱皇帝,自稱秦十九世,消息傳到宛城,以崔浩為首的文武百官再一次向鄧昇勸進,不過也再一次被鄧昇給拒絕了,可是崔浩等人也沒有灰心,三請三辭,現在已經第二次了,隻要再來一次,就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兒臣拜見父王!”景泰殿中,鄧灝向鄧昇行禮道。

  “起來吧!”鄧昇點了點頭,說道:“這幾日外麵都怎麽樣了?”自從拒絕了文武百官的第二次勸進之後,鄧昇便躲在了景泰殿,不見任何人,越是這個時候,就越要保持沉默。

  “回父王,自從二次勸進被父王拒絕了之後,外麵百官已經群情洶湧,有不少的官員都找到了兒臣,希望兒臣能夠向父王進言,不過都被兒臣婉拒了。”鄧灝說道。

  “看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第三次勸進了,不過這都是後話,今日父王找你來是有一件要事與你商議的。”鄧昇說道。

  “不知何事呢?”鄧灝不解的問道。

  鄧昇說道:“稱皇帝一事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了,但是稱皇帝之後,按照慣例都是要大封群臣了,這種事情寡人與群臣商議有些不妥,所以隻能找你了。”

  鄧灝瞬間明白了,大封群臣,如何做到人人滿意是最難的,就算鄧昇詢問大臣的意見,他們也不敢隨便進言的,畢竟這很容易得罪人。

  鄧灝想了想,說道:“父王,如今大鄧雖然已經是天下第一強國,但是畢竟還沒有完成統一,如果此時大封群臣,那日後天下一統之時,再有人立下不朽功勳又該如何封賞呢?可是稱皇帝乃是普天同慶的喜事,群臣極力勸進,也是希望能夠加官進爵,如果不封賞又不行,兒臣想,可否挑選出一批自父王登基以來功勞之最的大臣進行封賞,其餘人稍作加賞,待滅趙破秦,完成一統後再行封賞?”

  鄧昇仔細的考慮著鄧灝的提議,身為人臣,最可怕的就是賞無可賞,如果功勞大到連封賞的餘地都沒有的話,那最後為君者也隻能是痛下狠手了,走到這一步,鄧昇是不願意的,所以才會如此的為難,可鄧灝又說得對,不封賞不行啊,鄧昇登基以來,大封群臣的次數屈指可數,大多都是在登基之初,這十幾年來封賞的並不多,這一次稱皇帝如果不大肆封賞,肯定會使群臣離心離德的。

  “灝兒,其實父王心裏有一個想法。”鄧昇說道:“寡人打算製定十八品製度,授予群臣。”

  “還請父王示下!”鄧灝見鄧昇有想法了,馬上表示洗耳恭聽。

  鄧昇說道:“這十八品與官職無關,隻看功勳,如果功勳或者是能力不足以升遷,那就授予品級,增加殊榮,另外你也知道,其實下麵有很多官員都有足夠的能力和功績升遷,隻不過是因為朝中有一眾大臣把持位置,導致無法升遷,長此以往,難免心中有所不滿,授予品級也可以稍稍安撫。”

  鄧灝聽後連連點頭,鄧國的官員大臣,這十幾年來升遷確實有些困難,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初追隨鄧昇的時候,那些大臣大多都是年輕人,雖然過了三十年,可還是春秋鼎盛,遠沒到退位讓賢的地步,這就導致有些有能力的官員在一個位置上一待就是十幾二十年了,得不到升遷的機會,心中有些怨氣也是正常的,現在鄧昇推出的十八品製度,也能一定程度緩解百官的不滿。

  “父王,此策甚好,如此一來,官員們雖然暫時無法得到升遷,但是等到品級上的升遷,也能讓官員知道,朝廷並沒有忘記他們。”鄧灝說道。

  “另外還有爵位上!”想法得到兒子的認同,鄧昇便放下了一顆心,然後再說道:“稱皇帝之後,一些大臣的爵位定會得到提升的,現在我大鄧爵位分為國公、郡公、縣公、君、侯、伯、子七等,稱皇帝之後,寡人在國公之上,增添親王、郡王、勳王三等,共計十等,其中親王、郡王非王室成員不可封,勳王一爵,可封賞給功臣,不可世襲,非安邦定國、開疆拓土之功不可封。”

  “父王睿智如海,兒臣不急矣!”鄧灝很及時的送上了彩虹屁,公爵、君爵、侯爵、伯爵、子爵自古就有,而王爵,這是從前一國之君的尊號,也未嚐不可,唯獨勳王一爵亙古未見,不過勳王一爵一出,也能一定程度上解決日後賞無可賞的尷尬。

  “不過具體封賞的名單,寡人還有待商榷,你先回去吧!”鄧昇說道。

  “喏!”鄧灝知道下麵的事不是他能夠參與的了,所以很自覺的退下。

  鄧灝離開之後,鄧昇便考慮起封賞的名單,親王一爵很明顯,除了自己的幾個兒子,其他人都夠不上,就算自己的那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充其量就是一個郡王的封號而已,而勳王一爵,鄧昇並不打算現在就封賞,最起碼也要等到完成一統之後再封賞,至於國公一爵,鄧國目前可以上得來的比較多,可是鄧昇並不想一次性封賞。

  就在鄧昇考慮封賞問題的時候,一則從趙國都城晉陽而來的消息再一次使得宛城沸騰起來。

  乾元二十八年,正月十八日,趙王於晉陽稱皇帝,一時之間,宛城成為了全天下最矚目的地方,所有人都等著鄧昇稱皇帝的一天。

  “諸位,時機已至,請諸位隨本官入景泰殿,恭請大王稱皇帝!”中書省官署裏麵,崔浩將滿朝文武召集起來,準備再一次勸進。

  一眾人在崔浩的帶領下來到景泰殿外,桂祥見狀,連忙進殿稟告鄧昇,鄧昇嘴角一揚,說道:“讓他們進來吧!”

  “臣等拜見大王!我王萬年!”一眾大臣跪倒在景泰殿內。

  “免禮,諸卿此來所為何事?”鄧昇擺了擺手說道。

  不過眾人並沒有聽命起身,而是繼續跪在地上,崔浩大聲說道:“回大王,臣等此來是恭請大王登皇帝位!”

  “不必多言,寡人不是說了嗎?皇帝一位,非德才兼備之人不可擔當,寡人自知德行不足,難堪大任,皇帝一位萬萬不可!”鄧昇故意板著臉說道,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拒絕勸進的說辭。

  “大王此言差矣!”崔浩身旁的張賓說道:“論才幹,大王登基之初,大鄧還是一個須臾小國,在大王的帶領下一躍成為天下第一強國,才幹一說,大王不弱於任何人,論德行,大王登基以來,屢屢施以仁政,恩澤萬民,深受萬民擁戴,如此德才,如何當不得這個皇帝呢?”

  “沒錯!”蔣琬也說道:“現如今秦王、趙王先後稱皇帝,論才、論德,他們遠不及大王,而中原戰火即將重燃,大王稱皇帝之後,定能振奮前線軍心,對往後戰事大有裨益,還請大王順天應民,即皇帝大位!”

  “請大王順天應民,即皇帝大位!”蔣琬話音一落,群臣俯首在地說道。

  “這……你們這是陷寡人於不義啊!”鄧昇故作為難的說道:“也罷,既然如此,那寡人今日便遂了你們的願吧!”

  “臣等叩見陛下!”見鄧昇鬆口了,眾人連忙拜道,並且稱呼鄧昇為陛下。

  鄧昇笑著點了點頭,說道:“登極一事,便全權交由三省六部主持,不過中原戰火重燃在即,登極一事務必從簡,另外,登極後,大鄧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需改元,新年號便由禮部擬定,以供寡人挑選。”

  “喏!”眾人應道。

  鄧昇即將登極稱皇帝這一消息傳出,整個鄧國頓時沸騰起來了,之前秦王、趙王先後稱皇帝,鄧國人都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如果鄧昇不肯稱皇帝,日後麵對他國之人,鄧國人便平白無故的低人一頭了,這讓鄧國人無法接受的,畢竟這幾十年來,鄧國人都是一直以身為鄧國之人為驕傲的,這一下子落差這麽大,肯定是接受不了的,現在好了,鄧昇也要稱皇帝了,這個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

  幾日之後,崔浩帶著禮部尚書陳群前來景泰殿麵見鄧昇。

  陳群說道:“啟稟大王,臣等定下二月初二舉行登極大典,另外各地刺史、太守都會親自入京朝賀,中原前線諸將也會派出使者前來朝賀,另外,在二月初一那一日,大王需要親率宗室、文武百官前往太廟祭拜曆代先王,同時為曆代先王上尊號。”

  鄧昇點了點頭,祭拜太廟是必須的,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鄧昇都要稱皇帝,當然得為祖先們上尊號了,畢竟雖然鄧昇是鄧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君王,可畢竟不是開國之君,在他前麵還有十八個王呢,這都是要一一追諡的,馬虎不得,而且還需要定下廟號,不過廟號可不是每個先王都能夠擁有的,這個可是很嚴謹的。

  “曆代先王的尊號便由禮部擬定,一定要根據曆代先王生前功過評定,不可有絲毫差異。”先王的尊號,雖然是由鄧昇拍板,但是具體的還是要由禮部擬定的,這也是一直以來的規矩,這個鄧昇也隻有選擇權而已。

  “喏!”陳群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