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秦王稱帝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2-03-05 10:14      字數:3463
  第五百四十八章:秦王稱帝

  皇帝一號來源於秦始皇嬴政,當年嬴政憑借強大的國力,奮六世之餘烈,掃六合,歸一統,自覺功蓋三皇,德勝五帝,別說是王號了,就連帝號也配不上自己,所以自創皇帝一詞,作為自己的尊號,並自稱秦始皇,後世子孫稱二世、三世以傳萬世,隻不過秦始皇怎麽也沒有想到,他的大秦帝國隻傳了二世,維持了區區十五年,在他死後不到五年,大秦帝國就轟然崩塌了。

  而皇帝的稱號從古自今也隻有兩個人用過,一個是開創者秦始皇嬴政,另一個就是秦二世嬴胡亥,很多人說其實大秦帝國傳了三世,還有一個子嬰,但是子嬰殺了趙高之後,便廢了帝號,恢複秦王的稱號了,所以他算不上皇帝,因此由始至終能夠被尊稱為皇帝的隻有兩人。

  秦朝覆滅之後,還有一個人也曾稱帝,那就是當時的天下共主義帝,隻不過這個天下共主的地位如何就不言而喻了,後來也被西楚霸王項羽給暗殺了。

  自此以後,天下雖然出現了很多個王,但是卻再也沒有出現一個皇帝了,而皇帝一號也成為了傳說,現在秦王居然想稱皇帝,這不由得鄧昇等人不震驚。

  稱皇帝鄧昇也不是沒有想過,但是鄧昇覺得隻有一統天下之主才有這個資格,否則和一個草頭王又有什麽區別呢?可沒想到現在天下實力最強的鄧國沒有稱皇帝,昔日的天下霸主趙國沒有稱皇帝,反而實力一再削弱的秦國要稱皇帝了。

  本來皇帝一號出自秦國先祖,作為後世子孫繼承這一個稱號也無可厚非的,但是眾所周知,皇帝要比王更為尊崇,現在你秦王稱皇帝了,那讓鄧國和趙國情何以堪啊?

  “姚卿,消息可屬實?”鄧昇強壓著心中的震驚,對姚廣孝問道,他要確認這個消息的真實性。

  姚廣孝點了點頭,說道:“屬實,這則消息是長安明鏡收買了許多秦國重臣打探出來了,假不了,並且秦國朝廷已經在著手準備了,據聞登極當天,秦王會大封宗室和群臣,普天同慶。”

  那就是假不了了,秦國弄得如此沸沸騰騰的,不可能弄出一個假消息的,不然對秦人的打擊會非常大。

  “如今鄧趙秦三國鼎立,秦國實力最弱,所占之地也隻不過區區關中、西涼,不說和掃六合的大秦帝國相比了,就連和秦始皇登基之初的秦國比也遠遠不如,秦王哪來的底氣稱皇帝?難道秦王不怕我大鄧和趙國會對其群起而攻之嗎?”蔣琬不解的問道,秦國的實力是三國最弱,地盤也是最小的,貿然稱皇帝,就不怕鄧國和趙國對他動手嗎?

  姚廣孝回道:“據聞,秦王之所以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稱皇帝原因有二,其一就是我大鄧與趙國在中原大打出手,如果不分出個勝負,彼此之間也不可能停戰,就算秦王這個時候稱皇帝,我們也不會停下中原大戰去對付秦國的。”

  眾人聞言,連連點頭,這倒是個事實,現在鄧國和趙國都將國內超過六成的兵馬放在中原決一死戰了,別說秦王稱皇帝,就算是秦國內亂,有機可乘,鄧國和趙國都不會停手了,畢竟這可是關乎天下歸屬的大戰,又豈是說停就能停的,不得不說,秦王這個時機捉得非常好。

  “其二就是秦王想借稱皇帝一事來樹立自己在秦國的威信,眾所周知,秦王登基之後,處處受到五大輔臣的擎製,先前中原開戰之前,秦王就曾召集五大輔臣想要在我軍與趙軍酣戰之際,伺機而動,隻不過被五大輔臣給阻止,既然不能通過戰爭來樹立威信,那稱皇帝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姚廣孝說道。

  眾人聽後,總算是明白了秦王的用心了,看來秦國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啊,秦王稱皇帝之後,定會對五大輔臣的威望大批挑戰,如果不能妥善處置,一場內亂就在所難免了。

  “大王,秦王稱皇帝一事,不知大王是有何打算?”這時,崔浩出列向鄧昇問道。

  崔浩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鄧昇,要說這個天下誰最有資格稱皇帝的,無疑就是眼前這個天下第一強國的王了,現在秦王都要稱皇帝了,所以所有人都想知道鄧昇到底是怎麽想的。

  “無需理會,現在對我大鄧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打贏中原之戰,隻要滅了趙國,區區秦國也隻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到時候天下在手,這個皇帝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順。”鄧昇也知道這些大臣們是怎麽想的,他們都想自己稱皇帝,這一來不但自己能夠更進一步,就連他們也能加官進爵,不過鄧昇覺得還不是時候,等到一統天下了,這個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

  隻不過鄧昇是這麽想的,但是崔浩等人卻不是這麽想的,隻見張賓出列道:“大王此言差矣,稱皇帝一事可不是單單的換一個尊號這麽簡單的,秦王稱皇帝之後,想必趙王也會不甘人後的,一旦秦王和趙王相繼稱皇帝之後,大王還是王號的話,那日後我大鄧在秦趙麵前就會低人一等了,雖說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可是有些時候名號也是很重要的。”

  鄧昇聽後,一頓,他還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得不說,張賓說得很有道理,如果秦王和趙王都稱了皇帝,而自己還是一個王的話,在大義上就輸了一籌了,這對鄧軍的士氣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鄧昇頓時有些心動了,畢竟皇帝這個尊號,誰不想擁有呢?

  不過鄧昇還是斷然拒絕了,稱皇帝的時機到了,但是時候還沒到,說白了,最起碼鄧昇不能隨便答應,於是拂袖說道:“此事寡人自有主張,無需多言,今日議事就到這裏了,都散了吧!”說罷,便帶著鄧灝離開了景泰殿。

  路上,鄧灝還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向鄧昇問道:“父王,稱皇帝對大鄧有利無害,為什麽父王不答應呢?”

  在群臣勸進的時候,鄧灝心中就很激動,雖然鄧昇稱皇帝之後,他還是一個太子,實際上並沒有什麽改變,但是這裏麵就大有不同了,一個皇帝的繼承人和一個王的繼承人能一樣嗎?

  鄧昇笑了笑,說道:“灝兒,你能看出的事情,難道父王就看不出來嗎?父王當然知道稱皇帝對大鄧的好處了,但是可不能如此隨便就答應,不然在世人看來,父王就是一個不知謙卑之人了。”

  “兒臣明白了,父王是說要三請三辭!”鄧灝頓時恍然大悟。

  鄧昇會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明白就好,雖然是眾望所歸,但是也要做出排麵才行,父王一個人走走就行了,你去乾陽宮處理政務吧。”說罷,便一個走開了。

  而另一方麵,剛剛離開了景泰殿的眾人卻齊聚中書省官署。

  “諸位大人,為什麽大王不同意稱皇帝呢?稱皇帝之後對我大鄧的好處,就連我這個武夫也明白,沒理由大王不清楚的?”鄧艾向眾人問道,在鄧艾看來,稱皇帝之後的好處不言而喻,這個道理自己都能夠看明白,沒理由鄧昇會看不出來的。

  “大王當然清楚了!”崔浩笑了笑說道:“其實大王也知道稱皇帝一事勢在必行的了,隻不過不能這麽輕易的接受而已。”

  “這又是為什麽?”鄧艾還是不明白。

  “鄧大將軍這就不明白了,周禮有雲:主國五積,三問,皆三辭拜受,皆旅擯。再勞,三辭,三揖,登,拜受,拜送。賓所停止則積,間闊則問,行道則勞。其禮皆使卿大夫致之,從來至去,數如此也。三辭,辭其以禮來於外也。積問不言登,受之於庭也,主君郊勞,交擯,三辭,車逆,拜辱,三揖三辭,拜受,車送,三還,再拜,如此三請三辭才能顯示謙讓,才能得到萬民擁戴的,所以想要大王同意,就必須三請方可,今日算是一請,再來兩次,大王就自然而然同意了。”張賓在一旁說道。

  “你們這些文人就是多幺蛾子,要我說,大王稱皇帝乃是實至名歸的,直接登上大位就是了,本將倒要看看誰敢胡說八道。”常遇春不屑的說道。

  對於常遇春這些滾刀肉,眾人也是十分無語,和常遇春關係比較好的蔣琬對其說道:“常大將軍,三請三辭方顯謙遜,如此才能證明大王是實至名歸的,放心,稱皇帝一事乃是大勢所趨的,三請三辭也隻不過是耽誤些許時日而已,影響不了大局的。”

  常遇春和蔣琬都是出自鄧昇潛邸,是鄧昇第一批手下,所以對於蔣琬的話,常遇春還是聽的,於是便沒有再說話了。

  “那崔相覺得我們什麽時候再勸進呢?”姚廣孝向崔浩問道,作為百官之首,這件事由崔浩排版最好了。

  崔浩想了想,說道:“此事不急,畢竟自秦二世之後,天下再也沒有出過皇帝,所以我們不能第一個做的,倒不如先讓秦王稱皇帝,等秦王稱皇帝的消息傳來,我們便再請。”

  眾人聞言都覺得在理,畢竟槍打出頭鳥,這個第一人索性就讓秦王先做了。

  果然,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所有人都當沒有事情發生過一樣,該怎麽還是怎麽樣,誰也沒有再提這件事,直到秦王稱皇帝的消息傳來。

  乾元二十八年,正月初一,秦王嬴莊在祭拜過秦始皇陵之後,便在群臣的擁戴下在長安太阿殿稱皇帝,並且自稱秦十九世(嬴莊是秦國的第十七位王,加上秦始皇、秦二世,到他這裏正好是第十九世,至於秦子嬰,嬴莊並沒有承認,畢竟他是秦國曆代以來唯一一個投降的君王),繼承了秦始皇二世、三世以傳萬世的口號。

  秦王稱皇帝,頓時天下震驚,沒想到兩百多年後,皇帝一號會再現,而秦王稱皇帝之後所有的目光的聚集到了宛城和晉陽。

  消息傳到宛城,以崔浩為首的文武百官再一次進宮勸進,不出意外的是,鄧昇再一次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