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養寇自重
作者:天下白兔      更新:2020-11-19 18:16      字數:3393
  張佩綸,趙家華兩個人剛出了悅來客棧,就有一輛馬車出現在了道路的旁邊。

  張佩綸對著趙家華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趙家華也沒說什麽,低頭就鑽進了馬車。

  這二人坐著馬車,一路來到了直隸總督府。

  在張佩倫的帶領下,門口的護衛並沒有攔他們,於是這馬車從側門直接進了直隸總督府,然後在二門前停下。

  到了這裏二人下了車,張佩倫在前邊引路,趙家華緊跟在後,二人穿堂過巷,很快就來到一座精致的書房前。

  在書房門口自然有小廝在那裏候著他,見到張佩倫來了,趕緊先給他行了禮,然後才說道:“姑爺,老爺在裏邊等候多時了。”

  張佩倫點點頭打發走這個小廝,轉過頭來對著趙家華說道:“先生在這裏稍等,我進去回稟嶽父一聲。”

  在說完之後張佩綸就進了書房,而李鴻章這時候正坐在那裏端著一杯茶,不知道在思考什麽,張佩綸進來之後,他仍然沒有回過神來。

  張佩倫隻好上前輕輕的說道:“嶽父大人,人我已經請來了,就在書房之外等候。”

  李鴻章聽到張佩倫的話,這才從思考之中醒過來。

  “回來了,人請來了?”

  張佩倫看到李鴻章確實有些心不在焉,隻好把剛才的話重新說了一遍。

  李鴻章聽了點點頭,然後說:“那就讓他進來吧。”

  張培倫趕緊出去將趙家華領入了書房。

  趙家華還是頭一次見到這位大清國赫赫有名的李鴻章李大人,因此剛一進屋就仔細端詳這位老人。

  隻見這老人身穿著普通的常服,頭發胡須已經花白,但是坐在那裏,身前背後卻有層層的殺氣,好像是沙場上的武將,但是麵色卻是儒雅,既矛盾又協調的形象,竟然出現在一個人身上,讓人感到世界的奇妙。

  趙家華打量完李鴻章之後,按照規矩先給他磕頭行了禮,在李鴻章允許之後,這才敢站起來,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等著李鴻章訓話。

  李鴻章沉思了一下,然後就可道:“你這一回到京師有什麽事?”

  趙家華聽了有些不悅,這是劉海兩江總督的自己的事情,你雖然是直隸總督,恐怕也沒有資格過可。

  於是趙家華沉默不語。

  李鴻章已經看出了趙家華在軟對抗,但是他卻沒有生氣,隻是麵帶微笑的說道:“朝廷上現在不太平,你的那位主子是不是要到朝廷上去找靠山了?”

  趙家華聽了李鴻章的話,默不作聲,算是默認了。

  李鴻章看了看對方的臉色,然後這才又說道:“現在咱們大清內憂外患,再也經不起折騰了,我看著你還是讓你家主子老老實實的聽從太後的調遣,這樣一來咱們大清國也能安生點,不會被列強趁虛而入。”

  在李鴻章的心中,現在對抗外國是頭等大事兒,內部的這些矛盾都可以放到後邊再說。

  趙家華卻對李鴻章的話不以為然,他第1次開口反駁李鴻章:“大人現在頗得太後娘娘信任,又是直隸總督位極人臣,天下都看您的臉色行事。自然是希望天下太平。可我們大人卻不同,他幾次得罪了聖母皇太後,要是在朝廷上再沒個靠山,恐怕真的要天下動蕩了。”

  李鴻章聽到這裏先是一愣,馬上就反應過來,如果太後慈禧繼續打壓劉海,鬧不好劉海真的會出什麽事,心中想:劉海就是因為這樣,才想在朝廷上找個靠山,暫時在前麵給他擋著。

  李鴻章想了一想,然後笑著說道:“你這是多慮了,太後娘娘執掌天下這麽多年,心中已經有了溝壑,怎麽會如此不顧大局?”

  趙家華默不作聲的想了想,然後才堅定的說道:“我家大人不會把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還請老大人不必再過可。”

  李鴻章聽完之後,也就知道對方這一次恐怕是來真格的了,從此之後朝廷上真的有動蕩了。

  以前的時候光緒皇帝隻是一個光杆,根本無法和太後慈禧相抗衡,但是有了劉海的支持,就等於有了一個大大的地盤和後援,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雖然不能說羽翼豐滿,但是也有了一定的反擊能力。

  李鴻章聽到這裏實在是無語,他本來想勸服趙家華,以大局為重,沒想到趙家華竟然如此的堅定。

  趙家華看出了李鴻章的不悅,他心中轉了個圈,然後再次拱手說道:“劉大人如此,對於李大人來說也是好事。”

  李鴻章到了這裏來的興致,“這話怎麽說?”

  “大人,如果你大人和我家大人合流之後,雖然能表麵上看來天下太平,但是皇太後恐怕就更加的臥不安枕了。”

  接下來趙家華就沒有說下去,但是李鴻章也馬上理解了他的意思。

  如果是兩個實力派互相矛盾,那麽慈禧太後自然是樂於看到,如果這兩個實力派竟然屬於同一陣營,雖然他們都是表麵上投靠慈禧太後,恐怕這個被慈禧也是心驚膽戰了。

  李鴻章聽到這裏也不由得點點頭,如果真的這麽說來,自己和劉海有些矛盾,各為其主,反而能讓各自平安無事。

  李鴻章說道這裏連上終於再一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抬起頭來看了看下邊的趙家華,這個確實是有些才能,怪不得劉海把他招入自己的幕府。

  “今天打擾先生了,先生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

  李鴻章說道這裏,又向旁邊的張佩綸說道:“今天就到這兒吧,你送趙先生回去。然後多備厚禮,算是我對趙先生的賠禮。”

  張佩綸在那裏答應一聲,然後就把趙家華請了出去。

  到晚上的時候,張佩綸重新回到兩江總督府麵見李鴻章。

  李鴻章一個下午就沒有離開那間書房,他在那裏把前因後果都想了一遍,又預測了一些未來的走向,仍然是有些心驚膽戰,他這是被自己的預測嚇到了。

  張佩綸進來之後見到李鴻章滿臉陰沉,於是上前一步可道:“嶽父大人有什麽事心焦?”

  李鴻章見是張佩倫回來了,便開口可道:“把那個趙家華送回去了?”

  “回稟嶽父,已經把趙先生送回客棧。”

  李鴻章聽了完之後點點頭,然後讓張佩倫坐在自己的旁邊。

  “你看這個趙家華怎麽樣??”

  “這位趙先生確實有才學,而且心思靈巧,將來必定不是易於之輩。”

  李鴻章歎了一口氣,然後說道:“劉海此人雖然頗懂軍事,但是在文事上卻多有漏洞,這一回有趙佳華輔助,算是補齊了他最後的短板,將來大清國一定會被這個劉海攪得風雨飄搖。”

  李鴻章這是被趙家華剛才那段養寇自重的說法給說服了,同時更加佩服他的才華以及辯才。

  張佩綸聽了有些詫異,不過他也是心思靈敏之人,略微一思考,他便明白了李鴻章的意思。

  “嶽父大人真的認為劉海是大清國最大的變數,將來恐怕不可抑製。”

  李鴻章聽了之後點點頭,然後有些頹廢的說道:“老夫現在年紀以大,沒有當年之勇了,如果再年輕20年,也許能和劉海爭鋒。”

  李鴻章說完這句話之後,又振奮了一下精神說道:“老夫在時,想來天下不會有什麽動蕩,劉海雖然厲害,但是有老夫壓著他,也不會出什麽幺蛾子。”

  李鴻章現在對於他剛剛成軍的北洋水師十分的信任,自認為憑借北洋水師,也不次於南洋水師。

  張佩綸聽了之後也隻能點點頭,他對劉海這個年輕人其實是十分敬佩的,雖然說上位時劉海靠了嶽父曾國荃的幫襯,但是他自己如果沒有能耐,也闖不下如此大的基業。

  不說這翁婿二人在書房之中談話,再說悅來客棧的趙家華,他回到悅來客棧之後,思前想後,思考了一下這一回見李鴻章的前因後果,覺得沒有什麽破綻,這才放心。

  第2天這位趙先生,早早的起床,就命雇了輛去往京城的馬車,然後就離開了天津衛,他可不想再在李鴻章的地盤上呆著了。

  這趙家華到了京城之後先找客棧住下,然後派人打聽翁同龢的住所,以及他的喜好。

  在京城之中,對於送禮也是一門生意,許多古玩行,表麵上是販賣古玩,其實暗地裏都連著朝廷中的許多大臣。

  因此趙家華很快就打聽清楚了翁同龢的喜好,也在翁同龢相熟的古董鋪子裏,買了10來本永樂大典的殘篇。

  等來到翁同龢的府邸,先是報名求見,翁同龢對於劉海可是早有聞名,聽說他的人前來拜見,自然是趕緊命人請到客廳。

  趙家華進了客廳見到,翁同龢這位四朝老臣,兩代帝師,馬上就上前行禮,而且規規矩矩,顯得有些局促,好像是見了自己的偶像一樣。

  接著趙家華就送上早就準備好的禮物。

  翁同龢對於趙家華的態度很是滿意,他摸著胡子點點頭,算是給趙家華還了禮。然後讓一旁的管家將禮物拿下去。

  再讓趙家華在一旁落座之後,翁同龢可道:“你家主人這一次讓你來有什麽事兒?”

  趙家華趕緊回答道:“幾次朝廷之上,多謝老大人的斡旋,我家大人銘感五內,所以派小生前來向大人道謝。”

  翁同龢在朝廷上混了這麽多年,一聽趙家華的話就明白了他得用意,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

  “一點小事,竟然還有勞你家大人惦記著,千裏迢迢跑到京城來給我送禮,真是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