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武關奇遇(五)
作者:北海布衣      更新:2020-11-29 13:53      字數:2092
  看到嫪福帶著人前來,老者快走幾步迎了上來,一躬掃地,然後笑容可掬的開口道:“不知將軍大駕光臨,迎接來遲,恕罪恕罪,小老兒嫪珂這廂有禮了。”

  “老員外不必客套,羸煬與小弟因事路過貴寶地,叨擾之處,還請見諒。”羸煬也不托大,快步下車來到老者麵前,趕緊拱手還禮。

  一問一答之間,足以看出秦代社會禮數周全,這些全賴律法和教化之功,秦曉篆暗地裏不由得一陣讚歎。

  嫪珂員外很是親熱,與羸煬攜手走入院中。等到繞過影壁牆進入院子,羸煬與秦曉篆幾乎同時眼前一亮,隻見院內幹淨整潔,一條平整的石板路直達正房。

  這是一處三出三進的大院落,正房一拉溜五間,兩側各有廂房,院內種植著許多花草,優雅別致,井井有條。

  進入屋內,嫪珂堅持請羸煬上床,並在主位就坐,羸煬再三推讓無果,最後隻能客隨主便,道一聲“叨擾”坐了上位,嫪珂在側坐相陪,吩咐下人趕緊準備朝食,秦曉篆隨便挑了個下手位坐下。

  秦代的坐具,大多是低矮的案幾,無論何種坐具統一稱之為床,每個人麵前都擺著一條案幾。

  就見嫪福取過一塊類似現在茶餅模樣的東西,先用器具搗開,然後放入一把扁壺,再加入蔥薑和桔子皮等物什。這時候下人進來將沸水衝入壺中,廳房之中頓時氤氳起一股清香之氣。

  幾個下人隨即在每個人麵前放置了一個托盤,其上有一隻彩色漆器,這個秦曉篆倒是認識,古時候管這種器物叫做盂,上麵繪有彩色魚紋等多種彩繪,然後沏入茶水。

  作為深諳秦代曆史的秦曉篆,她熟知秦代的各種飲食文化。在戰國後期和秦初之時,桐柏居民將茶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再曬幹或烘幹後存放。飲用之時,多數先將茶團搗碎放入壺中,然後注入開水,講究點的人家再加上蔥薑或桔皮調味即可。

  此時的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藥品,而且已經成為當地的待客食品。隨著秦朝的統一,桐柏茶的飲用方式和待客風俗開始逐步推廣。

  接著就有幾個下人走進來,為每張案幾擺上了幹鮮水果與幾樣茶點。秦曉篆看了看,瓜果盤中擺放了一些棗子、話梅與橘子,幾樣茶點看著倒也精致,隻是不知道用什麽材料加工製成。

  看來這嫪珂確實是當地的殷實之家,現在正值春末夏初時節,也是水果青黃不接的季節。古代不比現代社會有冰箱和冷藏庫等存儲條件,家中能有這幾樣東西待客就算很上檔次了。

  管家嫪福與幾個下人在一旁垂手而立,隨時為眾人添茶續水。秦曉篆暗想,看來這嫪珂治家頗為有方,眼前的這個嫪福也是有眼力勁之人。

  嫪珂隨手作了一個請用茶的姿勢,讓眾人品茶吃一些零食。見羸煬大哥端起麵前的盂來飲茶,秦曉篆也小心的端起來,放到鼻翼之間輕嗅。嗬,這桐柏茶的味道還真不錯,香氣襲人,輕輕吹去表麵漂浮的茶葉,小啜一口,唇齒留香,提神醒腦。

  等到茶過三巡,用過了幾樣茶點和幹鮮果品,秦曉篆由衷的讚歎,雖然古代沒有現代社會的加工儲存條件,但是這些食品的味道自然清新,散發著淳樸香甜的原始氣息,的確不同凡響。

  那個年代生產力不夠發達,沒有任何化學汙染,更不用擔心農藥化肥和重金屬殘留,全部是響當當頂呱呱的綠色有機食品。

  等眾人用過茶飲,就見幾個女婢手托著各種黑漆托盤,來往穿梭,須臾之間,每張案幾之上擺滿了幾樣精致的飯菜,熱氣騰騰,香氣撲鼻,房間裏頓時溢滿了飯菜的香氣,讓人胃口大開,饞涎欲滴。

  緊隨其後,嫪福與下人又在每張案幾擺上了樽。對酒樽這種東西,秦曉篆更是再熟悉不過,在家裏爺爺就收藏了秦漢時期的多種酒具,不但有樽,還有卮、觥、耳杯、羽觴、酒爵等多種器具。

  麵前的這個樽形似古鼎,底部三足較矮,腰部兩側各有一隻環形把手。

  倒是嫪福手裏提的物什頗為奇怪,這是一件仿照葫蘆形製的器具,上帶貫耳(管狀耳)和圈足,壺身兩側有獸頭輔首銜環耳,壺身上麵有清晰可見的蓮花瓣狀紋飾,圈足之下雕有憨態可掬的伏獸。

  秦曉篆明白,這是一件盛酒兼具溫酒多用的器具。春秋戰國時期,酒壺又有圓形、方形、扁形、瓠形等多種形製,多用陶土燒製,秦漢年代又稱壺為“鈁”“鍾”等。

  這時,就見幾個女婢雙手端著銅盆進來,如同柔嫩蔥筍一般的玉臂上搭著毛巾。

  這也太講究了吧!秦曉篆心裏不由得一陣腹誹,真沒有想到,古時候的大戶人家用個朝食還這樣繁瑣。

  原來秦代農業不夠發達,糧食有限,實際上人們一天隻吃兩頓飯,第一頓稱為“朝食”,在太陽升到東南方的位置時,開始首次就餐。第二頓稱為“食”,時間為申時,就是現在的下午四點左右。

  對秦代的生活習俗,秦曉篆倒是從曆史記載上了解的不少,但是真實生活並沒有機會親身經曆,如今有緣得見,萬萬沒想到這樣複雜。心下想了想也好,權當享受一下古代大戶人家慢節奏的奢侈生活吧。

  眾人淨麵淨手已畢,下人已經將各種菜肴和湯湯水水擺好,琳琅滿目,眼花繚亂。秦曉篆一看,麵前的樽裏已經盛滿了酒,散發著好聞的酒香。

  看看案幾上,說起來令人好笑,簡直像開了雜貨鋪一般,擺滿了甕、罐、缽、勺、匕等物件。好笑歸好笑,這個倒是可以理解,秦代可沒有現代社會的杯盤,除了陶器、胎器,就是青銅器具。

  案幾一頭,各自擺放了一盤葵、藿和蔥、韭。葵菜是當時人們最常吃的蔬菜,也就是現在的冬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