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皇陵探秘(三)
作者:北海布衣      更新:2020-10-15 07:32      字數:2068
  秦曉篆揉了揉眼瞼,睜大眸子定睛瞧看,等到詳細看過,她這才恍然大悟。奧,原來剛才一眼看到的這些遮天蔽日的所謂黑雲並不是真的黑雲,而是數量眾多的鳥兒,它們成群結隊,低空飛行,嚴嚴實實的遮住了陰雲密布的天空。

  再往前走不遠,這次兩個人幾乎同時發現了一個特別異常的景象。隻見從帝陵的方向湧出來好多灰不溜丟的老鼠,嘰嘰吱吱的滿地都是,幸好它們結對走過的方向離著兩人還有一段距離。但是驟然間見到這麽多老鼠成群外出的場景,任是誰都會心頭驚悚,頭皮發麻。

  老鼠這種東西,牙尖嘴利,賊眉鼠目,雖然遭人厭惡,但也是極有靈性的動物。它們一般晚上單獨行動,白天極少出現。

  在世人的眼中,老鼠還是狡黠和機靈的象征,它個頭不大,身體並不是最強壯的,但是卻居於十二生肖之首,令其它動物尤其是大型食肉動物望塵莫及。

  傳說中和現實中的老鼠,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華夏國還是國外,對老鼠這種神秘的動物都是褒貶不一,好惡參半。

  從好的方麵來說,老鼠機靈聰明,行動敏捷,華夏自古就有“老鼠嫁女”的故事,國外的動畫卡通“米老鼠”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貓和老鼠》的故事,一直是孩子們的最愛。在單田芳老師的《白眉大俠》評書中還有“五鼠兄弟結義金蘭”的故事,五鼠兄弟個個武功高強,扶弱濟貧,匡扶正義,尤其是四爺翻江鼠蔣平和五爺錦毛鼠白玉堂的故事非常精彩,百聽不厭。

  從壞的方麵來說,老鼠又是華夏國俗稱的四害之一,齧咬衣物,糟蹋糧食,毀壞農田堤壩。自古就有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說法,抱頭鼠竄,蛇鼠一窩,鼠目寸光,賊眉鼠目,等等成語,以貶義的說法居多。

  但是像今天這樣數以千萬計的老鼠家族大遷徙,著實是令人震驚而極其壯觀的奇景,他們兩人從小到大,聽所未聽,聞所未聞,估計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可是今天就這樣活靈活現的展現在眼前,不由得不讓人毛骨悚然了。

  由於鼠群行動速度很快,這一大群老鼠經過之處,隨風飄蕩起漫天塵土,地麵上的雜草雜物都被洗劫一空。

  秦曉篆小時候聽爺爺講過,在舊社會,有些封建官吏隻是一味的搜刮民脂民膏,絲毫不顧及百姓的死活。清朝和民國年間,有的地方曾經發生過大麵積的蝗災。蝗蟲群所到之處,不光是田野裏的莊稼顆粒無收,樹木綠葉啃食幹淨,就連農村房上的苫草都被啃食幹淨。經曆過蝗災的人們,無不談蝗色變,終生記憶猶新,鬧蝗災的場景的確十分駭人。眼前的鼠群,雖然沒有蝗災那麽聲勢浩大,漫山遍野,但是也足以讓人心生懼怕了。

  約莫著過了大半個鍾點的時間,兩人才看到天上的飛鳥群和地上的老鼠群漸漸的消散了,看到這裏,兩人才不約而同的長出了一口氣。

  看到有些駭人的兩股大部隊過去了,兩人走的也有些累了,於是找個避風的地方坐下休息一會。汪然給曉篆遞過來一瓶飲料,自己卻拿過水壺喝了起來。

  秦曉篆此刻的心思卻不在飲料還是白開水上麵,這幾天她有些心事重重,隻是不知道從昨天到今天的種種異象到底昭示著什麽。

  從昨天的大蛇攔路襲擊,夜間蛇群包圍土埠子人蛇大戰,陷阱中的死狐狸,再到今天的鳥群、鼠群異常結對搬家,冥冥之中似乎要有什麽重大事件發生,究竟是什麽事情,這幾天她一直在苦苦思索,但是卻始終不得其解。

  看看表,時間已經接近正午,汪然讓秦曉篆等一會,他到周邊撿了點木柴,燃起了一堆火,取出食物就著火堆燒烤起來。他隨身攜帶的饃很多,在火車站下來後他們又買了不少。這些饃都是幹透的,便於攜帶存放,吃的時候用熱水泡一泡,或者就著火燒烤一下,方便的很。

  不大一會,周圍就飄起了饃片的香味,聽到汪然招呼著吃飯,秦曉篆這才把思緒收了回來。

  雖然條件簡陋點,但是野外探秘,沒有那麽多講究,兩個人也是習慣了。雖然是粗茶淡飯,但是能吃飽了補充足了能量就行,特殊環境下,沒有那麽多說道。兩人很快就用過了午餐,借著火堆的餘溫,盤膝迷糊了一會,這才站起身來,兩人感覺又有了精神。

  再往前走,眼前的殘垣斷壁更多了,目光所到之處,焦土中混合著瓦礫,雜草中浮現出斷碑碎石,一派蕭條凋敝景象。汪然走到一塊斷碑麵前,小心清理了一下上麵覆蓋的塵土雜草,一些雕刻精美的紋飾和小篆文字就顯現了出來,因為年代過於久遠,文字和紋飾受到嚴重侵蝕,顯得有些滄桑斑駁,但是依稀還可以看出往日的風采。此情此景,讓身為關中之人的秦曉篆和汪然又是好一陣慨歎。

  歲月無情,造化弄人,當年橫掃六國,威風赫赫的秦王嬴政,建立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自稱始皇帝,祈願建成萬世基業,誰知卻遭二世而亡,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曆史的前進步伐,就如滾滾洪流一般,不是哪一個人,哪一代王朝可以永遠駕馭的。

  君心如鐵,民心似水。自古就有民為貴,君為輕的道理。常言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似水,但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個中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啊。

  感慨再三,二人還是收起心思繼續前行。華夏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畢竟是太深刻太厚重了,其間個中三味不是尋常人能夠體會的,何況已經遠隔數千年,就是生活在當年的那個時代的人,身在局中,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們也未必都能夠參透其中的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