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2-02-07 19:43      字數:1066
  “給他留下10枚銅幣,我們走吧。”看著書生已經喝醉了,朱由檢也不在說什麽,讓人留下10枚銅幣就準備走了。

  “等一下,拿筆來,我給對方留下一句話”剛起來走了2步,朱由檢覺得自己需要給這個人留下一句話來。

  倒不是朱由檢閑的無聊,實在是朱由檢覺得對方是一個可造之材,但是因為認知導致了很多問題。

  “登山,山腳下,可以看到百步之內的景色,山腰可以看到千步之外的景色,而在山頂卻能看到十裏開外的景色。”

  國之大事,從來不是簡簡單單就能看透的。

  為什麽,自古以來,會打仗的名將,都會把探馬放的遠遠地?

  因為他們知道情報很重要。甚至能夠左右戰局的走向。

  為什麽,很多商人都喜歡拉關係?

  因為他們知道情報很重要,一個合適的情報,就能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

  一個錯誤的情報甚至可以直接把他們辛苦幾十年的家業全都賠進去。

  戰爭如此,經商如此,治理國家亦是如此。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獲取情報的渠道也是有限的。

  尤其是普通人,他們獲取情報的渠道更加有限。

  所以越是底層的人,往往關係網越簡單,得到一個能賺錢的消息也就越慢。

  身為大明的皇帝,朱由檢知道消息,和知道消息的時間是和其他人不一樣。

  正是因為如此,再加上牢牢地把握住了軍隊。朱由檢才敢和大明的既得利益者們叫板,

  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改革。

  不然大明早都向那些王朝一樣,徹底陷入覆滅當中了。

  畢竟曆史上,凡是王朝快亡,朝廷出了對應的政策,想要改變。

  那麽國家滅亡的速度必然會更快。

  無他,因為蛋糕就這麽大,普通人被壓榨的即便拚盡全力也喘不過來,自然就對國家失去了信心。

  而那些既得利益者們,雖然天天最上喊著愛國,願意為了國家,為了皇帝獻出自己的一切,但是十個裏麵最少有9個半,隻不過是為了利益才喊得。

  一旦國難當天,他們會在第一時間選擇給國家來兩刀。

  古往今來,王朝不過300年,不少人都知道問題在哪裏,但是大家寧願做亡國奴,寧願看著山河破碎。

  寧願異族跑了他們的祖墳,超了他們的家,強奸他們的妻女,也不願意做出改變。

  甚至還會連起手來,把示意想要改變的人給提交消滅了。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這就是事實,漢人幾次差點亡族的事實。

  .....。

  “走吧,好不容易來了一趟通州,就去大運河好好看一下把吧。”

  因為大明之前的海禁政策,導致了大明沿海城市基本沒有發展。

  即便朱由檢大力發展海運,鼓勵百姓出海捕魚。

  甚至還從自己的小金庫中抽出一部分錢,用於建立沿海據點。

  但是大明海邊城市,依舊遠遠落後於內陸城市。尤其是沿河城市。

  說實在的通州算的上大明一個比較繁榮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