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1-12-22 10:33      字數:1057
  “陛下這不可以啊。雖然現在朝廷掌握了暖箱孵化技術。但是大明人口2萬萬之眾,按照二十人一戶算,那也是一千萬戶。

  這麽多的雞苗,鴨苗可不是小數目啊。”

  “這事,不能緩,必須迅速推廣下去,軍隊方麵,和士兵們簡單的解釋一下,把之前的雞鴨的7成,降低到2成,不足的肉,先用鹹魚來應對。”

  自朱由檢登基之後,為了保證軍隊的肉食供應,不僅朝廷興辦養殖場,同時也鼓勵那些普通百姓養殖牲畜。

  但是因為之前很多百姓家底早都空了,甚至不少人,因為種種原因還欠了別人不少錢。

  這種情況下,連自己都養不活,那來的閑錢去發展養殖業。

  現在大家的日子雖然還很苦,甚至連全民溫飽都做不到,但是相比之前已經好多了。

  現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普通百姓隻能嗬嗬了。

  哪怕朝廷給他們解釋,這麽做可以預防蝗災,對他們老說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因為人性本利,而愛國又是一個幾乎沒有收益的行為。

  賣國行為又是一種低成本,無限收益的行為。

  大部分的統治者都會為了自己所為的名聲,而選擇從輕處罰那些有權有勢的人。

  而賣國的往往就是這些有權有勢的人。

  最終就會形成一個奇怪的現象。

  普通百姓窮盡一生,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愛國心早已被社會上冷冷的冰雨給澆滅。

  有權有勢的人,嘴上喊著愛國,手裏忙著賣國。

  最後國家滅亡,總會有人悲歎,確忘記了,導致國家滅亡的真凶雖然變成了別人家的狗,確依舊過的比普通人要好的多。

  大明之前損失的民心,丟失的公信力實在是太多了。

  別看現在百姓都擁護朱由檢。但是一旦遇到什麽事情,朱由檢的名號不見得比2個饅頭有用。

  不過這不代表這名聲沒什麽作用。

  為什麽,古往今來,大家寧做亡國奴,也要有一個仁義之君的稱號?

  為什麽很多畜生,也要裝好人呢?

  就連那些漢奸,賣國者,也想要一個好名聲?

  那是因為一個人一輩子能接觸到了解到的人也就那麽幾個。

  普通百姓能接觸到了解的就更少了。

  這個時候好名聲的作用就提現出來了。

  就好比,一個商場出現了小偷,嫌疑人有兩個,一個是乞丐,另一個是本市有名的慈善家。

  那你們覺得小偷是誰?

  曆史上把名聲用的淋漓盡致的非劉大耳莫數

  劉大耳朵為什麽他能三分天下,建立蜀國?

  靠的不就是一個好名聲嗎?

  試想一下,如果他的名聲很臭,能忽悠到關羽和張飛兩員大將嗎?

  諸葛亮會選擇跟隨他嗎?

  吳國會借荊州給對方嗎?

  沒有關羽和張飛,劉備前期怎麽可能闖出好名聲?

  沒有諸葛亮,估計早都被曹操滅了。何來的後世三分天下之舉。

  雖然對普通人,對國家來說,三分天下是百姓和國家的災難,但是確也說明了名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