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天啟皇帝的怨氣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0-09-20 20:48      字數:3235
  皇莊畝產2石的消息,雖然讓那些農戶樂開了花。

  但是對朱由檢確愁壞了腦袋。

  朱由檢前世可是正兒八經的農村人,北方哪怕是旱地,一年畝產達七八百斤還是比較正常的。

  那怕是遇到自然災害也沒有見產量低於500斤的啊。

  現在2石是什麽鬼?加起來僅僅300斤,哪怕明朝的一斤是近600g,換算成後世的單位也不過是360斤的產量。(對於明朝1石到底是多少斤糧食有很多的解釋,這裏采用的是1石大概150斤,1斤159.4g)

  和後世一比那是低的可憐。

  朱由檢心裏清楚,後世的高產和使用高產的種子,以及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分不開。

  現在事實士兵,依靠大明現在的水平,這三樣一樣都實現不了。

  化肥,農藥不用說,沒有進入工業化時代,想都別想。

  育種,可以考慮,但是不能報太大的希望,畢竟這些農民雖然實際經驗豐富,但確缺少理論經驗。

  育種可能需要走很多的彎路,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肥料問題,朱由檢也想過很多,最終還是把目光放到了城市中。

  上次從京城出去,朱由檢就清楚,大明缺少係統的衛生管理手段。

  再加上這段時間,從手下匯集的情報來看。

  京城中處理生活垃圾的,都是最底層貧民。

  一般情況下,這些人會直接把生活垃圾運送到城外,再買給農民賺取一點微不足道的生活費。

  但是因為缺乏統一的管理,再加上很多農民手中也沒有多少錢,所以他們清理城市垃圾並不積極。

  而農民呢?當然知道肥料能增加產量的,但是沒錢,也沒轍。隻能靠自己集肥了。

  所以大明現在的肥料行業就是一片空白。

  就這樣,城市的生活垃圾,隻能堆在城市角落裏,慢慢的腐敗。

  這樣不禁白白的浪費了這些肥料,還給城市埋下了衛生隱患。

  京城這麽大的城市,有著百萬人口,每天要產生多少農家肥。現在大都被都被白白浪費掉了。

  在加上其他城市浪費的。

  朱由檢估計,如果合理運用的話,每年最起碼能增加大明5百萬石的糧食。

  這可不是什麽小數目,糧食是國家穩定的基礎。

  如果大明每年增加5百萬石的糧食,隻要有一半落入自己的手中,大明今後日子就會好過的多。

  明末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歸根到底不就是被糧食給逼的嗎?

  如果朝廷有糧,再做好賑災監督,農民閑的沒事了幹了才造反?

  最主要的是還是肥料這一行業沒有競爭。不會觸動別人的利益。

  製作肥料也很簡單,不過就是把糞尿和軋碎的草料混合好,堆積起來,再用泥土一蓋就行了。

  說做就做,朱由檢直接讓王承恩找來了魏忠賢。

  魏忠賢雖然有點嫌棄,但是礙於朱由檢的麵子,還是答應了下來。

  在朱由檢的建議下,魏忠賢的東廠很快就整頓了京城的夜香郎,同時族組建人手在京城修建了一些茅房。和垃圾堆放點。

  同時下令。3天後將會對京城中隨意丟垃圾的,隨意大小便的進行現金處罰加整理京城衛生的處罰。

  於是魏忠賢的彈劾文書上,又加了一條,欺壓百姓。

  虱子多了身上不養,債多了不愁。現在的魏忠賢深得天啟皇帝的信賴,再加上和信王的關係也特別好,還真不怕這點彈劾。

  不得不說,罰錢這一舉動那是真的有效。

  處罰定的不高,亂扔垃圾和隨地大小便都是3文錢外加打掃打掃京城一個時辰,收罰款的收1文錢,餘下的2文歸東廠做其他用途。

  如果百姓抓到隨地亂丟垃圾和大小便的人之後,可以直接送到東廠,可以領取1文錢的獎勵。

  有了利益,那些底下的東廠番子和老百姓們徹底的活躍了起來。一時間到處都是打掃衛生的人。

  大明的街道衛生煥然一新。

  除了一些漆物之外,無數的生活垃圾被夜香郎們送到了城外的一處荒地堆積了起來。

  在一批老農的帶領下,

  一堆堆的肥料堆積了起來。上麵再用泥土覆蓋了起來。

  雖然味道刺鼻,工作也比較辛苦,甚至連錢都沒有,但是每個農民臉上都流漏出了會心的笑容。

  無他,隻是因為幹這活,不僅管吃飽,每天還能領10斤製作好的肥料。

  管吃飯,家裏就能剩下點糧食,家裏的小娃子,就能多吃一口飯。到了冬天就能過的更好一點。

  每天10斤製作好的肥料,幹個個把月,那就是幾百斤的肥料,運用得當的話,也能增加百十來斤的糧食產量。來年的日子就會更好。

  對於這個肥料廠的主人,這些農戶是發自內心的感謝。

  朱由檢和魏忠賢都不知道,僅僅因為這件事,東廠在百姓口中的名聲有了一絲變化。

  肥料廠一事,雖然利國利民,但是確嚴重影響了地主吞並百姓農田的計劃。

  東廠他們惹不起,但是那些沒背景的百姓他們可不放在眼裏。

  肥料廠沒開多久,就有農戶被打傷。......

  。。。。。

  最近朱由校最近很少去上朝,一般都是叫魏忠賢代去。他感到自己實在受不了那些文官的嘴臉。

  5月山東爆發白蓮教妖人作亂。在文官們口中,這些都是因為皇帝不修德行,任用內宦造成的。

  朱由校就不明白,自己修不修德行,用不用內宦和這妖人作亂有什麽直接關係。

  山東去年和今年都沒有發生過什麽大的災害。朝廷也沒對山東過多征稅。山東發生的叛亂,是純粹的白蓮教妖人作亂。

  自己用閹人才多久,妖人為了造反準備了多久?

  徐鴻儒這個妖人在山東傳教傳了整整20餘年,朕才登基多久?

  明明是下麵官員監察不到位,咋能扯到朕身上呢?

  這種朕都能想明白的事,文官們為什麽就不明白?

  若是明白,為什麽他們還總是扯七扯八,文縐縐的拐著彎說叛亂的責任都在朕身上?

  現在山東局麵剛剛開始好轉,文官們又馬上出來搶功,在他們口中,這些都是那個袁可立、趙彥的功勞。好像就算沒有那些浴血奮戰的武將,單憑文官動動嘴也能說降對方。

  戰事快要了結了,仗也要打勝了。總要犒賞一下大軍吧?

  文官給朕來了句沒錢,朕也不知國庫的錢他們都弄到哪裏去了。

  泱泱大明萬萬之眾,為何國庫空空入野?

  連個犒賞士兵的錢都沒有?

  但是犒賞又不得不進行,不然再有亂子,還怎麽指望官兵盡心盡力的平叛?

  好在前段時間,魏忠賢給自己內庫增加了500萬兩白銀,不然還有麻煩呢?

  再加上孫師那邊還需要大把的銀子,靠那些文官還真的不行。

  遠遠地,朱由校看到小五跑了進來,精神頓時就是一振。這個小五總能給他帶來好消息。

  小五自己開的那個排賣會,一次就能賺5萬兩白銀,如果不是小五一個月隻開一次拍賣會的話,朱由校哪裏還需要擔心銀子?

  朱由檢跑到朱由校麵前,匆匆行了一禮。不等朱由校開口,就直接開口道,:“大哥,借我點人用用。”

  “奧,那你要什麽樣的人,要多少?”朱由校笑嘻嘻的問道。

  “借我100個錦衣衛,10個能寫會算的人”

  “100個錦衣衛?10個能寫會算的人”朱由校感覺人數不多,他隨口就答應了。

  “行,沒問題。我一會就吩咐下去,叫他們安排一下,明天就去你的信王邸報道。小五,你到底是個什麽計劃啊?還需要這麽多人?”

  “大哥,我不是讓魏忠賢開了個肥料廠嗎。這些天聽到有人威脅在肥料廠工作的農戶......。”

  朱由校雖然不知道,為啥清理掉城市的垃圾之後,會減少疾病的發生,但是在聽到,肥料廠能給大明帶來500萬石的糧食產量之後,朱由校動心了。

  當聽到有人搗亂的時候,朱由校生氣了。增加500萬石的糧食產量,稅收的時候最起碼能收上來20萬石的糧食,敢斷大明的收入,朱由校豈能不生氣?

  “這件事不用你管了,肥料廠的事情,我會下令全國各大縣城成立肥料廠,誰敢搗亂就抄家。”

  “好的,大哥。”見狀朱由檢也沒有在說什麽。

  畢竟朱由檢的目的就是這個。索要錦衣衛隻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的大哥理所當然的把這件事以聖旨的名義下下去。

  畢竟自己可是大明現在還不是皇帝,隻是大明的一個藩王,天生就自帶嘲諷光環,正是那些禦史言官們最喜歡的靶子。

  .....。

  “混蛋,混蛋一群混蛋,肥料廠這種利國利民的事情,內閣居然不通過。”長壽宮中,朱由校大罵道。

  “陛下,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