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出遠門(2)
作者:李寒衣      更新:2020-03-01 00:12      字數:2083
  湯鐵匠費了兩天的時間做好了尺寸相當的模子。然後又在趙普的指導下鍛造百煉鋼。

  百煉鋼的工藝在這個時代極其複雜,幾乎整整三天,湯鐵匠加起來隻睡了五個時辰不到,才終於煉製出了足夠打造一杆純鋼長槍的百煉鋼。

  最後的熔煉加上鍛造槍尖,差不多又是兩天時間,直到第七天,終於完工。

  趙普第一次設計的武器才算是大功告成。由於這杠槍是純鋼所造,槍杠隻有少部分是中空,重量有二十多斤。

  這在武器當中算是很重的了。

  像演義中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有八十二斤重,這就太誇張了。騎馬揮動八十二斤的武器,即便關羽天生神力也很難持久。

  趙普把這杠鋼槍送到趙雲手上,趙雲喜不自禁,在院中施展趙氏槍法,隻覺得更加的勇猛無匹。

  “阿叔,給它起個名字吧!”趙雲一邊把玩著,一邊對趙普說道。

  關於名字,趙普自然是早就想過,“就叫白虹吧!取自於白虹貫日。”

  “好,那就叫白虹。”趙雲很喜歡白虹貫日的寓意。

  鍛造好趙雲的武器,趙普就決定要出發了。

  臨行前,除了向崔超告別,並托付他代為關照趙信夫婦,趙普還去看望了湯鐵匠。

  一為致謝,二來,這位技術精湛的鐵匠,對於將來推廣鋼化武器或許有很大的作用。

  “湯兄,我這幾日想了很久。我覺得你的名字叫做湯武就挺好,字我也給你想好了,叫做元慶。”

  湯鐵匠隻是軍營的低級鐵匠,無人重視他。平時來往的都是軍營的大老粗,都是老湯老湯的叫。

  這時突然有人給他起了名字,一時反應不過來,過了好一會,才湯武湯武這樣念了兩遍。

  “這名字忒好了,俺以後就叫湯武。”

  告別了湯武,趙普、趙雲叔侄就牽馬由南門出城。

  從元氏縣到豫州譙縣要跨越多郡,甚至還要穿越兗州,路途在古時算是很遙遠了。

  趙普粗略估計,如果每日行六十裏得需要半個月。

  兩人此次出行可謂是輕裝簡行了。除了帶有一套換洗衣服,預防下雨的鬥笠蓑衣,再沒其他了。

  這麽做,一為減少馬匹的負重,更有利於趕路,二來也為了不引人注目。

  帶得行禮物品越多,越容易被當做富家子弟,遇到劫匪的概率就越大。

  還有一點,趙普不得不防著趙忠,在地方上有太多的官吏大戶人家想要結識十常侍這等權勢滔天的人物。

  如果有人想殺掉他,趙普一點都不意外,如果沒有那才叫意外。

  趙普規劃的路線是從元氏縣南下,途經魏郡鄴城然後轉兗州境內,過濟陰郡進入豫州。

  整個冀州範圍內,他們叔侄是完全不用擔心的,境內最大的叛軍流民組織黑山軍,其大首領張燕以及頭目之一周倉都曾與他們有過交集,不會加害他們。

  鄴城趙氏遭遇重創,家中男丁成年以上幾乎全被格殺,也不足為懼,何況他們簡裝出行,除非有人刻意跟蹤,不然也不會認出他們來。

  叔侄二人費時近四天抵達魏郡境內。

  “阿叔,要不要去拜訪一下岑太守?”

  兩人由鄴城北門而入,趙雲想起去年末,他們還曾在此地血戰,不由問道。

  趙普道:“我們一路最好是隱匿身份,去太守府太招搖,他日有機會再說吧!”

  於是兩人穿城而過,自南門而出,途經韓陵山。

  韓陵山據說是韓信屯兵處,相傳大將軍韓信在此駐守期間,一日在山腳見一白發老媼正在洗衣。老媼慈祥的麵容和縷縷白發讓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於是就把她認作了義母。

  老人抱病而亡後,韓信就將她葬於此地,此山故稱韓陵。

  韓陵山高不過百裏,方圓也不過十裏,山勢平緩,自然就無險可守。

  趙普對這個傳說是抱有一些懷疑態度的,反正如果是他領兵,不會在此屯兵,起碼戰時不敢以此山為屏障。

  兩人自山間緩緩而過,突然山上傳來一聲呼喝,成百上千個綠林中人自山道的密林衝出。

  “看來,我終是不能用兵。”趙普一聲歎息。

  趙雲身手敏捷已然解下背上所負的兩杆鋼槍。

  那批賊人為首者乃是一虯髯大漢,他頭纏黃巾,身著戰袍大喝道:“我乃飛燕將軍賬下大將,來者留下馬匹錢財可饒性命。”

  飛燕將軍即張燕,張燕身輕如燕,驍勇善戰,於是軍中都稱他為飛燕將軍。

  趙雲由是大笑,“既是黑山軍,可知我常山趙子龍?”賊首大驚,問道:“那這位便是別駕從事史?”

  趙普道:“正是,周倉周首領可在?”

  賊首頓時滾鞍下馬,拱手請罪,“驚擾先生和趙公子,多多見諒。”

  趙普問其性命才知是周倉的結義兄弟裴元紹,此刻亦在張燕賬下效力。

  為表歉意,裴元紹親自送他們叔侄過韓陵山,到了山腳下,臨分別時再次致歉。

  “無妨,這是大水衝了龍王廟,”這點小事,趙普自然不會放心上。

  雙方已然拱手告別,山道之上一騎自山道之上背馳而來,口中大喊,“先生且留步。”

  趙雲回頭看去,隻見來人身材高大、黑麵虯髯,乃是之前一起共事的周倉,“阿叔是周首領。”

  趙普到了這時忽然覺得此情此景似曾相似,關羽千裏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途中,正是遇到了他們二人。

  “先生這是要趕往何處?”周倉本是去鄴城置辦糧草歸來聽聞趙普叔侄途經韓陵山,匆匆趕了過來,總算是追上了。

  趙雲道:“我與阿叔欲過兗州到譙縣。”

  周倉由是大為擔心,“先生、子龍,這一路路途遙遠,你二人隻身前往,路上恐有不測。我等護送先生前去如何?”

  路上凶險這點趙普是知道的,《後漢書皇甫嵩傳》記載:“自黃巾賊後,複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哂、羅市之徒,並起山穀間,不可勝數。”

  途經山林荒野無人處,遇到賊寇可說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