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4-28 16:33      字數:4241
  第二日內閣會議結束之後,這個消息幾乎就朝野都知道了。

  因為陳暮拿的是軍情司的消息,因此實際上就連馬騰和孫堅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反叛。

  等到朝野遍知之後,二人都是嚇了一跳。

  孫堅的衛尉府邸,劈裏啪啦的咂毀東西的聲音不絕於耳,整個府邸都能聽到主人的咆哮。

  “這個孽畜到底想幹什麽?他想幹什麽?是不是想讓我死他才開心?”

  “夫君,事已至此, 再怒也沒有用,快想想辦法。”

  “還想什麽辦法,都是你平日裏慣的。這廝已經無法無天了,連朝廷都敢反,他是不是瘋了?”

  後院小閣內,孫堅與吳夫人大吵一架,平日裏他外出打仗,少有顧家, 教育兒子的重任都交到吳夫人身上。

  結果現在孫策居然妄自指責劉備的皇位來曆不明, 不承認當今朝廷,自己跑去江東去了。

  這讓孫堅怒不可遏,而且也讓他十分恐懼,擔心朝廷因此怪責於他,闔府上下一百多人的身家性命,豈不是就這樣葬送?

  就在此時,跟著他升遷至洛陽,已經成為衛尉長史的原陳國相駱俊走進來,之前駱俊一直跟著孫堅,也曾經討伐過袁紹,深得孫堅的信任。

  他進來之後,看到閣內一片狼藉,連忙走過來道:“明公莫怒,明公莫怒,此事尚有轉機, 且聽我一言。”

  看駱俊進來, 孫堅因為惱怒而激動的情緒好歹舒緩了下來,擺擺手示意吳夫人先去裏屋, 歎了口氣,坐下道:“讓孝遠見笑了,我那不成器的兒子.....唉。”

  駱俊笑道:“明公別慌,明公想想,如今這大漢朝廷如何?”

  孫堅詫異道:“孝遠為何說出此話?”

  駱俊就說道:“當今朝廷天子仁德,丞相統領有方,三公九卿各司其職,皆有要務重任。地方也政治清明,以我觀之,陛下收複天下是遲早的事情,明公以為呢?”

  孫堅點點頭:“不錯,雖然我當初也覺得先帝讓位於陛下有蹊蹺,但我素知陛下為人,仁義有加,因而從來沒有懷疑過,聽聞陛下召我來洛陽,我便欣然前往,可哪裏知道我兒孫策, 竟是如此大逆不道。”

  駱俊繼續道:“正是明公欣然來洛陽, 這才是一線生機。陛下仁義, 有世祖光武皇帝之風,明公信任陛下,陛下也會信任明公。因此此時明公千萬別急,立即去宮中覲見請罪,若我沒有料差的話,相信陛下不會怪罪於明公,甚至可能還會有好差事。”

  “好差事?”

  孫堅一頭霧水,問道:“我被我兒害成這樣,不落得個革職下獄就不錯了,還有好差事?”

  駱俊微微一笑:“明公去了即可。”

  孫堅說道:“其實我也正打算去,隻是一時氣急,才在家中發了脾氣。幸好孝遠過來提醒了我。來人,快備馬,立即去皇宮。”

  當下孫堅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宮。

  與他一起來的還有馬騰,馬騰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晴天霹靂。

  他讓馬超統領軍隊,是想保持自己軍隊的獨立性,但既然已經投降了劉備,他也沒打算造反,隻不過還是軍閥的那點通病,想要手中有一點倚仗而已。

  誰知道他人在洛陽,鍋從天降,得知此事,整個人都嚇傻了。好在有高人指點,家中正好有人做客,便指點他一番,讓他前來請罪。

  曆史上馬騰要是學了這一招,馬超造反的時候立即跑去曹操府邸聲淚俱下地哭訴,也許曹操礙於臉麵,真不會砍他。

  至於那位高人是誰,自然是如今已經擔任尚書令的賈詡,以同為西涼人的名義上門拜訪,也是理所當然。

  二人來到皇宮,劉備早就知道他們要來,並沒有發火,麵對兩人的請罪,反倒是寬慰了一番。

  不過孫堅馬騰自然不敢托大,連忙請求辭官,卻被劉備多番挽留,這才沒有辭掉。

  開玩笑,陳暮還得用馬騰平西涼,用孫堅打江東,怎麽可能讓他們走?

  劉備賞賜了一些金銀絲綢安撫二人,讓他們回去,繼續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用擔憂,才讓兩人稍稍安心,千恩萬謝地離開。

  第二日內閣會議,正式開啟了軍事部署。

  各提案迅速通過,大量內閣成員被分配任務,積極開始戰爭動員。

  當初青州討董和討伐袁紹的時候,前期準備工作進行了數月,糧草、武器、鎧甲等等事務堆積。

  但如今朝廷的效率高速迅捷,在政令下達之後,各部門全速運轉,戰爭機器轟然啟動。

  隨著二十級軍功爵製度恢複之後,大漢軍隊打仗的熱情空前高漲,士兵士氣如虹,包括各級將領,亦是摩拳擦掌。

  這個時間他們已經等了夠久,除了關中幽州和南陽的一些瑣碎戰爭以外,朝廷已經足足三年沒有打仗。

  誰也不知道這三年那些好戰份子們是怎麽過來的,但可以知道的是,即便是沉寂了三年,軍隊意誌也從來沒有消沉,而是時刻準備戰鬥。

  目前大漢常備軍中央北軍三萬人駐紮在洛陽,中央南軍五萬人分別駐紮在潁川與河內。

  陳暮計劃將來至少要三十萬常備軍,以應對未來會出現的進軍西域、塞北、南洋等地形勢。但目前來說,生產力還不足夠,所以暫時將此事先放下。

  因此包括張遼的萬勝軍,高順的陷陣軍這種有名稱建製的軍隊在內,都是非常規軍,不過他們的建製也不會取消,過兩年等全國統一之後,再設立軍區重新進行軍製更改。

  而除了八萬已經確定了的南北二軍以外,剩餘還有大概二十多萬的非常規軍。分別由九大上將以及二十將軍統領,除開關中的八萬人,布置在關東腹地的有十多萬。

  青州有約五萬,統領為太史慈和臧霸,徐州有兩萬,統領為蔡陽,這兩州兵馬皆由作為青州牧的鍾繇指揮。張遼的萬勝軍加上高順的陷陣軍總計兩萬餘人,目前在冀州,再加上黃忠部兩萬,這裏就有十一萬。

  另外還有大概三四萬人馬散落在各地,如幽州、冀州北部、潁川、南陽等地,這還沒算徐榮的一萬多人馬以及張繡的兩萬人馬,若是把這些,乃至於鮮於輔公孫瓚等人馬算上,總數接近四十萬大軍。

  但還是那句話,軍隊數量多不代表可以動用的兵馬就多,各地都需要駐守,遼東那邊大規模戰爭打不起來,但與烏桓以及其它遊牧民族的小規模衝突還是不斷,依舊需要一部分兵馬進行抵禦。

  徐榮倒是已經回來,前段時間已經來洛陽覲見過劉備,他的駐地目前安排在清河國。而趙雲則依舊是在潁川,這樣從三個方向對河南等地呈現包圍姿勢,隨時可以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

  隻不過怎麽打,什麽時候打,從哪些方向進攻,這都是未知數,因此當前僅僅隻是戰前準備,各地駐軍逐漸動員起來,明麵上沒有什麽動靜,但底下暗流湧動,物資開始運輸。

  內閣會議目前的安排暫時隻是進行軍事部署,軍隊卻並沒有直接開動。幾日之後,劉備召開內閣高層會議,二等參議博士以上級別才能參加,進行戰略與戰術布置。

  值得一提的是,賈詡也正式加入內閣。他的資曆其實很淺,按理來說頂多是三等諫議侍郎,但陳暮很讚賞他,將他提為二等參議博士。

  這對於習慣於低調的賈詡來說,可要了親命。

  畢竟他也清楚自己以西涼軍的身份加入,且那麽晚才加入,本身就不可能在一個很高的位置。

  之前尚書令是千石,勉勉強強還能做,矜矜業業做了三年。

  等到陳暮開始九品改製之後,原本應該屬於四五品的尚書令一下子被拔高到正二品,立即就變得樹大招風。

  雖然現在尚書令的職能被內閣取代,幾乎變成了一個閑職,但品秩太高,自然惹人非議。

  因而幾次想推辭,卻被陳暮攔下,最終也隻能無可奈何地加入內閣。

  這次會議舉行地點是在玉堂殿,清晨一大早,陽光灑落在洛陽皇宮的宮殿屋簷上,夏風拂過空曠的宮殿群落,掛在鬥拱飛簷下的竹馬玉鈴叮叮當當作響。

  陳暮、荀攸、董昭、毛階、賈詡、王脩、邴原、孫邵、崔琰、王朗、國淵、公孫方、王朗、左繼、劉謙等人分兩排依次踩著小碎步進入正殿。

  過了片刻,劉備過來,眾人拱手行禮,禮儀過後,分列坐下,王植與另外一名宦官將一塊木板抬上來,上麵貼著一張輿圖。

  “現在各地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戰事做準備,物資開始調動,曹操不是瞎子,也肯定能夠猜到我們已經在行動。”

  陳暮站起身,緩緩說道:“要想出其不意,十分困難。因此此戰必須要做好所有準備,怎麽打,什麽時候打,開頭,第一戰略目標,第二戰略目標,最終戰略目標,以及結尾,都要詳細考慮周全,從而避免戰局出現失誤。”

  有人好奇問道:“丞相,戰略目標我倒是知道,但這還分第一步第二步的嗎?”

  陳暮笑道:“做事要有規劃嘛。”

  劉備嘖嘖稱奇道:“四弟,你好像對曹操很是慎重,當初打袁紹的時候,做戰略規劃都沒有如此細致。隻是列出了七步,什麽時候打,怎麽打,都沒有一個準信。”

  “原因有兩個。”

  陳暮就說道:“一者體量不同,袁紹勢大,與我軍相當,要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難以顧及周全,所以做大概戰略部署,具體打法,都要靠下麵的將領們自己去琢磨。而曹操要考慮的因素較少,因而能麵麵俱到。”

  劉備又問道:“二者呢?”

  陳暮笑了起來:“二者自然是曹操的能力勝過袁紹數倍,此人雖然勢小,但不可小覷,大哥與曹孟德認識了快二十年了,難道還不知道他的能力?因而自然要謹慎對待。”

  劉備深以為然地點點頭:“曹孟德確有才能,若非我有四弟相助,於青州立足,最終擊敗袁紹,統一河北,恐怕我絕非他的對手。”

  這一點早在當年討董共事的時候就經曆過。

  當時曹操的軍事能力以及打仗時的判斷力都遠在劉備之上,這一點劉備並不否認。

  隻不過讓他平靜的是,正如劉邦出謀劃策,不如張良;治國理政,不如蕭何;帶兵打仗,不如韓信,卻最終一統天下一樣。

  知人善用,本身就是一種才能。

  陳暮繼續道:“那麽現在問題來了,敵人已經先動了,孫策棄了豫州所有兵馬全去了江東,曹操那邊還沒有反應,我們該如何做出應對,為下一步計劃做準備呢?”

  董昭沉吟道:“曹操現在還不敢立即進軍豫州,是怕與朝廷撕破臉皮,不若我們先發製人,陛下明詔遣一名豫州牧前往豫州,逼曹操決斷。”

  “這確實是一招好棋。”

  陳暮讚許地點點頭,孫策已經出招,曹操還在猶豫要不要接招,他不接招沒關係,朝廷可以逼他接招。

  到時候朝廷派一個豫州牧過去,本身豫州各郡縣都忠於朝廷,有這個基礎在,哪怕孫策已經叛逃,可孫堅還在洛陽,孫策帶來的影響就微乎其微,朝廷依舊能掌控局勢。

  若是曹操不行動的話,那他就徹底涼了。因為朝廷控製住了豫州,他既不會增加人力物力,也會失去劉表的援助,因為劉表過來幫忙的道路被截斷了。

  漢代從荊州往北方去的隻有兩條路,一條是從南陽盆地進入潁川以及汝南,另外一條就是穿過大別山山區,走後世的紅安縣、麻城市一帶。

  南陽已經被朝廷占據,劉表自然不可能從南陽派援軍過來。而豫州一丟,人家把大別山的幾條通道一堵,劉表就隻能幹瞪眼。

  所以如果得知朝廷會派軍隊以及新的州牧過去之後,曹操必然隻能狗急跳牆,選擇盡快與孫策進行平和交接。

  到那個時候,朝廷就可以以曹操篡逆謀反,以兗州牧之職,行豫州牧之事,以大軍討伐之。

  “那麽第一步就已經確定下來,第二步,就是我們要考慮的初期戰略規劃了。”

  陳暮指著告示板上的輿圖,淡淡地道:“怎麽打,三軍如何進攻,是主力大軍聚集,一路勢如破竹,還是分兵數路,從各州郡襲擊,大家都來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