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人算不如天算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4-28 16:32      字數:5295
  章武元年五月末,進入夏季,氣候日益炎熱,洛陽的平均氣溫每天都在20度以上。

  得益於從七八年前開始,河南尹河內郡等地就開始修建水渠、挖槽築壩,因此到夏季來臨的時候,並沒有因為突然的升溫而引發旱災。

  百姓們在田地裏幹得熱火朝天,正所謂農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北方和南方收割的季節不同,河北的華北平原地區從前漢代開始,就種植宿麥,這一點即便是到了幾千年後世也一如既往。

  宿麥就是冬小麥,從去年的九、十月份開始播種,到來年的五六月份收割,生育期大概是230-270天,因此當洛陽出動軍隊的時候,就能看到城外一片黃燦燦的麥田。

  一列列軍隊緩緩走出城去,陳暮騎在馬上,感受著夏日徐徐吹來的微風,陽光正濃烈,暖洋洋地曬在他臉上,遠處一望無際的麥田中充滿了勃勃生機。

  無數農民在田間忙碌,一隻隻稻草人豎立在田野裏,空中盤旋著從邙山飛過來的鳥兒,趁人不備, 總能啄幾粒收割遺留下來的幾顆麥粒。

  陳暮四下眺望, 微微眯著眼睛享受著這清涼的微風。他的左右有許褚、阿大阿二、張龍趙虎等部將相隨,身後有千軍萬馬。

  劉備走之前,把許褚留給了他,讓許褚對陳暮貼身保護。

  當年許褚投軍的時候, 戰鬥力還不強悍, 除了力氣大點之外,技巧方麵嚴重不足, 被久經沙場的張飛耍得團團轉。

  如今行伍多年, 又時常受到軍中諸多大將點撥,武力值飛漲, 如果說當初出道的時候才七八十點武力值的話, 那現在已經94左右,非常接近超一流武將的實力。

  更重要的是他還年輕,今年才剛滿三十歲,再過幾年, 等到三十五歲左右的時候, 就能達到武將巔峰期, 比肩五虎上將, 也是遲早的事情。

  身邊除了許褚阿大阿二張龍趙虎以及一千玄甲重騎以外, 部下有馮楷文謖兩名郎將擔任部隊指揮官, 還有於毒、劉石、鄧升、夏昭等幾名黑山軍或者袁紹降將擔任偏將, 率領一萬大軍南下。

  如果按照原來的軍製的話, 那麽馮楷和文謖可以算是校尉, 各領一部人馬,也就是五千人。而於毒、劉石、鄧升、夏昭等人則算是軍司馬, 每人領五曲,也就是兩千五百人。

  現在改製之後, 可以把郎將當成校尉,偏將當成軍司馬來看。

  實際上到漢末的時候, 各路諸侯基本都已經改製,比如曹操在官渡之戰後, 把偏將和裨將當作軍隊副官, 相當於校尉和軍司馬,已經基本不設這兩個職務。

  所以目前的改製隻是初步階段,將來等國家逐步統一,軍隊數量開始攀升的時候, 再重新進行規劃,固定軍隊各級將領擁有的士兵數量。

  值得一提的是, 張郃也在其中。

  袁紹有不少降將投降了劉備, 這些降將過來自然不可能一開始就擔任高位,即便是曆史上張郃帶著數萬人投降了曹操,也隻是被安排為偏將軍,所以陳暮也是給他安置為偏將,跟隨左右參戰。

  這一萬人馬的來源是從弘農調了三千,從河南調了兩千,又從從河內調了五千。一半是精銳老兵, 而從河內調來的五千是鞠義那邊新訓練的新兵, 戰鬥力可能不強。

  不過進攻南陽的難度並不是很大,趙雲部下的士兵可都是精銳, 所以陳暮並不在意士兵的質量,他現在正在思索著前些日子賈詡給他的回信。

  閻忠早年就曾經招攬過賈詡,讓他跟著自己去青州。但當時的賈詡顧慮重重, 最終還是婉言拒絕,留在了張濟的部隊裏。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賈詡跟陳暮一樣是同類人,說得好聽叫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說得難聽點就是貪生怕死。

  當年賈詡的身份是什麽?

  是跟著董卓作亂的西涼人,而且還是董卓麾下的輔軍校尉,與劉備勢力是敵對關係。

  他不像閻忠那樣,早就投靠了青州,所以過去沒有顧慮。

  畢竟董卓幹的那些破事實在是天怒人怨,讓關東軍恨之入骨,賈詡害怕劉備攻入長安之後,遭到清算。

  因此在董卓死後,便立即攛掇李傕郭汜搞事, 亦不敢跟著閻忠去青州。

  最終兜兜轉轉,還是去了張濟部,來到了南陽。

  他之所以選擇張濟不僅因為張濟跟他是武威同鄉,還在於賈詡識人很準, 他知道段煨會猜忌自己, 害怕自己奪取他的軍隊。而張濟不會,因此才會選擇實力更加弱小的張濟。

  跟著張濟從武關進入南陽之後,張濟的部隊就過得十分艱難,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去攻打劉表,結果張濟身死,張繡接替了職務。

  而在賈詡的策劃下,張繡最終與劉表講和,得到了劉表的資助,暫時在南陽宛城站穩腳跟。

  但誰都知道,劉表隻是利用張繡替自己看守門戶而已。

  荊州雖然安穩,可劉表內部還有很多問題,他既覬覦江東,曾經派黃祖進攻袁術,想把江東奪下。又要對付荊南各路反叛勢力,分身乏術。

  因此留下張繡在南陽,充當北方門戶。這樣劉表就可以安心處理後方,以及對江東用兵,不用擔心北麵諸侯南下。

  陳暮這些日子也給張繡賈詡寫了不少信,二人回信頗為耐人尋味,內容令人感到意味深長。

  思索著信件中傳達的意圖,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尹闕關,再往南走,就會進入了後世的汝州市,等到明天應該可以抵達郟縣,正式進入潁川境內。

  到尹闕關時,天已經黑了,大軍在關內休息一日。

  陳暮令諸將好好休息,不用安排巡營,尹闕關本身就有守軍,且這裏還是洛陽腹地,趙雲的三萬大軍就在前麵的潁川郡,不可能有敵人出現,警戒的話,自然有尹闕關守軍巡邏警衛。

  命令下達之後,陳暮就召來諸葛亮、楊修、陳群等幾個一直跟隨他的年輕後生過來議事。尹闕關內一處府邸當中,眾人落座,屋內點滿了蠟燭,照得通亮。

  “今日召集你們過來,是有兩件事情。一是跟大家商量一下,該如何對付張繡。二呢,你們看看這個。”

  說罷陳暮將一份公文遞給了離他最近的諸葛亮。

  諸葛亮先看完之後,又傳給楊修陳群姚博黃琦孔儉等人,幾人一一看過,除了諸葛亮和陳群以外,眾人都露出明顯的喜色。

  這份公文的內容很簡單,長沙郡的郡功曹桓階向朝廷上表,說已經勸說長沙太守張羨向朝廷臣服,張羨打算起長沙郡、桂陽郡、零陵郡、武陵郡四郡兵馬起兵對抗劉表,並派使者前往洛陽,詢問朝廷的意見。

  “你們怎麽看?”

  陳暮見大家已經看完之後,便開口詢問道。

  楊修馬上說道:“這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夠成功的話,那劉表就無暇支援張繡,我們就可以輕易拿下南陽。待破了張繡之後,便可以與張太守南北夾擊劉表,有望收複荊州。”

  “沒那麽簡單。”

  陳群搖搖頭道:“劉表經營荊州十載,根深蒂固,襄陽城堅如磐石,豈是那麽容易撼動?而且我們若是直撲襄陽,曹操和孫堅怕是會有異動,孫堅雖向朝廷上表稱臣,可其子一直在壽春對江東虎視眈眈,恐怕未必沒有稱霸的野心。”

  “哦?”

  陳暮笑著說道:“看來長文似有深意呀,說說你的想法。”

  “師君,我認為可以順水推舟,讓朝廷以天子的名義回應張太守的使者,同意他以四郡兵馬起兵對抗劉表。”

  陳群說道:“我軍兵少,進攻南陽本就很勉強。甚至有可能要遭受張繡與劉表的夾擊,因而張太守起兵後,就可以幫我們分擔劉表壓力,劉表後院起火,隻能派人前往鎮壓,無暇顧及張繡。我們便可以趁機奪取南陽,占據宛城,以扼守咽喉。”

  “你的意思是?”

  楊修一臉詫異道:“煽動張太守起兵,但隻是利用他吸引劉表的兵馬,實際上我們奪取南陽之後,按兵不動,就這麽看著張太守與劉表對戰?”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陳群搖搖頭。

  楊修的想法是同意張羨起兵,先讓張羨牽製劉表,此時陳暮大軍南下,攻取南陽,再順勢進攻襄陽,奪取整個荊州。

  但陳群認為他們目前的實力還很難做到這一點,且旁邊還有曹操孫堅兩名實力不弱的諸侯在河南,進攻南陽可能還不會引起他們的反彈。

  因為南陽離潁川實在是太近了,趙雲、典韋以及黃忠太史慈臧霸蔡陽他們的軍隊同樣在他們周圍,二人不敢輕易動手。

  可如果進攻荊州襄陽的話,就是深入敵人腹地作戰。離潁川太遠,趙雲他們不一定能夠那麽快支援。

  而孫堅卻可以直接從中陽山插過來,中陽山位於後世泌陽縣東北,駐馬店市西南,與薄山之間有大片寬數十裏的平原區,道路好走得很,離南陽不過二百裏。

  所以陳群覺得,張羨起兵沒問題,剛好可以幫助他們牽製劉表的軍隊,至於南下進攻襄陽,那顯然是有些過於理想化,有時候該賣隊友還是得賣。

  眾人聽了陳群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但想了想,又覺得這樣對張羨很不公平,人家畢竟是朝廷忠臣,打算起兵協助朝廷收複荊州。

  結果你眨眼間就把人賣了,讓天下人怎麽想?

  想到這裏,孔儉說道:“我軍確實實力有所不濟,但放任著張太守不管,怕是讓天下其餘想效命於朝廷的忠臣寒心,我覺得不可取。”

  “深入荊州腹地也很難呀。”

  陳群歎息道:“襄陽地處漢江以南、襄江以北,四麵環水,又有峴山要塞,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即便我軍輕易擊破張繡軍隊,又如何能南下接應得了張太守?南北夾擊的計劃,根本行不通。”

  “那為什麽我們還要打南陽呢?”

  諸葛亮忽然發問。

  “哦?”

  陳暮來了興趣,看向自己的小徒弟道:“孔明有何見解?”

  諸葛亮便說道:“天子現在北討幽州,張燕來投,鮮於輔應募,麾下大軍十餘萬,想要平息北方烏丸鮮卑之亂,易如反掌爾。即便是公孫瓚,也不可能與陛下抗衡。所以我認為,最多一年之內,幽州即可平定。”

  “等到幽州平息之後,陛下就可以立即領大軍南下。此時我們再征南陽,引誘劉表主力來攻打,與我們在南陽對峙,然後再策動張太守於長沙起勢,讓劉表後院起火。”

  “此時劉表大軍皆在江北,後方自顧不暇,軍隊必然大亂。則陛下天威趁勝追擊,必然可以大破劉表,則得荊州便輕而易舉也。”

  一番話語,盡顯諸葛亮在戰略上的穩健和卓越眼光。

  陳群和楊修的做法還停留在戰術層次,那就是利用張羨來吸引劉表主力,為他們奪取南陽創造機會。

  他們的目光還停留在南陽這塊地方。

  而諸葛亮則目光顯然更加長遠,他看中的卻是整個荊州。

  襄陽確實難打,曆史上蒙元進攻襄陽被拖了足足六年,因為襄陽的地理位置是在是太卓越了。

  北麵是漢江,南麵是襄水,被兩條河流夾在中間,特別是漢江浩浩蕩蕩,猶如天塹難以逾越,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連襄陽城下都不一定打得過去。

  所以楊修的計劃首先排除,而陳群的計劃確實有效。但那樣做的話,的確會寒一些心儀漢室的忠臣之心,令人對朝廷失望。

  反觀諸葛亮的計劃就宏偉得多,他認為既然南陽不太好打,那便幹脆先不打,隻是進軍葉縣,佯攻南陽,讓劉表和張繡陷入警惕,從而讓劉表對江北的新野、穰縣、棘陽等戰略要地增兵,吸引火力。

  等一年過去,劉備平息幽州,此時劉表張繡也會因為長時間沒有開戰而放鬆警惕。到時候劉備大軍忽然南下,直取南陽,則必然勢如破竹,一路殺到襄陽城下,吸引劉表全部兵力。

  此時張羨從容起兵,讓荊州以南陷入內亂。這樣南北夾擊,便可以迅速將荊州奪取。

  同時也不用擔心曹操孫堅會來援,因為劉備主力十多萬大軍,外圍還有趙雲、黃忠、太史慈、臧霸、蔡陽近十萬人馬又在冀州青州徐州等地駐守,監視兗州和豫州動向,總兵力達二十多萬,足夠應付孫曹。

  最重要的是他們突襲南陽,扼守住南方與北方咽喉,截斷了孫曹劉聯盟三家聯盟的通道。三人要想聯合,就隻能從大別山一帶或者走長江進入江夏郡組成聯軍,則勢必要繞遠路。

  從整個宏觀戰略上,諸葛亮的計劃都是非常穩健和完美。一來破壞了孫曹劉聯盟的可能,二來張羨慕推遲一年再起兵,就能在關鍵時刻猛然背刺劉表。

  劉表腹背受敵,很快就會被消滅。等到奪取了荊州之後,就可以迅速進攻河南,然後再從河南以及荊州順江而下奪取揚州。

  如此一來,再加上關羽張飛那個時候應該已經拿下關中,天下也就隻剩下並州涼州和益州尚未收複了。

  可以說,諸葛亮的計劃非常耀眼,乃是目光極為長遠的一個謀略。

  然而陳暮長歎一聲,輕聲說道:“孔明所言,很好。但時不待我,就依照長文所言,我屆時會讓使者回去傳話,讓張羨起兵,先取南陽再說吧。”

  “師君,為何?”

  諸葛亮一臉詫異,陳群的計劃頂多是幫助他們得到南陽,且失了人心,又如何能與他的計劃相提並論?

  可陳暮擺擺手,說道:“我自然明白孔明的策略很好,但......你再過數月,就明白了。”

  “這.......”

  見陳暮堅持,諸葛亮也就不再說什麽,拱手道:“我知道了,全憑師君作主便是。”

  計劃定下,收複南陽指日可待。

  陳暮的臉色卻並沒有一絲喜悅,目光當中,閃過一絲惆悵。

  若是可以的話,他當然希望選擇諸葛亮的計劃。

  但........

  人算又如何比得上天算?

  當年通讀《三國誌》與《後漢書》,很多東西都忘了,有些細節根本想不起來。

  然而因為好奇漢末各路諸侯的兵馬實力,他曾經隨手查閱過資料。

  在《三國誌》與《後漢書》當中,都有這麽一句話。

  “羨病死,長沙複立其子懌,表遂攻並懌,南收零、桂,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裏,帶甲十餘萬。”

  也就是說,張羨起兵之後,沒多久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張懌繼承了他的位置,但劉表很快就把張懌打敗,收複了整個荊南。

  所以推辭一年的計劃根本行不通,因為張羨馬上就要死了,而他的兒子張懌能力很差,張羨在的時候,曾經與劉表打得有來有回,根本不懼怕劉表。

  結果張懌上位之後,很快就被劉表攻滅。

  若是真的按照諸葛亮的計劃來實施,再過幾個月張羨突發惡疾病死之後,甚至張懌都有可能沒法上位。

  張羨一死,劉表隨時可以派人來擔任新的長沙太守,比如他的從事韓玄。

  最終的結果,也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已。

  所以在明知道張羨要不了多久就會病死的情況下,陳暮根本不可能把希望寄托於他身上,隻能利用張羨死前的最後一點價值,幫他拖住劉表大部分主力,來讓他順利得到南陽,為將來南下做好鋪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