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上鉤了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10-12 00:04      字數:5298
  安陽陷落是在十二月底的事情,從鄴城到平原,將近三百公裏路程,袁譚想把這個消息傳遞給袁紹,以虎豹騎一晝夜三百裏來算,也得花兩天兩夜的時間。

  所以當袁紹得知消息的時候,他正在把平原縣城團團包圍,緊鑼密鼓地製造大量攻城器械,準備攻城的事情。

  城外的營地占地數平方公裏,連綿的帳篷達十餘裏地,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在最中央的中營營盤內,有一處最大的帳篷,早春來臨,寒風依舊呼嘯不斷,吹得營帳外鬼哭神嚎,發出“嗚嗚”的響聲。

  營帳內則是燒烤著木炭,諸多將士濟濟一堂,商量著攻城辦法。

  袁紹高坐主位上,他的座位下還有一塊虎皮毯,是前段時間,有一頭不開眼的華南虎,咬死了兩名去森林裏砍伐樹木的袁軍士兵,被袁紹下令圍剿而死,皮毛就成了他的戰利品。

  站在權力巔峰的人從來都不需要這種象征性的東西來裝點自己,但正如秦始皇閑得無聊,也會去泗水河打撈九鼎一樣,既然是順帶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許攸前些日子離開了,郭圖又因為連續敗仗,被打發去了北麵,袁紹身邊目前隻有劉惠、審配、荀諶三個重量級謀士,其他文書、主簿、長史還有十餘個,另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個武將,大家分列而坐,等待著袁紹拿主意。

  剛剛審配獻計,認為平原縣城城池堅固,且城牆高達三點七丈,想要從正麵強行突破難度非常高,因此他提出,可以在城外修建土山,利用弓弩手在土山上射箭壓製城頭青州軍,然後在土山後麵秘密挖掘地道。

  袁紹沉思片刻,覺得這個方案可行。

  他當然不知道,由於在臨淄發現了石灰礦,在東朝陽縣、劇縣等地的死火山中又發現了火山灰礦,青州早就發明了石灰火山灰水泥,於城外牆壁以及城內道路上塗抹,讓城內的土地變成了堅硬的水泥地,難以挖通。

  所以麵對審配的計策,袁紹隻是想了一會兒,就扭頭問劉惠和荀諶說道:“子惠,友若,你們覺得如何?”

  “平原城固若金湯,確實難以從外部攻入,隻能挖掘地道了。”

  劉惠答道。

  荀諶沒有說話,卻是微點下頜表示同意。

  袁紹見他們二人沒有意見後,便點點頭說道:“善,就以此計攻城吧。”

  “多謝明公。”

  審配大喜,他之前兵敗,若能用這計策攻城,則屬於將功折罪,挽回自己的地位。

  袁紹采納了這個計策之後,就準備讓將士們去準備。

  忽然在此時,外麵的士兵在帳外喊道:“明公,鄴城急信。”

  “進來!”

  袁紹臉色頓時沉了下去,心裏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之前就知道安陽被水淹沒了的消息,原本考慮過要不要撤離回去救援,但過了不久,袁譚很快傳信說找到了辦法往城內輸送糧草,他就沒有在意了。

  現在突然來了急信,莫非是安陽那邊出了什麽問題?

  很快,他心裏的不好預感就坐實,傳信的士兵風塵仆仆進來,單膝下跪道:“報,明公,安陽城陷落,洛陽軍大舉進攻,鄴城動蕩。”

  “什麽?安陽陷落了?”

  “這怎麽可能?安陽城池不是很堅固的嗎?”

  “聽說洛陽軍在洹水上遊修築堤壩,蓄水淹沒了城池,把安陽團團包圍了。”

  “那明公之前為什麽沒有派兵馬回去救援?”

  “明公本來是打算派兵的,後來長公子想出了一個方法可以往城內運糧,給明公回信說不用援軍了,明公就沒有派兵馬回去。”

  “那現在怎麽好好的安陽就陷落了呢?”

  “這誰知道啊。”

  廳內諸多將領們議論紛紛,主位上的袁紹臉色越來越黑,拳頭緊握,手臂上的青筋暴跳。

  眼看自己這邊進展順利,將青州軍九河流域的大片防區全部占領,現在青州隻能依托平原縣城防禦,等到平原拿下之後,青州最後的防區就隻剩下大河與濟水沿線,到時候他完全可以長驅直入,蕩平整個齊國。

  沒有想到後方忽然掉了鏈子,鄴城雖然還有不少兵馬,但本身來說,都是二線部隊,並非精銳。要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明明有近十萬大軍,還被洛陽六萬人壓著打的局麵。

  現在安陽陷落,又損失幾萬人。鄴城的兵力就大幅度減少,反觀洛陽軍士氣如虹,高歌猛進,如果此時再不管的話,鄴城還真有陷落的風險。

  可如今自己這邊的勢頭也明明很不錯,如果現在放棄的話,那之前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費了,現在該怎麽辦?

  袁紹在腦中一邊思索,一邊目光放向身邊的劉惠荀諶審配等人,想問問他們的意見。

  見袁紹的目光看過來,劉惠沉聲道:“明公,鄴城更重要。”

  “是啊,將士們家眷皆多在鄴城,如果不管的話,一旦鄴城有失,則即便是滅了劉備,恐怕將士們也兵無戰心,士氣低落,難以再與洛陽朝廷爭雄。”

  荀諶也說道。

  “這........”

  袁紹臉色發苦,隻覺得胸口氣悶不已,微微咳嗽了兩聲,正準備說話。

  審配忙道:“明公可先派其它地方的兵馬去支援,如果現在就撤兵的話,則前功盡棄。我們好不容易占據了大半平原國,眼看就要攻破平原縣城,生擒劉備,怎麽能不戰而走呢?那關雲長與陳子歸乃劉玄德張翼德結義兄弟,隻要擒拿了劉備和張飛,則此二人必不敢再與明公為敵,沒了他們,洛陽彈指間可破!”

  “唔.......”

  袁紹捂著自己的嘴,目光低頭看著身前的桌案,三個謀士意見不統一,讓他不知道該怎麽抉擇。

  那邊劉惠還在說:“說得輕巧,如今唯一還可以去支援的兵馬也就隻有東郡的守軍,但這些兵馬又被許攸帶去了濟北國,北麵我軍還在與幽州軍作戰,哪還能分得出兵去?”

  “大不了就從明公麾下派些人馬足矣。”

  “嗬嗬,青州軍擁眾七八萬,明公也不過帶了十餘萬大軍,派出幾萬人去,雙方兵力對等,你不會以為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我們能攻破青州軍的城池吧。”

  “你.......”

  “好了。”

  袁紹被他們吵得頭都大了,憤然起身道:“爾等先退下,容我考慮考慮。”

  “明公.......”

  審配近乎哀求地看著他,這是他最後的機會。

  如果不能戰勝劉備的話,即便回了鄴城,打退了四麵八方的敵人,以他之前的敗績,也會被政敵攻訐,淪為像郭圖一樣的邊緣人物,這是他所不能容許的。

  袁紹正準備發火,幾乎是在這個時候,外麵忽然又有士兵喊道:“明公,幽州急報!”

  “什麽?”

  袁紹一屁股又坐回座位上,目光露出深深地駭然。

  難道幽州那邊也出事了?

  還未等他反應,外麵信使就急匆匆進來,單膝下跪,雙手捧著戰報公文道:“明公,幽州大捷。高將軍與遼東的公孫度南北夾擊,破掉了公孫瓚大營,公孫瓚大敗而歸,高將軍向明公請示,是否深入追擊。”

  大捷?

  袁紹瞬間從驚懼變為狂喜,連忙招手道:“公文取來看看。”

  旁邊的隨從將信使的公文接過,向他呈上。

  袁紹立即翻開查看。

  在迅速看完經過之後,他長舒了一口氣。

  雖然早在去年,他就邀請公孫度結盟,一同進攻公孫瓚。

  但公孫度的態度一直十分曖昧,既沒有表示同意,也沒有立即反對,讓袁紹一直搞不清楚他的態度。

  現在他終於答應了結盟,派出大軍偷襲。

  那時剛好公孫瓚和鮮於輔連續進攻鄭縣多次,都沒有把鄭縣拿下,導致銳氣盡失,士兵戰鬥力不是特別高。

  其實大家都差不多,雖然公孫瓚和鮮於輔連續進攻沒有攻破鄭縣,但高覽跟張郃也守得十分艱難,士氣同樣不高,已在崩潰的邊緣。

  當時袁軍另外一股部隊崔巨業是在離鄭縣不到四十裏的葛城之中,與郭圖在一起,兩軍相互策應,互為犄角。

  在公孫瓚和鮮於輔進攻鄭縣的時候,崔巨業派兵來救,最終幫助高覽成功打退了那次進攻。

  後來鮮於輔就分兵進攻葛城。

  之所以分兵是一因為崔巨業和高覽互為犄角,如果不管崔巨業,隻猛攻鄭縣的高覽的話,崔巨業確實是個麻煩,進可以進攻易京,威脅幽州軍後方,退可以幫助高覽側麵退敵,因此必須派出一部分兵力去牽製。

  二是因為公孫瓚和鮮於輔性格確實有些合不來,雙方都互相厭惡對方,隻是礙於大家都是討伐袁紹的兵馬,所以沒有撕破臉皮而已。

  本來即便是分兵,雙方依舊也是對袁軍有較大的兵力優勢,且在北方平原地區,幽州突騎十分厲害,高覽張郃崔巨業等人也都隻有招架之力,不可能打敗公孫瓚和鮮於輔。

  結果公孫度背後突襲,與高覽張郃約定舉火為號,一同進攻。這一仗打了一天一夜,張郃最終領軍殺入了公孫瓚的營寨,導致公孫瓚大敗,死傷一萬三千餘人。若非鮮於輔派兵來救,掩護他撤退回了易京,恐怕公孫瓚這一戰就直接要被全殲。

  現在高覽就上書詢問,要不要出兵易京,趁勝追擊?

  袁紹看了之後,舉起手中的公文大聲道:“諸位,公孫瓚已經被打敗了,幽州至少在半年之內,沒有進攻我們的能力,此戰高覽張郃居功至偉,傳我命令,張郃遷為寧國中郎將,讓他與高覽領兵四萬,南下回援鄴城。”

  “明公英明!”

  審配大喜過望,連忙拱手。

  劉惠和荀諶對視一眼,便都不說話了。

  袁紹大手一揮,說道:“傳我將令,堆砌土山,挖掘地道,我一定要攻破平原縣城,生擒劉備!”

  “唯!”

  眾將士紛紛應是,與青州的決戰,同樣是一觸即發。

  .......

  .......

  安陽陷落,鄴城動蕩,洛陽軍士氣大增,猛攻內黃、繁陽一帶。

  朱儁占據了安陽,關羽包圍了內黃,趙雲兵進蕩陰,洛陽大軍全麵壓進,步步緊逼,給予了鄴城的袁譚逢紀極大的壓力。

  之前說過,如果單拎出來任何一州,以他們的底蘊都遠不如冀州,包括青州這麽多年發展,也僅僅隻是積攢了不到九萬精銳大軍,而洛陽的兵力就更少,隻有六萬左右。

  反觀冀州的底蘊就太充足了,有總人口超過六百萬的廣袤華北平原背書,即便是30比1的農民和戰兵比例,總兵力也絕對超過20萬,底蘊實力非常強悍。

  但在陳暮的設計之下,三麵包夾,牽製了袁紹大量的兵力,同時利用洛陽八關,青州九河防區,讓袁紹難以集中力量一鼓作氣將某地突破。

  如此一來,袁紹唯一可以消滅的,其實就是北方的公孫瓚。而且哪怕是公孫瓚,也有易守難攻的易京兜底,曆史上公孫瓚在易京堅守了數年之久,城中存糧草三百多萬斛,若非被袁紹設計,根本沒那麽容易將他殲滅。

  所以現在的袁紹其實很難四麵皆敵,哪邊都不好攻打。即便是突破到平原城下,也是利用了寒冬臘月,九河冰封,這才勉強抵達。如果是平常時候,光密密麻麻的九河防區,估計都能拖他個一兩年。

  不過雖然九河防區因為氣候問題出現了紕漏,但陳暮卻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提前挖掘了幾條河流,學曹操的打法把安陽灌成了湖泊,逼迫袁軍回防,給予青州那邊減緩巨大的壓力。

  這就是陳暮與青州謀士團之間的默契,不管袁紹的主力進攻哪一方,另外一方都必須盡快給袁紹製造麻煩。

  如果袁紹是打洛陽,陳暮一定會放棄河內,退守孟津關,等待青州那邊發起總攻。青州那邊也是如此,退守平原,等到洛陽這邊找到機會。

  現在一切都在往陳暮預想的方向發展,黑山軍覆滅之後,他們也可以順著太行山南麓,利用漳水古道,突破到鄴城周邊,洛陽軍勢如破竹,將鄴城團團包圍,一切都好起來了。

  內黃縣,城池之外的關羽軍營當中,陳暮正在看著從洛陽方向來的最新戰報。

  李傕前段時間果然進攻華陰,但被段煨打退,朝廷派了五千人支援段煨,於潼關修築城池,開始修建第二道防線,畢竟在朝廷的眼裏,段煨還沒有到那麽推心置腹的程度,所以這是不可避免的一種擔憂。

  除此之外,孫堅也領軍一萬北上,占據了黎陽,給陳暮這邊來了書信,表示願意跟他兵合一處,一起進攻內黃,陳暮則回信讓他先等待一番,等他書信約定一同進攻。

  林林總總,還有一些事情要他處理,伏在桌案上正要給懷縣的鍾繇寫一封信,關羽這個時候急急忙忙闖了進來,說道:“四弟,不好了。”

  “哦?”

  陳暮抬起頭,笑道:“怎麽了?”

  關羽說道:“孟德那邊來信,說是袁術聯合呂布一同進犯兗州和豫州。”

  “袁術和呂布嗎?”

  陳暮摸了摸下巴,輕點頭顱道:“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我已經給我那外舅寫過信,讓他隨時關注,必要時刻,會從徐州出兵。”

  “孟德還說,前些日子,大哥把盧縣與肥城忽然還給了鮑信,袁紹的人知道後,東郡的袁軍南下,繞開陽平,進犯濟北國,看來是想從盧縣和肥城進攻濟南,鮑信不能抵擋,問我們該怎麽辦?”

  關羽又道。

  陳暮笑了起來:“無妨,這當是文若、公達他們的計策。”

  “這裏麵有什麽門道嗎?”

  關羽納悶。

  陳暮就耐心解釋道:“盧縣和肥城縣是唯一可以繞開泰山,進攻濟南的道路,此地一直是我們在控製,大哥怎麽可能不知道這兩縣的重要性?忽然還給孟德,必然是一個陷阱,二哥莫忘了,這二縣背後,可就是地形極為狹隘的齊長城!”

  這個計策陳暮並沒有參與,但以他對荀彧沮授他們的了解,在兵力還算充足的情況下,不可能會沒有眼光地放棄這麽重要的關隘。所以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荀彧沮授他們設計的一招以退為進之計。

  盧縣和肥城的地理位置確實重要,可它們處在峽穀出口,地形較大,想繞開還是有可能。而那處峽穀越往北走,地形就越狹窄,齊長城就設立在其中,更方便伏擊。

  聽到陳暮的話,關羽就放下心來,摸著胡須大笑道:“那就好,孟德給我來信的時候,我還被嚇了一跳呢,沒事就行。”

  “二哥跟孟德關係確實好呀。”

  陳暮隨口說道:“將來定鼎天下之後,也許二哥也能跟孟德一起馳騁邊疆,學班超霍去病一般威名遠揚天下才是。”

  “那樣就最好了!”

  關羽眯起了眼睛,他跟曹操的關係,確實是非常好,相交莫逆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外麵忽然有士兵來報。

  “報!”

  士兵匆忙進入營寨,單膝下跪道:“幽州急報,公孫將軍戰敗了!”

  “什麽?”

  陳暮皺起眉頭,說道:“怎麽回事。”

  士兵道:“據信使說,那遼東的公孫度偷襲了公孫將軍,公孫將軍大敗而歸,逃回了易京!”

  公孫度?

  陳暮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察覺不到的喜色,公孫度.......還真上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