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陳子歸的心機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9-07 23:28      字數:5476
  當陳暮主動說會幫曹操在天子麵前說話的時候,兩邊都不想得罪,隻想安安靜靜在自己一畝三分地上開墾的曹操內心大喜,正想順口答應。

  沒想到此時郭嘉卻打斷了他的話,並且代替曹操將此事承諾下來,表示願意出兵相助。

  這讓曹操很不理解。

  對於曹操來說,他希望不摻和這件事情合情合理。

  曆史上與呂布大戰,最慘的時候曾經差點投奔袁紹,官渡之戰前夕也是搖擺不定,很多時候,都是靠手下謀士分析勸阻,這才下定決心。

  這說明他本身就不是一個敢於放手一搏的人,需要他的謀士給他增添信心,才有那麽做的膽量。

  現在也是如此,麵對兩個巨無霸之間的戰爭,以他的體量和實力,自然不願意插手其中,選擇明哲保身,兩不相幫,才是最合適的生存之道。

  畢竟大家應該也聽說過這個梗,老大和老二打架,死的往往都是老三老四老五。

  在中國古代也有這樣的例子,春秋戰國時期,趙國和魏國打架,然後中山國沒了。秦國和晉國爭霸,然後梁、芮、虢、虞、翟等國沒了。楚國和齊國互毆,然後夾在中間的魯國宋國陳國蔡國等國倒了大黴。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自古以來都是如此。自身能力不夠,參與到超出自己實力範圍太多的領域去爭鬥,結果往往就是被人家輕易破滅,最終落得一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曹操不是傻瓜,太清楚不管是青州還是冀州,都有隨時可以消滅他的實力。隻是區別在於,袁紹和劉備願不願意認真對付他而已。

  他原本的策略就是在夾縫中生存,趁著二人對峙的時候,往南發展,圖謀一條出路。

  結果半路蹦出個呂布,不僅趁著他征伐徐州的時候占了他的兗州,甚至連原本已經得到的大半邊徐州,也落入了呂布手裏,這讓曹操對於呂布的仇恨簡直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血壓瞬間拉滿。

  隻不過呂布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讓朝廷承認了他徐州牧的位置,再加上多年征伐,四處作戰,與陶謙、呂布、袁術等人互相攻伐,曹操兵馬疲憊,不得不休養生息而已。

  如今青州即將與冀州展開決戰,那麽兗州最差也能得一個喘息的機會,不說渾水摸魚,至少遊離在外,慢慢發展,看能不能再想點別的辦法圖謀其它地方。

  可令曹操沒想到的是,郭嘉居然同意了陳暮邀請他聯盟攻袁的提議。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郭嘉為什麽要這麽做。

  但同時曹操也知道,郭嘉絕不是一個越俎代庖的人。既然他選擇了答應,自然有他的道理,曹操現在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閉上嘴巴,選擇無條件相信他最親密的摯友郭嘉。

  就看到在短暫的沉默過後,陳暮哈哈大笑道:“孟德兄確實是一個明智的人,那麽此事就說好,還請孟德兄先整頓兵馬糧草,到時候以我大哥為先,朝廷攻伐袁紹,需要兄出力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吝惜。”

  曹操狹長的眼眸閃爍過一絲疑慮,目光看向郭嘉。

  郭嘉微笑地說道:“為朝廷效力,理所應當。出兵之事,自無不可。隻是好教子歸兄知曉,兗州這些年一直征戰,先是陶謙,又是袁術,前年又被呂布霸占,戰亂不休,州郡縣民不聊生,再加上今年大旱,糧草兵甲恐不濟也。”

  這確實是實話,今年旱災影響了河南等地,豫州和兗州情況都不太好,還是劉虞心善,撥了六百萬斛陳糧,勉強賑災。六百萬斛並不是六百萬斤,而是七億斤糧食,一斛等於一石,一石為一百二十斤。

  以如今豫州和兗州等受災之地加起來約兩三百多萬的總人口,以最節省的方式,每人每天4-6斤口糧算,大概也隻能維持個兩月,勉強渡過這次災情,讓百姓可以堅持到來年春耕。

  畢竟旱災隻是讓糧食大規模減產,百姓還是有一點存糧過活。

  然而這六百萬斛糧食確實很大程度解決了兩州糧食危機,可如果用來打仗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因為不止是曹操,孫堅也得分一大半過去,到曹操手裏的估計也就那麽兩三百萬斛,然後又得賑災,又得組織百姓進行生產,每日都在消耗,為此戲誌才等人耗費了大量精力在做此事。

  如果全部侵吞,百姓活不到來年,那他曹操也不用爭霸了,這叫竭澤而漁,殺雞取卵。隻有百姓源源不斷地耕種,他才能補充新的糧草繼續征戰。

  更何況這些陳糧還是劉虞撥下來的給百姓用的,各州郡縣都收了賑災糧食,正在組織各地民眾分發領取,由朝廷派下來的使者進行監督,統一計算,每日消耗用度,最後都會反饋到朝廷尚書台,由劉虞親自來處理。

  若是曹操直接征調過來,朝廷使者都會知道這件事情,恐怕不好向劉虞交代。

  所以這個理由非常正當,讓人找不出半點毛病。

  聽到郭嘉的話,陳暮沉思起來。

  打秋風嗎?

  倒是在意料之中。

  不管曹操現在還有沒有用於軍隊的戰略儲備糧草武器裝備,若是想讓他參戰,他一定會說什麽都沒有。

  現在又是大旱,這個理由非常充分,想要讓曹操入套,不放點血看來是不成了。

  想到這裏,陳暮左右看看,忽然笑了起來,說道:“既是如此,我當向天子稟報,屆時由朝廷撥下糧款,自青州發放,助孟德兄一臂之力便是。”

  曹操回過味來,點點頭道:“那就多謝子歸了。”

  郭嘉對曹操使了個眼神,然後說道:“不知道玄德公是打算如何對付袁紹,又打算如何讓我們配合進攻?”

  陳暮笑道:“天子下旨,我大哥自然得遵從。司隸現在主要以河內郡為第一道防線,但河內地形過於平坦,不適合主攻,因而我們決定由青州先發起進攻,然後幽州伯圭兄以及洛陽再配合行動,屆時孟德兄再出兵亦不遲。”

  曹操和郭嘉對視一眼,心裏默默盤算。

  這句話說了等於沒說,青州的戰略布局、戰術打法、時間、地點,準備進攻方向,什麽時候行動,都沒有說,僅僅隻是給了一個提示,那就是青州會先動手,沒有給曹操一點有用的信息。

  不過他們也知道,以陳暮的本事,素來擅長打太極,官場話術拿捏得十足到位,想從他嘴裏套東西出來,難如登天。

  所以也幹脆不再試圖套話,曹操大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在家中等待朝廷詔書即可。子歸啊,你此次路過兗州,我不能不盡地主之誼,今日便不談國事,需得飲宴盡興!來人,上酒宴。”

  “正好與孟德兄共敘多年舊情,那今日,就一醉方休了。”

  陳暮也笑眯眯地說道。

  一盤盤酒宴擺上桌案,曹操陳暮郭嘉鞠義樂進等人很快進入了狀態,眾人推杯換盞,聊起了風月話題,再也閉口不談青州與冀州大戰的事情,很快氣氛進入高潮,賓主盡歡,大家都喝了個酩酊大醉。

  時間就這樣在一分一秒當中過去,天色漸漸暗淡下來,太陽落山了。

  入夜之後,陳暮再一次留宿在了甄城,曹操和郭嘉亦是如此,眾人因為喝酒太多,早早睡去,到了午夜時分,曹操酒醒過來,迷迷糊糊喊了幾句要水。

  “嘎吱”一聲,門打開,樂進點燃油燈,給曹操遞上了水說道:“奉孝先生也已經醒來了,正在前廳等明公。”

  今天主客是曹操和陳暮,兩個人喝的酒也最多,自然也醉得最厲害。

  曹操從床上爬起來,接過樂進遞來的水,喝了水之後稍微舒服點,緩過神來,將絲綢毯子從身上取下,穿著錦緞睡袍,坐在床沿上呆坐了十餘秒鍾,這段時間他的大腦一片空白,宛如一片空洞,然後慢慢恢複思考。

  他在想今天陳暮和郭嘉兩個人之間的舉動,陳暮為什麽要答不答應一起締結盟約進攻袁紹,自己原本想拒絕,奉孝又為什麽要答應呢?這個問題縈繞許久,讓他不得其解。

  不過答案很快就會揭曉,他從床沿下地,穿上木屐,隨手在衣架上取了件披風披在身上,走出後院房屋,穿過走廊,來到了後院正廳。

  廳中亮著油燈,郭嘉一個人跪坐在地上,手中拿了一本書,正津津有味地品讀觀看——這本書,是紙質的。

  曹操走了過去,輕聲喚了句:“奉孝。”

  “明公。”

  郭嘉抬起頭,連忙把書放在桌案上,起身要拱手行禮。

  曹操連連擺手,走到了主位上坐下,長舒了一口氣,對郭嘉說道:“奉孝,先坐下吧,文謙,再取點水來。”

  樂進就去取水。

  郭嘉就坐下來笑著說道:“今日明公倒是飲了不少酒,還得多注意身體才是。”

  曹操樂道:“這句話居然從奉孝嘴裏說出來,真是有趣。”

  “嗬嗬。”

  郭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確實,說讓人注意身體,這話連他自己都不信。

  樂進進來給二人倒了水,又出去守門了。

  曹操又喝了一口水之後,擦了擦嘴,這才開始正題,對郭嘉說道:“奉孝,你今日為何?”

  “為何答應與青州聯盟是嗎?”

  “是啊。”

  曹操歎氣道:“劉玄德不好惹,袁本初同樣不好惹,兩人兵馬糧草具足,遲早有一戰。與他們相比,我們蚍蜉與大樹,又如何能參與其中?恐怕袁紹揮軍南下,輕易就可以將我覆滅呀。”

  郭嘉將原本遞到嘴邊的水放下,臉色凝重道:“明公,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們兗州就夾在冀州與青州之間,可謂三足鼎立。然冀州青州強,而我們兗州弱,他們之間的戰爭,勢必會波及到我們,若是保持中立,則萬般困難,甚至可能兩頭都得罪,還不如涉足其中。”

  “嗯.......”

  曹操緩緩點頭,沉吟道:“奉孝之言,也並非毫無道理。不過我自幼與袁本初交好,後來又與劉玄德盟約兄弟,如果保持中立,他們二人應該都不會攻打我,撕破這張臉皮才對。”

  郭嘉搖搖頭:“明公隻看到了袁本初與劉玄德,卻忘了那位。”

  那位?

  曹操眼中有些茫然,片刻後,忽然明白過來,恍然大悟道:“天子?”

  “不錯。”

  郭嘉點點頭,指了指西方:“天子年歲很大了,他曾經多次下過詔書,希望天下各路諸侯都能夠回歸朝廷,恢複大漢統治。等一統之後,他將親自前往河北挑選景帝之後,抱選新的天子,他退位讓賢,可見洛陽那位,已經等不及了。”

  曹操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伯安公人是一個好人,對權力欲望亦沒有太大野心。他唯一的願望,便是恢複漢朝江山,然後挑選一位宗室繼任,如今他的年歲越大,心裏恐怕也越急。”

  郭嘉繼續說道:“如果在這個時候,明公搪塞朝廷征召攻伐袁紹,也許此時天子不會有何動作,但將來,恐怕要對明公不利,更何況東南麵......”

  東南麵?

  呂布。

  曹操目光深邃地道:“看來呂布應該是上表朝廷,願意臣服朝廷統治,這才讓天子敕封他為徐州牧。朝廷這是在利用呂布來牽製我,一旦我不從的話,也許將來我與呂布之間的仇恨,便會成為朝廷偏袒的借口。”

  “正是如此。”

  郭嘉說道:“所以別看陳子歸好心說是要幫明公向天子解釋,可天子卻不會這麽想,他隻會想的是明公表麵臣服,背地裏卻是說一套做一套,將來如果能平定冀州,必然是一道詔書讓明公前往洛陽擔任九卿,若是明公不從,恐怕.......”

  “這.......”

  曹操聽到郭嘉的分析,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是了。

  他居然差點在勝負沒有分出結果之前,就很冒失地去站隊。

  也許有人會奇怪,曹操不是打算兩不相幫嗎?

  為什麽會說他冒失地選擇去站隊。

  因為這種站隊並不是去站劉備或者袁紹的隊,而是在站你是否忠心向漢的隊。

  不要以為你上表朝廷,對劉虞說我是大大的忠臣他就會信。

  要是劉辯劉協這種小孩子沒準還能忽悠一下,可劉虞本身也是多年老臣出身,在幽州那樣複雜的地方經營多年,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又豈是簡單之輩?

  更何況朝廷不少老奸巨猾的老臣,比如楊彪馬日磾趙岐等人都不是什麽善茬,絕不會因為你上一封奏折,就能取信他們。

  簡單來說,你得拿出實際行動。

  冀州和青州之戰,關係的不是劉備和袁紹誰分出勝負,而是朝廷能否平定冀州,重新一統天下。

  這麽重要的大事,劉虞絕對會拿出全部精力關注,而這其中,如果你選擇中立,不去幫他劉虞,那就意味著你根本不是漢室忠臣,而是另有圖謀。

  等劉虞搞定了冀州,不回頭弄你曹操才怪。

  所以當曹操醒悟過來之後,立馬是後怕不已,因為他發現難怪為什麽朝廷會冊封呂布為徐州牧,原來在做這一手製衡,恐怕等劉備與袁紹之間的戰爭落幕的時候,也是他曹操被周圍各路諸侯消滅的時候吧。

  “朝廷這是在利用中央大義名分,來四處製衡各地諸侯啊。”

  曹操感歎道:“看來洛陽已經聚集天下英傑,能人輩出,如蘇秦張儀之輩,數不盡數。居然能夠想出這一招,恐怕孫堅和袁術,也早在他們的算計之中了吧。”

  郭嘉沉吟道:“朝廷豎起大漢旗幟,無數世家蜂擁而至,自然有高人在背後給天子出招,我們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複,一切得小心呀。”

  曹操思索片刻,搖搖頭道:“如果按照這麽想的話,劉備也早已經在天子算計之中,他應該是在利用劉備,等劉備與袁紹鬥個兩敗俱傷,洛陽再獲漁翁之利。我不明白,以陳子歸之智,又怎麽會看不出來?”

  聰明人往往喜歡從某件事情當中看誰是既得利益者,找出幕後的主使人。冀州和青州大決戰,既得利益者隻能是洛陽,因為之前也說過,劉虞是有實權的,而不是有名無權的傀儡天子。

  一旦開戰,即便到最後劉備打敗了袁紹,恐怕也是元氣大傷。到時候劉虞出手,立即派出中央官員入駐冀州與青州,再把劉備調去洛陽做什麽三公,估計他也隻能奉命。

  從這一點上來看,劉備妥妥的一個工具人形象。陳暮乃公認天下智者,許劭曾做月旦評,評陳子歸為周之薑太公,若得一統,可定江山八百年。

  這樣的人物,又怎麽可能看不出來最後的結局一定是劉虞獲利呢?

  然而郭嘉卻臉色更加凝重起來,輕聲說道:“明公別忘了,天子已經六十有餘,冀州與青州之戰,絕非一朝一夕就能結束。若是拖個三年五載,甚至十年八年,天子龍殯,即便選了幼年天子,恐怕也壓服不了他劉備了,到那個時候.......”

  “原來如此。”

  曹操恍然大悟,當初他們覺得劉備是控製了劉虞,等到將來時機成熟,打敗袁紹吞並冀州的時候,劉備逼迫劉虞下台,自己順利上位。

  但這麽多年,通過種種跡象,他們也明白劉虞握有實權。

  之前他們還想不通,既然劉虞有實權,並不是劉備的傀儡,那以後如果袁紹被打敗,劉備會怎麽辦。

  現在看起來,原來他們是在等劉虞老死。

  別看也有人活得七老八十,甚至上百歲者。但六十多歲死掉,也是當時常態,醫療不發達的年代,能活到六十多,都算是高壽,這麽一想,很多事情,就能解釋得通了。

  畢竟即便青州和冀州大打出手,戰爭的主動權也在劉備手裏,如果他一心想拖,拖個三年五載,等劉虞老死,完全不成問題。

  這陳子歸......倒是好心機呀。

  曹操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