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大戰前夕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5      字數:4792
  城破了!

  隨著城門大開,南皮之戰落下帷幕。

  袁紹采用了許攸的計謀,大軍四麵合圍,每日瘋狂進攻,吸引守軍注意力。

  然後趁機挖掘地道,最終成功突破進了城池,擊敗了公孫範。

  公孫範領著殘兵敗退,往浮陽方向而去。

  而在此時,浮陽方向的戰爭,也同樣進入到了白熱化,高覽領五萬大軍,向浮陽發起猛攻。

  城池內,田豫關靖等人冷靜指揮,單經文則公孫續等將領拚死戰鬥,將敵人的第一波進攻成功地擊退。

  但誰都知道,這波隻是試探性進攻而已,接下來的幾日,高覽都是鑄造營寨,準備做長期打算。

  幾天後,青州軍浩浩蕩蕩出現在了高城以北,浮陽以東。在浮陽東麵二裏外的山坡上,不知何時出現了幾名騎兵。

  “隊長,你看那邊。”

  斥候小隊指著遠處山下的叢林說道。

  叢林中不時有驚鳥飛出,公孫瓚潛伏於城外森林中,他選的位置也是在浮陽東側。

  因為高覽是在西麵進攻,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十倍的力量才能將城池團團包圍,像長社之戰,皇甫嵩和朱儁隻有一萬多人馬,而黃巾卻有十多萬,因此才四麵包圍,營寨連成一片。

  而高覽隻有五萬人,敵人在城池內則有一萬五千人,甚至他知道公孫瓚有大量騎兵,也許埋伏在城外,所以根本不可能學長社黃巾那樣,把城池圍住。

  連分散出一半人馬,去圍困另外兩座城門都不現實。因為這會分散兵力,給敵人逐個擊破的機會,屬於兵家大忌。

  因此高覽五萬人全部都在西門二裏外的營寨中,派出去的斥候四處偵查,但公孫瓚同樣派出斥候在城池附近遊弋,雙方除了第一天試探性地在西門交鋒以外,更多的就是斥候間的戰鬥。

  但隨著青州軍抵達,大戰必然到來。

  因為公孫瓚等的就是青州軍,以他的性格,從來都不喜歡龜縮在城池裏,更多的還是願意在野外與敵人決戰。

  “來兩個人跟我去看看情況,小五你回去向將軍稟報,其他人留在此地。”

  斥候隊長分派了任務,他決定去看看那邊發生了什麽。

  下了山坡,進入了林木間,遠遠地就聽到了人聲,幾個騎兵從林子裏衝出來,雙方見麵後,便都放下了敵意,互相點頭致敬。

  公孫瓚的幽州軍和劉備的青州軍已經並肩作戰數年,雙方都認識對方軍服,不至於會認錯成敵人。

  “公孫將軍在何處?”

  斥候隊長詢問。

  “煩請稍等,我去通稟。”

  公孫瓚的斥候勒轉馬頭,前去稟告。

  過了片刻,公孫瓚就讓他們過去,進入林內,大量騎兵藏於林內,馬匹於林東更遠的一條小河邊上暫時修養。

  斥候隊長翻身下馬,拱手說道:“公孫將軍,國相接到將軍求援,立即令大軍北上,現在由臧將軍率領青州軍三萬,已經抵達了此處三十裏外。”

  “好。”

  公孫瓚大喜道:“還請向臧將軍告知,我打算明日就發動進攻,等青州軍協助。”

  “唯。”

  斥候隊長便回去向臧霸傳達信息。

  到下午時分,臧霸的前軍已經到了浮陽二十裏外。

  由於一路上都是荒無人煙的野外,沼澤遍地,河流眾多,很多地方長滿了森林,所以大軍行進速度並不快,往往有時候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跨過不少艱難險阻才能繼續北進。

  或許有人不信後世的鹽山、海興一帶在三國時期居然如此原始。

  但確實是事實,從春秋戰國到漢代,這一片方圓上百公裏都沒有城池,沒有人煙。

  此時雖然隸屬於高城縣管轄,不過此地離高城卻有四五十公裏距離,越往東北海岸,除了渤海灣海邊有零星的漁村以外,更內的地方,大多為原始莽林或者大片沼澤湖泊濕地,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不過臧霸倒沒有往東北方向更深入,而是從後世的鹽山東麵,海興西側。

  因為連接浮陽,倒有一條縣與縣之間普通官道,偶爾公孫瓚和劉備的軍隊往來,會通過此地,且附近還有鄉民,隻是為了要躲避袁紹的斥候,臧霸不得不走了一半以後拋棄官道,深入叢林了而已。

  現在他的位置處於後世的鹽山縣正北麵,此時的浮陽縣東南麵二十裏外,大軍正順著一條起伏的丘陵下小道前進,在丘陵下方則是小溪,過了丘陵,前方豁然開朗。

  “此地是何地?”

  臧霸詢問向導。

  向導道:“這裏是浮陽東南,再往西去,就是鶴鄉,進入了官道。”

  “嗯。”

  臧霸點點頭:“離浮陽還有多遠?”

  “約二十餘裏。”

  “可有小道直接繞道浮陽?”

  “北麵有一條山民常入林中打獵的道路,可到浮陽東麵的集鄉。”

  “嗯。”

  臧霸回過頭,對傳令兵道:“去,讓大軍原地休整。”

  “唯!”

  傳令兵就去下達命令。

  臧霸本人則打算回中軍去找荀攸問問接下來該怎麽做。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遠處斥候飛馬奔馳而來,到了近前,翻身下馬道:“將軍,已經找到公孫將軍了。”

  “哦?”

  臧霸聞言大喜道:“他在何處?”

  “他率領本部騎兵埋伏於城外,正在等待將軍匯合。”

  “我知道了。”

  “公孫將軍說,他打算明日就發動進攻,還請將軍協助。”

  “明日發動進攻?”

  “是的。”

  斥候回稟。

  臧霸皺起眉頭。

  這公孫瓚怎麽如此獨斷專行,友軍過來,也不相商一下,就直接下達命令,分明是把自己當成了他的部隊了呀。

  他為了繞開高覽設置在南麵官道上的哨卡斥候,選擇了繞了一個大圈,從東北方向過來,沿途道路也都是鄉民認識的小路,就是為了隱瞞行蹤,好發動突襲。

  這是荀攸設下的奇襲之計。

  結果公孫瓚居然讓他們直接過去匯合,然後主動發起進攻,這樣他們隱瞞行蹤的意義就徹底失去,明牌和人家打,那還打什麽?

  想到這裏,臧霸搖搖頭,轉身往中軍的方向而去。

  這次領兵出征,徐榮領一萬人進入清河國內四處騷擾,閻忠為軍師,負責後方統籌。臧霸則領三萬人北上馳援公孫瓚,荀攸為軍師,定下奇襲之計。

  現在公孫瓚要正麵強攻,顯然是破壞了荀攸的計劃,因此他必須要去找荀攸商量一下怎麽辦。

  大軍原地休整,臧霸來到中軍。

  荀攸正坐在一處河邊草地露出的淺石攤上休息,喝了一口水,見臧霸過來,便起身緩緩走過去說道:“臧將軍。”

  “軍師,叫我宣高即可。”

  臧霸對荀攸很恭敬。

  荀攸便招呼他往河邊走一走,邊走邊問道:“宣高,是前方出了什麽岔子嗎?”

  臧霸陪著荀攸在河岸散步,說道:“前方斥候來報,他們在浮陽城外找到了埋伏的公孫瓚,公孫瓚說,他打算明日進攻,讓我們協助他一起同進攻敵人營寨。”

  “一同進攻?”

  荀攸皺眉,他最初的計策,是先隱藏行蹤,然後再與公孫瓚商議,讓他先引誘敵人進攻,等敵人出了營寨,攻打城池的時候,青州軍忽然殺出,配合公孫瓚城內兵馬以及城外騎兵,一舉將敵人擊敗。

  這個計策不僅是突然襲擊,同樣還是野外鏖戰。在有騎兵,以及敵人原本攻城失利,加上陡然被突襲士氣跌落的三重加持下,肯定是必敗的,是一個非常好的計策。

  但公孫瓚卻要求他們一起主動進攻,原本是野外鏖戰,可以充分發揮突襲加上騎兵機動性,結果現在卻去攻打敵人的營寨,原來的防禦反擊戰,打成了主動攻堅戰,放棄自己的優勢,用腳指頭想都知道哪個計策好哪個方案差。

  “子歸曾經說過,公孫瓚此人剛愎自用,素來不服他人,而且性格衝動,品性剛烈,看來子歸說得沒錯啊。”

  荀攸搖搖頭。

  臧霸問道:“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荀攸道:“公孫瓚不能敗,至少此時不能敗。宣高宜親自過去一趟,看能不能說服他放棄強攻。”

  “嗯。”

  臧霸臉色沉重道:“我知道了,我親自去一趟便是。”

  “雖然我沒見過公孫瓚,但既然子歸如此說,那此人必是心高氣傲之輩。宣高去之後,千萬不能貶低其作戰計劃,而應當分析利弊,讚揚公孫瓚戰術得當的同時,告訴他攻堅不易,最好是等敵人來攻時再做突襲。”

  荀攸分析了一下公孫瓚的人性弱點,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有些人的性格脾氣,就跟青春期的小孩一樣,明知是錯的,非要不撞南牆不回頭,所以千萬不能逆著來,隻能先順從他。

  一步步引導,才能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好,我定會加倍小心。”

  臧霸點點頭表示明白。

  他這個人早年性格也剛強,但多年泰山賊磨礪,已有圓滑世故,不至於情商低到那個程度。

  當下也不遲疑,命令大軍原地休整,臧霸親自奔赴浮陽城外,找公孫瓚商議。

  二十裏路,差不多一個時辰,等他到的時候,已經接近天黑。

  公孫瓚聽說臧霸過來,就親自前來迎接。

  兩人於林中臨時住地會麵,說說笑笑了一陣,才正式進入議題。

  臧霸說道:“將軍說讓我們明日與將軍一同進攻敵軍?”

  “不錯。”

  公孫瓚青筋暴跳,眼中噴出怒火:“袁紹欺我太甚,我必要將他的軍隊擊敗。”

  臧霸點點頭道:“將軍強攻之策確實甚秒,敵人猝不及防,必是大敗。隻是我軍此次為了躲避敵人斥候偵查,特意翻山越嶺,繞了遠路過來,若是強攻,恐怕就會失去突襲的意義。”

  “哦?”

  公孫瓚問道:“你們是作何打算?”

  臧霸就說道:“軍師說,將軍可先攻之,然後佯裝不敵後撤,此時敵人必然追擊,我軍忽然殺出,到時與將軍前後夾攻,敵人必敗。”

  “唔。”

  公孫瓚沉吟思索片刻。

  如果臧霸一過來就否定他的計劃,他肯定不高興。

  他這個人剛愎自用,別人越否定他,他就越一股腦想證明自己,結果就是越走越遠。

  但臧霸聽了荀攸的話,一過來就讚揚公孫瓚的計劃好,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告訴公孫瓚自己一方的難處,這樣雙方才有商量的餘地。

  所以說荀攸也不容易,作為一個合格的軍師,不僅要有高超的智力,還得有卓越的情商來應付那些性格迥異的領導者。

  像田豐許攸這種高智力,低情商,在碰上心胸狹隘的領導者時,往往很難混得開,就是典型的例子。

  “若是設伏的話,也不是不行。”

  想了一會兒,公孫瓚就說道:“好,那就依你們的計策,明日我領軍前去挑戰,若是敵人出擊,則佯裝敗退,就看你們的了。”

  臧霸笑道:“公孫將軍請放心,我家明公此次雖然南下救援孫將軍,然則在離開之前,早就與我們說過,青州與幽州同為一體,此次袁紹來犯,我們必不能讓他得逞。”

  “那就好。”

  公孫瓚很滿意臧霸的態度,雙方還算和諧地交換了意見,達成了一致。

  然而就在臧霸準備告辭離去,安排明天突襲事宜時。

  有探子飛馬來報,南皮被攻破了。

  公孫範領殘兵出城後,一邊往浮陽方向撤離,一邊派騎士飛速過來報信。

  由於高覽隻是在城外駐紮營地,同時封鎖了各個交通要道,騎士翻山越嶺,從北麵側翼繞道北城門,進入南皮告知了田豫情報。

  田豫則馬上派人從東城門出去,告知埋伏於此地的公孫瓚這個信息。

  得知南皮被破,袁紹主力大軍馬上就要北上與高覽匯合,到時候十多萬大軍猛攻浮陽,公孫瓚也是大吃一驚,腦中快速思索著對策。

  臧霸立即說道:“將軍,不能遲疑了,看來我們必須改變計劃,明天不能再行動,事不宜遲,今晚就進攻。”

  “今晚就進攻?”

  “不錯,今晚就進攻,南皮被破的消息,高覽肯定也知曉,此時將軍連夜進攻,他必定認為是將軍決定破釜沉舟,因而他一定會堅守營寨,等到將軍佯裝敗退之際,也會馬上進攻,此時就是我們的機會。”

  “若是他不主動追擊呢?”

  公孫瓚問出了疑惑。

  如果高覽打定主意堅守,一定要慫到袁紹到來才打,那這個計策就毫無意義。

  然而臧霸卻說道:“將軍想想,在高覽眼中,將軍已是敗退,撤入城中,有城池固守,且還有可能青州援軍會來,如果換成將軍,是希望速戰速決,還是希望繼續攻堅打城池戰爭?”

  公孫瓚思索道:“自然是在野外決戰最好。”

  “是的。”

  臧霸分析道:“現在將軍主動出城,高覽必然高興,因為哪怕袁紹主力到來,城池攻堅也絕非易事,將軍外有援軍,內有糧草,急的不是我們,是他們才對。因而高覽如果不蠢,在將軍敗退之時,選擇出擊才是個好策略。”

  “我知道了,今夜就攻。”

  公孫瓚毫不猶豫答應。

  不管高覽出不出來,南皮被破已是事實,死馬當活馬醫便是。

  看到他同意,臧霸也是鬆了口氣,立即回去準備向荀攸說一下這邊的情況。

  袁紹這麽快攻破南皮,殺來浮陽,是所有人預料不到的。

  但眼下他們也不是沒有機會。

  隻要先打退高覽,青州軍拖延住袁紹的腳步,等到公孫瓚北回幽州,大不了就是把渤海還給袁紹而已。

  現在公孫瓚並不想跟袁紹決戰,他的老家幽州還處於被鮮卑攻擊的狀態。

  他急的是回去抵禦鮮卑!

  而公孫瓚被消滅同樣不符合青州的利益,他回幽州才符合,因此不能讓袁紹合圍之勢達成,就是雙方共同的目標和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