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二桃殺三士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4      字數:4724
  青州大軍南下,奉洛陽皇帝之命,討伐陶謙。

  雖然劉虞這個皇帝屬於趕鴨子上架,半強迫半無奈地上了帝位。

  但天下一半的諸侯,再加上洛陽諸多公卿認可,那麽他就是如假包換的正統皇帝。

  而且當初劉虞登基的時候,陶謙也是承認的,還上表請封,他這個徐州牧也是劉虞所賜。

  但轉眼陶謙就背刺盟友,特別還聯合袁術這樣不承認朝廷的叛逆一起攻打兗州。

  這是什麽行為?

  說是犯上作亂也不為過。

  所以當前年劉備曹操同時給洛陽發的奏折被送到劉虞麵前的時候,劉虞也是很快下達了罷免陶謙,讓他進京受廷尉調查處置。

  隻不過當時洛陽朝廷最大的敵人還是冀州王芬立的偽帝,劉備公孫瓚的兵力也在和王芬交戰,曹操則被打殘了,孫堅還在跟袁術糾纏,一直沒有時間管陶謙而已。

  但沒有時間管他,就不代表什麽事情都沒有了,雖然陶謙後來也曾經向洛陽進貢祈求原諒,然而從法理上來說,陶謙這個徐州牧,其實從前年攻打曹操開始,就已經被撤掉了,他名義上已非徐州之主。

  現在劉備依舊沒時間處理他,曹操則趁著這個機會想奪了徐州,陳暮也隻能率領青州勉強擠出來的兩萬大軍南下,相當倉促地來應對此事。

  “曹操?”

  郯縣城外,陳暮一個人在營中細細思量。

  曹操這次來徐州的目的,可不就是想奪徐州嗎?

  屆時坐擁兩州之地,就擁有了和袁紹劉備相同的實力!

  想法倒是挺好,可惜呀......

  陳暮笑了笑,可惜這一切,早就已經在他的預料之中。

  既然你敢來,那作為多年老友也不能小氣。

  便是再讓你半個徐州,又能如何?

  孟德兄呀孟德兄。

  希望這半個徐州,以後你會待得慣。

  陳暮走出營寨。

  遠處郯縣城下,曹軍亦是同樣升起了營盤。

  在郭嘉的勸說下,曹操最終放了兩縣百姓,率領大軍來到了城下。

  密密麻麻的軍隊進進出出,輔兵抬著木材,工匠開始切割,一排排柵欄豎起,各種拒馬、鐵蒺藜、陷馬坑在營門口布置。

  建造營寨不是一兩天的事情,當初袁術和孫堅之戰,一天的時間,幾乎隻能造一點柵欄而已。

  像瞭望塔、雲台、拒馬、陷馬坑、各類營盤布置擺放,都有規矩,即便是訓練有素的大軍,想要建造一個完整的營盤,可能需要十天半個月。

  曹軍那邊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建造,陳暮這邊同樣也是如此。

  此時此刻,曹操也在眺望此處。

  曆史上他攻打了郯縣兩個月不能攻克,因為糧草不多撤兵,在回去的路上,順手屠了三座城池震懾陶謙。

  現在還未開打,曹操的糧草也還算充足,因此也樂意跟著陳暮看看情況。

  “那陳子歸,當真說有辦法破了城池?”

  曹操對郭嘉詢問。

  郭嘉雙手籠在袖子裏,目光卻是看向遠處三四裏外的郯縣。

  作為徐州治所,郯縣城池規格要比一郡之地的治所稍高,比長安洛陽這樣的首都稍低,高有三丈,接近七米,絕非一般的兵力可以攻破。

  “他是這麽說的。”

  郭嘉點點頭。

  曹操嗤笑道:“莫非又是用發石車?”

  “應當不是吧。”

  郭嘉站在草地上,此地已是城外,常有人走,草地十分稀疏,風一吹,卷起蒙蒙塵土。

  在塵土當中,隱約能看見遠處城牆之上,升起了無數的頂板。

  頂板的作用是在步兵攻城的時候,阻礙雲梯和攀登梯子的士兵上城牆用的,但現在全都豎起來,斜著掛好,還有為城牆上士兵擋箭和投石車的功能。

  雖然不一定能擋得住投石車的攻擊,可會極大地減少投石車的緩衝,除非用常規戰爭中的辦法,先用井闌將弓箭手推過去,靠近城牆利用火箭點燃頂板,不然的話,投石車的作用會被削弱不少。

  “不管陳子歸是用什麽辦法,我們都不能走。”

  曹操眯起眼睛,沉聲道:“雖然震懾陶謙,逼迫他投降的計策失敗了。但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徐州歸了劉備,至少我們得取半個徐州。”

  “嗯。”

  郭嘉說道:“我也是這般作想,如今孫堅與袁術交戰,主要兵力都集中在汝南、沛國南部,陳國與梁國是他的根基,不好輕動,但魯國懸在北麵,孫堅也從未管過,我們若能取下,則可以與彭城下邳廣陵相連,屆時再將泰山郡奪下,則大勢已成。”

  “善!”

  曹操滿意地點點頭。

  曆史上他是從東郡起家之後,雖兩征徐州,但隻是把徐州打殘,並沒有占領。

  那時他的策略是打退了袁術,占據了豫州。坐擁了兗豫二州之後,他才真正開始壯大,有了與袁紹一較高下的實力。

  但現在豫州被陳暮埋了個雷,孫堅擊敗了袁術,占據了此地。

  因此現在曹操幾乎不可能南下,隻有東進一條道路,以陶謙無故攻打過他為由,名正言順地討伐,等占領徐州之後,再考慮下一步。

  不得不說,雖然是無奈之舉,可也是曹操唯一的出路了。哪怕現在陳暮過來攪局,他也必須拿一部分地盤再說。

  否則的話,一直被困在兗州,周圍還都是沒法去打的人,曹操就真的要被困死在這裏。

  這邊兗州軍和青州軍都在緊鑼密鼓地修築營寨,那邊郯縣陶謙則十分著急上火。

  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來了,他能不急嗎?

  為此他已經召開了數次會議,與自己麾下的謀士商討對策。

  “你們說說,倒是拿個章程出來呀。”

  府邸之中,陶謙跪坐在堂上,看著下麵幾人,急急催促。

  他之所以這麽著急的原因,也是因為曹操和陳暮進攻選的還真是時候。

  此時夏糧還沒有收上來,城內用的還是去年的冬糧,哪怕存貨還不少,可他是三萬大軍在吃。

  陶謙不是沒有打過仗,所以倒也有兵力布置,城內三萬人,厚丘五千,羽山沭河附近亦安排有一萬人的營寨。

  三路人馬以掎角之勢,做出防守姿態,不管那邊被攻擊,都能夠迅速做出應對。

  但總計四萬五千大軍,每日糧草消耗無數,加上夏糧未收,頂多堅持八九個月,一年半載的時間,糧草就要吃光。

  因此隻要兗州軍和青州軍不急著進攻,跟他耗下去,到最後陶謙甚至隻能和對手在野外決戰。

  曹操隻領了兩萬人馬,就把他打得丟盔棄甲,更別說現在還有兩萬青州軍。

  所以現在陶謙像是熱鍋上的螞蟻,被逼得已經不知所措。

  “明公莫急,總有辦法的。”

  曹宏連忙安慰。

  陶謙氣道:“敵人都打到城下了,旬日之內就要攻城,難道等城破之後,再想出辦法來應對嗎?”

  “額......”

  曹宏滿臉尷尬。

  麋竺麋芳兄弟則一臉漠然。

  唯有陳登沉默不語。

  除了他們幾個親信以外,孫觀尹禮二人也在此。

  如今曹豹作為徐州第一大將,領兵屯於羽山,呂範則屯兵於厚丘,現在城內隻有孫觀尹禮張闓等人可用。

  孫觀因為之前曾經力拒曹操立功,被升為都尉,都尉並不算高級武官,但也屬於中級軍官。

  陶謙可沒有劉備開府儀同三司可任命官員的權力,而且劉備忠於劉虞,劉虞也很欣賞他,所以劉備上表封將,都被允許。

  反觀陶謙則屬於叛亂,劉虞自然不可能敕封徐州官員。所以他任命的官,基本都是州牧職權範圍之內。

  如曹豹隻是騎都尉,相當於將軍。而孫觀尹禮張闓等人,則是屬國都尉,相當於校尉。

  其實陶謙治理徐州多年,實力應該沒有那麽差才對。

  但此時已經六十多歲,年老力衰,能力也隻是中等,根本不能完全控製整個徐州。

  像笮融,薛禮這些人都不服從他,廣陵下邳一帶不少草頭王,以至於陶謙隻能郯縣,沒辦法南下利用戰略縱深進行抵抗。

  現在青州軍和兗州軍來勢洶洶,陶謙已經無路可退,自然是著急上火,看著眾人鴉雀無聲,惱怒道:“平日裏爾等自吹有經天緯地之才,如今大敵當前,卻束手無策,吾要爾等還有什麽用?”

  見到他真的發火,陳登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站出來說道:“明公,我倒是有個辦法,隻是......”

  “隻是什麽,快說。”

  陶謙連忙道。

  “隻是此策需要明公親自去一趟青州軍營。”

  陳登咬牙說道。

  陶謙頓時就眉頭緊皺起來。

  曹宏馬上道:“陳元龍,你這是何意?莫非是想讓明公投降於那劉玄德?”

  親自去敵人軍營,除了投降以外,還有別的可能嗎?

  你要說是去和談,傻子都不信。

  哪有主君親自去商量和談的,到時候敵人直接把你扣住,哪還需要和談,直接就能取了徐州。

  然而正當陶謙準備大發雷霆,怒斥陳登的時候,麋竺卻說道:“元龍既然提出計來,自然不可能是投降青州,許是有別的妙計,不妨說說。”

  陳登苦笑道:“其實這計,就是投降青州。”

  “.........”

  麋竺無語。

  本來是看你同為徐州大族,幫你個台階下,你怎麽打我臉呢?

  “陳元龍,你這是要背主!”

  曹宏跳了起來。

  曹家陳家麋家都是徐州最頂尖的大家族,以前陳家第一,麋家第二,曹家一直被他們壓製。

  後來陶謙來了,曹宏曹豹受陶謙寵信才翻身,現在自然不能讓陳家再起勢。

  不得不說,曹宏也不愧被史書寫為讒匿小人,都到這個地步了,居然還在想著勾心鬥角。

  然而不等他再次嗬斥,陳登就說道:“此計,乃二桃殺三士之計也。”

  “說下去。”

  陶謙見他似乎真有什麽妙計,馬上開口讓他把話說完。

  陳登就繼續道:“明公想想,曹操現在的位置,處於中原腹地,南北相連之處。他的北麵是袁紹,西麵是司隸,東麵是劉備,南麵是孫堅。”

  “袁紹司隸劉備這三方,借曹操幾個膽子,他都不敢攻打。”

  “至於南麵的豫州,孫文台,江東猛虎也。擊敗袁術,經營豫州已有二載,實力不比曹操弱,曹操若是攻打他,則兩敗俱傷,所以唯有東南我徐州,可以攻略。

  “當今天下,北方戰亂不休,袁紹公孫瓚劉備三人攻伐不斷,青州的主要兵力,也都在北方。”

  “因而曹操得了兗州,立刻就東進,名義上說是為報此前明公攻打之仇,實際上則是為了趁北方三方僵持,無暇南顧的時候,盡快奪取徐州,以壯大實力。”

  “而陳子歸領兩萬青州軍南下,說是幫助曹操攻打明公,實則是為了扼製曹操發展,不能坐視曹操壯大,以免將來養虎為患。”

  “所以他們二人真正目的,就是為了得徐州。”

  “若明公此時前往青州軍軍營,向青州請降,說是願降劉備,將徐州交予他。明公想想,那曹孟德,會如何呀?”

  說到最後,陳登已經抑製不住,嘴角微微露出一抹笑意。

  曹操和劉備怎麽想的,他這些天也算是想明白了,一個是想東進打開局麵,一個是想南下打開局麵,都不願意被困住。

  那麽徐州就成了他們二人爭奪的焦點,誰能先拿下徐州,誰就能在未來占據擴大地盤的主動。

  問題在於徐州隻有一個,現在徐州還沒到手,你們還能聯合在一起。

  若是陶謙投降,那徐州的歸屬,豈不是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到時候,兩人大打出手,陶謙坐山觀虎鬥,笑看他們被耍得團團轉,等到二人兩敗俱傷,再出手收拾殘局,到時候笑到最後的,還是陶謙。

  在陳登看來,這個計劃的可行度很高,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完美地把控住了敵人的心態。

  然而就在他得意之際,陶謙卻猶豫不決。

  唯有麋竺頗為疑惑地道:“為什麽要投降於青州?按理來說,青州不願看到曹操壯大,徐州在誰的手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能在曹操手裏,這樣投降曹操,豈不是才能讓他們兩方打起來?萬一投降青州,曹操畏懼於青州實力,退兵了怎麽辦?”

  陳登搖搖頭道:“曹操不可能退兵的,徐州是他唯一的機會,若是放棄,將來等北方戰事平定,那下一個被吞並的就是他。所以他必須要尋找出路,且曹操為人殘暴,若是明公進了曹營,恐怕難以出來啊。”

  “難道去青州軍營寨,吾就能安全出來嗎?”

  陶謙這個時候的臉色已經很黑了。

  但陳登卻沒有注意到,依舊沉浸在自己的計策中,繼續說道:“劉玄德素以仁德,明公若是投降,他必不敢害。”

  “哼!”

  陶謙大怒,指著陳登喝道:“我原以為是什麽好計策,哪知道居然是我屈膝投降,陳元龍,我看你是青州間作吧,來人,把他關起來!”

  “啊!”

  陳登當時就傻眼了。

  這二桃殺三士之計明明這麽完美,不用就算了,憑什麽懷疑我是間諜?

  然而陶謙根本不給他申辯的機會,直接讓人把他押下去。

  哪怕陳登大喊大叫,祈求陶謙讓他解釋,陶謙也不聽,冷眼看著他被抓走。

  等到陳登被士兵拖下去後,陶謙還餘怒未消,冷哼道:“投降之事,再不能議,明日我將親自上城督戰,必然擊退來犯之敵!”

  說罷轉身離去。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麋竺細細思索。

  陶謙這人對權力欲望很大,看來即便兵臨城下,也沒有讓他醒悟過來呀。

  搖搖頭,轉身出門。

  眾人都離開了。

  孫觀尹禮二人出了州牧府邸,相視一笑。

  一切,都在不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