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狼狽逃竄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3      字數:4617
  還未鳴金,竟是直接敗了!

  遠處目睹這一切的張郃,默然不語。

  雖然光看對麵的軍容,許是知道是一支強軍。

  可哪裏清楚,居然如此強悍。

  初一個照麵,就將自己的兵馬打得潰不成軍,當真是可怕!

  不僅是他,連在後麵的中軍與後軍,都感到膽寒。

  遠遠瞧見在營寨門口的火光之下,無數黑影一擁而上,卻像是撞在了鋼板,隻落得個支零破碎的下場。

  敵人摧枯拉朽一般的氣勢,不僅僅將張南焦觸的七八千進攻軍隊打得潰敗,同樣被擊潰心理防線的,也是看到這一幕的所有張郃軍隊。

  整個全軍上下,竟是一言不發,都呆呆地看著此刻。那營門口燃燒的烈焰,照亮的並不算他們的心,而摧毀了他們的意誌。

  “鳴金!”

  張郃的臉色保持著冷漠,他其實很想下令繼續進攻,可知道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他覺得運氣很不錯,因為在北麵和南麵,大量的火把正在聚集圍攏。

  這意味著那便的敵人已經得知了動靜,正在趕過來支援。

  畢竟陳暮和張飛不像張郃他們一樣,在戰場附近,能夠直觀地看到戰場情況。無法判斷形勢,盡快支援也很合理。

  叮叮當當的鳴金聲響徹整個戰場,張南和焦觸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本就已經潰敗的形勢下,他們立即順勢下達命令,全軍撤退,名正言順地可以逃跑了。

  張郃軍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了千餘具屍體。

  高順沒有追,因為沒法追,重步兵隻適合兩軍對壘,正麵衝鋒陷陣。帶著幾十斤的重甲,去追擊狼狽逃躥的敵人,是真追不上。

  很快張郃的軍隊就如潮水一般退去,往營寨逃。半刻鍾後,陳暮與張飛的援軍就已經抵達,三軍合一,因為天太黑看不清楚,隻感覺到火把無數,初略一數,不下五六萬人。

  “很好。”

  張郃看到此情景,高興地對諸將道:“敵人果然上當,全軍出動,我們即可撤入後山。”

  “唯!”

  眾將立即去指揮自己本部人馬,開始撤退。

  過了片刻,張南焦觸也帶著收攏的殘兵回來,一臉愧疚地對張郃道:“將軍。”

  “爾等毋須多言,雖然敗了,但也吸引了敵人注意力,敵人的大軍已經合圍過來。我命你等留下來將功折罪,按照計劃行事,大開寨門,放下旗幟,不要擂鼓。”

  雖然戰敗了,但戰略目的還是達到了,所以張郃的心情倒還是不錯,對二人說道:“若事有不對,立即焚燒營寨,知道了嗎?”

  “唯!”

  二人不敢爭辯什麽,隻能應下。

  當下,早就做好準備的張郃軍連帳篷都不要了,隻是讓士兵們帶上所有幹糧,直接開啟強行軍從營寨的東門出去,進入了森林之中。

  而在正麵這邊,五六萬的火把浩浩蕩蕩,匯聚成了一條火龍,向著張郃此時的營寨撲來。

  陳暮和張飛,一個都不在此地。

  領頭的,居然隻是個校尉管承,令人匪夷所思。

  而管承看到敵人營寨大開,偃旗息鼓,也有些摸不著頭腦,隻能遠遠看著,不敢有所行動。

  過了許久,高順的陷陣軍才慢吞吞地過來。

  畢竟是重甲步兵,行軍速度委實不是很快,包括平日行軍,就跟重騎兵一樣,需要把重甲放在輜重車上拖運,才能保持正常的行軍速度。

  見到高順過來,管承連忙湊了過去:“高將軍。”

  高順看到他,再看看他周圍的士兵,一臉詫異,不太明白他們在搞些什麽東西。

  因為這些士兵,居然舉著六個火把,把木棍綁成一個十字,像是三叉戟,兩端和中央各纏上布條、裹上油脂,左右手各一個。

  而且這些士兵也是盡量兩隻手平攤撐開舉著,這樣在半夜三更的時候,遠遠瞧去,像是一片火把的海洋。

  “這是?”

  高順一頭霧水,士兵們都拿火把去了,都不帶武器,這是打算在冰天雪地裏燒死敵人嗎?

  “這是四將軍吩咐的。”

  管承解釋道:“說是要我們為疑兵,嚇嚇他們就行。”

  “那三將軍和四將軍他們人呢?”

  “說是去埋伏去了,俺也不敢說,俺也不敢問。”

  “哦。”

  高順就沒說什麽了。

  陳暮是這樣的,不管做什麽都搞得高深莫測,令人看不懂。

  ......

  ......

  十二月下旬的天氣越來越冷,雖然沒有下雪,可深山老林之中,卻有穿林的寒風刮過,冷得人骨髓都在發寒。

  士兵們連被子都裹在身上,深一腳淺一腳地沿著山道緩緩前進,翻山越嶺,一路往東而去。

  因為是在林間,倒也不怕打火把。不過張郃也不敢讓所有士兵都點火,陣勢太大,怕被人看見,因此基本都是一伍為基數一個火把,等過了這道山梁,營寨那邊看不見了,才讓全軍都點起火來。

  有了火把,就能看見道路,還能驅趕野獸。現在的兩萬多大軍勉勉強強,總算是能跟得上隊伍,過了一個多時辰之後,走出了約五六裏山路,背後已經能看見通天的火光。

  “這是張南焦觸二人焚燒了營寨,看來這空營計確實有效,讓敵人不敢進攻,拖延了這一個多時辰,他們必然追不上我們,我們安全了。”

  張郃看到那衝天的火光照耀了半邊天空,用腳指頭想都知道這是營寨焚燒了起來。

  雖然是寒冬臘月,可沒有下雪,隻有大風。

  這樣營寨的布條再加上軍中存儲的一些魚糕油脂和冬柴就能派上用場,將整個營寨全部燒毀,到那個時候,敵人再想到他們早已遁入山林離開,便已晚了。

  “將軍,雖然成功脫身,可帳篷和大量輜重被拋棄,若這幾日又下起大雨大雪,將士們被雨雪一淋,恐怕免不了要生病。”

  馬延擔憂地說道。

  張郃冷酷道:“從元城到陰安,正常不過一晝夜路程,雖有風雪,可拋棄了輜重,行軍速度就更快,今日急行軍,星夜疾馳,到明日天黑之前,可入城。”

  元城到陰安其實就是後世的大名縣到南樂縣,兩地相隔約三十五公裏,差不多九十漢裏,以每小時三公裏,差不多十二個小時就能到。

  不過因為是冬天,雖未下雪,可道路全都是積雪,難以行走。行軍速度慢一些也很正常,所以張郃才說一晝夜路程。

  聽到張郃的解釋,眾將士才心裏稍稍安定了一些,便分散出去,率領各部,催促士兵盡快趕路。

  過了幾道山梁,在天際微微發白的時候,他們走了三五公裏山路,總算是從這片丘陵山地中走出來。入眼的是一片曠野,還有覆蓋著雪的麥田,再遠一些,依稀還能看到一處村莊。

  這裏是元城的東北,五鹿墟的東側。

  雖然從距離上,這裏更靠近五鹿墟,不過實際上五鹿墟是位於元城北麵的黃河古道處,被這片丘陵阻隔了,想要繞道過來,就得從五鹿墟與元城之間的沙亭才行。

  張郃不由得慶幸自己這段時間一直派斥候偵查地形,且軍中就有元城一帶的士兵,熟悉地理,不然的話,恐怕他們真的要被困死在那處丘陵下。

  “將軍,此地就是沙麓山東的沙亭,就是不知道那邊是什麽村子,不過從此地南下數十裏都是一片坦途,再無任何阻礙。”

  牽馬的士兵是元城西麵的範亭人,從軍七八年,依稀還記得家鄉的一些麵貌,向張郃娓娓道來。

  “嗯。”

  張郃點點頭,對身邊的士兵說道:“派幾名斥候去元城看看情況。”

  幾騎飛馬奔出,順著田埂官道往南而去。

  而張郃大軍則是往東麵的村莊方向,要想繞開元城,就必須繞過沙亭,要繞過沙亭,就得穿過這個村莊。

  村莊並沒有破落,相比於一直遭受戰亂的兗州,冀州這幾年除了黑山軍南下的時候,在兗州與冀州邊境造成了一些殺戮以外,大部分地方還是很太平。

  張郃歸心似箭,不是特別想進村瞧瞧,隻是官道路過這村子,他便隻能率領大軍順著道路,在縱橫交錯的田野阡陌間往村子方向而去。

  可是隨著越靠近,越覺得奇怪。

  這村子太安靜了。

  漢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在已經是平旦末刻,日出將近的時候,冬日麥田也需要耕作,怎麽現在好像沒有人煙一般?

  咚咚咚咚!

  當鼓聲響起的時候,張郃的臉色刹那間就變得慘白。

  他們靠近村子,已經不足半裏,就聽到村子內發出震天的鑼鼓聲音,殺氣衝天。

  片刻後,村中殺出了一標人馬,為首的是一位長臂大將,孔武有力,高聲道:“張郃,太史慈在此等候多時了!”

  “撤!快撤!”

  張郃隻覺得頭皮發麻,硬著頭皮舉起手中的長槍迎敵,同時命令士兵們往東北麵撤,繞開這座村莊。

  眾人已經行軍了一夜,走了十多裏山路,難以死戰。

  太史慈帶著七八精兵從村寨中殺奔出來,張郃也領了數千親軍,二人交戰在一起,打了二三十回合,沒有分出勝負,最後虛晃一槍,領軍突圍而去。

  隻是龐大的兩萬大軍畢竟總有跑的慢的,太史慈緊隨其後,大聲喊投降不殺,一時間四散奔逃,跑在後麵的士兵被俘虜無數。

  瘋狂逃跑了半個多時辰,竟是一口氣跑出了七八裏地。等回過頭四下掃視的時候,就看到整個平原上,到處都是潰散的逃兵,丟盔棄甲,狼狽到幾乎毫無士氣。

  之所以這樣是一來,張郃軍的士氣本來就已經很低,連日行軍,不論是體力還是鬥誌都被消耗不少,戰鬥意誌可以說到了最低穀。

  其次是這一仗所有人都沒有準備,原本以為已經逃出生天,大軍可以從容離開的時候,忽然殺出一標人馬。

  這種情況下,軍隊還有戰鬥力才怪。

  張郃艱難地收攏士卒,麾下已經隻有一萬七八千人,走失和被俘虜者,多達四五千人,可謂損失慘重。

  “將軍,已經收攏了士卒,現在我們該怎麽辦?”

  蔣奇馬延帽子也是歪的,身上還有血跡,經過一番苦戰才逃出來,找到張郃,苦著臉色詢問。

  張郃也是心驚膽戰,但此時也不得不強撐著道:“大家不必驚慌,這必定隻是那陳子歸派駐在此地的一處守軍而已,繞過沙亭,前方必然已經沒有了阻攔。”

  眾人無不心有戚戚。

  從甘陵出發的時候還有四萬大軍,被曹操攔截之後,還剩下三萬多人,結果昨日一戰,再加上今日一戰,以及張南焦觸流落在後的孤軍,現在隻剩下不到一半人馬,可謂十分淒涼。

  安撫了兩名校尉以及數名軍司馬之後,張郃也隻能命令大軍先原地休整一會兒,好歹喘口氣。唯一的好消息是後麵沒有追兵,見不到有人追來。

  “此為何地?”

  趁著休息的時候,張郃問向那名範亭士兵。

  士兵茫然地看向四周,隻見此地是一條小河,河對岸是一片不高的小山丘,身後則是來時的平原,有幾道丘陵起伏,屬於沙麓山的餘脈,想了想便道:“此地,像是沙亭東麵的衛亭。”

  “你確定?”

  張郃又問了一遍。

  士兵仔細回憶了一下,認真地點點頭道:“確定,此河就是衛河,順著此河的話,可以到兗州邊境,再南下便是兗州的陽平了。”

  “好。”

  張郃對身邊的親衛道:“命令士兵們給水囊裝上水,盡快啟程。”

  “唯!”

  親衛前去傳令。

  休息了約半刻鍾,大軍再次出發。

  所有人都低著腦袋,垂頭喪氣,慘敗之軍,沒有任何鬥誌。

  沿著衛河走了一個多時辰,差不多是到兗州邊境的模樣,再順著平原南下,則一路往陰安方向而去。

  元城——陽平——陰安三地形成了一個三角形,陽平在元城的正東麵,陰安則在元城的西南麵,隻要往西南方向走,就能到達陰安縣。

  一路上行軍還算順利,至少天公作美,今日開著太陽。雖然那太陽射著慘白的光,沒有給大地帶來一絲溫暖,但至少沒下雪。

  又走了半個時辰,大概是到了隅中初時,將士們還沒有吃早飯,又累又餓,張郃騎在馬上放目遠眺,就看到遠處是一片荒山,山下有一片樹林,想了想,便指著那邊道:“林邊可休息。”

  大軍便開赴林間,在森林裏開始生火煮水造飯。

  雖然輜重丟了,可釜不能丟。漢代做飯用的釜一般為銅或者鐵釜,偶爾也用陶釜,陶釜易碎,所以軍中多用銅鐵釜。

  先不說銅鐵釜的功能,單說它們是用銅鐵製造,在此時都可以算是貴金屬,自然不能輕易丟棄。

  張郃選擇在林中做飯的原因也簡單,因為樹木可以遮蔽炊煙。

  冬季砍柴肯定隻有濕柴,會有大量的濃煙,若是在野外,幾公裏外都能見到,在林間有遮天蔽日的樹枝遮蔽,上麵還有積雪,可以過濾一下煙氣。

  士兵們開始造飯,各種幹糧醬菜往鍋中扔,等煮開了做一鍋大雜燴,士兵們一股腦地開始用手抓或者用樹枝做的筷子夾著吃。

  等士兵們吃過飯之後,又休整了約半個多時辰,總算是提了一些士氣,張郃才下令再次啟程,繼續前進。

  而在此時。

  距離此地約三裏外的地方,一隊人馬,正在緩緩而來。

  為首之人,竟是本該駐守沙亭的張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