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一碰就碎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3      字數:6666
  張郃的軍隊一直到天亮才睡。

  這個時候,張郃已經處於極度絕望之中。

  昨夜派出去的斥候回報,大河故瀆西岸,以及身後的來路,出現了無數人馬。

  即便再傻,他也應該明白,自己的一切想法,早已經被人識破。

  人家故意不在半路上攔截,而是在終點站等他們。

  以逸待勞,忽然殺出。

  特別是在這種士兵疲倦,糧草所剩無幾的情況下,可謂是已經到了絕境。

  而人家則四麵團團包圍,前有攔路虎,後有追兵,眼下真的是插翅難飛,除非張郃立即果斷,率軍突圍。

  但正是這一點讓他十分猶豫,因為現在士兵們又困又累又餓,至少要休息一天,吃飽睡足,最好的選擇是晚上從西岸衝出去。

  可如今已經遲了,敵人的大軍圍攏了上來,再想突圍,顯然已經不可能,隻能想別的辦法。

  該怎麽辦呢?

  張郃在自己的帳篷之中,陷入了沉思。

  其實相比於當初在山陽縣的時候,戰場經驗嚴重不足。此時的張郃,已經成長了許多。

  至少在甘陵的時候,還會布置疑兵之計,派出兵馬佯攻,來迷惑陳暮。

  可惜這種計策一旦被看破,那就跟形同虛設沒什麽區別。

  簡單來說,現在的張郃跟人老成精的張郃差距非常明顯,要跟陳暮這隻老狐狸鬥,還是差得太遠。

  白日吩咐了士兵先好好休息,三班倒恢複體力,張郃便領著諸多將領在營中巡邏,一邊加緊砍伐樹木,製造防禦工具,一邊思考對策。

  可是還未等到他想到對策,在北麵他們來的方向,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就已經襲來。將張郃軍的退路,完全堵上。

  除此之外,從大河故瀆西岸,同樣出現了一支部隊,那隊人不多,隻有約五千人。可這些人裝備極為精良,士氣高漲,所有的士兵並不是覆小劄甲,而是將領穿的大劄甲。

  也就是戴頭盔,全身覆鐵甲的士兵。

  這種士兵在當時屬於重步兵,早期的漢末中原大戰中,也隻有袁紹和呂布擁有大戟士、先登死士以及陷陣營三批重裝步兵。

  很多人看史料記載還以為先登死士是八百弓弩手,實際上是一千八百人,八百重裝槍盾手再加上一千弓弩手而已。

  不然八百人配一千張弩以及八百槍盾,除非士兵人人三頭六臂,否則怎麽可能一邊拿槍盾一邊射弩箭?

  不過這些特殊兵種人數雖不多,但並不代表重裝步兵少。

  曹操就親口說過,“袁本初大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大鎧就是將領使用的大劄甲。

  說明像這樣的精良鎧甲袁紹擁有上萬件,可以裝備出一個萬人重步兵大隊出來,可見袁紹實力有多強大,冀州的底子有多厚。

  如今青州雖然日益強盛,可底子比起冀州來還是差得不少,現在士兵用的小劄甲數量倒是足夠,但大劄甲,整個青州也隻有六七千副,數量非常稀少。

  其中大部分都裝備給了各級將領以及玄甲重騎、州牧親兵等劉備陳暮的禁軍,剩下的兩千副,都被陳暮調配給了高順。

  高順也不負眾望,遴選精銳士卒,秘密訓練了近一年,帶出了一批相當精銳的士兵。

  這支軍隊比之曆史上八百陷陣營更加強悍,前軍為兩千重甲陷陣死士,中軍為一千弓弩手,左右再各配備一千刀盾手,號為陷陣軍。

  陷陣軍這個名字也是陳暮取的,不僅賜予名稱,給予部隊番號。還親筆提下“衝鋒之勢,有死無生。陷陣之誌,有去無回”的口號,表達對這支部隊的期望。

  而今日,就是陷陣軍的首戰!

  當陷陣軍出現在大河故瀆西岸的時候,張郃就登高遠望,看到了陷陣軍的風采。

  就看到所有的士兵,哪怕是在冬日行軍之時,也是排成數十列,每列百人,邁著整齊的步伐,一步一步,順著西岸的曠野道路,抵達了對岸邊。

  黃河古道裏已經沒有了水,積雪覆蓋,道路坑坑窪窪,不太平整。可這些都沒有給他們造成任何影響,軍容整齊得像是一個人。

  最讓張郃覺得可怕的是那撲麵而來的煞氣,他們隻是在步行前進,卻仿佛沒用發出任何聲音。

  要知道,這些士兵可不是未經戰事的新兵,而是在陳暮的幫助下,高順從整個青州軍內,挑選的精銳。

  大部分都是跟著劉備征戰多年的老卒,年紀都在三十歲上下,正是體力富強的時候。

  經過嚴酷的訓練之後,這些士兵早已經做到了令行禁止,全軍上下,安靜得像是一片森林。

  可誰也不知道,這片森林裏,是不是藏著一群猛虎!

  “此軍......”

  張郃的聲音略帶著一絲顫音:“可謂天下強軍也。”

  他麾下諸多將領雖然不厲害,但見識還是有的,這軍容整齊到這個份上,怎麽可能是一般的軍隊?

  焦觸沉吟道:“將軍,有此軍在,恐不能敵呀,我們該如何處之?”

  馬延道:“不若趁著他們立足未穩,發動進攻?”

  “你瘋了?”

  蔣奇驚訝道:“我軍才剛剛休整完畢,雖有一戰之力,可敵人三麵包夾,擊如此強軍,段時間內如何拿得下?”

  馬延道:“正是應該在另外兩路兵馬還未準備就緒之時進攻,若等他們準備好,我們就會被團團圍住,到那個時候,大家就都得死在這裏。”

  “可是.......”

  幾名將領吵作一團,其實誰都知道讓敵人完成合圍之勢,這裏誰都走不掉,必死無疑。

  但高順的陷陣軍陣勢太嚇人了,這樣的軍隊,他們怎麽敢去打?

  眾人吵了一陣,張郃的臉色原本是充滿了擔憂和鐵青,心情是又焦慮又氣。

  焦慮的是敵人已經團團將他們圍住,氣的是都到這個節骨眼了,手下的諸將都沒什麽主意,還在那吵架,氣死個人。

  然而過了片刻,張郃的臉色又慢慢平靜下來,目光看向遠處,忽然心裏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他對眾人大聲說道:“別吵了。”

  主將出聲,諸將自然也都噤聲閉嘴,在軍中違背主將命令可不是開玩笑的,若再敢爭吵下去,張郃就得拿人頭祭旗了。

  張郃環視眾人一圈,才慢條斯理地道:“爾等也不必驚慌,我軍已經休整完畢,士兵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也吃過了食物,擁有一戰之力,今夜便是突圍的好時機。”

  焦觸問道:“不知我們向哪出突圍?”

  “陰安!”

  張郃的目光,透過了元城,望向了南方。

  陰安縣,位於元城以南,魏縣在元城的西南方向,三地形成了一個三角形。

  現在敵人已經在元城方向,魏縣方向,都布下了重兵。

  那麽張郃就隻能從東麵繞過元城,往元城身後,過兗州境,差不多是在後世南樂縣西南麵,到陰安城。

  從陰安就能取道繁陽、內黃二縣,抵達鄴城,安全地回去。

  最重要的是元城到陰安縣已經不遠,大概三天路程,他們的糧草剛好還剩下三天,這樣如果拋棄輜重,輕裝簡行,是完全可以在糧盡之前入城。

  聽到張郃的話,諸將點點頭,紛紛說道:“現在前狼後虎,確實隻有繞道突圍了。”

  “就是不知道何時出發,往哪路進攻。”

  “莫非是東麵?”

  “可東麵是一片丘陵,那輜重??”

  “不要了。”

  張郃毫不猶豫道:“讓將士們帶上三天幹糧,我們從東麵丘陵走。”

  眾將轉頭看向遠處的山巒。

  五鹿墟這邊的地形很簡單,西麵是黃河古道,留下了很多坑坑窪窪的水道,再遠一點則是平原。

  北麵是沿河的官道,溝通了館陶清淵一線,是元城與這些縣城的連接道路。

  南麵自然是元城,東麵便是一小片丘陵,還有大片的森林。

  這些山林可不是什麽公園的幾塊假山小樹,而是大片的丘陵地區和原始莽林,在古代,任何一處森林都是原始森林,裏麵可能潛藏著豺狼虎豹,無數凶險。

  雖然此起彼伏的山川一點都不險峻,高一點的不過一百來丈,充其量就是十多個小山頭,跟四川或者南方群山地帶完全沒得比。

  隻是我們要明白的是,這並非到處都是道路和已經被開發的現代,而是野外危機四伏的漢末。

  走山路有多艱辛城裏人可能不明白,但周末找個小山頭去爬爬山就知道了,何況這還是三萬大軍,想要那麽安全地通過,絕不是那麽容易。

  幾名將領遲疑一會兒,馬延問道:“將軍,拋棄輜重走山路,倒也無妨。可此山沒有向導,若是迷失其中如何是好?”

  張郃翻著白眼道:“不過是幾座小山而已,如何比得上五行山之浩大?不需要向導。”

  “這倒也是。”

  “看來就隻能走山路突圍了。”

  “隻要過了這幾道山梁,明日就能走大路了。”

  眾人議論紛紛,覺得可行。

  其實這些小山凶險是其次的,畢竟那麽多軍隊,豺狼虎豹也不敢來招惹。

  跟鄧艾渡陰平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他們怕的是若短時間內沒有走出這山裏,被人家堵上,困在山中,那就是真的完了。

  若是平地裏還有一戰,可在山上施展不出來,就隻能等死。畢竟他們的糧草已經不多,無法長時間駐守。

  敲定了突圍計劃之後,張郃又道:“現在四處都是追兵,若是直接就走,必然會被追上,張南焦觸,我令你二人做疑兵,發起佯攻。”

  張南焦觸二人對視一眼,遲遲不敢接令。

  “嗯?”

  張郃目光如炬,瞪著他們。

  二人心裏一顫,連忙說道:“遵命,隻是將軍,要佯攻哪裏?”

  張郃看向遠處,指著河對岸道:“那邊!”

  那是高順的陷陣軍!

  張南焦觸一時臉色蒼白,對岸那軍容氣勢,足以將他們震懾住,去和那邊打,豈不是自尋死路。

  見他們二人表情不自然,張郃又道:“放心,不是讓你們去送死。今夜撤退計劃我早已經想好,晚間我會先派斥候探路,等到三更天,我就下令大舉進攻,你二人為前軍,佯攻西岸。”

  “這邊戰事一起,北麵和南麵的敵人必然增援,此時我再下令鳴金收兵,撤回大營。你們二人緊隨其後,點好火把,安排值守,大軍主力則悄然過山。”

  “若是敵人不來追趕,萬事大吉。若敵人前來追趕,你們便打開寨門,將旗幟收起來,不要擂鼓,等到敵人退去,再從後營門離開營寨,與我進山匯合,明白了嗎?”

  張郃侃侃而談,將計劃和盤托出。

  然而張南焦觸人都傻了,期期艾艾道:“將.....將軍,打開寨門,收攏旗幟,不要擂鼓?”

  “不錯。”

  張郃點點頭道:“這樣一來,敵人必然疑有伏兵,不敢追擊。”

  “可若他們追過來了呢?”

  二人又問。

  張郃冷然道:“那便命令士兵縱火,阻攔追兵,留下來的輜重,不就是用來做這些的嗎?”

  “唯!”

  二人不敢再問,隻能領命。

  張郃也不做什麽停留,趁著傍晚時分,天還未完全黑,立即派出探子去東麵的山巒中查探情況。

  天色漸漸暗下來,日暮西山,又過了一個多時辰,到黃昏三刻,天完全黑了。

  冀州大軍營寨內燈火通明,全軍上下都開始森嚴戒備。

  畢竟也是王芬時代留下來的一批老兵,這點軍事素養還是有。在張郃的訓練下,也還算是進退有度,勉強維持著士氣。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外麵青州軍的探子隻看到了平靜,沒有任何波瀾的景象,仿佛他們已經認命了一般。

  到了半夜時分,張郃終於準備行動了,他的士兵白天休息了一天,精力充沛,體力旺盛。此時並沒有覺得困,在張郃的帶領下,開始大軍出了寨門。

  青州軍的探子都快睡著了,可瞬間被驚醒。幾乎是在張郃大軍出營門的刹那,像是一顆石頭投進平靜的湖水裏,泛起了無數波瀾漣漪。

  四麵的山林、曠野、河道中,驚起大量披著白色披風,趴在掩體下的斥候,如脫韁的野馬般四散奔跑,趕去報信。

  這些斥候不僅僅是陳暮在五鹿墟的斥候,還有西岸藏在黃河古道附近的高順軍斥候,以及北麵官道上,張飛部的斥候,這兩部人馬才剛剛安營紮寨,尚未做好準備。

  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也是張郃算計好的。因為如果你在高順張飛來的時候動手,人家早早防著,再加上五鹿墟的兵馬策應,你很難占到便宜。

  至於在人家安營紮寨的時候再動,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等到他們已經安營紮寨好,準備大軍休息,明日決戰的時候動手,就是最佳的時機,因為這是對手警惕性最低的時候。

  可以說,這次張郃也算是超常發揮了,不僅設置了完善的突圍計劃,還有空城計、疑兵計以及心理戰術。

  若敵人是普通的將領,哪怕兵力多兩萬,說不準還真讓他跑了。

  隻是可惜.......

  那邊張郃大軍壓境,目標直指五裏外的黃河古道西岸。

  雖然曾經的大河留下了一條寬闊的河道,但隨著時間的遷移,經過人為活動以及風吹雨打土地自然掩埋,一些地方已經被填上,隻剩下坑坑窪窪的道路。

  所以從河道上行軍是行得通的,而且張郃選擇打高順軍的理由也站得住腳。前方五鹿墟少說有兩萬大軍,而且還有那麽多防禦設施,用腦袋撞上去就是自尋死路,而後方的大軍數量粗略一看,就不下兩萬,密密麻麻,不計其數。

  實際上張飛是把夏津、靈縣、隃縣以及一部分平原縣的守軍帶來,足有三萬人,與陳暮的兩萬,高順的五千加起來達五萬五千人,反倒是劉備前線隻有三萬,青州軍傾巢而出,就是為了打贏這場局部戰爭。

  戰術不是目的,戰略才是。把張郃的這股軍隊吃掉,那麽袁紹就隻能龜縮魏郡,東麵一部分清河國與渤海國,就由公孫瓚與劉備瓜分,這會極大地削弱袁紹的實力,為攻略冀州做準備。

  張郃當然不知道他的位置在陳暮心中十分重要,張南焦觸的前軍順利地渡河,他緊張地看著遠處發聲的一切,身邊所有大軍都在,僅僅隻是給敵人看的假象而已。

  一旦敵人增援,他就立即鳴金收兵。留下張南和焦觸斷後,自己率領兩萬多大軍馬上撤入東麵山林,根據斥候探到的道路翻山越嶺往陰安去。

  此時此刻,陷陣軍營外,火把點成了一條長龍。到處都是黑黢黢的朦朧陰影,聲勢極為浩大地向著陷陣軍營門口殺來。

  因為營寨做得匆忙,就這柵欄還是用輜重車拉來的,幾乎沒有內牆塔樓等一切防禦設施。

  所以高順的軍隊隻能在營寨外巡邏,而沒有內牆塔樓上的崗哨衛兵。

  寨外值守的士兵隻看到人影綽綽,敵人如洪水一般向著他們襲來。哪怕雙方隻隔著三四裏,這些士兵們也如老僧坐定一般,什麽都不做,隻是冷眼看著——在上級命令來之前,就算天塌了他們也必須盡忠職守。

  “入寨!”

  叮叮當當的鑼聲響起,在營外帶隊的各什長隊長立即領著士兵退入營寨之中。

  高順臉色嚴肅,素有威嚴,臨近大戰,哪怕半夜應該睡覺的時候,也是穿著鎧甲躺在床上,聽到斥候匯報,瞬間驚醒,戴上頭盔就走出了帳篷觀察敵情。

  張郃大營離高順選的營地有五裏,也就是兩公裏,而且中間道路並不好走,給了他足夠的時間做準備。

  當張南與焦觸的前軍部抵達營外的時候,高順早已經組織起兵馬,營門大開,大批槍盾手列著方陣走出營門,在營外的空地上列好了戰陣。

  緊接著就是後麵的弓弩手以及左右保護側翼的刀盾手,五千大軍嚴陣以待,漠然地看著越來越近的敵人。

  “敵近一裏!”

  “六十步!”

  “五十步!”

  “四十步!”

  “弓弩手準備!”

  “射!”

  在傳令兵聲嘶力竭的嘶吼聲中,弓弩齊射。

  漢代六尺為一步,四十步,就是二百四十尺,大概在五十多米的樣子。

  弓箭可以射出百步外,但弩箭的射程近一點,五十多米正是弩箭的最佳射程,萬箭齊發,如雨點般向著張南焦觸的前軍襲來。

  張南焦觸也不傻,自然不是列陣進攻,而是左右三麵分散,且前排同樣是刀盾手,弓弩的威力有限。

  弩箭劈裏啪啦打在盾牌上,第一波弓弩,除了數百倒黴蛋以外,傷亡倒是不大。

  見到這個情況,張南焦觸二人都是精神一振,立即下令進攻。

  他們的任務不是擊潰高順部,因為哪怕擊潰了高順,前後陳暮部與張飛部合圍過來,他們同樣跑不了。

  所以他們僅僅隻是為了把人引過來,吸引青州軍主力,為自家主力爭取突圍空間而已。

  比如說你要是這個時候直接選擇從東山逃跑,那麽人家的斥候又不是瞎子,三萬大軍那麽大的行動怎麽可能藏得住,敵人繞路將東山一包,插翅難飛。

  因此先把青州軍主力調集起來,等到他們都來到了這邊戰場,張郃軍再佯裝鳴金收兵,逃回營寨,主力從後門進山,留下斷後的人佯裝成主力部隊,迷惑敵人,就能順利完成整個戰略轉移。

  不得不說,張郃還是有點本事的。這一招後世我軍長征時也用過,而且由於我軍強悍的戰鬥力,經常是佯攻變主攻,打得敵人潰不成軍,根本追不上那些開國猛將的部隊。

  可惜張郃的軍隊素質肯定沒法跟我軍相比較,就當張南焦觸二人以為能夠順利衝上去,與高順軍混戰在一起,吸引南北兩邊的青州軍主力的時候。

  接下來的一幕,讓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看到在一聲呐喊之後。

  對麵那支列的整齊的軍隊,忽然爆發出了一股恐怖的殺意。

  “殺!”

  高順領軍在前,舉槍怒吼。

  “殺,殺,殺!”

  所有的陷陣軍士兵同時呐喊,聲音響徹雲霄。

  下一刻,陷陣軍就猛然開始向前移動,與張南焦觸麾下的兵馬戰在了一起。

  幾乎是接觸的瞬間,像是一腳踢過去,踢在了一塊一米厚的鋼板上。

  全身鎧,雙手持盾的盾手緩緩向前平移,身後的弓弩手將弓弩放下,舉著長槍,從盾牌縫隙開始向外捅。

  像是一架由五千人組成的坦克軍,冀州兵完全無法破防,砍在盾牌或者鎧甲上,發出劇烈的金屬摩擦聲,火花迸濺,卻沒有造成一點痕跡。

  然而達三四米長的長槍捅出來,瞬間就能帶走一條人命。

  外圍密密麻麻擠滿了人,後麵的人往前麵衝,前麵的人像是撞在了槍上,排著隊來送死,幾乎是單邊倒的屠殺。

  在遠處看到這一幕的張南和焦觸二人,互相對視,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恐。

  這仗還怎麽打?

  人家完全是一個鐵殼,連敵人的外圍都無法突破,多少條人命去填都不夠吧。

  也確實沒法打,在初一交戰,就損失了數百人,近千人之後。張南焦觸將近七八千的兵馬,瞬間崩潰,還沒等到鳴金的指令,就開始大規模敗逃。

  張郃的冀州軍遇到了高順的陷陣軍,如同雞蛋碰到了石頭,一碰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