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2      字數:3596
  從洛陽去青州怎麽走最快?

  當然是坐船順河而下。

  可惜現在的黃河流過冀州境內,陳暮現在坐船就是找死,隻能從兗州繞路走。

  兗州當年經過黑山軍襲擾,劉岱戰死,曹操和鮑信回師救援。

  由於二人的兵力不多,一開始與黑山軍大戰的時候,僅僅處於僵持階段,曹操和鮑信占領東郡,徐徐圖之。

  結果第二年劉備回師青州,從兗州借道而過,浩浩蕩蕩幾萬大軍,幾乎是一路推平。

  甚至都不需要劉備出手,公孫瓚的三萬騎兵就給曹操鮑信他們搞定。

  當時公孫瓚已經得知自己的老家幽州被襲擾,回師心切,幹脆率領三萬騎兵一路推平了兗州黑山軍,再從平原國借道渤海,回師幽州。

  所以現在不僅鮑信沒死,曹操也是很輕易地拿下了整個兗州,兩個月前向中央朝廷遣使納貢,成功地擔任了兗州牧。

  雖然現在大家都已經成為了大諸侯,但以前的交情還在,而且一直沒有敵對,雙方經常還有信件來往。

  因此當陳暮從河內郡進入東郡的時候,受到了曹操的熱情款待。

  東郡濮陽。

  從洛陽到濮陽其實很近,大概六百多裏路,走了五六天,曹操提前得到消息,已經在濮陽設宴。

  城外西門亭,九月的秋風拂過遠方的山崗,山林已經變黃,最近的氣溫下降得很快,天氣也陰沉沉的,雖未下雨,但秋意很濃鬱,有時候溫度很高,有時候溫度又很低。

  曹操駐足在亭中,遠遠觀望,就看到在官道盡頭,踏著秋風之中,成群結隊的騎兵如排山倒海一般湧來,像是要將眼前的一切碾為齏粉。

  等到接近西門亭,騎兵開始緩緩減慢速度,陳暮並不是在隊伍最前麵,而是被眾人團團保護在最中央。

  到了近前之後,諸多幽州騎士才展現出高超的馬術水平,紛紛減速停下。

  眾人分散而開,陳暮越眾而出,來到曹操麵前下馬。

  看著這一係列花裏胡哨的操作,曹操無語。

  這世上似乎就沒有比陳暮更怕死的人,出門隨時帶著一千重甲騎兵保護不說,這些騎兵還是一人三馬,幾乎武裝到了牙齒。

  沿途別說山匪路霸,就連正規的諸侯軍,沒有上萬人軍隊,怕是輕易不敢招惹他們。

  亂世確實不安全,可至於嗎?

  很多遊曆四方的書生,腰間帶了一把劍,就敢縱橫天下,雖然也死了不少人,但至少說明漢朝儒生的膽氣。

  陳子歸卻整天一副“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架勢,屬實漢朝儒生之恥。

  陳暮當然不知道曹操已經給他標榜為漢儒恥辱,翻身下馬之後,露出了經典的假笑,一臉久別重逢的喜悅感,高興地拱手行禮:“孟德兄長,又是一年餘未見,令小弟甚是掛念。”

  曹操回了個禮,不管是虛情還是假意,也是堆滿了笑容道:“子歸賢弟,經久不見,愚兄也是想念得緊。這次聽聞你路過兗州,特意備下酒宴,請。”

  “多謝兄!”

  陳暮與曹操並肩進城,他一邊走,一邊注意到曹操身邊還有幾個人作陪,看麵相有年輕的士子,也有年長的士子,皆含笑地看著他,心中雖有猜測,但知道現在不是詢問的時候,因此隻是點點頭,往城裏去。

  一路上兩人說說笑笑,十餘人穿過濮陽中心大街,抵達了縣衙府邸,眾人魚貫而入,進了中堂,步入大殿,曹操坐在主位之上,陳暮則坐在他下首第一位,其他也是分列而坐,按照位置坐好。

  “子歸,來,我為你介紹一下。”

  曹操一邊吩咐開席,一邊在上菜的功夫,對陳暮說道:“這位是我征辟的張壽令程昱,字仲德。”

  “昱見過光祿大夫。”

  “先生有禮。”

  陳暮看過去,程昱約五十上下,一張國字臉,相貌堂堂,下頜長著山羊須,雖然年紀偏大,但目光炯炯有神。

  看到陳暮望過來,程昱拱手一禮,麵容十分嚴肅。

  陳暮也回了一禮。

  就這儀表堂堂的長相,誰知道會是一位給軍糧中參雜人脯的狠人呢?

  “這位是濮陽令陳宮,字公台。”

  曹操又指著另外一名四十歲上下的清瘦中年男人介紹。

  就看到陳宮長袍飄飄,麵容清攫,坐在那裏一言不發,等到曹操介紹的時候,才向著陳暮拱手道:“見過光祿大夫,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見。”

  瞧著這位將來會背叛曹操的智士,陳暮也微笑著回禮:“陳縣令大才,久仰久仰。”

  眾人都以為他是客套話。

  畢竟陳宮混了那麽多年,一直都隻是個低級小官。而陳暮從十七歲出道,短短九年時間,早就是名震天下的大人物,雙方又沒有交集,怎麽可能聽過他的名字?

  不過大家自然不知道陳暮是從《三國誌》和《三國演義》裏聽的,因此肯定也不知道他的話裏一些內涵的意思。

  “這是戲賢,字誌才,現為我帳下主簿。”

  曹操指著最後的那名儒生說道。

  陳暮好好打量了一下這位曹操早期謀士,就看到他大概三十多歲,麵容幹瘦,長得不太好看,但很有精神,笑吟吟地看著自己。

  這就是戲誌才?

  很多人都說戲誌才的本名應該就叫誌才,但實際上了解漢朝曆史的都知道,雙名隻有最底層的賤民才會取,普通平民都不會取雙名。

  賈逵窮成什麽樣?

  連條褲子都沒有,冬天隻能借妻兄的褲子穿,可依舊是單名且有字。

  漢朝“二名非禮也”,可不是開玩笑的,這是寫在《春秋公羊傳》裏的大義,隻要是稍微有那麽點點地位的人,都會遵守。

  而戲誌才出身於潁川,與荀彧郭嘉他們是好朋友,如果是賤民,士族怎麽可能會和他交朋友?

  所以實際上誌才肯定是字,隻是他死得太早,史書沒有記錄他的名字而已。

  今天陳暮就知道了戲誌才的名字,叫戲賢。

  賢者,有才能之士。

  字誌才,就是“名以正體,字以表德”的典範,意思是希望成為一名有才能的賢良之士。

  “賢見過光祿大夫。”

  戲誌才行禮。

  陳暮微笑道:“聽聞先生與文若為好友?”

  戲誌才說道:“當初在潁川,我與文若時常有來往,他現在在青州,我倒是很想念他,正巧欲托光祿大夫向他送一封信件。”

  “小事爾。”

  陳暮臉上擺擺手,說都是小事,心裏卻十分陰暗地想,戲誌才這廝不會是想挖我的牆角,勸荀彧來兗州吧。

  除了程昱陳宮戲賢以外,倒是沒見到郭嘉,看來郭嘉尚未出仕。

  事實上這趟回青州,陳暮也打算以劉備的名義招攬天下豪傑,郭嘉、龐德公、司馬徽這些人就在其中。

  他本來有考慮過用朝廷的名義征辟,這樣這些隱士出山的機會非常大。

  畢竟現在漢室江山都這樣了,如果他們真的心向漢室的話,說不準會答應出山相助。

  但問題在於,陳暮將來的打算可是先利用劉虞這個小朝廷站住名分大義,等過個幾年,慢慢統一北方,劉虞差不多快老死的時候,給老大哥黃袍加身來著。

  而龐德公司馬徽這些人都是極其高明的智者,一旦被他們拆穿了小心思,那青州集團和洛陽小朝廷的關係就會非常尷尬。

  所以這些人必然不能去洛陽,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安排去泰山學宮,一邊治學,一邊當個顧問即可。

  也許有人說,鍾繇的智力也不低,那他在洛陽的話,就不怕被他拆穿?

  然而鍾繇的智力是不低,但陳暮的心思深如海,他的打算連劉備都不知道,鍾繇就更加不可能猜出十多年後的事情。

  至少在明麵上,現在的陳暮是忠於洛陽朝廷的,也向三公九卿做了保證,隻要平定了天下,劉虞退位或者老死的時候,就輔佐劉備從宗室之中挑選合適的人繼承皇位。

  所以陳暮並不害怕智力在90左右的鍾繇,而是害怕龐德公司馬徽這些了解不深,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聰明的人。

  簡單來說,三國智者如過江之鯽,但大多數人陳暮都通過曆史對他們有所明悟,知道他們是怎麽樣的為人,了解他們的一些事跡,從而做出判斷。

  而龐德公司馬徽這些隱士,就屬於你不了解的對手,萬一出了錯誤,那就滿盤皆輸。

  因此為了不出錯,陳暮自然不能胡亂下招,讓他們去洛陽。

  介紹完身邊的幾個人之後,還有夏侯惇曹仁這些人就不用介紹了,都認識兩三年了,這個時候菜也上齊,酒宴開始,一時間推杯換盞,其樂融融。

  酒過三巡之後,曹操忽然長籲短噓,不斷歎氣。

  陳暮想了想,該配合他的表演不能視而不見,便說道:“兄長為何唉聲歎氣呀?”

  曹操愁眉苦臉道:“上月那陶謙無端進攻我濟北國,然後兵進東阿,發幹,雖被我奮力擊敗,但他占領了濟北,允誠兄也不得不退回東平,抵禦來自徐州的進攻。”

  “什麽?”

  陳暮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皺起眉頭:“陶謙居然無端攻擊你。”

  “不錯。”

  曹操歎息道:“我兵少將寡糧草也不多,徐州這些年素無亂象,兵強民富,我恐難以抵擋呀。”

  陳暮在腦子裏瞬間思緒過了千萬遍,大腦如一顆電子計算機一般運轉起來。

  他最初的策略,就是南北夾擊之術。

  公孫瓚在幽州,從北麵對冀州打擊,劉備在青州,陶謙在徐州,曹操在兗州,關羽在司隸,這樣眾人連成一條線,變成聯盟,幾乎是從四麵八方將冀州包圍起來。

  到時候不管冀州是王芬還是袁紹,基本上都逃不了被圍攻落敗的下場。

  而孫堅在豫州配合劉表抵禦住袁術的進攻,接著隻要劉備占領了冀州,馬上可以聯合諸多盟友,南下進攻袁術。

  這樣一來,覆滅了二袁,又利用了劉虞小朝廷凝聚了實力,再掃平關中與益州奪取天下,也是遲早的事情。

  等到多年之後,劉虞老死,劉備實力最為強大,黃袍加身,基本也就是順理成章,沒有任何阻礙。

  可現在陶謙無故進攻兗州,最初的聯盟就打破了。

  也就是說,自己的計策還未實施,就已經讓陶謙給破壞。

  到底是怎麽回事?

  陶謙腦子抽了,還是有人暗中與他勾結,破壞了自己的計策?

  一瞬間,陳暮的腦海裏,快速地思索,想這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