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1      字數:5573
  華陰城東長澗河畔,稀稀拉拉的軍營聳立,還沒靠近,一股濃鬱的藥香就撲鼻而來。

  跟城裏一樣,曹操他們的軍營裏也在熬煮藥草,不過不是驅寒的藥,而是熬製治療外傷的藥,這在軍中屬於常備藥物,倒不用擔心缺失。

  出征前曹操孫堅鮑信三人的兵馬加起來足有兩萬,現在隻剩下一萬兩千人,折損了八千,還有大量傷員,比劉備還慘。

  但沒辦法,攻入長安之前本來還算順利。可攻入進去之後,就被呂布的西涼鐵騎攻擊,損失慘重。

  而且這就算了,從長安城撤出來後,偏巧遇上了回防的徐榮,又是一場大戰。

  那個時候徐榮是才得知長安被襲擊了,才明白過來劉備軍居然是分兵,一部分撤退,一部分偷襲,惱羞成怒加上害怕董卓責罰,下了死命令進攻。

  這一戰中曹操中了流矢,差點身死,還是堂弟曹洪救了他。孫堅則奮力死戰,身負十多個創口,幾乎是被手下的四部將抬回來。

  最慘的是鮑信,雖然沒有受傷,但他損失最多的就是他的部下,一萬多人,現在隻剩下不到六千,十分淒慘。

  三個人拚命到這份上,自然就對臨陣脫逃的劉備更加怨恨,連帶著劉備士兵他們都看不起。

  駐紮在城外,糧草和藥材運送過來一律接收,但人卻不準進去,態度很傲慢。

  當陳暮來到三人軍營外,守門的士兵上前喝止道:“站住,軍營重地,閑雜人等一律不準入內。”

  “嗯?”

  一直做陳暮保鏢的趙雲頓時就不樂意了,往前一步,怒視著幾名士兵。

  陳暮微微一笑,攔住趙雲,拱手輕聲道:“煩勞通報一聲,蒲陰陳子歸前來拜訪曹校尉、孫太守、鮑太守。”

  “哼。”

  哪料到士兵冷漠地道:“校尉身負重傷,不能見客。”

  “通報一聲即可。”

  陳暮依舊溫和地說道:“他們聽到我的名字,就會見我。”

  “不見,太守說了,任何人都不見。”

  孫堅的士兵也是這般說話。

  周圍看守的士兵見到這邊情形,一個個看戲般的目光望著他們。

  對於劉備軍的忽然背叛,其他關東軍都是深惡痛絕,連帶著劉備軍所有人都不給麵子。

  眼見對方士兵如此蠻不講理,趙雲忍不住了,冷厲喝道:“連曹校尉孫太守都不敢在尚書令麵前倨傲,爾等膽敢以下犯上?”

  “以下犯上?好大的罪名!我等在長安奮力拚殺,營救天子,你們在哪裏?我等中途遇伏,你們在哪裏?”

  有個讀過書認識字的門牙將冷笑道:“現在卻又跑過來惺惺作態,真是令人作嘔。”

  “你!”

  趙雲大怒,正要挺槍要刺。

  陳暮卻看著這門牙將,問道:“你是何人?”

  “山陽李乾!”

  那人高傲地回應道。

  李典的叔叔?

  陳暮想了想,說道:“哦,那請你通報一聲。”

  “不去!”

  李乾冷漠地回答。

  陳暮又道:“真的不去?”

  “不去。”

  李乾又說道。

  “好,回去。”

  陳暮轉身撥馬便走,對趙雲道:“傳令下去,斷絕他們的一切糧草藥材。”

  “什麽?”

  李乾大驚,飛快跑過來攔住他的馬,質問道:“現在軍中傷了那麽多弟兄,正是藥材緊缺之時,你憑什麽斷絕我們的糧草藥材?”

  陳暮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曹孟德好大的架子,連麵都不見,還想讓我們繼續供應物資?我欠你們的?”

  來之前陳暮就已經查過,這幾天曹操孫堅鮑信他們獅子大開口,一直在找劉備索要物資。

  其實就是利用了劉備對他們存在的愧疚心理在不停地吸劉備的血而已。

  整個關東軍的糧草物資,都是由青州與冀州供應。

  雖然王芬也給了物資,但集中調度權力都在牽招手中,這意味著物資實際上都在劉備手裏。既然你們那麽囂張倨傲,那就幹脆撕破臉皮,物資你們就別想了。

  從關東回他們的根據地,最近的是曹操,也有一千五百多裏,一路上沒有糧草供給,等他們回去之後,看還能剩下幾個人。

  這就是做事方法的不同,現在的劉備瞻前顧後,又對曹操他們懷有愧疚,人家要什麽就給什麽,還得小心翼翼地賠著罪,頗有點被PUA的味道。

  而陳暮則完全不慣著,要不是有貪生怕死這個最大的弱點,他才是那個該當一世梟雄的男人。

  “你!”

  李乾見事情鬧大,一時間又驚又怒,不知所措。

  陳暮則是冷冷看著他,然後撥馬繞開,準備直接離開,根本就不給李乾繼續說的機會。

  營地裏,在不遠處暗中觀察的夏侯惇看到情況有點不對勁,連忙跑出來大喊道:“尚書令慢走,這都是一個誤會,校尉有請。”

  聽到後麵的聲音,陳暮轉過頭,冷漠的臉上忽然綻放出花一般的笑容:“原來是一個誤會,既然元讓兄都這麽說了,那暮自然沒有離開之理,還請元讓兄帶路。”

  李乾和守門的這些士兵人都看傻了。

  上一秒還是板著一張臉做怒狀,下一秒就瞬間露出和熙的微笑。

  是怎樣的表情控製才能做到這一點?

  要不是他們不知道後世的奧斯卡,估計都得稱讚一句今年奧斯卡金像獎不頒給你我都不去看。

  三人營寨中,孫堅渾身包紮著白布繃帶,鮑信臉色難看,曹操跪坐著默然不語。

  片刻後鮑信才道:“孟德,那陳子歸過來,你覺得是要說什麽?”

  曹操冷笑一聲道:“還能是什麽,為劉玄德說解而已。”

  孫堅倒還算沒脾氣,隻是道:“孟德,玄德也知道錯了,雙方找個台階下,不要鬧得太不愉快。”

  曹操沒好氣道:“這是知不知錯的問題嗎?是他劉備躊躇不決,貽誤戰機,害得天子蒙塵,害死了無數將士,此般行為,可惡至極。”

  “可是.......”

  孫堅遲疑道:“朝廷諸公不是傳信,讓我們別打長安了嗎?那董卓拿天子要挾,如果真的打下來,那天子的性命......”

  曹操就不說話了。

  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董卓殘暴不仁,居然拿皇帝做要挾,差點謀害了天子。

  幸好這次沒有打下長安,要是打下來,害死了皇帝,那他們的罪過可就大了。

  因為現在的問題是,自從陳留王被害後,先帝漢孝康帝就隻剩下當今天子這一個子嗣。

  劉辯一死,大漢江山就沒有了繼承人。

  雖然這樣的事情在東漢曆史上發生過好幾次,比如桓帝和康帝,都是因為上一代皇帝沒有子嗣,而從宗室裏挑選出來做繼承人。

  可問題是今時不同往日,桓帝康帝繼位的時候,雖然談不上國泰民安,但江山還算穩固,並沒有出現太大波瀾。

  而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隨著董卓亂政之後,大漢中央政府的權威已經下降到了冰點。

  益州那位心懷篡逆的劉焉就不談了,光說袁紹袁術這些諸侯,居然在糧草充足,兵力充足的情況下,選擇打下洛陽就撤兵,回了自己的根據地當土皇帝。

  這是什麽心態?

  傻子都能看出來這些人是起了割據之心,不服從朝廷管理。

  因此一旦劉辯一死,那大漢基本算是完了。

  又是一個前漢末年的舊事。

  雖然曹操他們還沒有想得那麽遠,但敏銳的直覺還是告訴他們,現在的劉辯,已經成為了大漢一杆旗幟。至少他現在如果死了的話,那對於大漢江山的打擊會無比巨大,而且他們也不敢背負害死劉辯的罪名。

  所以在這件事上,哪怕是向來有膽略的曹操,亦是不敢再說什麽。因為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劉備這次撤兵,或許是一個英明的決定,保住了大漢的火種延續。

  營帳中氣氛沉默,過了一會兒,夏侯惇在外麵喊道:“尚書令請進。”

  陳暮走進營帳內,看到了三人。

  營帳中間生起了火堆,曹操跪坐在主坐上,袒露著上半身,肩頭負傷。孫堅側躺在左邊,渾身包紮成了一個粽子。鮑信坐在右邊,雖沒有受傷,但臉色微黑,看到陳暮進來卻看也不看他一眼。

  還是心裏有怨呀。

  陳暮微微一笑,拱手說道:“暮,見過三位兄長。”

  “原來是子歸呀。”

  曹操臉色也變得很快,當作沒事人一樣邀請他坐下:“快坐快坐。”

  陳暮在孫堅的邊上坐下,好整以暇地看著眾人。

  他不說話,大家就都沒有說話。

  曹操向夏侯惇使了個眼色,夏侯惇就對營帳中值守的士兵道:“都出去。”

  眾人魚貫而出,很快營帳內就隻剩下他們四個。

  “子歸來此做甚呀。”

  鮑信忽然開口。

  陳暮笑道:“我是來恭喜諸位兄長。”

  “恭喜?”

  鮑信好懸沒氣死,說道:“我等打了敗仗,喜從何來,子歸是來看我等笑話的?”

  “非也非也。”

  陳暮搖搖頭道:“《討董記》上冊已經成書,一經傳播海內震蕩,天下人無不稱讚幾位兄長的英雄氣概。”

  “若是以前,此話必然讓我欣喜,可現在我等兵敗,天下人知道後,怕是要笑話我等。”

  孫堅歎了一口氣,這書出來確實是一件好事,傳播了他們的名望。

  可問題是當時關東軍雄赳赳氣昂昂地打敗了董卓,將他逼得退往了關中,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利。

  而現在則是一場大敗,到時候天下人會怎麽看?虎頭蛇尾,《討董記》就會變成一個笑話。

  哪料到陳暮卻笑道:“諸位可知,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分別有什麽含義嗎?”

  “這不都是一個意思嗎?”

  孫堅納悶。

  曹操卻有點琢磨過味來,試探道:“前者是無能,後者則是勇氣?”

  “不錯。”

  陳暮點點頭:“屢戰屢敗,是因為無能,所以才一直打一直輸。可把位置一調換,就立即變成了哪怕打不過,我依舊有勇氣向你宣戰。”

  “董賊本就勢大,有天下最強的西涼鐵騎,又因為道路問題,公孫伯圭的幽州騎兵過不來,我軍多是步卒,又如何與之對抗。隻要把原因告訴大家,相信天下人也會體諒我們這次失敗。”

  “而且董賊還利用天子要挾,逼迫我等,令我等投鼠忌器,不敢全力以赴。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我等隻能戰術性撤退,先救助關中一帶的災民,徐徐圖之,諸位難道覺得,兼顧了勇氣與仁義,天下人會因此嗤笑我們嗎?”

  這就是要把這次失敗,歸結為兩點。

  一是關東軍沒有騎兵,在平原上作戰與西涼騎兵打會吃很大的虧。

  二就是董卓用皇帝做要挾,弄得他們不敢大舉進攻。

  所以他們不得已,隻能先救了關中無數淒慘的百姓,再慢慢地找機會進攻長安。

  其實就是給關東軍的這次失敗找個台階下。

  不然你上一秒還寫《討董記》為自己揚名立萬,下一秒就被打得狼狽鼠竄,確實沒有麵子。

  掌控輿論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條就是博同情,利用董卓的殘暴,來襯托關東軍的仁慈。利用董卓拿捏住了天子,來襯托關東軍不敢有所作為的無奈。

  相比於信息大爆炸的後世,漢朝的百姓可接收的信息方式極為狹窄,這就意味著一件事情在他們眼中產生的轟動性與爆炸性就極大。

  特別是此事還關乎於天下大事,雖然底層民眾或許並不關心這些,他們隻在意今天能不能吃到飯,能不能活下去。

  但信息的影響並不是針對於這些連字都不認識的底層民眾,而是針對於那些識字的世家豪強。

  在這個時代,民眾的力量很渺小。

  真正掌控大漢基石,掌控輿論,掌控財富,掌控人口,是這些各地的豪強世家。

  雖然他們的單個力量依舊很渺小,但聯合起來,卻是一股恐怖的力量。

  包括隋唐時期,鼎鼎大名的“關隴集團”,就是其中的代表。

  所以陳暮現在要做的,就是顛倒黑白,掌控話語權。

  讓這些豪強世家同情關東軍,同情皇帝,同情漢室,這樣他們才能夠影響到底層民眾。

  畢竟這個時代,底層百姓對皇室漠不關心,但心係漢室的豪強世家還是有不少。

  聽到陳暮的話,曹操的目光中閃爍出一絲詭譎。

  鮑信和孫堅還沒有想得這麽深,但曹操卻明白了陳暮的意思。

  他想了想,語氣緩和了許多,說道:“尚書令之言,確實合公道,我等如此盡心盡力,相信天下人也不會怪罪於我們。”

  陳暮微笑道:“正是如此。”

  這也算是給了個和解的意圖,因為劉備之前與他們背道而馳,使得聯盟關係其實有些破裂。

  現在大家能夠都各退一步,就是最好的事情。

  孫堅不太關心他們之間的交易,便說道:“聽聞玄德重病,不知情況如何?我們何日才能繼續攻打長安?”

  陳暮說道:“大哥偶感風寒,修養幾日應當無礙。但現在,恐怕不能打長安了。”

  孫堅默然道:“那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天子被挾持嗎?”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陳暮搖搖頭:“諸位,如今漢室頹傾,需要我等力挽狂瀾拯救天下。但董賊劫持天子,我等投鼠忌器,又如何敢拚死效力。現如今隻能圍困長安,遷走周邊百姓,再徐徐圖之,以觀後續。”

  “那得等到什麽時候?”

  鮑信問道:“要是董賊一日不放開天子,那我們就要等到董賊老死的那一天嗎?”

  “自然不是。”

  陳暮笑道:“長安現在形勢極為嚴峻,內部氛圍凝重。不僅我們盼著董卓死,朝廷諸公和長安百姓也都盼著他死。既然外部無法攻克,我們應當從內部著手。”

  曹操問道:“如何從內部著手?”

  “自然是用計。”

  陳暮看著三人,徐徐說道:“我先祖曲逆侯,曾以金縱反於楚軍,又離間霸王與範增,這便是間敵之道。”

  “計將安出?”

  曹操又問。

  陳暮微微一笑:“我料董卓殘暴不仁,徐榮段煨回師不利,必然受到董卓責罰。呂布為人貪財好色,又素與西涼諸將有隙,可讓朝廷諸公取金銀結交呂布,讓呂布去進讒言,則必然能讓董卓失一條臂膀。”

  “若此計行不通怎麽辦?”

  孫堅說道:“徐榮是董卓愛將,他一個幽州人能做到與胡珍等西涼人平起平坐的地位,就證明董卓對他極其看重,怎麽會輕易責罰?”

  “那也無所謂,此計本就是一石二鳥。哪怕董卓沒有責罰徐榮,也能讓徐榮與呂布正麵衝突,二人不和,時間一久,呂布與徐榮也必然怨恨於董卓居然不偏袒自己,特別是呂布,素來狼子野心,到時隻需要派一說客,便足以將董卓覆滅。”

  陳暮淡淡地說出了他的想法。

  曹操孫堅鮑信等人不置可否,片刻之後,曹操才說道:“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吧。反正我等兵馬俱已疲憊,已無力再戰,子歸若是有計,便去實施就是。我等在一旁觀看子歸手段,看能不能奏效。”

  “嗬嗬。”

  陳暮站起身來,拱手一禮道:“那今日就這樣,過兩日我大哥病情好些,就會來營中親自登門道歉,還請諸位兄長不要再置氣。大敵當前,應以大局為重。我等諸侯聯軍,合則天下興,分則天下衰。戰事既然短時間內無法起爭端,還請諸位看我手段。”

  “恕不遠送!”

  三人也都艱難地站起來,拱手向他行禮。

  陳暮轉過身出了營帳。

  今日過來一趟,幫劉備說和隻是一件小事。

  真正的大事,還是要做接下來的布局。

  正如剛才所言,以反間計,先把長安鬧個雞犬不寧。

  等董卓忙於內亂,無暇顧忌的時候,再盡遷關中人口,充實青州。

  等到計成之日,便也是讓曹操他們看到自己手段之時。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

  自蘇秦張儀之後,已經再也沒有第三個人能有這樣的能力。

  但在今日,就在大爭之世即將到來之時,也該是讓世人見識見識我陳暮操縱天下的手段!

  到了那個時候,曹操孫堅鮑信他們,一定會感覺到什麽是真正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