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洛陽大火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1      字數:4433
  當劉備進入虎牢關才知道,徐榮早在三天前就跑路了,關內居然隻剩下一千守軍。

  不費吹灰之力就接手了虎牢關,各路諸侯也紛紛入駐進來。

  原本劉備是打算直接與公孫瓚往洛陽撲去。

  但想到陳暮和田豐都建議他給各路諸侯留一點麵子,劉備便召集各路諸侯與關內府邸議事。

  各路諸侯陸陸續續趕來,等眾人坐下之後,劉備才環視眾人道:“董賊畏懼我聯軍,遷都西遁,倉皇逃竄。我準備趁勝追擊,諸位以為如何?”

  “這......”

  袁紹猶豫道:“盟主,雖然董賊已經將虎牢關的兵馬撤走。但他的實力猶在,西涼鐵騎兵鋒銳利,我看還是從長計議,應當派探馬去查探前方虛實,防止董賊埋伏方是上策。”

  他這話說完,劉備陳暮等人的目光就頓時更加詭異起來。

  嗯。

  前段時間袁隗遇害,袁紹袁術還痛不欲生,嚷嚷著與董卓勢不兩立,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結果現在董卓明顯式微,撤離虎牢關遷都長安,聯軍眼看可以乘勝追擊的時候,他居然畏懼不前,不敢進攻。

  雖然袁紹也找了借口,怕董卓埋伏。

  但整個家族都被人屠了,還能這麽冷靜。這裏麵的意思,確實耐人尋味。

  袁紹袁術不急,反而是曹操和孫堅急了。

  曹操當即勸說道:“本初,公路,那董賊焚燒宮室劫持天子,致使海內震蕩,不知所歸。此社稷危急存亡之刻,怎能按兵不動呢?”

  袁紹歎息道:“孟德,董賊西涼鐵騎精銳尚未出,實力不可小覷,如今各路兵馬俱已疲憊,追擊恐無益呀。”

  他這話說完,劉備都想翻白眼了。

  進攻的主力一直是他,跟袁紹袁術這些各路諸侯屁關係都沒有,袁紹居然還敢厚著臉皮說大家都疲憊,簡直是無恥至極。

  現在劉備也算是明白了,袁紹和袁術這些人其實打的就是保存實力的鬼主意,慫恿自己去和董卓拚命。

  到時候自己和董卓拚個兩敗俱傷,袁紹和袁術這些人再站出來收拾殘局,摘取勝利果實。

  這些事情之前陳暮也跟他分析過,一開始自己還因為袁家四世三公受世人尊敬而不相信他們會這麽做。

  但如今通過這幾個月這些人的反應看起來,隻能歎一句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呀。

  “盟主,他們不去我去,我部兵馬還能戰,我請為先鋒!”

  孫堅養好傷之後,精神抖擻地說道。

  劉備搖搖頭。

  孫堅雖然勇猛,但他部下丹陽精兵被徐榮伏擊之後損失慘重,如果繼續讓他做先鋒的話,若是遇上董卓主力,怕是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曹操又對袁紹道:“那董卓攝於我們十八路諸侯之勢,為避鋒芒,始有遷都西遁之舉,虎牢關一戰,我軍斬殺華雄,擊敗呂布,關上守軍兵無戰心,我軍士氣正盛,此時一戰,則天下可定。我們怎能疑而不進,錯失良雞呢?”

  袁紹袁術幹脆偏頭看向他處,其他諸侯也是一個個都不說話。

  這裏讚成繼續追擊的諸侯,也就隻有劉備公孫瓚曹操孫堅,跟實際上隻有劉備和公孫瓚兩個人沒有什麽區別。

  因為曹操的兵馬隻有四五千人,孫堅原本倒是有八千,但被伏擊之後也隻剩下四五千。劉備的兵馬則因為連日攻城,損失不小,還剩下五萬人左右。

  這樣加起來,四人的總兵力其實就是九萬。董卓的兵馬損失不大,如果他退守函穀關,那麽北麵和南麵的兵馬就可以全部調回來。

  如此雙方的實力就相差不大,函穀關可比虎牢關險要數倍,一個虎牢關就能阻擋關東聯軍二十多萬大軍,要是董卓將兵力全部集中在函穀關防守,那憑借劉備手裏這九萬人馬,別說攻關,可能正麵對壘能不能贏都是個問題。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劉備才算是同意坐下來和袁紹袁術等諸侯談談,不過看樣子也是白談。

  劉備看了陳暮一眼,搖搖頭:“既然如此,那本初與公路爾等先在虎牢關駐守,我部就先進攻,等你們休息夠了,再跟上來。”

  陳暮沒有說話。

  其實他是知道袁紹袁術這些人打的什麽鬼主意,也知道他們會怎麽做。

  曆史上他們就是這麽幹的。

  之所以勸劉備與他們先談談,是不希望他們這麽快就撕破臉皮。

  畢竟青州集團也需要發展時間,要是現在就給他們留下借口。

  比如以後如果劉備沒有把劉辯救出來,這次討董失敗。

  事後追究起來,袁紹就有可能指責劉備不叫他一起進攻,導致天子蒙塵,是漢室罪人什麽的。

  這就叫授人與柄,所以不如早點做足表麵功夫,不落人口實。

  等劉備說完之後,曹操當即拱手慷慨激昂說道:“我願跟隨盟主同去。”

  “我也願去。”

  孫堅也道。

  “嗯。”

  劉備點點頭:“那事不宜遲,今日就進軍!”

  當下四人出了成皋縣縣衙,一聲令下,一半聯軍繼續進攻。

  成皋縣就是虎牢關,街上一列列士兵來來往往,大軍命令下達之後,劉備軍為前鋒,開始往西而去。

  作為卡在泰山與黃河之間的口子,過了成皋縣,就是一小片平原,一路過去,便是鞏縣。

  先頭部隊進駐鞏縣之後,這裏的少數董軍守兵很快作鳥獸散。縣內已是亂做一團,大部分當地百姓都被董卓遷走,隻剩下一部分老弱病殘。

  正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蓖,當劉備進入鞏縣的時候,看到的是一片破敗的景象,街道上沒有人煙,百姓家像是被洗劫過一樣,很多家門打開,裏麵一片狼藉,鍋碗瓢盆,連一雙筷子都沒有留下。

  那部分老弱病殘有些是不願意離開故土,有些是實在沒法走,當看到新的士兵進入城內之後,沒有迎王師的喜悅,也沒有感到解放的如釋重負,每一個人的臉上都露出麻木的表情。

  或許對於他們來說,關東聯軍已經跟董卓沒有什麽區別。甚至有些百姓本來就恨關東聯軍,因為如果他們沒有來的話,如果沒有這場仗的話,他們也不會變成如此......

  劉備看著這些留下來的殘存百姓,露出了羞愧的神情。

  陳暮站在一邊淡淡地道:“這些並不是大哥的錯,是董卓的錯。”

  “可是,如果我不號召天下諸侯共討董卓的話......”

  “我覺得大哥應該很清楚,如果不討董的話,受苦受難的,就不止是這些人,還有天下人。”

  “是我失態了。”

  一瞬間的羞愧轉瞬即逝,談不上鱷魚的眼淚,雖然洛陽百萬民眾被迫背井離鄉,中間甚至還死傷數萬人,確實是劉備發動起這場戰爭的根本原因。

  可劉備也是個做大事的人,很清楚如果他不來做的話,那這個國家,這個漢朝天下,也許就永遠得不到統一。

  作為劉氏後裔,守護這個老祖宗傳下來的漢朝江山,劉備義不容辭。

  不然的話,若是什麽事情都傷春悲秋,那這世上的人就不用做事了。因為不管做什麽事情,隻要涉及到旁人,那麽必然會損害到另外一部人的利益。

  劉備就地安置百姓,在鞏縣駐紮了一日,然後命令滎陽的後勤部門向前進發,糧草堆積在鞏縣,準備支撐他可能會遇到的洛陽攻城戰。

  第二日大軍繼續開拔,一路上兵荒馬亂,一片淒涼。沿途黃河南岸平原上的田園荒蕪,鄉村破敗不堪,到處都立著新墳。

  董卓強令洛陽周邊百姓遷移,在這個過程當中自然不是用的什麽溫和手段,足有上萬人死在這場動蕩之中。

  留下來的也都是沒法走的老弱病殘,劉備不得不負擔起他們的生活,這或許也在董卓的算計裏。

  從鞏縣到洛陽接近二百裏,還得經過偃師,大軍足足走了三天,一路上殘垣斷壁,民生凋敝,可謂慘淡至極。

  劉備雖然感慨於這場戰爭對於洛陽的災難性打擊,但依舊是堅定地向著洛陽進發。

  當過了偃師,典韋率領的先鋒軍已經開始遇到洛陽方向的董卓散兵。

  這些兵馬都是之前的輔兵,有些是逃出來,有些是四處劫掠,偃師附近殘留的一些鄉鎮,逃進嵩山的百姓都深受其害。

  擊潰了這些兵馬之後,抵達了洛陽十多裏外的一處鄉。

  此時已接近傍晚,夕陽西下,絢爛的火燒雲染紅了半邊天空,可是人們遠遠的看到,天邊的火燒雲像是並非夕陽染紅,而是真的地麵有火在烘烤。

  滾滾濃煙從遠方的邙山山麓下飄蕩而起,空中盤旋的暮鴉不斷哀鳴,它們住在邙山,此時卻被通天的煙塵熏得沒法回家。

  看到這一幕,典韋大吃一驚,愕然看著遠方道:“這是什麽情況?”

  黃忠現在是典韋麾下軍司馬,手搭涼棚,臉色凝重道:“不好,洛陽好像出事了,肯定是有人縱火在焚燒整個洛陽,不然不可能有這麽大的煙塵。”

  “什麽?”

  典韋驚愕不已,火燒洛陽?

  黃忠轉頭對典韋道:“將軍,我們必須盡快趕去洛陽,再派人去通知明公。”

  “好!”

  典韋忙不迭點頭,一邊命令士卒加緊步伐,一邊派人向後方大軍飛馬傳報。

  這邊先鋒軍迅速往洛陽趕,信使抵達後方大軍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的事情,時間差不多是在下午六點鍾左右。

  得知消息,坐在的盧馬上的劉備也是吃驚不已,轉頭對陳暮道:“四弟,洛陽起大火了!”

  陳暮臉色不悲不喜,平靜地道:“這必然是董賊在焚燒整個洛陽,不想給我們留下一座完整的都城,我們應當立即派人前去救火。”

  “好,來人,通報全軍,加速前進,務必在黃昏天黑之前抵達洛陽。”

  劉備連忙對傳令官下令。

  大軍進軍可不是一窩蜂地往前衝,都是有秩序的,先鋒軍,然後是前軍,中軍,後軍。

  劉備陳暮在中軍,現在前軍領兵是關羽,後軍領兵是張飛。

  其他張遼高順管亥等人各自在他們二人帳下。

  命令一傳達,就得全軍急速前進。

  畢竟是五萬人的大軍,可能會導致陣型散開,如果突然遇到敵人,就有可能打敗仗。

  但此時已經顧不了那麽多,所有的士兵都跑起來,官道上一片塵土。

  而此刻的陳暮,坐在馬上,卻是轉頭看向自己的身後。

  曆史上,是孫堅第一個進入洛陽。

  當他進入皇宮的時候,順利得找到了那枚傳國玉璽,然後這枚傳世寶璽幾經流轉,最後讓袁術做了一個偽帝的夢。

  現在,孫堅和曹操一樣,隻是跟在他們大軍的身後。

  看來傳國玉璽,要換一個人擁有了。

  天色越來越暗,時間也在慢慢流逝,離洛陽越近,劉備就越心急如焚。

  因為在天色更暗以後,洛陽通天的火光數公裏以外都能看到。

  這樣的場景劉備曾經見過一次,那一次是宮門之變。

  可當時隻是皇宮裏著火。

  要知道洛陽皇宮占地麵積極廣,每個宮殿與宮殿之間的距離也很遠。

  所以除非每個宮殿都點火,不然很難牽連到其它地方。

  然而這一次不同,董卓焚燒的是洛陽民居,外城的民居都是木質房子,緊挨著,一旦起火沒有人管的話,會造成很大災難。

  雖然漢人對於火災早就有意識,民居僅僅是裏坊內相鄰,每個裏坊之間都隔著高牆大院。

  比如步廣裏和永和裏就相差十丈,中間是長長的複道,兩邊是高牆。

  但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一,有人能夠控製火勢,二,隻有某處裏坊著火。如果沒有人滅火,且多處裏坊著火,那麽火勢很快就會席卷整個洛陽。

  這也是劉備為什麽那麽急躁的緣故。

  在他的催促下,大軍加速進軍,很快就抵達了洛陽東麵的鴻池,滔滔不絕的火焰從東市上空冒出來,整個天空都像是被點亮成了白晝。

  “快快快,從鴻池取水滅火,快啊!”

  劉備拍著手,站在一處小山包上一邊痛心疾首地指揮士兵取水滅火,一邊心如刀割,看著那火焰像是在燒自己的心一樣痛苦。

  東市已經化成一片火海,各裏坊燃燒起熊熊烈焰,不僅是東市,整個洛陽都是如此。

  這可都是自家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漢朝四百年,江山不移,可不能在他即將成為大漢支柱的時候轟然倒下。

  典韋這個時候已經在城內四處滅火,關羽張飛帶著人馬迅速往城裏衝,一列列士兵在鴻池取水,飛快地往城裏奔去。

  “這邊這邊,快取水來。”

  “火太大了,這點水完全不夠啊。”

  “咳咳咳,這煙真嗆人。”

  城內城外亂成一團,五萬大軍撲入城中,取鴻池或者洛水等護城河的水源滅火。

  而陳暮卻坐在馬上,在趙雲等幾名護衛的保護下,向著皇宮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