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打賞)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1      字數:4836
  虎牢關下,西涼鐵騎如潮水般退去。

  玄甲重騎救了黃忠之後,也沒有與對方交戰,同樣退了回來。

  回到軍陣裏,黃忠全身顫抖著被攙扶到台上。

  劉備連忙上去迎接道:“漢升,覺得如何?受傷否?”

  黃忠慚愧道:“明公,那呂布確實不凡,忠辜負所托,沒有斬殺他。”

  沒有斬殺他?

  周圍各路諸侯聽得無語。

  呂布之前確實隻聽大名,不知道他真實實力。

  但今日在虎牢關下,眾人也是親眼所見,原本自己麾下的猛將,幾乎去一個死一個,而且都是一回合解決。

  再想起呂布曾經在並州一人殺數百鮮卑,在虎牢關上又打得典韋趙雲吐血的戰績。

  諸侯們現在也明白過來,呂布的實力顯然是十分強橫,比之之前吊打各路諸侯的華雄還要強數倍不止。

  古之項羽,怕也僅僅隻是比呂布強一點點而已。

  可正是這樣的一個猛將,卻與黃忠打了個對半開,最後還是仗著身邊有兄弟出手擋箭,才小勝一籌。

  現在回到營中,麵對天下諸侯,卻說自己有負所托,沒有斬殺呂布。

  這是何等狂妄。

  但諸侯們卻又不得不捏著鼻子承認,黃忠有說這話的資格。

  因為他和呂布戰平了。

  一時間,諸侯們用無比羨慕的眼神看向劉備。

  正所謂將乃一軍之膽,一名猛將對於軍事上的幫助是極大的。

  項羽為什麽能幾乎坐擁天下?

  還不是因為他猛的跟個鬼一樣,是楚軍的膽氣所在。

  所以一名猛將有時候,往往真的可以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

  劉備麾下最早就有關張萬人敵,後來又有典韋,現在又有趙雲黃忠。

  擁有那麽多強悍的將領,將來如果真的迎回天子,恐怕劉備的實力一躍為天下之冠,取代董卓成為一名新的權臣也說不定。

  而這邊劉備他們可不管諸侯們的心思,看著黃忠盡顯疲態,劉備連忙道:“漢升切莫自責,呂布悍勇,非常人能敵,你將他打傷,已經不錯了,來人,送漢升回營中休息,讓醫師看看。”

  “多謝明公。”

  黃忠帶著些許遺憾地被人抬走。

  他倒是沒受傷,但脫力了。

  呂布確實是強,自己沒能斬殺他為阿良報仇,給自己立功,確實是一件憾事。

  看著他被扶走,張飛樂嗬嗬地道:“這黃忠倒是一條好漢子,以後若是有機會,我也想跟他打一打。”

  “都是自家人,打什麽打。”

  劉備翻著白眼,自己這三弟怎麽老喜歡打架。

  關羽撫須看著黃忠離開的背影,點點頭,說道:“我觀這黃忠力氣驚人,血氣旺盛,必是一名萬人敵猛將也,將來大哥要想完成匡扶漢室的夙願,少不得依靠他。”

  “嗯。”

  劉備點點頭:“今日一戰,黃忠也算是打出了名頭。不然的話,我還不知道我麾下有如此猛將,就讓他先做一個軍司馬,待來日立功,再提為將軍。”

  “這便最好。”

  關羽應了聲。

  一旁的陳暮頗為意外地看了二哥一眼。

  曆史上他可是羞與黃忠為伍的。

  不過仔細想想,關羽現在這樣,或許也在情理之中。

  因為關羽向來都是一個輕權貴,重士卒的人。

  若黃忠是豪門出身,或許之前那一箭關羽會為他擋,但語氣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溫和,也不會勸老大哥重用。

  不過之前在觀戰的時候,劉備關羽張飛陳暮閑聊,就說起與呂布對戰之人的來曆。

  當得知黃忠是底層士卒出身,他的態度自然也就不一樣。

  曆史上關羽確實不滿黃忠跟他同為上將,實際上不僅黃忠,關羽也是不服馬超的,僅僅認可張飛和趙雲。

  原因很簡單,黃忠是降將,且年紀已經很大了,而馬超則出身名門,是馬援之後,再加上這兩人是後來才跟著劉備,不像關羽張飛趙雲很早就跟著劉備南征北戰。

  所以諸多因素,讓關羽覺得黃忠馬超沒資格與他們並列為上將。

  那麽現在呢?

  底層小兵出身,又在劉備初期跟了他,不是降將。

  這就跟疊buff一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另類的政治正確,自然也就讓如今的關羽沒有了曆史上的偏見。

  想到這裏,陳暮也搖搖頭。

  二哥這個人,其他的什麽都好,就是有些偏執。

  改肯定是改不了了,以後如果真的定鼎天下,就隻能自己想辦法解決,盡量不要鬧內部矛盾才是。

  ......

  ......

  兩軍各自退去之後,劉備軍搬師回營,並沒有再繼續選擇作戰。

  由於他的軍隊是進攻主力,忽如其來的騎兵對決,導致聯軍居然沒有騎兵對抗,不得不暫時避其鋒芒,眼睜睜地看著西涼軍救了呂布回去。

  也許有人說,劉備沒騎兵,公孫瓚有啊。

  公孫瓚確實有三萬幽燕胡騎,然而古代打仗,並不是說隨時隨地準備了騎兵列在陣前,需要提前準備才行。

  比如今日呂布是孤身一人出關搦戰,在關前騎兵就毫無作用,因為呂布可以隨時跑回關內。

  而且諸侯聯軍困在虎牢關前已經有三個月,從春天打到夏天,炎炎酷暑難耐,人和馬匹容易中暑,就在汜水河畔放養,很難臨時一下子調集起那麽多馬匹過來。

  所以實際上陣前確實隻有劉備的一千玄甲重騎,並且由於天氣的原因,大家都沒有穿盔甲,重騎變成了輕騎,就更加無法和西涼騎兵抗衡。

  那邊劉備回去之後,徐榮好歹鬆了一口氣,一邊讓醫師給呂布救治,一邊派人向董卓匯報了虎牢關現在的處境。

  因為虎牢關已經被投石車轟炸了兩個月,城牆坑坑窪窪,搖搖欲墜,軍心渙散,士氣本來就低下。

  原本徐榮還寄希望於呂布能夠發揮神勇,振奮軍心,可作為董軍第一勇將的呂布也身負重傷,軍心就變得更加低迷。

  這幾日甚至已經出現了逃兵,關內的氣氛變得無比詭異。

  有點像是被回回炮進攻的襄陽之戰。

  主要是被投石車砸死的人給予了普通士兵極大的衝擊力,從人變成肉醬,隻是那一瞬間的事情,再勇敢的人,麵對這種情況,也都是戰戰兢兢。

  現在他們還能繼續戰鬥下去,除了證明徐榮治軍有方以外,也證明這些士兵已經算是不錯的精銳了。

  “你們怎麽看?”

  洛陽,梁冀園。

  虎牢關這邊的形勢匯報給洛陽之後,第二日,在洛陽的董卓就收到了信件,於梁冀園召開謀士會議。

  董卓坐在席上,左右看看,期待著兩名謀士能給他一個不錯的建議。

  “為今之計,隻有盡快遷都,不能再猶豫了。”

  李儒毫不遲疑地說道。

  之前說過,遷都其實並不是一個昏招,而是一個妙招。

  洛陽看似八關險阻,為天下之固,可這也是一個極大的缺點。

  看地圖就知道,洛陽幾乎可以說是位於天下中心,一旦被圍困在這,四麵八方都是敵人。

  打個比喻的話,天下承平的時候,洛陽就是一個金屬房屋,無比堅固,不僅連接天下各地,是往來中樞,還能夠抵禦隨時可能出現的叛亂。

  而一旦天下大亂,所有的諸侯都要圍攻洛陽的時候,那麽洛陽就變成一個四麵漏風的破木房子,別說刮風下雨發洪水,就算是從四塊木牆一起狠狠踹一腳,整個房都要倒塌。

  所以如秦國一樣雄踞關中,據守函穀關虎視天下,才是上策。因為這樣需要應付的敵人,就隻有東麵,而不是麵對所有方向的圍攻。

  “不錯,文優之言,也是我想說的意思。洛陽雖為中樞之地,可卻不是長守之地。如今東有關東聯軍,南有南陽群豪,北有白波軍,西麵的韓遂馬騰等人也時常叛亂,所以還是要西去,穩固我們的大後方!”

  閻忠立馬附和李儒的說法,如果勸說董卓繼續留在洛陽,不說這是個昏招,董卓肯定也不會聽他的,而且萬一懷疑起他就不好了,所以陳暮曾經說過,做間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假亂真。

  你處處為董卓著想,董卓就永遠都不會知道你是個間諜。等他知道的時候,也就是你捅關鍵性那一刀的時候,到了那時,董卓離死,應該也遠不了了。

  聽到手下兩大謀士都勸說自己立即遷都,雖然有些舍不得洛陽的金銀財寶,董卓還是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就遷都吧。”

  “明公英明!”

  李儒和閻忠同時拱手行禮。

  董卓略微有些肉疼地道:“可是洛陽的財物和人口,都還未完全遷走,這該怎麽辦?”

  李儒和閻忠互相對視,都到了這個節骨眼,還想著財物,董卓也太貪婪了。

  不過他們二人肯定不知道,曆史上董卓花了一年時間遷都,洛陽的人口和財物都沒完全被他帶走,可見洛陽到底有多富裕。

  現在他們僅僅隻準備了三個月,這意味著比曆史上更多的財物和人口都留了下來,麵對那麽大的一筆財富,即便是董卓如今權傾天下,也是無比心痛,十分不舍。

  李儒勸說道:“明公,遲則生變。虎牢關已是搖搖欲墜,拖延不了太久,必須早做決斷才是。”

  “我就是有些不甘心,到時候這些財物,肯定要被那些關中群鼠奪走!”

  董卓越想越生氣,帶了絲絲怨念看向他們道:“文優誠漢,你們可有法子,將這些財物和人口遷走?”

  李儒遲疑片刻,緩緩說道:“百姓不願意離開故土,遷移進度十分緩慢,以我之見,也隻能強製遷移,派大軍監督,不走就死。至於財物嘛.......”

  “如何?”

  董卓想了想道:“不如把大批金銀珠寶找個地方先起來,等以後再來取?”

  李儒苦笑道:“明公,洛陽集天下財富,光府庫之中的錢幣就有百億之巨,整個城中富戶累計起來,價值數以萬億錢,如何能搬遷得動?更何況即便埋起來,就得動用十萬大軍,這些人都知道了埋寶之地在何處,以後......”

  動用十萬大軍去埋寶藏,估計要不了一兩個月,埋寶地點全天下人都知道了。到時候董卓就是幫關東聯軍去埋寶藏,最後這筆錢,肯定是會被最先進入洛陽的關東聯軍給找到。

  “那該如何是好?”

  董卓愁眉苦臉。

  李儒看著他,緩緩說道:“想帶走這些財物,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隻有兩個選擇。”

  “哪兩個選擇?”

  “其一,便是能帶走多少就帶走多少,實在帶不走,就留下來。”

  “留下來?”

  董卓搖搖頭,冷笑一聲:“我寧可燒掉,也不想留給關中群鼠。”

  李儒一字一頓道:“我要說的第二策,便如明公所言。”

  “什麽意思?”

  董卓一開始沒明白,仔細想了一秒後,皺起眉頭道:“難道真的要燒掉?”

  閻忠臉色大變,目光駭然地看向李儒。

  李儒點點頭:“隻能如此。”

  聽到他的話,董卓和閻忠的反應不一。

  董卓眉頭緊皺,他考慮的不是做這件事的後果,而是真的心疼錢。

  那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要知道洛陽公卿權貴無數,價值數以萬億計,並不是說真的有那麽多五銖錢,而是指他們擁有的財富。

  店鋪、地皮、府邸、金銀珠寶絲絹帛綢,還有很多奇珍異寶,都是財富的一種。

  那麽多東西,真要燒了,董卓不是沒那膽子,是他舍不得。

  而閻忠的反應,卻是汗毛倒豎,大夏天如墜冰窟,心中充滿了恐懼與震驚。

  火燒洛陽!

  虧李儒想得出來。

  洛陽是什麽地方?

  東漢帝都。

  已經維持了一百六十五年,深入人心。

  將一國首都付之一炬,那得是多喪心病狂的人,才能幹出來的事情。

  閻忠雖然也是無法無天之人,早年就曾經慫恿皇甫嵩自立為王,可要讓他出火燒一國帝都的主意,他還真想不出來。

  這幾乎已經跟滅國戰爭無異。

  最搞笑的是董卓現在自己表麵上就是擁護漢室者,卻反過來燒漢室帝都。

  一邊擁護,一邊毀滅。

  僅剩的那點臉皮都已經不要了,跟直接篡位,又有什麽區別?

  想到這裏,閻忠撓撓頭,他知道自己沒法跟董卓李儒對著幹,隻得苦笑著說:“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或許也隻能這樣了。”

  董卓說道:“好,到時候離開洛陽的時候,就一把火給他燒個幹淨。不過如今我兒奉先新敗,虎牢關搖搖欲墜,洛陽震蕩,就怕虎牢關隨時都會失守,我們必須要快。”

  李儒陰惻惻地道:“明公,你還忘了一件事情。”

  “何事?”

  董卓不解地看著他。

  李儒道:“洛陽這些公卿恐怕全都盼著關東群鼠打進來,一旦讓他們正式遷都,恐怕都會磨磨蹭蹭,不願意配合,明公還得下猛藥才行。”

  現在前線戰況通過各種消息傳回洛陽,洛陽震動,滿朝公卿不少都在等著看董卓的笑話。

  一旦洛陽被攻破,董卓身死,怕也是這些公卿翻身之時。

  “這個嘛,你不說我倒是差點忘了。”

  董卓摸著下巴,眼裏露出殘暴的凶光:“我記得那袁紹袁術袁遺兄弟,就在關東聯軍當中吧。”

  曆史上在袁紹起兵討董之後,他很快把袁家殺個一幹二淨。

  但如今討董的主要人員是劉備。

  董卓最大的對手,也是劉備。

  所以一時間居然忽略了袁紹袁術袁遺,要遷都的時候,才想起袁家來。

  “正是。”

  李儒點點頭:“太傅袁隗是他們的叔父,太仆袁基,是他們的從兄。若要遷都,袁家恐怕是最大的阻礙。”

  “好,命袁隗傳令袁紹袁術袁遺,讓他們退軍!”

  董卓立即下了指令。

  “唯!”

  李儒和閻忠,都隻是聽令。

  他們誰也沒有問如果袁紹他們不聽袁隗的命令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

  當然是找個借口把袁隗給殺了。

  袁隗是百官之首,他一死,必然震懾滿朝公卿,到時候遷都的事情,自然也就順利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