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我欲除宦,不知勝算幾何
作者:橘貓本肥      更新:2020-03-18 17:50      字數:2182
  張林雙眼微眯,未敢輕易答話,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但凡能夠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的都是絕世英傑,絕非等閑之輩,又何況像袁紹這樣的霸主人物,在未弄清楚袁紹的真實意圖之前,張林又怎敢誇下海口。

  “隻是楊公抬舉我罷了。”張林對著袁紹微微一笑,朝著皇宮的方向拱手說道:“至於是否真的有幸出任廷尉左監的職位,我也隻能說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在任命真正下來之前,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

  袁紹能從汝南袁氏脫穎而出,自是城府極深,很輕易的便聽出了張林話中的那種淡淡的疏離感與警惕,但心中卻沒有任何不快,而是爽朗一笑,說道:

  “寧安不必如此提防為兄,寧安與楊公合謀,意圖整肅朝堂的目的我自是知道的,這種有利於朝廷,有利於江山社稷之事,我袁本初隻會拍手稱快,絕不會在此事上給寧安添堵,還請寧安放心。”

  張林麵色不改,依舊是一副明媚的笑臉,說道:

  “本初之心我自是知道的,為大義而不惜身,可此事我是真的不敢誇下海口,若是最後我能出任此位,那便還罷,可要是我最後並未成為廷尉左監,那又該如何是好?

  在本初麵前丟了自己的麵子到算不得什麽,若是讓楊公麵上蒙塵,那我的罪過就大了。”

  見張林死死不肯承認,袁紹也沒有強逼,隻得在心中歎息了一聲,暗暗自我安慰道:

  “可能他就是這麽個謹慎的性子,並不是在懷疑我袁本初。”

  見氣氛有些尷尬,袁澹雅便舉起了酒樽,向著二人敬酒,說道:

  “堂兄不是一直在隱居麽?怎麽突然想到來拜訪我父?”

  袁紹從桌上端起了酒杯,一飲而盡後說道:

  “澹雅平時不關注朝政,可能有所不知,如今天下雖黨錮已解,黃巾已滅,但宮中憂患仍在,大將軍何進欲謀西園,征召我為侍禦史,故此特來與叔父商議。”

  袁澹雅隻是微微點了點頭,但張林卻是心中大動,暗道:

  “這麽早袁紹就與何進搭上線了麽!莫非袁紹挑撥何進與宦官相爭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謀劃?”

  心中翻江倒海,臉上卻依舊是波瀾不驚,笑著朝著袁紹一拱手,說道:

  “哦!竟沒想到本初兄也準備出仕,這真是可喜可賀呀!”

  說罷便向袁紹敬酒,袁紹也隨即端起了酒杯,飲盡了杯中之酒,算是回應了張林。

  放下酒杯,袁紹看著張林,帶著幾絲調笑的意味說道:

  “寧安在此恭賀為兄,不知這喜從何來,莫非單單是幸進之喜麽?”

  “豈敢!”張林咧嘴一笑,朝著袁紹擺了擺手,說道:“本初兄名聲之大,才學之高,林雖在偏遠之地,卻依舊有所耳聞,豈能將本初當作幸進之人。

  本初一直不肯相應朝廷征召,無非是見朝中奸臣當道,閹宦橫行,想要等待時機罷了,如今黨錮已解,士人抬頭,大將軍又與閹宦不和,本初所苦等的時機已至,方才出仕輔佐大將軍。

  而大將軍得本初相助,便是如猛虎添翼,朝中未來必是一片光明,莫非此事不值得我為本初兄慶賀嗎?”

  “哈哈!”袁紹聽完大笑,看著張林說道:“寧安所言不虛,此事自當好好慶賀一番,來,飲酒。”

  見袁紹興致漸濃,張林也隻好再次給自己滿上了杯中的酒,應和著袁紹。

  “賢弟自知我願除宦,不知賢弟認為我若謀,勝算幾何?”幾杯酒下肚,雙方便談開了許多,不再互相試探。

  張林慢慢地將口中酒吞入腹中,眉頭一皺,麵色有些憂慮,說道:

  “雖然此時看似黨人形勢一片大好,但閹宦勢力依舊不可小覷,本初兄若是想誅宦,還是得需長遠謀劃才是,此事急不得。”

  袁紹眉頭微顰,麵色驟變,將酒杯重重地置回了桌上,咬牙說道:

  “奸人竊命,整個漢室一片混亂,好不容易等到了黨人抬頭,寧安卻又要我再等等,這口氣我又怎能咽的下去?”

  袁澹雅眉角為顰,瞥了袁紹一眼,見袁紹咬牙切齒,麵色陰沉,又轉頭瞧了瞧張林,見張林麵色淡然,便也就沒有管二人,依舊自顧自的喝酒。

  “唉!”張林深深地歎了口氣,一臉真誠地看著袁紹,說道:“本初兄所言我又如何不知呢?我舅父王允曾於廣宗發現了張讓與黃巾私通的信件,寫好了奏疏,想要一舉扳倒張讓,可百般算計到了最後也依舊成空。

  張讓不過是十常侍中的一位罷了,我等想要將其除掉都如此艱難,更何況是整個閹黨呢?”

  袁紹搖頭喝了口酒,可一時又覺心中鬱悶非常,便又再次放下了酒杯,盯著張林問道:

  “為何如此呢?我等一心為國事,各路英豪前赴後繼,為甚天子就看不到呢?不過區區一群閹宦,對天子而言,就真的那麽重要嗎?”

  見袁紹眼神銳利非常,恰似鷹隼,讓張林心中有些發毛,隻好假裝仰天歎氣,躲避了袁紹的視線,用著少許哀歎的語氣說道:

  “若本初如此想,那恐怕就錯了,我以往也認為天子不欲除宦,不過是在天子眼中親疏有別罷了,但自從我聽聞了楊公的事之後,便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楊公乃一代名臣,天子雖因一時之氣而罷免楊公官職,卻又能在火氣消盡之後將楊公重新啟用,可見天子是知道朝中忠臣的。

  天子既知忠臣謀,卻又為何不願動宦官,不願動張讓?

  林以為,無非為穩而已,張讓手下黨羽眾多,若動張讓,其黨羽也需被一網打盡,而此事牽連者又絕非一兩人,朝野必定震動。

  如今黃巾剛定,朝局還未平穩幾天,天子還未過上幾天安穩日子,又怎肯輕易挑起兩方爭鬥呢?所以啊!並不是天子不知,而是天子欲求穩,若是本初欲除宦,隻有從長計議,先斬其黨羽,團結士人。”

  聽完,袁紹麵露恍然之色,眼中精光閃閃,像是重新找到了方向。

  而在這時,袁隗也笑眯眯地走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