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他的小玉嬌
作者:李三爺      更新:2020-09-05 18:44      字數:2207
  過完年後,正月十八,餘長江帶著他的人出海了。

  一共三艘貨船,走的時候餘大海放著鞭炮一路送出城,整個祥寧縣都知道了,餘家要出海做生意去了。

  就連縣令唐緒寧都忍不住跟宋子桓道:“餘家雖然沒有什麽讀書人,不過眼界卻是很長遠的。”

  宋子桓對出海沒有什麽興趣,他隻關心他的書到了沒有?

  “隨著年貨來的,有沒有一本《尋園記》?”

  唐緒寧懶懶地了他一眼,幽幽道:“《尋園記》你帶給誰的?”

  “往常隻聽你問我銀子到了沒有,今天竟然有興趣問我書到了沒有?”

  “怎麽,又是給你的小玉嬌的?”

  宋子桓無語地看著唐緒寧,不悅道:“別我的小玉嬌,就你上次說漏了玉嬌給我寫信,紀少瑜硬是誑我畫了一副八仙圖呢?”

  “這一次你再說什麽我的小玉嬌,這要是被他聽到了,我隻怕又要畫什麽眾神圖了。”

  唐緒寧見宋子桓這忌諱的模樣不像作假,頓時好笑道:“想當年我進京的時候,你是何等傲氣,掃我一眼都漫不經心的。”

  “不過是來祥寧縣三年而已,你竟然變得如此隨和了,還怕紀少瑜因此跟你翻臉?”

  宋子桓懶得理會唐緒寧的調侃,直接認真道:“我不是怕紀少瑜跟我翻臉,我是怕他跟我翻臉以後,玉嬌會難過。”

  “玉嬌心裏明白得很,知道我跟紀少瑜不對付,總是想辦法讓我們減少爭執。”

  “紀少瑜那廝想法設法都在為她找什麽造園的書,我就想也讓她高興一下。”

  唐緒寧唏噓地望著宋子桓,瞧他一臉我樂意,我想給,我期待的表情,心裏好一陣微妙。

  待書送到宋子桓的手裏,宋子桓不說二話就出了縣衙時,唐緒寧呢喃道:“你要有哄玉嬌這份心,何嚐怕長公主不信於你?”

  可惜啊…

  那時恣意驕縱的少年,竟然寧願遠走,也說不出一句和軟的解釋!

  …

  無涯書齋裏,正月十五過了以後,玉嬌就來了。

  這一次隻有她一個人來,因此書齋裏到顯得冷清。

  今日是餘家的大日子,紀少瑜跟餘大海等人送出城去了,暫時還沒有回來。

  宋子桓來的時候,臉都被寒風吹僵了,緊繃繃的,

  像是在生誰的氣一樣。

  許掌櫃輕咳一聲,提醒玉嬌有人來了。

  玉嬌回頭時,見宋子桓快步走來,帶進一陣寒風。

  鼻子都凍紅了,長安在他的背後搓手,偏他手裏拿著一本書,雙手凍得有些絳紫。

  “子桓哥哥,你尋常帶著的暖爐呢?”

  趙玉嬌問道,看向長安。

  長安吸了吸鼻子,小聲道:“我家公子急著來見你,連我都忘帶了,我是自個跟來的。”

  宋子桓回頭,長安立即收聲,慫得很。

  “咱們先去火爐邊坐一會。”趙玉嬌帶頭去了後院。

  黃婆婆把火爐燒得看旺了,一進房間都是暖意。

  宋子桓下意識想伸手去解披風,發現沒有,結果就聽見長安悶笑出聲。

  “出去!”

  宋子桓不悅道,膽子肥了,竟然敢笑他。

  趙玉嬌幫著長安解圍道:“這怎麽能怪長安呢,宋子桓哥哥連自己沒穿披風都不知道,我剛剛看了,也想笑呢。”

  長安到底還是出去了,跑得賊快。

  趙玉嬌還想叫他回來,宋子桓不以為意道:“他可精著呢,不會讓自己受凍的。”

  “這會應該在墨林山房。”

  趙玉嬌給宋子桓泡了一杯熱茶,宋子桓順勢將手裏的《尋園記》給她。

  宋子桓見趙玉嬌眼眸倏爾一亮,然後坐下便迫不及待地翻閱。

  隻見她看得入迷,眼眸流光溢彩,身體竟半天也不動一下。

  “嗬嗬,早知道就年前給你尋來了。”

  “你就這般喜歡講解園林的書?”

  趙玉嬌點了點頭,似乎沒有聽明白,然後抬起頭,滿臉疑問地看著宋子桓。

  宋子桓再一次把話重複了一遍。

  玉嬌聽了以後,頓了頓道:“是也不是。”

  “女子跟男子不一樣,男子努力讀書,就算沒有功名也可以遊曆四方,見多識廣。”

  “女子卻不管念了多少書,有多大的出息,長大的以後,父母都會希望她嫁人生子,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你看我姐姐,去年還可以跟我出來玩,今年就不可以了。”

  “我娘說,我姐姐在家裏顯得教養更好一些,性子更沉靜一些,不管是誰都會高看一眼。”

  “可她今年才十四歲呢,我還有五年就滿十四歲了

  。”

  最後這一句,當真是簡單得不得了。

  可宋子桓卻聽出了,那麽多的遺憾和惆悵。

  如果見多識廣隻能在書本裏尋找,那麽這是不是玉嬌喜歡沉浸在書本裏的原因呢?

  宋子桓突然就有些心疼了!

  他伸手揉了揉玉嬌的頭發,認真道:“也不一定就沒有機會出去走走,或許你將來能嫁一位順應你心意的夫君呢?”

  趙玉嬌想了想,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隻不過,她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還沒有到來的將來!

  “先多看看書,如果真的有機會出去長長見識的話,我也不至於什麽都不知道。”

  “至少亭台樓閣,香榭假山,我都要略知一二吧。”

  宋子桓見玉嬌揚了揚書本,再次沉浸在書裏的時候,有那麽一瞬間,他想,或許打動紀少瑜的不是玉嬌的天真善良。

  而是這份天真善良裏,玉嬌對自己心之所屬的那份執著。

  她不抱怨,不埋怨,不激進。

  她可以在自己擁有選擇的時候,盡全力去選擇對自己好的。

  她可以在自己沒有選擇的時候,盡全力去適應對自己好的。

  這是一份難得的心性,她活著,而且活得那麽真實。

  不像他,世家子弟,好似隨時可以掌控一切,卻固執地嗤之以鼻。

  也不像紀少瑜,明明洞察一切,高深莫測,卻處處顯得直白而拘謹。

  他們都像是帶著麵具在活著,可玉嬌不是,她就是這樣活著,讓他們知道,她想好好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