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所謂大學
作者:稻草天師      更新:2020-03-12 11:17      字數:3128
  謀斷星河最新章節

  “究竟何為大學?”

  聽到這個新穎的名詞,老人家也來了興趣。

  無論是星河集團、天寶閣還是新式戰法,這三年來徐銳搗鼓出來的每一件新東西不僅都轟動一時,而且經過時間的驗證,的的確確正逐漸改變著這個世界。

  東籬先生從一開始便覺得徐銳在求學一途上擁有驚人的天賦,曆來主張他收心養性,摒棄其他歪門邪道,專門治學,甚至為此曾多次明裏暗裏地勸戒過他。

  隻是徐銳生性灑脫,行事全憑喜好,眼看他在其他領域大放異彩,甚至在南北大戰之時力挽狂瀾,東籬先生的這份心思也就淡了。

  沒想到徐銳會在此時將目光轉向學問與教育,東籬先生作為一代文聖,一想到他終於“改邪歸正”,自然老懷大慰。

  徐銳不知道東籬先生的期盼,隻是一心想著要為工業發展解決瓶頸,侃侃而談。

  “所謂大學,便是一個融會貫通的大學堂,它類似國子監,但卻是由星河集團私人出資,以研究和教授世間一切學問為目的,風氣更開明,內容更豐富。”

  東籬先生一愣:“你是想將鬼穀之學教授給世人?”

  徐銳搖頭道:“所謂鬼穀之學自然要教,但要教的卻不僅僅隻有鬼穀之學。

  我說過,大學是融會貫通的大學堂,其中既會有鬼穀之學,也會有諸子百家,隻要自成體係,願意研究,都可以申請在學堂之內開設院係,講學傳道。

  大學堂每年會通過統一的招生考試,從天下報名的學生之中篩選從優者進入麵試,然後再根據學生的自主選擇和天賦判斷,將其分配到各個院係和專業。

  普通的學生要學習公共課業以及本專業課業兩門,以便保證學生們擁有完整的知識體係,這個階段大約為四至六年。

  在此之上,優秀並有意願繼續深造者,還可接受進一步的考試,進入第二階段的學習。

  第二階段的學習將不再接受公共課業,而是將選擇一個或多個專業方向深入學習,學校所提供的師資也更加深入。

  這個階段大約為三至四年。

  等到這個階段的學習結束,優秀並有意願繼續深造者可提前選擇所要追隨的導師,通過統一考試和導師選拔,實現雙向選擇,申請成為大學博士。

  博士將作為所在領域的佼佼者,繼續深入學習和探究該領域,他們的導師將是該領域真正的大拿,甚至是您這樣的一代文聖。

  此階段的學習大約為三至四年。

  至此,大學的所有學期便通通結束,但學海無涯,如有人願意繼續研究該領域,大學會將其吸納進來,組成研究團隊,製定明確的研究項目,由學校撥給經費,進行專門的研究和學習。

  當然,在此期間,他們也有義務充當導師,對下一代的學生進行教育,這對他們自己也是一種提升。

  除此之外,其他畢業的學生將入世為官、下海經商、興辦教育、從軍衛國。

  等到條件成熟,還要創辦中學、小學,從五六歲的孩童開始教育,通過學習和考試不斷升學,與原本便存在的大學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體係。

  這樣一來,便可以以大學為核心,建成一個四通八達的教育體係,受教育的不再是世家豪門,也不再是王孫貴族,而是天下所有孩童。

  不出三十年,天下人人識字明理,人人能寫會畫將不再是夢想,而且通過這個過程,也能不斷篩選人才,為國家,甚至各行各業提供新鮮血液。

  若能堅持百年,國家將大發展,社會有大進步,知識會廣泛傳播,智者則層出不窮,立誌者多不勝數,達成者比比皆是,而一代文聖也將不會再讓先生專美於前了……”

  徐銳一口氣將自己心中對教育的整個規劃藍圖全部說了出來,其實他還有一句話沒有說。

  教育便是輿論,一旦將自然科學作為普世科學予以推廣,以其實用性和經濟性將占據絕對優勢,迅速將諸子百家逼到角落。

  到時候天下門生都出自這一學派,自然會有人為其搖旗呐喊,站腳助威,不用徐銳花什麽力氣,就能自然而然地扭轉諸子百家重文輕理的跛腳形態。

  而這一切的最大授意者便是如今日漸興起的工業,有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技術將迅猛發展,工業建設一日千裏,這艘巨輪一旦啟航,便再沒有人能夠阻擋。

  “先生?先生!”

  見東籬先生聽完這番話一直呆立不言,徐銳不禁出聲詢問。

  “啊!”

  東籬先生回過神來,臉色微微一肅,起身略微整理衣裝,朝徐銳深深地作了個揖。

  徐銳心中一驚,連忙從椅子上跳了起來,雙手拖住東籬先生的手腕,急道:“先生這是何故,真是折煞晚輩。”

  東籬先生堅持行了一個全禮,這才直起身來,感慨道:“老夫求學九十載,治學七十餘年,自詡一代宗師,可如今聽小友一席話卻感覺自慚形穢。

  一來,小友身具鬼穀之學,卻半點也不藏私,甘願拿來與世人分享,如此胸懷,著實令老夫佩服。

  二來,小友立於九天之上,著眼天下百年,包容諸子百家,這份長遠眼光,這份宏偉氣魄,這份兼容並蓄,卻是老夫七十餘年來從未想到過的。

  誰能想到,一個所謂大學學堂,竟能真的將教化散播天下,完成我儒家千年夙願?

  老夫今日代天下學子,不,是代億萬百姓,感謝小友的再造之恩!”

  說著,東籬先生熱淚盈眶,就要再向徐銳行禮。

  徐銳哪裏肯受,連忙托住東籬先生道:“先生謬讚,徐銳實不敢當,藍圖雖是小子設計,可真要實現還有十萬八千裏,我一個人絕對無法完成,還要先生幫我。”

  說這話時,徐銳在心裏歎了口氣。

  看得出來,東籬先生內心純淨,將教育事業看得比天還重,可他不知道自然科學對儒學來說無異於洪水猛獸。

  當科學盛行之時,儒學便很快會從治世之學退變成純粹的哲學,地位必然大幅下降。

  徐銳不是算計儒家,隻是社會要發展,引入成體係的科學勢在必行,而儒學的相對衰落也就成了曆史的必然。

  東籬先生自然不知道徐銳已經看透了儒家的興衰,聽到徐銳請他幫忙,立刻點頭道:“此舉功在千秋,老夫雖已年邁,卻也義不容辭,請小友明言,要老夫如何行事?”

  徐銳臉上閃過一絲感激之色,不好意思地說:“小子想請先生擔任星河大學堂的首席教授和名譽校長!”

  東籬先生微微點頭:“是了,你的大學雖然兼容百家,但終究也算是個新生事物,又與國子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競爭,成立之初必然舉步維艱。

  老夫雖然隻剩一把老骨頭,但至少還有一點名聲,幾個成器的徒兒,正好幫你站腳助威,保駕護航!”

  “您答應了?”

  徐銳不敢相信事情竟然會如此順利。

  要知道東籬先生可是當世唯一的文聖,不僅早已功成名就,而且一心向學,按照他的預估,想要請東籬先生出山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東籬先生似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哈哈大笑道:“小友把老夫看輕了,能為教化天下盡一份力,老夫是與有榮焉,義不容辭!

  不過單單靠老夫還不行,有個人怕是也隻有你請得動,若他也肯出山為你奔走,那麽你的星河大學堂便已經算是成功了一半!”

  “哦,不知先生說的此人是誰?”

  竟還有人能讓東籬先生這般推崇,徐銳驚愕地問。

  東籬先生笑道:“此人你也見過,便是道家第一人,長慶子甄豎黎!”

  “是他?!”

  徐銳微微一愣,回想起剛剛來到長興城時的那場辯論,心中一虛:“甄夫子名震天下,能請他出山自然是求之不得,可之前的辯論小子大大地得罪了他,此時再去請他,恐怕不易吧?”

  東籬先生又是一陣大笑:“小友怔了,老夫與他相爭多年,從無個人恩怨,一切隻是學派之爭,既然你能在道理上勝他半子,他便會回去潛心再學,怎會記恨於你?

  何況上次的辯論令他茅塞頓開,回去之後立刻周遊列國,幾個月前才回到長興,聽說他此次所得頗豐,一直未能突破的瓶頸也有了方向,成就文聖指日可待。

  而這一切全都是拜你所賜,你想想,他究竟是會記恨你,還是感激你?”

  “真的?”

  徐銳聞言頓時大喜,在學術界,東籬先生和長慶子就好像臥龍與鳳雛,得其一可奪天下,若真的能讓他們雙劍合璧,徐銳的星河大學堂必定一飛衝天!

  想到這裏,徐銳頓時心花怒放。